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這家民企每天為一線社工配送盒飯近千盒

2020-12-12 新民晚報

2月1日起,寶山區友誼路街道開始為堅守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統一配送盒飯。20多天來,僅在友誼路街道,每天為一線社區工作者、集中隔離點配送的盒飯接近千份。

在社區「逆行者」們背後,日復一日做著配送工作的,是一家普通的民營企業。

今天,讓我們聽聽,口述「一線盒飯」背後的故事。

口述人:

王焱 上海香都餐飲 、上海五分之一餐飲品牌創始人

春節過後,正是疫情最兇猛的時候,我接到友誼路街道的電話,居委會工作人員的每日用餐問題需要解決。

接到這個電話時我正在海南,本來餐廳已經休業,員工也放假在家,很多人留在農村老家出不來。我自己就算立刻趕回上海也需要隔離一段時間,一時還能召集多少未離開上海的人來完成這項工作?況且疫情當前,特別是採購、配送等一系列程序,對員工來說都是冒著極大的接觸風險。

在這個關鍵時刻,很多餐飲企業確實都已經關門歇業,而五分之一之前就是為政府機構和單位食堂配送餐食,各項體系都比較完善。我想,作為整個防疫鏈條上的一份子,這個時候我們責無旁貸。

放下電話,我當即就跟企業的幾位合伙人商量了一下。好在我們在餐飲的基礎上本來就經營農產品食材銷售,糧油乾貨有不少儲備,大家統計了一下能夠上崗的在滬人員,都說可以做。人總要吃飯,何況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國難,一線工作人員從春節就沒有休息,我們餐飲保障同樣不能退縮。

圖說:員工組裝盒飯。友誼路街道供圖(下同)

後來在線上召集員工的時候,我確實是這樣和大家說的,國家有難,企業有難,靠的是每個人的抱團和付出。能看得出來大家雖有擔心,但還是很有熱情。我們重新制定了整個工作流程的消毒及防護規定,可以說細緻到每一步,並且有專人負責監督巡查。吃的東西既要保證新鮮、口味,又要殺菌消毒,任務很特殊。

任務接下來了,但是真的比我想像得要困難。我雖然在家自行隔離,一整天都是在各種電話裡過來的,餐飲工作之外的事項特別多。口罩、消毒液、一次性餐具的儲備,還有如何更好地保溫之類,溝通了很多渠道。第一天採購人員去採購食材才發現物價一下子漲了很多,特別是蔬菜漲幅很大,採購人員一下子為難了,說菜配下來會不會虧本,不停地打電話來徵詢,又希望找到更多渠道。困難時期沒辦法,我說這個時候不能計較這些了,必須得在原來的供應價格上保質保量。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完成保障任務。

圖說:把做好的盒飯裝箱到車裡。

那幾天我不能出來,看不到大夥的工作情況,只能在電話裡不停地囑咐,每一個細節,每天想到了什麼,不停地叮囑,生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等到結束隔離可以出來工作,第一天看到每個人都戴著口罩幹那麼多活,說實話當時心裡也很不是滋味。那天我親自跟夥伴一起去送了一次餐。疫情爆發後,切身感覺到大家都比較恐慌,在任何場合都不自覺地保持距離,還好各個場合的防護工作都比較到位,出門的人也少。我們按照約定把成箱的飯菜運送到街道,進出要測體溫,本來為了減少接觸,都是儘量不說話,只是沒想到從保安到遇到的人,見過我們送餐的人都會遠遠地微笑向我們示意打招呼,還是感覺特別溫暖和感動。而且在這種時候,街道每天都這麼多人到崗工作,確實很讓人感佩。

