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這件事難嗎?
有些區的爸媽長期精神緊繃,時刻準備打升學戰,對他們來說,純靠運氣的搖號也好難;
有些區的爸媽根本就不考慮搖號,每一所公辦都很舒服;
有些區佛系升學,沒有資源爭奪,快快樂樂地就升上了心儀的好學校...
今天,來給大家分析下,上海16區搖號難易排行榜。
這4個區,隨便哪個挑出來都是上海數一數二的教育強區,上海大部分的教育熱點新聞都出自這幾個區。區裡一梯隊的學校無論公民辦都鼎鼎有名。
「教育強區」越是名聲在外,民辦學校的生源和資源也就越來越好,互相成就後,就算是搖號也阻擋不了媽媽們想進入一流學校的心。反正本來報考的人就大概跟搖號的人一樣多。
徐匯,明顯民辦優於公辦,四大民辦只能說能搖中就是運氣好;
楊浦,公辦民辦都不錯,但基本上楊浦爸媽夢寐已久的升學路線都是從陽浦小學-蘭生復旦-復旦附中,血脈相連;
虹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虹口區,民辦學校的質量都很高,所以幾乎都需要搖號也是意料之中;
靜安,明顯的僧多粥少,靜安小學公辦雖然也都不錯,但是學區房貴的驚人,不如來民辦碰碰運氣。沒想到每個人都是這麼想的。
所以,這幾個區的爸媽還是想衝民辦的話...難度不小,報名前去普陀山晃一圈,也做好搖不上的心理準備和升學準備哦。
其實上海的小學們整體上公辦是好於民辦的,有幾個區更是從JW開始就大力發展,最為典型的就是黃浦和長寧,這兩個區基本上都是公辦爭先,民辦沒什麼太大的存在感(包玉剛這種非典型不算)!
而單從搖號體現出的效果來看,浦東和閔行也屬於「選公辦更快樂」的兩個區,公辦很好,民辦學校也不錯,很難選擇的時候還是上公辦更保險。
黃浦,市中心,民辦少,錄取人數少,連100都沒過,不知道黃浦區爸媽有幾個想報民辦的;
長寧,總共才3所民辦,還有個搖上了也不知道上不上得起的包玉剛,算了,還是老老實實去公辦;
浦東,照理說浦東精英人士多,民辦應該還是挺受歡迎的,但一定要二選一的話,還是明珠,福山,這種公辦更香一點。
閔行公辦更受歡迎的原因,大概與民辦學校的性質有關,看下來很明顯發現閔行民辦挺多都要走體制外路線的。特別是今年之後要不要這麼小就培養孩子往國外走,很多爸媽還需要考量。
這幾個區爸媽給我的感覺就是搖不搖號都隨機,如果上學的範圍限定在自己區裡的話,公辦也可以上,民辦我想搖就去報個名參與一下,搖中了就去上,搖不中就回對口。
競爭沒那麼大,真的好羨慕他們哦,民辦學校裡也沒有「搖中了卻上不起」的貴貴學校,新開的厲害學校就算是十二年一貫制,好像也沒多少人打算去上,吃著瓜看著別區搖號的各種傳聞故事就順順利利上了學。
普陀
寶山
嘉定
剩下的這幾個區,本身如果擇校需求特別大的爸媽也不太會留在本區,早就想盡辦法跑去教育強區了,區內的選擇其實也比較少。
雖然說最近越來越多的高校選擇在郊區建立分校,外加市重點名額分配政策,但郊區資源薄弱非一日之寒。
金山
松江
青浦
奉賢
崇明
寫在最後的話:
說到底搖號就是為了增加不確定性,但沒想到搖號難度跟教育強弱也一樣成正比,教育越強,越難搖上。弱區爸媽美滋滋,強區爸媽在搖號之前,還是再仔細思考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