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在這一兩個月間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自從被爆虛假交易22億引發了一系列蝴蝶效應,神州專車也被牽扯到其中。昨天的漲幅擴大至70%,很多人都認為會有人接手瑞幸,但不管事情怎麼發展,瑞幸遭受到的重創是沒跑的。試想一下,瑞幸如果退市,那誰會來代替瑞幸,撐起中國平價咖啡的市場?
瑞幸曾經把星巴克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和追趕的目標,瑞幸的快速擴張讓星巴克感受到了壓力,而如今瑞幸出事,星巴克是不是就沒有競爭對手了?瑞幸相比星巴克的優勢就是價格戰,拋開咖啡質量,很多人選擇咖啡是因為一杯價格,星巴克的價格比瑞幸高出10元左右,如果瑞幸退市,星巴克能否獨當一面呢?
市場是回不去的,儘管瑞幸沒有和星巴克競爭多久,但它的出現讓國內市場的咖啡出現了新的可能,這種平價消費模式被人們熟知和接受。這時的騰訊坐不住了。騰訊也要進軍咖啡行業了,騰訊向加拿大的咖啡品牌Tim Hortons投資了過億人民幣,準備將Tim Hortons的門店在中國開設1500家左右。國內的朋友可能對Tim Hortons並不熟悉,這是一家來自加拿大的國民咖啡,價格在本地來說相對較低,而且光是在加拿大就有4000家門店左右,每個月超過80%的民眾至少都在店裡消費一次。被譽為「北美傳奇咖啡」。
那麼再預測一下在本土化上國內市場的價格會做出什麼樣的調整呢?和其他咖啡店一樣,Hortons不僅做咖啡,還要做暖食小吃。會員選購套餐的話,價格在25元上下左右,而這個價格在星巴克只有買中杯飲品。所以還算是經濟實惠的。再加上優惠券的補貼,可能一杯咖啡和瑞幸的價格不分上下。
看上去騰訊和咖啡行業沒有多大關係,但國內的很多行業都是看準了國內咖啡的空缺,在2018年時,阿里巴巴就已經和星巴克達成了戰略聯盟成為了合作夥伴。好不容易瑞幸打拼出來的國產咖啡打出一片市場,又遇到虛假交易的事,因此現如今的國內咖啡行業還是以星巴克為主導的外企咖啡品牌。
除了咖啡品牌,連如今奶茶店都在推出新款的咖啡產品,喜茶,COCO等都有咖啡產品,也許這也會成為奶茶店以後的行業趨勢。如果瑞幸無人接手,面對的將是國產咖啡帝國美夢的落空,那之後的市場說不定就是Hortons和星巴克平分半邊天,因此,這一切都是市場交替帶來的結果。如果Hortons能夠做好市場改變的調整,為中國國民打造貼切的消費方式,也可能會接手瑞幸的消費群體,成為國內咖啡行業的主力軍。你們喜歡喝哪家的咖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