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畫升溫,一頁千金難求

2020-12-15 齊魯壹點

在永樂2020全球首拍中,宋龍舒郡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信札冊》拍出2.6335億元,打破世界最貴古籍善本紀錄。

經過緊鑼密鼓的拍賣,北京2020秋拍逐漸進入尾聲。因上半年線下拍賣停擺,下半年原本的春秋兩季拍賣間隔大大壓縮,最短拍賣徵集時間、最小徵集路徑範圍,給各拍賣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過在過去的一周裡,市場上卻連傳捷報,誕生多件過億元拍品,更創下了不少新紀錄。

古代書畫

「一頁千金」毫不誇張

「一頁宋版書,早不是一兩黃金了,這次拍出了6000兩黃金的價格!」在12月2日凌晨,中國嘉德古代書畫「大觀」夜場,約1.4平尺的宋代朱敦儒《暌索帖》以1.5億元成交,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在朋友圈的發文中,按照當前黃金的價格將《暌索帖》換算為黃金。如果依照古代16兩制,《暌索帖》將值近萬兩黃金。

而在永樂全球首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現存最早王安石文集、宋龍舒郡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信札冊》的三卷孤本以1億元起拍,經過前後近半小時的激烈競投,最終由場內買家2.6335億元投得。這一價格創造了宋版書的最高價紀錄,同時也是世界最貴古籍善本。網友估算,這件拍品的每頁價值也高達數百兩黃金。

北京保利「仰之彌高——中國古代書畫夜場」中,文同、蘇軾的《墨竹圖》以1.219億元成交,成為史上最高價的墨竹圖題材之作,刷新了文同藝術作品的個人紀錄,同時成為蘇軾第二高價作品。該作品曾於2014年保利春拍中拍出4255萬元,六年過去,價格增長了186%。其畫上有十八位從宋末到晚清的名家題跋,清晰有序的流傳是其價格飛漲的重要原因。

過去,中國近現代書畫大家的作品價格是拍場上的金字塔尖,而這一季拍賣,存世稀缺、鑑定更加困難的古代書畫、古籍善本顯然風頭更盛。在收藏家、書畫鑑賞家朱紹良看來,古代書畫成交超乎想像,展現出藏家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自信。在好作品拍出高價的同時,也有「雞鴨飛上天」的情況發生,「希望買家們掌握更多知識再進場,不要等到潮水退了才知道是裸泳。」

近現代書畫

名家代表作最能打動藏家

在近現代書畫領域,傅抱石無疑在本季拍賣中獨佔鰲頭。其早年第一力作《大滌草堂圖》在中國嘉德以1.38億元成交,無愧「封神之作」美名;另一幅「抱石得心之作」《二湘圖》以1.04億元成交,成為本季保利拍賣最貴的近現代書畫。

重量級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強者越強」的趨勢,近年來一直在拍場上演。北京保利國際拍賣中國書畫藝術總監殷華傑認為,藝術品市場分化是必然的。海量信息讓藝術品市場更透明,新的藏家群體知識結構更高、收藏理念更成熟,只有最具藝術價值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動他們。

在點評本季拍賣各近現代藝術家作品表現時,中國嘉德副總裁兼書畫部總負責人郭彤說道:「傅抱石、黃賓虹、齊白石、吳昌碩、張大千、任伯年皆因精稀出品贏得喝彩,李可染、陸儼少則保持了一貫的熱絡穩定。」她觀察到,這一季的秋拍市場氣氛較之春拍,藏家出價更加審慎,非璀璨、感動之作難求高額出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秋拍中,拍賣行紛紛在新技術的助力下拓展網絡拍賣業務,網絡買家十分活躍。以中國嘉德為例,網絡同步拍首次應用於「大觀」夜場,網絡競投成交件數近40%,吳昌碩《致三多花卉冊》以5175萬元成交,創網絡同步拍成交價新紀錄。在傅抱石《大滌草堂圖》的拍賣過程中,線上藏家也曾參與競投,並給出了1.1億元的高價。

在特殊的2020年年末,藝術品市場克服了眾多不利因素,呈現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為下一個春天的到來注入更多信心。

(北京日報 記者 王廣燕)