就這樣,很快吳淞街道、張廟街道了解到我們在服務友誼街道後,也打電話來要訂餐。

圖說:將盒飯送到街道。

同時解決三個街道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吃飯問題,我們用好幾口大鍋同時操作,每天一道道菜地炒出來,一盒盒打包,再成箱地裝好保溫,成車地運送出去。十多位夥伴從早到晚工作十五個小時以上,各個環節都很少休息的時間。以前五分之一七立方餐廳開的時候,全天接待用餐一千多人次,都不像現在這麼緊張。餐廳每天都需要消毒,採購、送餐回來更要集中消毒,對員工除了每天發放口罩,上下班之前測體溫外,午餐還有泡騰片、酸奶和水果提供,希望能提高大夥的免疫力。其實特別感謝我們團隊的人。當大家在討論如何復工的時候,正是我們企業之前的鋪墊,和大家現在的付出,讓我們在疫情來的時候還能夠生存,還能去做點事情。而且經過這些天,感覺到大家都更有凝聚力了,相互之間都是真心地關心彼此,這些可能只有一起經歷困難、一起經歷苦難才會有這樣的感受。

前幾天我們給吳淞街道、友誼路街道和張廟街道居委會捐贈了100箱84消毒液,並且向上海第三人民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捐贈了350盒泡騰片。我們還能採購到就已經感覺到很慶幸,很想讓急需的人都用到,這是很自然的。疫情之前,五分之一還經營著街道的慈善超市,並且餐廳是慰老服務用餐點,推出過不少慰老服務,很多社區老人都對我們餐廳特別有感情。這兩天我也在考慮疫情期間,社區的老人們不知道怎麼樣了,他們不像年輕人會點外賣,又是免疫力低的群體,出來很不方便,接下來也想通過社區看看能為他們做點什麼,這個時候大家都是抱團共度難關。

疫情對各個行業的衝擊毫無疑問都特別大,對餐飲行業也是。之前我一直在苦惱接下來餐廳該怎麼開,怎麼繼續,現在這個問題反而簡單了,就是考慮別人需要什麼,發揮自己的專長能為別人做什麼。「民以食為天」,餐飲企業就是服務周邊老百姓,不能光是在太平盛世時豐富百姓的生活,在困難的時候更需要站出來,為身邊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新民晚報記者 郭劍烽

