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教育孩子只用「1個字」,卻把4個「問題兒女」,送進世界名校

2020-12-25 雅雅媽咪說育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問題兒童也是父母的孩子,但是有的父母卻對孩子的問題視而不見甚至是縱容放任孩子的問題無限擴大,沒有盡到自己為人父母應盡的責任。

其實孩子的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其源頭還是在於家庭,在於父母。如果父母把孩子成長中的出現的問題當做小事,不加以重視,毀掉的可能是孩子的人生。

01他育兒只用「1個字」,把4個「問題兒女」,送進世界名校

河南出生黑幼龍曾任美國曾任美國休斯飛機公司經理、臺灣宏碁公司副總經理、臺灣文教視聽節目的副社長等職務。事業上一帆風順的他在家庭教育上卻沒有事業上這麼順心。

黑幼龍一共育有四個子女,除了大兒子還算懂事,其他三個孩子簡直是他的人生噩夢。

有一次全家人逛超市的時候,二兒子居然頭偷偷拿了一副手套,被工作人員當場逮住,這讓黑幼龍的妻子當場崩潰,失聲痛哭,不明自己的兒子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而三女兒小小年紀就已經學會了如何打扮自己, 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很妖冶,上了初中之後更是變本加厲,交往了好幾個「男朋友」。

四兒子雖然成績還算過得去,但是他個性極強,聽不進大人的話,總是唯我獨尊的樣子。

但是如今四個孩子卻個個都考進了世界名校,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這一切都離不開黑幼龍的育兒觀念。

黑幼龍育兒法則其實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慢」。黑幼龍認為,只有慢下來,在育兒的過程中才不會浮躁,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克制住自己的焦慮,才能夠真正理解孩子的內心。

黑幼龍用一個「慢」字,走進了孩子的心扉,尊重孩子的選擇,在此基礎上,引導啟發孩子。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他把四個孩子統統送進了世界名校,這樣的育兒法則值得所有家長學習。

02家長應該如何讓自己「慢下來」?

①不與其他家長攀比

父母想要在教育上「慢下來」,第一步就是不要與其他家長進行攀比,對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或是所謂的「起跑線」。這樣的攀比心理會讓家長產生嚴重的焦慮感,導致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嚴,讓孩子沒有喘息的機會。

②給孩子一定的自由

父母不能夠把孩子「囚禁」在自己身邊,更不能以自己是父母的名義,扼殺孩子的興趣愛好,讓他按你的要求做事。只有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③不要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父母要明白,孩子雖然重要,但她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生活,要脫離父母獨立去闖。所以父母不要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給自己一點空間,要明白兒孫自有兒孫福,父母只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就好了。

