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神、道、如來,究竟該如何理解

2020-12-04 紅塵一刀

讀《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的原著),這裡面的「道」是個繞不過去的東西,也是這部小說的思想精髓,其中有很多晦澀難懂的地方,涉及到宗教、哲學等內容,我這方面領悟有限,一直不敢寫,怕寫錯了。言語道斷,一說便錯。可是又一想,不說之說不也是錯嗎?反正都是錯,那就寫寫吧,不寫難受。

小說裡多次提到「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乍一看確實很難理解。

這裡涉及到三大宗教,有些地方可能存在爭議,再者限於一刀的道行,必然有些地方無法理解,我也就說到哪就算哪了。

一、神神在基督教教義裡就是上帝,也就是主,都是一回事兒。神是三位一體的,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靈。也可以理解為三者的本體或本源就是神,三個位格是神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實際上都是統一於神的。

聖父即耶和華、聖子即耶穌基督。聖靈的出處有些分歧,可以暫時理解成一種至善至德的完美精神,或者靈魂。當然這麼說肯定是不準確的,三個位格應該是平等的,因為其本體都是同一個神。

二、道道即是《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個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什麼呢?先天地而生的一個東西,不知道叫什麼,也可能本來就無名,為了方便,就先稱之為「道」吧。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呢?南懷瑾在《老子他說》裡說,「『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誰,道是本來如此,原來如此,所以謂之『自然』」。

河上公說,「道清靜不言,陽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所以道法自然並不是說道要效法自然,或是遵循自然,因為道本來就是自然,不用再效法誰了。

三、如來如來是佛教中佛的十個名號之一,《地藏菩薩本願經》有經文:

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

根據淨空法師的解釋,從如來到佛這十個稱呼都是佛的名號,具足這十個名號的就稱為世尊。世尊也可以看成一個總稱,尊稱,在佛經中,與佛對話的佛弟子都稱佛為世尊。

佛在《金剛經》裡自己對如來進行了解釋: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句話看起來還是很繞,總之佛講一切不住,如來就是不來也不去。你說他來也不對,不來也不對,所以就是如來,好像來了,也來也沒來。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把基督、道、佛三教聯繫起來,表達了三教的最高境界。三教的最高境界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所指的都是同一個東西。

神、道、如來都是指各自教義裡的覺者,也可以指覺者達到的境界,也即是世界一切的本來。

信基督,信道,信佛,不管信什麼,都不能迷信,要正信,要正確理解教義。只要能悟出教義的真意,最終都可以得道,覺醒。

道不可求,什麼是正信,正信是自求。整天跪在那裡求上帝保佑,求三清保佑,求佛菩薩保佑,保佑你無災無難,幸福美滿,榮華富貴,那沒用,那是迷信。

那這個最高境界是什麼呢,不可說,知道也講不出來,佛都講不出來,只能自己悟、修、證。證到了,自然就知道。因為很多事是說不明白的。

打個比方,我見過一個美女,我要說給你聽,我說得天花亂墜,描述得巨細無遺,你是不是真正能知道這個美女到底長成啥樣呢?我想肯定不如帶你親自去看一眼,你一看就完全明白了,不用多說一句話。你這一眼,勝過我的千言萬語。

總之,神、道、如來,都是指的同一個東西,那是世界一切的本來,真正證到這個東西,於基督即見神,於道教則得道,於佛教則成佛,就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相關焦點

