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完南極換北極科學家在北極發現超大臭氧層破洞

2020-12-24 二陽看天下

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紫外輻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對大氣有增溫作用,同時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遠紫外輻射的傷害,透過的少量紫外輻射,有殺菌作用,對生物大有裨益。

1982年首次發現南極臭氧層破洞後,各國隨即籤訂《蒙特婁議定書》,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避免南極的臭氧層破洞繼續惡化。

南極地區

2018年,世界氣象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00年起,南極的臭氧層破洞正在以每10年縮小1%-3%的速度進行恢復。2019年更是觀測到了自1982年以來面積最小的臭氧層破洞。

然而,最近歐洲航天局的哥白尼哨兵-5P衛星觀測到北極地區的臭氧正在大量消失,在北極地區上空也出現了一個少見的臭氧破洞,面積大約是3個格陵蘭島大小。

德國大氣科學家達米爾斯說:「我個人認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可以說北極臭氧層破洞。」

北極地區以前曾經出現過小型臭氧層破洞,但面積通常不大,都沒有這次觀察到的大。較明顯的紀錄曾出現在1997年及2011年,但當時的臭氧層破洞面積都沒有這次大。

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的大氣科學家格魯斯指出,由於北極地區氣溫多變,通常不容易發生低溫使高空雲層聚集,形成臭氧層破洞。

2020年3月30日觀測到的臭氧洞面積

那今年為何又會在北極觀測到臭氧層破洞呢?大氣科學韋克斯解釋道,今年強勁的西風將大量冷空氣聚集在北極極地渦旋內,連帶聚集的氟氯碳化物產生化學反應消耗大量臭氧,形成今年觀測到的北極臭氧層破洞。

不過還好,科學家們推測自下個月開始,隨著日照時間增加,當北半球逐漸回暖後,北極臭氧層破洞周邊的大氣溫度也會上升,臭氧層破洞應該會逐漸恢復。就目前來看,這個臭氧層破洞還不至於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北極地區

繼續破洞怎麼辦?雖然機率不高,但如果接下來幾個星期,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逐漸往中緯度、人口密集的地區移動怎麼辦?大氣學家韋克斯指出,如果真的這樣的話,那屆時那裡的人們出門前就需要擦上防曬乳,避免曬傷。

雖然影響不大,但不代表可以放鬆警惕。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對北極地區的臭氧層破洞進行密切觀測。