相關焦點

  • 朝陽愛心企業為防疫一線社工送溫暖
    社工衝鋒在前,企業暖心支援。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堅守一線防控崗位的朝陽社區工作者並不孤單,多家愛心企業和商戶紛紛行動起來,捐贈物資、支援人力,成為朝陽社工的給力後援團。讓一線社工吃上熱乎乎的午飯2月12日上午,位於呼家樓街道核桃園社區春平廣場的李先生牛肉麵雖然沒有營業,但店經理覃慶文和廚師依然開始忙碌起來,準備配菜,製作午餐。原來,從2月10日開始,李先生牛肉麵每天為社區防疫一線人員配送盒飯20份。
  • 利川「盒飯哥」:每天為一線防疫人員提供百份免費午餐
    「為防疫盡一份心意」牟倫峰告訴新京報記者,疫情暴發後,他每次進出西城社區,總能看見有防疫人員守在卡口吃方便麵或者拿餅乾當午餐。「看到他們總是湊合吃,挺心疼的。」2月8日,他回家把情況告訴愛人,兩人商量後決定每天給所在社區9個卡口的防疫人員以及環衛工人做午餐,「我們也想為防疫盡一份心意」。隨後,牟倫峰向社區講述了想法,辦理了通行證。此後,牟倫峰夫婦每天都會統計盒飯數量、購買食材、烹飪加工、分類打包、送飯上門。
  • 河北省民政廳「暖心續航」項目為張家口懷來縣孵化第一家社工組織
    原標題:河北省民政廳「暖心續航」項目為張家口懷來縣孵化第一家社工組織張家口懷安縣德益有鄰社工服務中心成立大會。這是河北省民政廳「暖心續航」項目在張家口懷來縣孵化第一家社區社會組織,同時也是該縣第一家在民政部門註冊的社區社會組織。據了解,懷安縣德益有鄰社工服務中心是河北省民政廳 「暖心續航」關愛睏難老人社工服務項目,由石家莊高新區希望之家社工服務中心負責實施。
  • 給醫院送盒飯的寶馬車
    上前一問得知,開車的人是重慶盒悅盒飯公司的負責人曾先生,他說起開寶馬送盒飯的事:「我們在給抗疫一線的醫院送公益盒飯,讓醫護人員吃上營養美味的盒飯,支援他們抗疫。」說到為什麼不是騎車或專車,而是開自己的車送餐時,曾先生說「我們自己有配送的專車,但因為疫情影響司機還沒到崗,我就開著自己的車送了。」
  • 暖心!千件衣服送給一線環衛工人
    「暖心行動———為城市美容師義捐活動」12月24日上午在伯先公園舉行。
  • 國際社工日|酒仙橋街道 童「種」感謝樹,致敬一線社工
    酒仙橋街道的孩子們與曙康的社工老師,共同「種」下這樣一顆樹,感謝每一位奮鬥在一線的社工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疫情當前,奮戰在抗疫一線,他每天都要接觸大量人群,這就存在很多風險,特別是轄區封閉管理後,每天都要為居民發放出入證和車證、為外地返京人員進行登記,宣傳政策,工作量越來越大,需要接觸的人也越來越多。程立志說「我們兩個工作任務重、責任大,也存在被感染的風險,現在不僅沒有精力照顧孩子,也不想把危險帶給孩子。」
  • 52天,12000餘份愛心盒飯!只為一個簡單的心願……
    離鹹前往省外人員…52天,12000餘份愛心盒飯,直接送達市區3家醫院,只為一個簡單的心願:讓疫期堅守救治一線的醫護人員能夠及時吃上熱乎飯菜。「清零」次日,連軸轉了近兩個月的湖北家宴酒店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朝勝心頭湧起百般滋味,從不抽菸的他找同事要來一根煙,默默點燃。
  • 便利蜂宣布向武漢各醫療隊提供10萬份盒飯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2月19日消息,日前,中國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宣布將向支援武漢的20家醫療隊無償提供10萬份盒飯,為疫情防控一線提供有力的後勤保障。據悉,首批2000份盒飯將於2月19日送至援鄂醫療隊手中。
  • 每天「白送」170餘份盒飯 四川富順「愛心大廚」免費給一線防控...
    每天170餘份盒飯「白送」防控人員 街坊鄰居都來義務幫忙從2月17日起,李幫華開始為防控人員免費做愛心午餐,得知消息的街坊鄰裡都來趕來幫忙,「光靠我們一家那裡得行,大家一起幹才能幹得好。」看到他們每天都吃方便麵,涼橋村「壹加壹」愛心廚房的大廚李幫華看不下去了。「免費為防疫一線人員提供午餐,我想為疫情防控出自己的一份力。」李幫華說,每天一早,他帶著村裡出具的證明趕往菜市場,購買齊備當天的食材後,又急忙回到家中。此時,妻子田淑達和兩個兒子已忙活開來,煮開水、洗餐具、煮米飯,房前屋後白霧蒸騰、米香四溢。
  • 蘭州市10家中央廚房配送企業日均配送盒飯5000餘份
