很多甲方爸爸(參展商)就喜歡讓展覽公司不斷的設計,不斷的有點新意,不斷的高大上,讓不同的公司同時設計,就和皇帝選妃沒什麼區別,但是往往最後也只是憑個人興趣審美來確定最終方案。
但是,展臺設計靠的不是個人審美,也不是有沒有新意,更不是所謂的千裡挑一,而是要能拿到展會上去驗證。
如何驗證,讓小編來告訴你。用一個轉化率來衡量現場所有的效果。
首先,設計要被看見
在展會紛繁嘈雜,熙熙攘攘的環境裡,除了特約的客戶,大部分人是帶著心中隱藏的目的,走馬觀花的瀏覽各種展臺。這時候,觀察員看每一人的視線停留規律,每一百個人中有多少人看到了自己的展臺,在一掃而過的時候有沒有多兩秒的視覺停留。如果停留的人比率越高,說明這個展臺設計的視覺效果越好。
其次,設計要被吸引
並不是所有的吸引眼光的設計都是好設計,有可能是只是顯眼,但是對客戶而言沒有價值。看見了以後,還要觀察一個有效率。有多少人停下來走向展臺,來一個大致的瀏覽,觀察,是否是自己感興趣的,如果這個比率越高,說明展臺特色設計的到位。
最後,設計要助力成交
客戶感興趣了,進來仔細了解,詢問,研究產品和服務,並願意留下後期合作意向。這就是最後轉化的比率。展臺設計就是設計一套企業自我推銷的邏輯。企業實力的展示、產品特色的展示、甚至是對未來暢想的展示。真正的從客戶角度建立一套設計準則。
三個比率驗證展臺設計是否有效,看見,動心與成交,一切設計以這三點為準則,不斷地提升轉化率,才是展覽助成交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