03和你說句貼心話

只有父母真正的「慢下來」,孩子的成長才不會因為被父母抓得太緊而產生不良的影響。

今日話題:你平時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4個「問題」兒女被送進世界名校,他把育兒歸結為兩個字:慢養
    他被譽為臺灣卡內基之父的黑幼龍,把4個頑劣的孩子送進了世界名校,讓人羨慕不已。一次,一個親戚對他說:「表姐夫,我一點也不羨慕你的金錢、名望、學識,我就羨慕你有這4個孩子。親戚羨慕的絕不是孩子上名校,而是這4個孩子都是好人——他們都很快樂,很顧家,又樂於助人。可見,黑幼龍的教育是成功的,他將育兒歸結為兩個字——慢養。他說:養育孩子不要著急,不要以一時的得失成敗來看待孩子。01.
  • 他把4個「問題」兒女全部送進世界頂級名校,秘訣只有一個字
    與其他年少便取得學位的人不同,黑幼龍在43歲之前一都是高中學歷,1983年43歲的他選擇帶著4個孩子從中國臺灣奔赴世界另一端的美洲求學。在美洲學習期間,黑幼龍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了外國家庭教育與中國家庭教育的不同之處,這些也為黑幼龍對於孩子家庭教育的思考提供了新思路。
  • 家有4個「問題小孩」,卻都考進世界名校,父親的育兒觀就一個字
    4個「問題小孩」全部成才,被問及育兒觀時,父親只回答了一個字黑幼龍是中國河南人,上學的時候黑幼龍成績一般,好在後來他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美國留學的機會,並在後來的事業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事業有成的他,卻有4個「問題小孩」。
  • 等等你的生命:學學黑幼龍的「慢」教育,把娃送進世界名校
    02有一個爸爸深諳教育秘籍,他的四個孩子全部進入世界名校,他的教育只有一個字,就是「慢」。這個爸爸就是臺灣著名的教育家黑幼龍。他的大兒子立言,是耶魯大學的碩士,後來成為卡內基培訓機構的總經理。有父母說,別說你是教育專家、老師,自己生娃教育成才,那才叫實幹。黑幼龍的家庭教育也有讓他措手不及的時候,教育家的孩子也不會心想事成地長成你喜歡的樣子。女兒小學就化妝,打扮妖冶,初中就交了幾個男朋友。小兒子叛逆,不受約束。老二有次拿回的卷子居然是0分。
  • 自稱「黑幫老大」,上課扛一菜刀,最後400多名「混混」被送進世界名校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位老師,把400多名混混學生送進了世界各大名校,也因為這樣,他本人也成為了一個教育界的傳奇和奇蹟的締造者。01這位老師的出身介紹!他的名字叫海梅斯埃斯卡蘭特,於1930年12月31日出生在玻利維亞。家庭一般,但卻是個教師家庭。這也讓蘭特從小受到了父母的影響,長大後,蘭特大學畢業也做了一位老師。33歲的時候,蘭特來到了美國。因為英語不行,再者自己以前的教學資格證也存在問題。這一切的原因,迫使蘭特本人一邊自學英語,一邊再次考證。
  • 全球最牛「班主任」,拎著菜刀上課,將400名小混混送進世界名校
    全球最牛「班主任」,拎著菜刀上課,將400名小混混送進世界名校! 而且這位老師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將400多名小混混,不學無術的差生送進了世界名校,而他就是——海梅斯。
  • 在美國,誰能把孩子送進哈佛?
    但很顯然,和精英、富豪家庭相比,普通家庭要將孩子送進哈佛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一個普通家庭每個月需要攢多少錢才能將孩子送進哈佛大學呢?CNBC曾做過一項調查,如果你的孩子出生於2020年,而你想要在2038年時將他送進哈佛大學就讀,那麼僅僅是攢夠他四年所需的學費和生活費(考慮學費上漲和通貨膨脹因素),你也需要從現在開始,每月存下至少1700美元。
  • 帶菜刀上課,講黑話取外號,他硬是把400名混混學生送進世界名校
    帶菜刀上課,講黑話取外號,他硬是把400名混混學生送進世界名校先後獲得過自由精神獎、傑斐遜獎、總統卓越獎章,在美國被稱之為「英雄」,事跡被拍成電影,號稱北美最佳老師,他叫詹姆·埃斯卡拉特,第5095號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一切源於他勵志的一生
  • 老師帶菜刀上課、講黑話,他硬是把一群混混送進世界名校
    而老師們的不負責讓jaime心寒,可是這群自尊心極強且急需被認同的孩子們讓他不可能放棄,終於,他找到了辦法。這種在高中時代預考大學知識的考試為許多人提供了進入名校的機會,其中的微積分考試更是受常青藤名校的重視,可以說一旦通過,一隻腳就已邁入高等學府的大門。
  • 3個兒子都送進史丹福大學,陳美玲的教育秘訣,值得父母學習
    而且她還是日本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協會大使,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美貌和才華於一身的女子,同時她也是三個兒子的母親。作為母親陳美玲可以說特別合格,在她的教育下三個兒子都相繼考上了史丹福大學,要知道培養一個孩子讓很多家長身心疲憊,把三個兒子都培養得如此優秀,不得不讓人佩服作為母親她的成功。
  • 6個娃5個博士1個碩士,最強老爸蔡笑晚: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