相關焦點

  • 古代書畫升溫 一頁千金難求​ - 文化 - 內蒙古晨網—傳播最有...
    古代書畫  「一頁千金」毫不誇張  「一頁宋版書,早不是一兩黃金了,這次拍出了6000兩黃金的價格!」在12月2日凌晨,中國嘉德古代書畫「大觀」夜場,約1.4平尺的宋代朱敦儒《暌索帖》以1.5億元成交,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在朋友圈的發文中,按照當前黃金的價格將《暌索帖》換算為黃金。如果依照古代16兩制,《暌索帖》將值近萬兩黃金。
  • 宋版書一頁值千金,傅抱石獨佔鰲頭
    宋代朱敦儒《暌索帖》以1.5億元成交古代書畫升溫「一頁千金」毫不誇張「一頁宋版書,早不是一兩黃金了,這次拍出了6000兩黃金的價格!」在12月2日凌晨,中國嘉德古代書畫「大觀」夜場,約1.4平尺的宋代朱敦儒《暌索帖》以1.5億元成交,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在朋友圈的發文中,按照當前黃金的價格將《暌索帖》換算為黃金。如果依照古代16兩制,《暌索帖》將值近萬兩黃金。
  • 最高價的「竹子」:古代藝術領銜秋拍 書畫收藏越老越貴?
    對於《墨竹圖》的成交,著名藏家劉益謙在拍後表示,這幅文畫蘇題的作品,拆開一頁一頁賣價格可能比落槌價高。也聯想起2011年買的元人詩唱合卷,驗證了古代書畫越貴越升值。據統計,保利本季拍賣中國書畫板塊(含當代水墨)總成交額6.96億元,其中中國古代書畫板塊(含古籍文獻)總成交額為3.45億元,佔據了半壁江山。
  • 保利秋拍古代藝術持續發力 書畫收藏是否越老越貴
    對於《墨竹圖》的成交,著名藏家劉益謙在拍後表示:這幅文畫蘇題的作品,拆開一頁一頁賣價格可能比落槌價高。也聯想起2011年買的元人詩唱合卷,驗證了古代書畫越貴越升值。據統計,保利本季拍賣中國書畫板塊(含當代水墨)總成交額6.96億元,其中中國古代書畫板塊(含古籍文獻)總成交額為3.45億元,佔據了半壁江山。
  • 中國古代書畫的起源及鑑賞
    一、 書畫及其分類:1、書畫是書法和繪畫的統稱:①書法,即是俗話說的所謂的字。②中國繪畫是指用筆、墨、顏色在帛、布、絹、紙、綾等上面畫的東西。4、隋唐:在我國古代繪畫發展史上是一個光彩奪目的階段。特別是唐代為我國文化藝術史揭開了光輝的一頁,在世界文化史上閃爍著金光:①繪畫的題材廣泛的繪畫藝術,大大地突破了過去宗教題材的束縛。描寫貴族婦女生活的仕女畫,特別是適應統治階級和士大夫審美趣味的山水畫和花鳥畫發展起來了。②繪畫藝術風格豐富多彩,即使是畫同一種題材,也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風格。
  • 一頁宋版 一兩金
    近日,在北京永樂首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中,宋代出版的王安石文集——宋龍舒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佚簡》三卷經過現場激烈競價,最終以2.6335億元人民幣成交,創造宋版書最高拍賣成交紀錄,同時也使之成為目前最貴古籍善本。
  • 書畫裝裱既有立軸、條屏、手卷、冊頁,又有一色裱、二色裱……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好的裝裱,不僅能給作品帶來保護作用,而且還能增加視覺上的美感效果,古人也有「三分畫七分裱」、「裝潢者,書畫之司命也」等相關的言論。書畫裝裱也有立軸、對幅、條屏、通景屏、鏡片、冊頁、橫披、手卷等各種款式,不同的裝裱形式,下料規格也是不同的,欣賞形式也是不一樣的立軸,主要用於豎式構圖,懸掛欣賞,畫幅的上下左右常常有文人或收藏家題字讚賞,中間部分稱「畫心」,上有「詩塘」、「天頭」,下是地腳,上下又有「隔水」,有的天頭貼「驚燕」。
  • 「四時花卉」獨缺梅,上博講壇揭秘如何讓古代書畫找到「原配」
    圍繞中國書畫鑑定的話題始終雲纏霧繞,故事多多,真偽莫辨。昨天,在上海博物館與新民晚報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博知識普及講座——「上博講壇」上,上博研究員、書畫研究部主任凌利中,以自己在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訪學期間將原被定為清代佚名作品的《木芙蓉圖》鑑定為元代王淵真跡為切入口,揭開了中國書畫作偽中的一條秘密通道——「割配」,即將原屬於一幅作品的不同組成元素割裁開來,成為幾幅作品,或接以其他題跋挪作他用,或再行裝裱牟利。
  • 齊白石再傳弟子-湯發周趣談:香港秋拍中國書畫古今巨匠名作賞析
    佳士得最近將要精心為藏家和藝術愛好者打造「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及 「中國古代書畫」 兩場拍賣,呈獻中國藝術史上深具美學和歷史意義的藝術作品,由古典巨匠、現代大師,及至當代水墨名家的全球收藏和永恆傑作。拍品跨越了古代及至二十一世紀,歷代巨擘均以其獨特風格創造出珍奇佳構,佳作留存下來,為人類文化之珍寶。