    " 最近這一周我們外賣單數和盒飯數量平均達到 1600 份左右。" 甘肅和家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張彤一邊查看酒店後堂食材的準備情況一邊告訴記者。據省、市商務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 " 中央廚房 " 配送企業配送的盒飯套餐現在達到日均 5000 餘份,而且還在穩步增長。
  • 七星關區:成本價盒飯無接觸配送服務 讓復工群眾吃上放心餐
    為了讓大家在疫情防控期間踏踏實實工作,放放心心吃飯,七星關區市東街道辦事處為轄區復工復產人員提供「成本價盒飯無接觸配送服務」。2月18日上午,在市東街道辦事處政府食堂內,5名餐飲工作人員佩戴著口罩和手套正忙得熱火朝天。
  • 日供盒飯千餘份!他們以食堂為家,堅守百天築牢「舌尖防線」
    張玲華學習記錄營養搭配知識今年52歲的張玲華,1990年參加工作,曾任武金堤防所黨支部書記,現為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作為食堂「大管家」,張玲華既要操持一日三餐的供應,還要注意工作人員的安全問題。從大年初一開始,她就住進了食堂,像個「陀螺」,連軸轉,不停歇。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天5點半就要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八九點,有時甚至到半夜。
  • 微評| 女版盒飯,都是名字惹的禍
    事件:為避免餐飲浪費,天津市餐飲門店頻出「妙招」,有媒體記者從天津餐飲協會了解到,位於雙峰道的一家飯店給盒飯按性別進行分類,推出更適合女性顧客的「女版」的盒飯。記者了解到,給盒飯分類主要是對米飯的分量進行了調整,輔食沒有變化。
  • 盒悅盒飯馳援武漢全民力挺「雨衣妹妹」
    近期,一位來自四川廣元的90後小姑娘火了,被親切地稱為武漢的「雨衣妹妹」,她就是盒悅的老闆娘劉女士,因為近一個月時間,每天穿著雨衣到各大醫院免費給醫護人員送盒飯而得名。,本能地就想為他們做點什麼。  當時她就做了兩個決定,第一是在盒悅內部召集了一批志願者,同時募集了一部分物資,第一時間開赴武漢疫區;第二是號召盒悅在全國的100多家門店免費開放,保障醫護人員用餐。盒悅盒飯是一家全國性的高端盒飯連鎖企業,擁有實時外賣SQS 品質監控中心,在業界有盒飯中的愛馬仕之稱,曾經多次承擔國際大型會議,賽事的盒飯供應任務。
  • 杭州盒馬門店員工竟是KTV小哥、餐廳服務員……五花八門!
    2月13日,溫莎KTV湖墅店店員朱超正式成為盒馬東新東路店的一名「共享員工」。拿到訂單、找到貨架、確認對應商品的質量並進行裝袋打包……負責分揀工作的朱超,在老員工的一對一指導下,認真地學習著,相比在KTV裡的駕輕就熟,這家平時輕輕鬆鬆逛的盒馬沒有想像中好「駕馭」。
  • 長城花園和宴樓為鄂州一中、八中畢業班師生配送放心可口午餐盒飯
    今年疫情期間,鄂州市長城花園和宴樓精心研發、大力推廣無接觸配餐服務,為鄂州市抗疫保障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日前,長城花園和宴樓本著保障學校師生能夠吃上放心可口的午餐,承接了市一中、八中畢業班師生午餐盒飯配送服務,解決了後疫情時期學校畢業班師生安全用餐問題。
  • 以兩人之力持續一星期為防疫人員做愛心盒飯!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熱線,告知在鳳凰山有家餐館持續一個星期給麒麟社區一線防疫人員做愛心盒飯。2月18日,記者來到鳳凰山文星巷的這家牛肉館,推開門,走進廚房,記者看到了正在炒菜的愛心人士譚紅波。愛心人士 譚紅波:疫情期間,在卡點上的工作人員特別辛苦。
  • 「抓好防控 復產復工」蘭州市10家中央廚房配送企業日均配送盒飯...
    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3月6日上午,省商務廳廳長張應華在蘭州調研復工營業的餐飲企業時表示,蘭州市10家中央廚房配送企業配送的盒飯套餐已達到日均5000餘份,而且還在穩步增長。
  • 妻子生產無暇照顧 鐵路「盒飯小哥」依舊逆行「疫」線
    6個小時前,他還在車站食堂忙著為職工準備當天的晚飯,直到晚上9點才回到醫院陪待產的愛人。而妻子孫培軍也是10日下午才入院待產的。  39歲的劉文槐是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延吉車務段敦化站食堂炊事員,妻子孫培軍在敦化市從事個體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