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未來5年,上海16個區將重點發展什麼?各區居民來對號入座)
原標題:未來5年,上海16個區將重點發展什麼?各區居民來對號入座→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5年持續奮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
面向「十四五」,上海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上海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上海各區表示,2020年雖歷經艱難險阻,但取得的成績人民滿意、世界矚目,這也進一步堅定了各區育先機、開新局的信心與決心,各區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十四五」高質量開局迎接黨的百年華誕。
那麼,上海16個區
未來五年,有什麼規劃?
準備重點發展什麼?
來看看各區領導的回答
這6個區準備→全力做強科技創新引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要抓好八項重點任務,第一項就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表示,這為楊浦區指明了發展方向。作為全國唯一連續四年被國務院通報表彰的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楊浦區將充分發揮戰略機遇優勢、高校集聚優勢、空間載體優勢、雙創品牌優勢,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的增長極、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的創新源。
「我們將牢牢抓住汽車產業變革機遇,推動汽車『製造』與『智造』同步發展、龍頭企業與新興企業同步集聚、汽車創新平臺與數據平臺同步構建,加快建設上海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核心承載區,同時深耕厚植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高性能醫療設備及精準醫療、在線新經濟等,打造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表示,將以國家戰略和重大創新工程為牽引,推動集成電路裝備材料創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攻關和關鍵技術研發平臺建設。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連接長三角的重要樞紐,普陀區有區位優勢、承接產業的空間優勢、創新要素的資源優勢、民營經濟發展的傳統優勢和數字經濟的集聚優勢。普陀區區長姜冬冬表示,將依託「五大優勢」,做強中以(上海)創新園和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兩大「金字招牌」,支持機器人和工控安全「兩大平臺」建設。
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說,松江區將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彰顯松江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國家戰略重要平臺策源地的使命擔當。「我們要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用好上海西南五區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聯盟,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在長三角區域良性循環,在加快形成更多『從0到1』重大原創科技成果上精耕細作。」
「寶山區將落實好市委對我們提出『打造成為全市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陣地之一』的戰略安排,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以科技成果轉化功能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大學科技園,加快推動重點地區科技賦能,健全市場導向的創新型體制機制,促進創新創業人才不斷匯集、重大創新項目加快布局、高新技術企業大量集聚、新興產業競爭力倍增。」寶山區委書記陳杰表示。
徐匯區發改委副主任楊曉潔告訴記者,按照徐匯區「十四五」規劃,徐匯區要奮力推進科創策源,深化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全面優化創新生態系統,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形成經濟發展新優勢。
這5個區準備→做優擴大內需的質量支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表示,閔行將加快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促進傳統產業質量提升、都市消費品升級換代,同時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供給結構,提升閔行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品質化發展,以一流產品質量、一流服務質量和一流經濟效益促進消費結構和能級提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我們做好明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供了方向。」崇明區委書記李政表示,崇明區將全力舉辦一屆精彩絕倫的花博會,全面抓好海上花島建設,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上海的生態會客廳,同時大力發展都市現代綠色農業,堅持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方向,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引領,大力推動農業種源、生產、流通全產業鏈升級發展,大力提升崇明優質農產品的貢獻率、顯示度。
黃浦區委書記杲雲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黃浦區在嚴峻形勢下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提供了關鍵指引。黃浦區作為上海的「心臟、窗口和名片」,要主動融入和服務全國、全市改革發展大局,充分發揮自身稟賦優勢,為落實好重點任務、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擔負更大使命、作出更大貢獻。「圍繞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我們將深化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建設,對標紐約、巴黎、東京等全球頂級城市核心商業區,推進南京路、淮海路、豫園商圈煥新升級,高質量實施世紀廣場改造工程,大力引進國際頂尖品牌首入店、旗艦店,持續打造一批城市夜間經濟地標,讓全國消費者『在上海、買全球』。」
虹口區委書記吳信寶表示,虹口區將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按照「新時代都市發展新標杆」的定位,全力以赴把北外灘打造成為運作全球的總部城、輻射全球的頂級中央活動區核心區、引領全球的世界級會客廳。同時以北外灘為引領,聯動中部、北部地區發展,實現虹口「脫胎換骨、功能重塑、能級躍升」,讓工作、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更加幸福。
靜安區商務委主任林曉珏表示,靜安區將充分利用地區產業特色與稟賦優勢,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通過消費場景的多元創新,不斷優化消費體驗,實現各類消費互相引流;通過數字賦能升級商圈活力,實現線上線下消費合流,打造數位化生活模式,構建消費新格局。
上海街鎮基層幹部紛紛表示,要以更精準化的民生服務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以更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提升城區運行安全,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這5個區準備→進一步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浦東在開發開放30周年新起點上全面開啟新徵程、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的關鍵五年。謀劃明年乃至未來更長時期的發展,浦東將不斷拿出新作為、創造新奇蹟、展現新氣象。改革開放是浦東最鮮明的特質,是融入浦東血脈的基因,浦東將以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為重點,推進更深層次改革;以實施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深化更高水平開放。同時,浦東還要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更好發揮龍頭輻射作用。
近年來,青浦區始終把服務落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作為根本牽引,推動服務發展、帶動發展和自身發展協同並進。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表示,青浦區要按照強化「四大功能」的要求,重塑城市核心功能,激發新動能、構築新優勢,特別是要對標「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樞紐門戶」這一更高目標,充分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和示範區政策紅利,加快打造開放樞紐、創新樞紐、交通樞紐、物流樞紐、貿易樞紐、金融樞紐、信息樞紐、文化樞紐,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樞紐門戶功能。
「中央經濟會議強調,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效果,這一重要指示為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方向。」金山區委書記胡衛國表示,金山區將全面打響「上海灣區」城市品牌,切實回答好市委提出的「南北轉型」問題,圍繞金山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積極爭創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濱海旅遊度假區等國家級牌子,探索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有特色、有亮點的經驗做法。
奉賢區經委主任張賢表示,當前,奉賢新城建設按下「快進鍵」,臨港新片區持續發力,「特斯拉」等龍頭企業溢出效應逐步顯現,這些都是擺在奉賢區面前的新機遇。2021年,奉賢區經濟發展要牢牢把握住「新城」、「新片區」兩大機遇,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長寧區發改委主任葉鵬舉說,長寧區將緊抓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發展機遇,率先推進一批政策舉措、一批功能平臺、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同時積極打造上海自貿區協同創新區,大膽探索一批原創性強、含金量高的改革舉措,提升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活力,還要積極推動RCEP等相關政策創新落地,前瞻性研究CPTPP有關內容,主動探索長寧實踐路徑。
作者:茅冠雋 王志彥 黃勇娣 唐燁 周楠 黃尖尖 舒抒 杜晨薇 李成東
責任編輯:武曉東 SN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