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系伍亞輝投稿)
官帽盒,顧名思義就是放官帽的盒子。在古代官帽是朝廷官員身份的象徵。
清代的官帽分兩類,一種為朝冠即上朝時所帶的帽子,造型相對複雜與奢華;另一種為吉服冠,通俗的講就是平時電視劇裡演的清代官員日常所帶的帽子。吉服冠又分涼帽與暖帽,涼帽也就是鬥笠形狀的那種,材料一般為藤或者竹篾編制;暖帽則為圓形,用皮、緞、呢或者布製作。官帽盒一般祖上有考取功名出過官宦的家族基本都有,官帽在主人去世後都隨葬埋入了墓裡,而官帽盒一般則會保留下來。製作的材料多為皮製,文人雅士則更喜歡用竹。
圖一,盒子正面。整體看起來有點象蒸籠,外面為漆制,內部為皮。上下部扣合處有一銅製鎖扣,鎖扣兩邊有及盒子背後鑲嵌有三銅環,銅環串上繩子便可以挑著走。
圖二,盒子側面。盒子以前老人們不懂是什麼東西,看著無用隨意丟棄在一邊,保護的不是太好,如果打上油漆面還是亮堂堂的。聽父輩以前家裡還有個頂子(官帽),被我三爺爺拿去遮魚簍(水車話為「古丁」)。。。
圖三,盒子內部。疊合處有毛筆字跡,隱約可辨認出「黃同安造」四字。黃同安是該官帽盒的製作工匠,類似於現在在產品上打上自己的標籤或者字號,以表示質量過關,順便給自己打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