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銀行理財再度呈現「量價齊跌」態勢。普益標準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銀行共發行的理財產品6593款,相比7月減少422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5%,較上期減少0.03百分點,也創下了近45個月以來的新低。業內人士指出,這與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推進、產品結構逐步優化關係密切。與此同時,專家預計,儘管部分老資產面臨較大處置難度,但隨著資管新規的延期,多數銀行基本能夠完成整改任務。
就地區來看,8月內31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全部環比下降,平均收益率最高的為遼寧省3.79%;除湖北、山東外,其餘29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環比下降。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量價齊跌」態勢與資管新規格局下淨值化轉型持續推進、壓降存量理財產品關係密切。
「部分銀行因過去保本理財、嵌套投資、同業理財等佔比較高,在資管新規實施、逐步優化產品結構的過程中,規模增長相對緩慢甚至有小幅負增長。」光大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當前以非標資產為代表的部分老資產處置難度較大、進度偏慢,但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預計上市銀行基本可以按時完成整改任務。
另一方面,保本型理財產品正在加速退場。據記者獲悉,不少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經停止續售保本類理財產品。而普益標準數據顯示,8月以來各銀行共發行保本理財1428款,相比七月下降9.62%,而非保本理財只下降了4.97%,理財產品結構更為優化。
【來源:經濟參考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