  • 《遙遠的救世主》中,「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怎麼理解?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是《遙遠的救世主》中被所有人都稱讚的一句話。一句話裡有三大宗教,這也不得不佩服作者。什麼是神?書中的神指的是基督教裡的上帝,「The God」,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把唯一神翻譯成「天主」。基督教(新教)在清朝末年將神由「天主」改譯為「上帝」。
  • 豆瓣8.7分《遙遠的救世主》|書評:看懂天道,救世主並不遙遠
    迄今為止發表了三部廣為人知的小說,《背叛》(2000年)、《遙遠的救世主》(2005年)和《天幕紅塵》(2013年)。其中《背叛》是第一本發表的小說,也被拍成了同名電視劇《背叛》,由許晴和巍子聯袂主演。而第二本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的《天道》,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高度還原原著。
  • 《天道》丁元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如何理解,如何應用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把自己的命運逆襲,然後讓王廟村村民,乃至格律詩和葉馮劉的命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究竟是文化屬性的差異,還是天道註定的客觀實際,抑或是對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實事求是。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這部小說名字叫《遙遠的救世主》。那麼,這個救世主,究竟是指誰呢?為什麼「遙遠」呢?他並沒有採取任何像神或者救世主的行為。那麼,什麼是神呢?小說中說:「神」,即是道,道法自然,如來。原來能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就是神。所能創造的,就是神話,僅此而已。
  • 電視劇《天道》中,芮小丹說「神即道 道法自然 如來」是何意?
    《天道》是根據豆豆所著《遙遠的救世主》所改編的電視劇。《天道》因為思想深刻,能夠給人很大的啟示,加上王志文和左小青的精彩演繹,在社會中引起了一股熱潮,被很多人視為神作。左小青飾演的芮小丹,是一個警察。有一次,遇見一個叫做王明陽罪犯,這個王陽明是一個高智商的人,通過搶劫的方式來破格獲取利益。最終被抓。
  • 《天道》:如果真的有救世主,那為什麼是遙遠的救世主呢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這是《國際歌》的歌詞,我們的前輩們很早就有這樣預見性的結論了。但當看《遙遠的救世主》這篇小說時還是不由得想起這句歌詞。《遙遠的救世主》是以與救世主毫不相干的音響為主線,小說裡的人物緣起緣落,分分合合,命運糾葛,生死沉浮多被音響相關聯著。芮小丹、林雨峰、劉冰的死以及丁元英黯然從古城離開,肖亞文執掌格律詩公司後重組。靈魂拷問:我們應該怎麼活?是芮小丹、丁元英們那樣活的超然,還是劉、馮、葉們那樣活的世俗?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電視劇《天道》是改編自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最大還原尊重了原著。王志文塑造的丁元英這個角色如同弗雷德裡曼完美演繹的《流浪者之歌》般是手到心又到。這部作品也如同丁元英的「得救之道」般引發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 《天道》如何理解「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高人丁元英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如何讓自己不被自己人性的弱點歲控制,從而贏得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丁元英信天道嗎?很顯然他不信,但是他辦事講究要合國法、佛法、和自己內心那道坎,至於道德,呵呵。
  • 《遙遠的救世主》3句名言,若能悟懂,少走彎路
    這就是大道至簡的道理,《天道》根據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小說的創作用了四年多的時間,豆豆和張前也用了近二年的時間改編了劇本。很多人說豆豆的寫作有一個固定模式,就是以「資本」為紐帶,以「禪悟」為核心,以「愛情」為點綴的敘事模式。我們就來講講書中的名言。
  • 非讀懂不能理解: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什麼是神,神能夠做到什麼?神就是救世主嗎,能夠拯救世界嗎?文化屬性延伸開來的人的屬性是什麼?人性。《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說,神是人根據需要幻化出來的產物,人的神對於人才有用,神的神對於人來說沒有意義。據此,他還提出過「以貪治貪、以幻治幻」的觀點。
  • 是神是道,是全能全知者,是便在不可見者
    我是石頭,一個85後,酷愛解讀《遙遠的救世主》。在這裡每日一更。如果可以,請給個關注。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天,是道。是事物規律和自然法則。因此,很多事情沒有辦法,因為你的理解就有了一個所以然。
  • 讀《遙遠的救世主》(上)
    可是忠告這種事,不說還好,說了就像是激著你反其道而行之一樣,偏偏就著了她的道。芮小丹真的動了心思。她愛上了這個魔鬼一般的人,然後聽到他說: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任何一種命運歸根結底都是某種文化屬性的產物。
  • 《遙遠的救世主》芮小丹丫頭不簡單?怎麼理解當生則生,當死則死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間的愛情故事,心是願望,神是境界,從古至今,我們都有一個觀念,那就是心是愛的源泉,愛可以治癒世界一切悲傷,愛是靈丹妙藥,愛是讓人變年輕的核心武器。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五臺山求「心安」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對於天道而言,天地不仁,窮富自然流轉,無論丁元英如何操作,依然僅僅是投石擊水,屬於外部因素刺激,自己覺悟比任何外界因素刺激都有效果。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而其中尤違讓人矚目的片段就是五臺山論道。對於丁元英來說,一個心結就是一個劫,古人云,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情關更是生死關,所以丁元英是在「叩心關」。
  • 《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的區別是什麼?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的長篇小說,同時還有《背叛》《天幕紅塵》被稱為「紅塵三部曲」,美學和人生,人生就是一場美學,有人過程詩一樣,天國的女兒一樣,有人活得跟清明上河圖裡面的市井小民一樣,煙火氣十足,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任。
  • 天道電視劇深度解析:「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電視劇《天道》改編自暢銷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由張前執導,王志文、左小青、曾紅生及石爻領銜主演。《天道》是一部中國電視劇史上難得一見的奇劇,不誇張地說,沒點中國傳統文化的老外肯定很難理解丁元英這個人。《天道》中丁元英曾說過這樣的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他用了短短的一句話便將基督教,道教,佛教的真諦和核心統一起來,即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像魔、像鬼、又像神,但本質仍是人
    」這話用在豆豆《遙遠的救世主》中男主人公「丁元英」身上也不無妥當。《遙遠的救世主》中的另一個人物肖亞文對他評價道:「他跟正常人的思維顛倒了,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但是還有道理,像魔……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
  • 《遙遠的救世主》:不計較並不代表認輸,而是贏得成功的一種機遇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用了4年多的時間,在2005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它講述的是商界怪才丁元英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良心發現後退出公司,並受到了嚴重的懲罰,最後和芮小丹相愛的故事。後來,豆豆和張前用了近2年的時間改編了劇本,拍成《天道》這一部電視劇,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不過相對於電視劇而言,我更喜歡《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原著小說。
  • 《遙遠的救世主》:佛不必外求,而在自己心中
    佛在心中,不必遠求,佛在心中,人生的救世主自然也在心中,不要將人生的希望放在外界,只要內心向善,讓內心擺脫雜念,自己自然能夠入智慧境界。由《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其中闡述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生本無救世主,所以書名叫做「遙遠的救世主」,而真正的救世主就是自己,能救你的也就是自己明心見性的慧心。
  • 《遙遠的救世主》帶給我們哪些啟示,世界離我們這麼近也這麼遠?
    《遙遠的救世主》是由豆豆所著的一篇長篇小說,是豆豆紅塵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步《背叛》第三部《天幕紅塵》。講述了在社會中生存的意義、智慧、和觀念。《遙遠的救世主》帶給我們哪些啟示,世界離我們這麼近也這麼遠?道家告訴我們,神其實並不遠,人可以通過修行達到神的境界,神可以洞悉真理真相,人也可以。所以就像丁元英所言,神話僅僅是普通人做到了一般人無法做到,或者不容易理解能做到的正常事情,很多作家並不是因為作品本身出名,而是一部作品的誕生,耗費太多心血、努力、甚至生命,曹雪芹《紅樓夢》《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