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海燕)1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學通州校區高三語文老師張鄴心,上了一節特殊的語文課。她在學校演播室裡授課,27名學生各自在家中電腦前,通過微信視頻聽課,並與老師互動。
面對疫情,市教委要求中小學校延後開學時間,學生停課不停學。通州區教委迅速反應,從全區遴選出251名優秀中小學教師錄製網課,供孩子們在家學習。
張鄴心老師這天的網絡課堂,主要是給學生們輔導高考作文。「我高考那年正好趕上非典,4月份就停課了。」張鄴心特別理解現在學生們的心情,由於疫情還沒得到徹底控制,什麼時候開學不能確定。「不過停課不停學,對學生的線上輔導這些天一直沒斷。」
在張老師看來,這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是寶貴的作文素材庫。課堂上,她要求每名學生根據自己對這次全國上下抗擊疫情事件的觀察和思考,提煉出一個關鍵詞,作為大作文的主題。同時,以「我心目中最美的逆行者」為題,寫一段抒情文字,作為「微作文」的訓練。
「人要隔離,但心不能疏離」「面對疫情,人不能存在僥倖心理」「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千萬不要食用野生動物」……屏幕那邊,學生們各自表達自己的觀點。張鄴心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們如何讓作文的邏輯架構更完整,論據更充分,觀點更清晰。
「這節網課算是假期輔導,中小學校各個學科的專題輔導課將陸續進行錄製,現在老師們都在緊張備課。」通州區教委副主任王秀東介紹,此次參與錄製的251名教師中,包括4名特級校長、12名正高級教師,72名研修員和163名骨幹教師。從2月17日起,每天向中小學推出22節課,每周110節課。按照市教委的要求,錄製的網課以鞏固複習為主,不教授新的內容。
學生和家長在家收看網課視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掃描二維碼收看,也可以登錄「融匯副中心」APP、通州區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收看。其中,通州區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目前已有的共享課程達1.6萬餘個,覆蓋各學段。
通州區教委還將在名師線上課堂中加入心理輔導的內容,引導學生們正確應對公共危機事件;並利用疫情特殊時期,深入開展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勞動意識,掌握基本勞動技能,開展線上「家務小能手」「廚藝微展示」等競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