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瑞幸咖啡終於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了。這是今年在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也是全球最快的IPO公司。瑞幸咖啡此次發行3300萬份ADS,每份定價17美元,股票代碼為「LK」;加上綠鞋計劃將募集資金6.95億美元,市值達42.5億美元。
根據上周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瑞幸咖啡的預期股價區間為每股15美元至17美元。在最近一輪融資中,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連鎖企業估值29億美元。
復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負責人凱薩琳-史密斯(Kathleen Smith)稱,「自1999-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以來,還沒有一家公司在成立不到兩年就取得30億美元的公開估值。」
去年7月份,拼多多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從成立到上市用了3年時間,刷新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最快速度。再到去年9月份,趣頭條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又刷新了拼多多的速度,從成立到上市用了2年多時間。從創立到IPO,瑞幸咖啡只花了17個月時間,這也成為全球最快IP0公司。
在正式IPO之前,瑞幸咖啡曾完成3輪共計5.5億美元融資:
從2018年1月1日試營業開始,瑞幸咖啡在資本的加持下一路燒錢補貼,飛速來到上市門口前。這一路走來,瑞幸可謂一直處於輿論場中央,有關它的評論也是毀譽參半。即使面對質疑,瑞幸咖啡依然野心勃勃。
然而,當瑞幸,作為國內首推的國產咖啡品牌一路向前的時候,較量也隨之而來。
劍指星巴克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國一家連鎖咖啡公司的名稱,197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其總部坐落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星巴克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製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星巴克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近21300間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歐洲、中東及太平洋區。
星巴克,誕生於美國西雅圖,靠咖啡豆起家,自1971年正式成立以來,從來不打廣告,卻在近20年時間裡一躍成為巨型連鎖咖啡集團,其飛速發展的傳奇讓全球矚目,將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奇蹟演繹得淋漓盡致。
星巴克在中國的事業也是一路向前。自20多年前星巴克在上海開設中國第一家門店以來,其在華業務蒸蒸日上。「中國市場的表現非常強勁,我們看好它的長遠發展。」星巴克執行長凱文·詹森(Kevin Johnson)在出席業績電話會議時透露,截至2019財年的三季度末(即截至6月30日的13個星期,下稱三季度或當季),星巴克在華門店同比增長了16%,達到3900多家。而在當季度星巴克新開的442家門店中,接近三分之一在中國,火力不可謂不猛。
中國自古就有茶飲文化,所以茶飲市場在中國自然是一個可以不斷挖掘的巨大市場。喜茶、星巴克、瑞幸、奈雪、榴芒一族、太平洋咖啡,等等,都是中國巨無霸級的茶飲品牌。但就做咖啡而言,專注做咖啡,以咖啡吧為主營業務的,在中國除了星巴克就是瑞幸。
歷史淵源的較量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姜,還是老的辣」,但是中國還有一句俗話,叫做「青出於藍勝於藍」。在咖啡這個問題上,哪句話更有說服力,還得看看現實中的較量。咖啡及咖啡吧其實是一個舶來品。早在二十多年前,星巴克就在中國的上海開設了第一家門店,也由此打開了中國的茶飲文化市場。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星巴克,這個國際知名品牌,在中國,已經由一個讓人人好奇的新鮮事物,變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隨之可見的鄰家品牌。那個綠色的齒輪狀的標記,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上都隨處可見。中國人,也由此慢慢開始接受咖啡和去咖啡吧談事作業的習慣。一個在中國幾十年仍然常青的品牌由此誕生。
然而,幾十年來,中國人享用的仍然是外國友人為我們帶來的便利與服務。當咖啡已慢慢成為中國人熟悉與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的事物時,自己的國產品牌需求也迫在眉睫。
雖然茶與喜茶是我們國人的驕傲,但是咖啡與國產咖啡品牌仍然存在空缺。
很明顯,瑞幸的誕生填補了這一空缺。當人們不斷議論綠營時,小藍杯出現了。
近些年,不乏存在一些較小規模的國產咖啡品牌。但是能做到一路向前和星巴克老字號媲美的少之又少。瑞幸,作為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其氣勢磅礴的野心,也是不可小覷。
「第三空間」的較量
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將星巴克定位為除了家裡和辦公室以外的「第三空間」,這是其重要的標籤。作為家裡前廊的延伸,人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在星巴克相約,也使得星巴克確立了現代咖啡館的定義,成就咖啡巨頭之旅。
而瑞幸覺得,咖啡並非只能在咖啡館這個第三空間喝,還有更多值得琢磨玩味的空間,所以叫「無限場景」,讓你想喝咖啡的地方,都成為咖啡館,比如,機場就是無限延伸的場景之一。而與此同時,一路狂奔的喜茶們當然也在探索、佔領新的空間。
2019年,咖啡與茶飲的千億交鋒依舊激烈,互相蠶食對手的市場,甚至把手伸向對方的領域。現在走在門外,既可以看到星巴克的第三空間,也可以看到瑞幸的無限場景。
近期,瑞幸已經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設分店。截止目前,瑞幸已經入駐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廈門、重慶、長沙、濟南、武漢、鄭州、合肥、無錫,12座城市的機場或高鐵站,讓你在旅途的起點和終點,也能隨時喝上一杯小藍杯。
而星巴克,也準備針對中國的機場高鐵在近期內開設至少10家門店。針對10家門店的計劃,星巴克中國零售總裁兼營運長蔡德粦表示,深耕中國20年,星巴克不斷對家和職場外的第三空間進行重新設想和升級突破,希望在更多社區和更多顧客建立更緊密的情感連接。
產品的較量
在中國,星巴克,為了適應中國人的口味,將咖啡的品味調試到了可以說是極致。並且,店內附帶的麵包也是新品連連,口味極佳。過年過節的中秋節月餅,粽子等帶有中國特色的產品也是不斷推陳出新。所以說,星巴克,一個外來品牌,能夠打贏中國市場這張牌,確實也是下了功夫與建立在實力之上的。
瑞幸,作為國產咖啡品牌,能夠打贏中國市場這張牌,產品仍然是決勝的關鍵。瑞幸的咖啡品類不斷推陳出新,對於經常喝咖啡的人來說,肯定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作為一個新秀品牌,能否像星巴克那樣做到面面俱到,仍然值得期待。瑞幸的附帶產品也有很多,但是是否能做到和星巴克一樣受歡迎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實際上,瑞幸完全有實力在這一點上超過星巴克。因為在走出國門之前,既然都是為中國人服務,自己的國民肯定最清楚自己的國民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所以,在產品設計這個問題上,按理來說,應該瑞幸更有優勢與實力。
但是瑞幸畢竟是新秀,很多事情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考量。儘管剛剛成立沒幾年,就以如此的速度擴張,導致瑞幸出現虧損情況,但是中國市場對於自己的品牌仍然一片看好。如何打贏中國市場這張牌,稱霸本國市場,國人仍然拭目以待。
(原創/餘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