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Madame Figaro MadameFigaro
《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你刷完了嗎?作為美劇熱門,僅僅7集,現已是豆瓣評分9.1,口碑炸裂,第一名實至名歸!
(請放心「食用」,本文無劇透。)
和前陣子《艾米麗在巴黎》的劇情截然相反,並沒有陳詞濫調的瑪麗蘇梗,而是鞭辟入裡地講述了一名天才棋手一路逆襲,從獨立的個性到服化搭配的妥當編排,方方面面地徵服了各位難伺候的小主們。
♟ 左右滑動 ♟
別以為「西洋棋題材」就會乏味,只要你看進去第一集,就明白了為啥人家能拿到豆瓣評分9.1,以至無比期待第二季的拍攝。
比如……
和生父鬥智鬥勇,一口氣買斷7000美金的房子?
劇情爽爆:����������
復古波波頭,小鹿眼配上Mariska Veres式眼線也可以風情萬種?
顏值超高:����������
到底是棋盤格萬種穿搭的搭配能手,還是皮爾卡丹式的行走畫報?
造型講究:����������
♟ 左右滑動 ♟
再加持上油畫般考究的場景構圖,
相信已經引起你足夠的興趣了吧!
總結起這部劇,除了人物自身故事的精彩和Netflix高超的製作水平外,女演員的選擇、設定再到劇情的搭配,每一步都可以讓人腎上腺素環環飆升。
近日特效公司Chicken Bone FX還曝光了《后翼棄兵》的製作過程, 不只有天花板上的棋盤是由電腦特效造出來的,其實劇中不少場景都是通過特效完成,包括下雪、城市美景、建築物等,每一位觀眾眼前的場景都是演員們在綠幕前表演完成,不得不佩服!
那麼因《后翼棄兵》而刷屏的Beth扮演者Anya Taylor-Joy到底是誰?現今24歲就被譽為「明日新星」的她,到底有什麼魅力?
出身在美國邁阿密的Anya Taylor-Joy,其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混血,爸爸是蘇格蘭裔阿根廷人,媽媽則是西班牙、南非和英國混血。
在美國出生後,她就隨父親搬到阿根廷居住,幾段輾轉後又因父母工作再搬回倫敦。人生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小時候的Anya因為語言不通,加上天生眼距比較闊的眼睛,經常成為同學欺凌的對象,甚至還會把她鎖在儲物櫃中,取外號來嘲笑她,這在Anya回憶起來成為她成為最黑暗的日子。
事情總有轉機,因為實在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Anya Taylor-Joy決心離開英國,搬到美國紐約重新開始。就在她16歲的某一天在街上遛狗時,就被Kate Moss的經紀人相中,從此就開始走上了「花路」。
♟ 上下滑動 ♟
先是作為模特登上各大刊物,之後又在2015年因為《女巫》的演出一鳴驚人。
《Witch》
費費因為愛上《The Queen's Gambit》還看了她演得其他影視作品,配上不同的角色造型,給人一種獨特又難忘的感覺,既可以是清純的少女,又可以是冷靜的天才,亦能演叛逆的壞女孩。
《Split》
《The Miniaturist》
《Emma》
鏡頭之外,24 歲的她也不過是個少女,從她的Instagram上就感覺到她個性的可愛,並沒有因成為像好萊塢「明日之星」那般持寵而驕。面對著演藝界的五光十色,費費覺得這個少女大概還是想繼續做喜歡的事情吧。
♟ 左右滑動 ♟
回到劇,Anya Taylor-Joy 精彩出演的劇集還把我們帶回了 20 世紀 50、60 年代——那是世界時尚史中最激動人心的年代之一。她從一個孤兒成長為西洋棋名人的旅程中,衣櫥和造型也跟著完美地反映了她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和當時最鮮明的時尚潮流。
受Edie Sedgwick、Jean Seberg、Pierre Cardin和Balenciaga的啟發,這部劇的造型設計師Gabriele Binder下足了心思,從Beth在肯塔基州的孤兒生活到在拉斯維加斯、巴黎和莫斯科的西洋棋比賽,每一次出場都不敷衍,適合且般配。
如響應劇情版,她的套裝中至少有十來套都帶有反映棋盤圖案的幾何圖案,但絕不是直接將印花直接「搬」到上衣或裙子上,而是在細節中彰顯其特點。
比如她和初戀第一次正式約會所穿的格子裙,再或是巧妙地用格紋花呢和條紋引導觀眾們對棋盤的遐想,完美還原60年代造型。
劇中大量參照了20世紀50年代風格的服裝,比如個性相似的icon——Jean Seberg。而到了紐約,Edie Sedgwick又變為造型師的參照。因此,如果你對於平日搭配產生厭倦,那麼去找到一個喜歡的繆斯,絕對是一個快速步入時髦的好辦法。
Jean Seberg ▼
▼ Edie Sedgwick
我們可以在劇照中看到大量T恤的出現,綠色、藍色和白色,帶著Courrèges廓形,優雅又簡單,搭配簡單的休閒褲,就可以讓人看起來很自由而年輕。無論是作為秋冬季節的穿搭還是搭配必需品你都值得擁有。
▼ André Courrège collection 1969 ▼
在這部劇集的整個過程中,Beth優雅的著裝都是經過精心挑選以烘託劇情,表達主人公的內心情感或觀點。
畢竟顏色有能力有著這樣表達的能力。就像第一集中,Beth穿著一件她媽媽為她做的裙子,上面繡著她的名字,這條裙子的顏色也代表了貝絲的家。
或者當她再次「回家」時,她在莫斯科的最後一場比賽中穿著同樣顏色的衣服。其實也是從側面反應Beth的成長與自信,突出了對比。
在劇末,Beth穿著白色的外套,戴著白色的褲子和帽子。這個想法是為了表達她現在是棋盤上的女王,而棋盤本身就是世界。
最後,這部劇讓費費想起一個近期火得讓人生厭的詞——「內卷」。
網絡上形容「內卷」是一種不斷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環。如果把這個詞帶入這部劇的語境,我們能看到在一場以「贏」為唯一價值的競賽上,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是如何停止抽打自己,並找到喘息空間的。
所以人們何不放棄那個高度單一的目標,找到自己的目的呢?
就像最後《后翼棄兵》在結尾上的表達,世界排名第一的Beth坐在椅子上,與老人下了一盤棋。此時天才與否被拋諸腦後,棋,僅僅是棋而已。
所以喜歡一心搞事業,穿得漂亮還可以打怪升級的讀者們,費費推薦你們快去追起來吧~
出品PRESENTED
監製PRODUCER
撰文WRITER
設計DESIGN
圖片IMAGES
Madame Figaro
Foggy園長
Lucine劉馨
Yuan
網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豆瓣9.1的大女主爽劇,是如何贏到人生最後一步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