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開開心心去上班
來到單位
咦?怎麼沒人
腦袋一拍: 啊,今天是周末!
都別笑!
忘帶鑰匙、忘帶文件、忘記日子……
肯定有很多人都中招過
記憶力下降
也被網友評為#當代90後初老表現#
以9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
為什麼年紀輕輕,記性卻不行了?
有人說,不得不承認年紀確實大了
有人說,現在年輕人的壓力太大了
當然,如果患有早發性痴呆
也會年紀輕輕就記憶力減退
37歲紹興大哥總是記不住事
影響工作效率最終被辭退
「這個患者才37歲就發病了,確實有點早,但目前的治療效果還不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彭國平副主任醫師感到惋惜的這位患者姓陸,是浙江紹興人。
初中文化的陸先生(化名)一直在當地一家輕紡廠工作,做的是車間流水工作,大概2年前,車間主任就發現他變得特別健忘,每一道流程工序到他這兒,就變得特別慢,有時候他甚至連怎麼操作都忘記了,整個工作進度都被他拖下來,為此他遭了好幾頓罵。
「廠裡打電話給我們家屬反映情況,其實我們在家裡有時也感覺他怪怪的。」陸太太告訴我們,先生這幾年在家也容易忘事,有一次跟團出去旅遊,就上個廁所的功夫,他就走丟了,「後來他告訴我,他走出廁所就找不著北了,原地愣了好一會。」
陸先生的情況也曾引起過家人注意,還帶他到當地醫院做過檢查,但頭顱CT顯示腦部沒有病變,最終這病也就不了了之。但陸先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工廠裡剛開完會,轉頭他就忘了會上說了啥,為此耽誤了好多事,最終因為工作能力下降,前不久還是被廠子辭退了。
磁共振、量表測試、家族史
真相大白:早發性痴呆找上他
眼見著陸先生反應越來越遲鈍,人看著有點「挨(呆)姑(呆)姑(的)」,家人又帶著他慕名來到浙大一院神經內科記憶障礙專科門診就診。
「門診時我發現他性格比較內向,看上去也比較木訥,反應慢一拍。」接診的彭國平副主任醫師發現陸先生似乎不怎麼愛說話,情緒也有點低落,為他完善了一系列檢查,專業的成套認知量表測試也顯示他的記憶和認知水平低於自身的文化程度和年齡界限。
進一步的頭顱磁共振也發現陸先生的頂葉腦皮層存在輕度萎縮,而一個更重要的信息來源是陸爸爸。「經過溝通,我們得知他的父親在60歲左右也出現了類似的健忘症狀。」彭國平副主任說,陸爸爸有時候會忘記吃沒吃過飯,有時候去田裡幹農活常常會走錯地,為此鄰裡還產生了不少矛盾,「根據他們父子的臨床表現和他的檢查結果,我們又為他倆個進行了基因篩查,結果發現他父子倆個存在相同的早發性痴呆的基因突變。」
陸先生最終被確診為家族性的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AD)痴呆,醫生進行了對症的藥物治療,以改善其記憶力,防止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和出現妄想、幻覺等精神症狀,保持情緒穩定。另一方面,在醫生的要求下,他每天都會進行看報紙、抄寫詩句和益智遊戲等認知訓練和社會接觸,通過多動腦以維持腦部活躍。
早發性家族性AD痴呆是由於基因突變,從而造成記憶力減退、行為異常和生活工作能力下降等現象,通常存在家族遺傳,且有遺傳早現現象,即下一代的患者出現痴呆的發病年齡越發偏早。
圍繞早發性AD痴呆,我們今天要講一講記憶力下降這個問題。
人腦記憶就像U盤存儲讀取
核心部位被破壞造成功能障礙
浙大一院神經內科主任羅本燕主任醫師介紹,人類的記憶與大腦的海馬、顳葉、額葉等結構以及大腦內部的化學遞質成分等都有關,記憶力下降主要有病理性和非病理性兩種情況。
如果我們把人腦比作U盤,那麼記憶力就像是存儲東西,不僅要把我們經歷過的事情通過大腦皮層存儲到腦中,還要能有效提取出來。當U盤的核心部位出現問題,無論是存儲還是提取都會受到影響,病理性的記憶力下降就是類似原理,當海馬結構等記憶相關腦區發生病理性改變,腦皮層萎縮、記憶網絡無法形成,人就會出現記憶障礙:有些人是記憶內容無法編碼、存儲,有些人是存儲的記憶存在了提取障礙。
羅本燕主任進一步介紹,記憶力下降可以包括近事遺忘、遠事遺忘、情景記憶遺忘、工作記憶遺忘等等,在神經心理學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分類,我們通常臨床上講的記憶變差主要是指情景記憶的損害,AD痴呆患者就是出現事情情節的模糊以及描述不清。
情緒變動會影響「大腦肥料」
年輕人記性變差的原因在這裡
「注意力、記憶力、執行功能、決策能力等神經認知功能是大腦最基本的功能。」浙大一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胡少華主任醫師介紹,除了病理性的記憶力下降,受工作環境、壓力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非病理性的記憶力下降。
當人處於焦慮、抑鬱、失眠、情緒不穩定等狀態時,大腦會分泌應激激素,這種激素短期釋放可以保護自身,但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長期釋放會損害海馬結構。而且抑鬱還會導致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合成下降,這種因子堪稱是「大腦的肥料」,當它合成下降會使神經可塑性下降,從而使人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大腦執行能力變差、決策能力減弱、猶豫不決、學習困難等「假性痴呆」的情況。
「但是這種記憶認知方面的改變,通過長期的藥物治療後是可以逆轉的。」胡少華副主任解釋。
出現這幾種情況要及時去篩查
年輕人管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
一個事實是,無論是神經內科還是精神衛生科,近年來因為記憶力下降前來就診的年輕患者正越來越多。那麼,如何辨別自己到底有沒有出現病理性的記憶力減退呢?
彭國平副主任強調,一般來講家族性的早發性痴呆發病率約佔痴呆患者的5%左右,有痴呆(包括AD)家族史的年輕人要尤其注意,目前對早發性痴呆患者只能通過藥物治療穩定或延緩發病,並不能治癒,所以早期發現非常重要。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要及時到醫院篩查。
●1.近事遺忘:對最近發生的事情總是印象模糊,記不清其中細節,反覆詢問或重複。
●2.注意力不集中、反應變木訥。
●3. 近階段來出現方向感變差,定向能力變弱,如拿東西時辨別人與物品的距離有困難。
●4.語言表達困難,說話連貫性下降或找詞困難、叫不出人名等。
當然,大多數人的年輕人記憶下降多是由於情緒變動造成的。胡少華副主任也建議,出現情緒變動症狀的患者也需要及時來院就醫,「很多情緒變動的患者也會出現記憶障礙,但這些患者的認知症狀常被忽略。」
如果你近期因為工作壓力等原因出現情緒不穩定、記憶障礙等情況,醫生建議你不妨試試下面這些方法調節自己。
1
減少應激源、降低環境壓力。當代社會人仿佛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有很強的時間緊迫感,這些都會使人處於應激狀態,學會放鬆自己,降低應激水平,保護大腦神經。
2
保持良好的睡眠水平。睡眠過程中大腦對神經有一個修復過程,良好的睡眠狀態是必須的。
3
營養調節劑。研究發現腸道菌群與人體認知也存在關係,肥胖、代謝症候群等會影響腦部血流,從而影響大腦神經,所以平時可多吃新鮮水果、麥片等健康食物。
4
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
來源:浙大一院
編輯:趙丹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