  • 古代「千金」真的是指女孩嗎?看到答案後,現代人都叫錯了
    其實這句話頗有古風的意思,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都是這麼稱呼女孩子為千金的,到現在為止所以說很多現代人都會稱女孩為千金,那麼在古代的時候,千金真的是指女孩子嗎?其實很多人都交錯了,一起來看一下真正的答案是什麼。
  • 莆田畫家的作品成為全球最貴古代書畫!
    「10月18日晚,在北京保利拍賣會·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上,莆田明代畫家吳彬為米萬鍾所作巨製《十面靈璧圖卷》以5.129億元成交,一舉刷新中國古代藝術品拍賣成交世界紀錄,也刷新了中國藝術品單件拍賣成交世界紀錄!
  • 廣東省博物館藏董其昌書畫作品摭談
    廣東省博物館(以下簡稱「粵博」)自20 世紀50 年代籌備成立以來,一直比較注重徵集歷代名家書畫作品,先後通過購買、接受捐贈、移交、交換等方式,收藏了董其昌書畫作品41 件(套),包括書法25 件(套)、繪畫16 件(套)。20 世紀80 年代末,經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鑑定,其中6 件(套)被定為一級文物、10 件(套)被定為二級文物。
  • 【保利拍賣2020秋拍】拍賣預告:中國書畫夜場 明日舉槌
    《名家翰墨45期――傅抱石特集》,第34及35頁,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6.《榮寶齋畫譜·一〇四·人物部分》,第36頁,榮寶齋,1994年。 7.《20世紀中國畫壇之巨匠--傅抱石》,圖版42,涉谷區立松濤美術館,1999年。
  • 金石書畫、古籍古墨名作集中展出 帶今人徜徉傳統文人精神世界
    ,範景中、周小英伉儷書畫及藏書題跋等七十餘件中國古代金石書畫及古籍名墨系列展品28日正在此間展出,在展現傳統文人趣味的同時,帶今人探尋他們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  中國古代典籍非常豐富。藏書是保存古代典籍,使文化得以流傳下來的重要手段。歷代的藏書事業,無論官藏、私藏均對中華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了貢獻。
  • 古代詞人間的神仙友誼,真是知音難求,慕了
    高山流水,知音難求,是也。清朝初年,京都,相府。年已四十,歷經滄桑的顧貞觀以家庭教師的身份首入相府,初識年方二十有二,文武雙全的相府公子納蘭性德。拋開懸殊的身份,若干的年齡差,二人性情相投,見地一致,才華相當,且均雅好詞作,遂結為忘年之交。
  • 馬雲直言:這2樣東西將「千金難求」
    因此,超過70%的家庭資產僅僅是一棟房子,而這似乎比任何東西都更有價值。甚至在一些人眼裡,房子比現金和儲蓄更有價值。然而,在長期的嚴格調控下,人們逐漸改變了房價只漲不跌的觀念,也改變了為了穩定利潤而買房的觀念。在預測房價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馬雲,一個非房地產業的人。作為中國首富,馬雲曾經說過,未來8年房價入蔥。
  • 3分鐘,讀懂中國古代書畫
    秦代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氣魄宏大,堪稱開創先河。 宋、元、明、清四代中國書畫藝術構築了中國文化的主體精神,影響波及到整個東亞乃至於世界藝術。在一千多年來的流傳過程中,經過兵燹人災,宋元二代書畫珍品、明清書畫精品時至今日早已是寥若晨星,成為珍稀國寶。 兩宋畫院
  • 淺談古代名士的「懷袖雅物」
    扇面收藏從夏日納涼之用的「涼友」,到展現才情雅趣的「懷袖雅物」,一把小小的摺扇,因扇面內容而變得不平凡。方寸天地,納盡天地萬物。扇面空間狹小,所展示的內容需要微雕細琢,並且由於是半環形式的紙頁,比起立軸更難安排畫面。如何在特定的空間範圍中安排畫面、精思巧構、展示技法是一門大學問。
  • 歷代古代書畫扇面欣賞 精美至極!
    現多指為書畫作品的一種形式,分為摺扇和團扇。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級成部分,歷來中國有「制扇王國」之稱。扇面畫同樣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獻記載,以東晉王羲之書老媼扇這膾炙人口的故事為先。史載王羲之曾在團扇上畫小人物;其子王獻之的《為桓溫書並畫烏牸駁牛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