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過,天氣越來越熱,又到了為納涼避暑,各顯神通的季節。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是幸運的,可以在酷暑難耐的晚上開著空調,可以在烈日當空的中午喝著冷飲,有空調、冰箱陪伴的夏天,也不會太令人難過。
不過生活在古代的人們就沒那麼幸運了,不過他們總是能找到各種各樣的辦法,或像李白「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或像白居易「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或「沈李浮瓜冰雪涼」,或棲於樹蔭下,或倚靠水旁,依靠自然的力量和自身的定力,也能過一個舒適清涼的夏天。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也曾寫下過一首清新脫俗的避暑納涼詩。秦觀才高八鬥,卻三試及第,走上仕宦之途後,亦不平坦,雖得過恩寵,但多遭貶謫,故留下許多惆悵悲愴的詞篇。他不但在詞作方面有極高的造詣,他的詩歌也是意境優美,值得一讀。當時天氣炎熱,秦觀無心休息,出門想要尋找一處涼爽的納涼之地,因感慨自己的仕途遭遇,於是寫下一首極富意趣的詩,只有28個字,卻令人過目難忘。
《納涼》宋 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這是一首以「納涼」為題的詩,所表達的正是秦觀想要遠離煩熱之處的想法。「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這兩句表明意圖,夏季炎熱,作者「攜杖」出門尋找清涼世界,樹蔭下、水池旁都是最好的地方,畫橋南邊,綠樹成蔭,坐在胡床上令人心曠神怡,怡然自得。這裡的「胡床」是古代一種可以隨身攜帶摺疊的坐椅。可以想像這個畫面,躺在橋畔樹蔭下,秦觀逍遙自在,這裡就是一個避暑納涼的絕佳地方。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這兩句注重環境和景物的描寫,將整首詩意境走向了唯美和詩意。月明之夜,船家兒女吹著短笛,笛聲參差而起,在水面縈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自在幽香不時散溢,沁人心脾。詩人閒倚胡床,怡神閉目,不只身體涼爽,連心境也分外舒適。這樣一個納涼勝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現在讀者面前。這也表現出秦觀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也是他豁達心胸的體現。沒有心境的清涼,又怎麼能聽到船笛聞到花香呢?
這首詩清新自然,遠離凡塵俗世,鬧中取靜,讓人身臨其境。秦觀通過尋找煩熱之地、讓自己置身其中,以達到與之融為一體的境界。將自己的身體與精神完全寄託於這樣一個涼爽清淨的「納涼」之處,看似悠閒實是深刻。這裡的「納涼」也能理解為是作者想要遠離「炙熱」官場的一種願望,他追求的是心中的理想,是那個「風定池蓮自在香」的清涼世界。這首詩想表達的或許正是秦觀厭棄官場,力求迴避的想法。
人們常說「心靜自然涼」,如果心不靜,即使身處冰雪世界,也依然會感到燥熱不安;如果心靜了,精神的世界安靜祥和了,縱使身處煩熱之地,也能安然處之,在精神中享受涼爽。所以真正的清涼,應該是遠離瑣碎與繁雜後的安寧。正值酷暑,不知道屏幕前的你能否找到自己的「納涼」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