相關焦點

  • 不僅是南極!科學家稱在北極上空的臭氧層也出現了巨大破洞!
    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長期以來備受各界關注,科學家近期卻發現,北極上空臭氧層也罕見出現破紀錄的巨洞,上次觀察到類似情況時,是在2011年春季,為9年內再度發生。根據英國媒體報導,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局長彭屈(Vincent-HenriPeuch)說,北極圈上方的臭氧層罕見出現破洞,過去幾天從太空和地面關注這個破洞,發現它的大小已經達到破紀錄的尺寸,這是北極上方大氣溫度異常降低所造成的結果。
  •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 南極每年都會形成空洞 北極卻很罕見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 南極每年都會形成空洞 北極卻很罕見 2020-04-15 09:53:51 來源:參考消息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美媒稱,科學家日前發現,北極上空出現面積相當於三個格陵蘭島的臭氧層空洞,可能是有記錄以來北極上空最大的一個。
  • 北極迄今最大臭氧層破洞已閉合,非人為活動減少所致
    本月初,科學界傳出北極出現迄今為止最大臭氧層破洞的消息,並預告該洞不尋常但會自行癒合。時間過了3個禮拜,現在科學家報告北極該臭氧層破洞終於重新閉合,至於這是否成為北極臭氧層反覆發作的趨勢,目前還沒有定論。
  • 北極最大臭氧層空洞神奇「癒合」!原因是……
    這兩天北極又來刷存在感了!趕緊圍觀!原來北極上空迄今為止監測到的最大臭氧層空洞又 「癒合」了!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以下簡稱CAMS)對今年春季北極上空形成的異常臭氧層空洞進行了監測,發現4月23日這一空洞已經「癒合」。
  • 北極上空出現有史以來最大臭氧洞(面積達650萬平方公裡)
    北極上空出現一個面積約為65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洞(相當關於我國總面積的70%左右),南極上空也存在一個巨大的臭氧洞面積約2000多萬平方公裡(相當於2.5個中國的國土面積),南極與北極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對難兄難弟。
  • 北極最大臭氧空洞已經閉合 專家:可能與新冠疫情封城措施無關
    據CNN4月28日報導,今年春天在北極上空形成並最終成長為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已經閉合。彩色視圖顯示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6日之間北極極的臭氧總量。臭氧最少的是紫色和藍色標記區域,臭氧更多的是黃色和紅色標記區域。今年,臭氧含量明顯減少。
  • 地球的南極和北極,10個巨大差別,很少有人知道
    另一方面,南極地區或南極沒有顯示出相同的常規融化周期,因為其冰架在整個十二個月內具有幾乎相同的大小和形狀。最近的研究還表明,南極地區也正在融化,不是因為自然過程,而是因為全球變暖的影響。專家說,如果來自南極的所有冰在一天內融化,海洋將升高60米。有趣的是,北極地區融化得更快,因為它被淹沒,洋流加速了這一過程,而南極地區則由石質基巖構成,這種基巖較少或根本不受這些現象的影響。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南極企鵝不跑到北極呢?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有企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企鵝不跑到北極呢?科學界一般認為,一個長赤道讓兩極的喜寒動物永遠無法相見。但令人驚訝的是,最新的海洋生物普查顯示,至少235種海洋生物同時生活在北極和南極海域。
  • 地球上最神奇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人類有什麼不可思議發現?
    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坐落著類似金字塔山脈狀的結構,200年的時間裡,人類在南極大陸共發現了4萬8000多塊隕石,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化石,其中多數為熱帶植物的化石,也包括部分恐龍化石,這說明南極原先可能位於熱帶地區,以前曾出現過恐龍,顯然,南極大陸擁有諸多未解之謎,事實上,可以說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兩個地方,人類在南極和北極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例如,南極是一片冰封大陸,北極則是一片汪洋大海,很少有人知道
  • 企鵝不是南極原著民?發現疑似企鵝祖先化石,企鵝最早或來自北極
    筆者:三體-小遙近幾年,科學家對海鳥的進化過程展開了深入的探索,因為有一部分化石表明,它們中很有可能存在企鵝的祖先,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不過暫時沒有得到關鍵性證據。然而有一部分科學家表示,企鵝未必是南極本土的生物,它們的祖先或許來自遙遠的北極。人們很難想像北極和南極之間擁有這樣巧妙的聯繫,畢竟北極還有兇猛的北極熊,它們與企鵝始終無法正面接觸。作為地軸的兩個端點,南北兩極雖然在自然環境上有一定的共同之處,卻擁有不太一樣的生態結構,相比之下,北極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而漫長的生物進化史同樣值得人們深入研究。
  • 與南極相比,北極有什麼?
    但是相比南極,我們對北極的探索卻晚得可憐。是因為它不值得探索嗎?「黃河」滾滾,奔向極地北極和南極雖然都是極區,卻有明顯的不同:北極是陸地包圍海洋,南極則是海洋包圍陸地,兩極的地質、地貌和生態環境大不一樣。
  • 北極和南極到底哪裡更冷?
    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編輯整理 說到南極北極,大家的第一想法是什麼,肯定是冷吧。但南極和北極誰更冷呢? 數據顯示,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是零下48.9攝氏度,比北極的平均氣溫低1.7攝氏度。
  • 地球南極為什麼比北極冷?南北極有什麼我們未知的東西?
    南極大陸發現於19世紀,但過去兩百年來進入南極大陸的人屈指可數:一、是因為其天氣惡劣,二、是因為成本太高,所以直到現在南極依然是地球上最神秘莫測的一個地方。它的面積為1400萬平方公裡,比咱們中國要多個三分之一就比俄羅斯小一點點,但相比這些國家南極大陸有將近97%的地方都被冰雪常年覆蓋。
  • 北極發現遠古動物,距今已有57000年,科學家提醒人類要注意!
    相信大家能感覺到今年環境變化南極和北極的冰川開始融化之路,北極圈內的凍土層正在加快融化,近段時間,生物學家再次在凍土層凍土層內,發現了一個距今57,000年前的灰狼,令人意外的是灰狼殘骸竟然保存得非常完整,同時令眾多科學家們感到恐懼,雖然發現灰狼的殘骸,能讓我們更好的研究史前地球,可是我們不知道凍土層內是否還隱藏著其他秘密,這間接意味著北極圈內的生態環境正在處於崩潰狀況
  • 為什麼南極有企鵝,北極卻沒有?這其中原因讓人警醒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南極還存在?背後的原因讓人類自覺慚愧!地球分為七大洲四大洋,而在這七大洲之中,卻有著兩片大陸,很少被人類所踏足,這就是北極與南極。我們都知道南極有企鵝,而北極卻有著北極熊與海豹等生物。
  • 為什麼南極比北極冷?
    南極年平均氣溫-30-25℃,歷史最低氣溫-89.2℃()。為什麼南極比北極更冷?我們已經知道北極的中心是巨大的北冰洋,而南極的中心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土地。因為土地吸熱快,散熱快;海洋吸熱慢,散熱慢,所以南極散熱快。雖然北極吸收熱量慢,但他能儲存熱量,這比南極比北高極寒的主要原因。
  • 北極冰面驚現三個神秘黑洞,或是傳言中從北極挖到南極的洞?
    近日,美國科學家在執行一次常規偵察活動時,意外從高空發現北極冰面上出現了三個不規則圓形的神秘空洞,引起科學家們的關注,紛紛對這一神秘現象作出各種猜測。NASA4 月 14 日派出P-3 偵察機去執行一個代號為〝冰橋行動〞的常規偵察探測活動。
  • 北極與南極為什麼會這麼冷呢?
    地球上,有兩塊極地,一個是北極,代表北方的意思。另一個是南極意思是北方的相反。有一個記住自己的簡單的方法:只要你知道它們周圍是什麼就可以。北極,在地球的北半球,是一塊幾乎被陸地包圍的海洋。在世界的另一 端南極,是一塊大陸幾乎被海洋包圍著。
  • 從南極到北極:斯文·赫定的全球視野
    《從南極到北極》顯得更加富有野心:這部作品衝破了民族國家的限制,並沒有局限在瑞典一隅,而是將視野放寬到整個世界;如果說此前法國文學家儒勒·凡爾納寫出《八十天環遊地球》那樣的作品是受到英法經營海外殖民地的環境影響,在民族主義盛行之時、在瑞典這一地處歐洲邊陲的國家,產生《從南極到北極》這樣的關注全球的作品則顯得頗不尋常。    賦予《從南極到北極》如此特質的,是赫定的經歷和志趣。
  • 南極和北極都是冰川一片,但兩極是有明顯區別的,到底哪裡不同?
    首先,南北極海陸分布不同,導致北極以海洋為主,而南極擁有較厚的冰蓋。如果從地圖上看,其實南極冰蓋與北極海洋的面積差不多,最神奇的是,北極最深的海域與南極最高的山峰海拔高度也幾乎相等。甚至有說法認為,或許曾經有一顆小行星從北極穿過,將這裡變成一片海洋的同時,也將地球另一端的南極頂出一塊大小相等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