    被譽為「人才魔術師」的蔡笑晚,培育六個子女中,有五個博士和一個碩士。他年輕的時候是一名平凡的鄉村醫生,培養六個子女都困難,卻能將其兒女培養得個個出眾,他曾說: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他們未來成怎樣,決定權在我們的手裡。如果自己都不關心他們就更沒有人來關心他們了。他的教育經驗甚至連哈佛教授都想要借鑑。對於絕大多數兒童來說,他們的智力沒有太大的差別。
  • 浙江鄉村醫生6個孩子,5個博士1個碩士,他的育兒觀只有24字
    這些話說出來都是彌足珍貴且極具分量的,那麼你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事情呢,在浙江有一個赤腳醫生,當然說的通俗一點兒,他是一個鄉村醫生,他總共有六個孩子,卻有五個孩子成為了博士生,那個消息一傳出來,可是震驚了好多人吶。
  • 我把高新「名校+」的故事講給您 |西安高新第二小學「名校+」教育...
    看著他依依不捨的模樣,我微笑地說:「老師下次還來,你要好好學習。」他點點頭,懂事地坐回自己的座位。樸實無華,這是我對草堂中心校孩子們的初印象。鄉鎮上的孩子,眼神光亮清澈,閃動著對知識渴求的目光,心底滿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究的憧憬。
  • 「問題」子女成社會精英,秘訣只有1個字,是所有父母必上的一課
    每當孩子不聽話或者做錯事情的時候,相信的很多父母都是疾言厲色的,甚至想要打孩子。但被教訓過的孩子也就能安生個幾天就又會犯同樣的錯誤,這讓各位家長也是十分的無奈。其實呢,孩子就像彈簧,你壓得越狠他反彈的就越高,不如學學下面這位父親的做法,讓孩子成為人人羨慕的好孩子。
  • 林瑞陽的4個兒女,前妻的孩子和現任的孩子,顏值差距真大
    但是,和林瑞陽的前兩個孩子相比,張庭的女兒在顏值方面就顯得遜色得多,張庭的女兒沒有遺傳媽媽的高顏值,而是有著一身小麥色的皮膚,小眼睛,尖鼻子,沒有長成經典美女的形象。而林瑞陽與前妻生的一兒一女,兒子長相帥氣,完全一遺傳了父親的好基因,曾參加過不少的選秀節目,女兒青春靚麗,動人可愛,如今成為空姐。林瑞陽4個兒女,顏值差距十分真實,令人驚嘆。
  • 《兒女雙雙進清華》:父母的陪伴,是早期教育的關鍵
    後來,為了讓孩子愛上讀書,武亦姝的父親每天下午4點半就關手機,陪著孩子一起閱讀。母親也會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做智力遊戲。可以說,武亦姝能有現在的成績,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言傳身教。最簡單的關手機,陪孩子閱讀這兩點,大多數家長都做不到。
  • 梁氏家族9個兒女出3院士 梁啓超究竟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新會梁氏:梁啓超家族文化史》,羅檢秋著,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梁氏九個兒女中,出現了三位院士,其他兒女也有一定的學術造詣和成就。梁啓超的「新民之夢」未能完全如願,但其兒女大抵都成為現代「新民」。綜觀梁氏家教,其犖犖大旨當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梁啓超洋溢著深沉的父愛,踐行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原則。他一生奔忙於國事,日理萬機,卻為兒女們的成長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自稱是「最富於感情的人」,而對於孩子們的感情「十二分熱烈」。他重視與子女溝通,寫給海外留學子女的數百封家書充滿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大到人生道路、婚姻家庭,小到衣食消費、作息養身,均耐心開導,潤物無聲。
  • 村醫6個孩子5博士,魯豫請教秘訣,博士老爹的回答只有25個字
    蔡先生的6個孩子不但都有極高的學歷,而且所就讀的學校也都是全球頂尖的國際名校,並不是某些給學歷鍍金的野雞大學,而這樣一位出身低微,卻能培養出6位高學歷孩子的父親,自然也被很多人所關注,著名的人物採訪節目《魯豫有約》就曾經邀請過蔡笑晚先生。
  • 「三個課堂」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高質量教育
    為了彌補農村學校管理水平、教學水平整體不高,教師結構性缺編等問題短板,回應山區孩子們的「心聲」,我市教育系統大力推進「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力求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三個課堂」包括「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是我市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名片工程,成效顯著,在教育教學上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7個正常人被送進精神病院4年,後來怎麼樣了?
    於是他決定測試一下精神病診斷的嚴格程度。他找了8位意志力堅強的朋友來參與這場實驗:3名心理學家(包括羅森漢恩本人)、1名研究生、1名精神病學家、1名兒科醫生、1名畫家和1名家庭主婦。8個人全部被送進精神病院接受治療。這期間,不論他們如何強調自己沒有病,醫護人員都堅持認為他們是病情加重了。▲ 《辛普森一家》第3季第1集(Stark Raving Dad)中,醫生讓荷馬填一份心理測試問卷,之後認定荷馬瘋了,將他送到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