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的原著),這裡面的「道」是個繞不過去的東西,也是這部小說的思想精髓,其中有很多晦澀難懂的地方,涉及到宗教、哲學等內容,我這方面領悟有限,一直不敢寫,怕寫錯了。言語道斷,一說便錯。可是又一想,不說之說不也是錯嗎?反正都是錯,那就寫寫吧,不寫難受。
小說裡多次提到「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乍一看確實很難理解。
這裡涉及到三大宗教,有些地方可能存在爭議,再者限於一刀的道行,必然有些地方無法理解,我也就說到哪就算哪了。
一、神神在基督教教義裡就是上帝,也就是主,都是一回事兒。神是三位一體的,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靈。也可以理解為三者的本體或本源就是神,三個位格是神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實際上都是統一於神的。
聖父即耶和華、聖子即耶穌基督。聖靈的出處有些分歧,可以暫時理解成一種至善至德的完美精神,或者靈魂。當然這麼說肯定是不準確的,三個位格應該是平等的,因為其本體都是同一個神。
二、道道即是《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個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什麼呢?先天地而生的一個東西,不知道叫什麼,也可能本來就無名,為了方便,就先稱之為「道」吧。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呢?南懷瑾在《老子他說》裡說,「『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誰,道是本來如此,原來如此,所以謂之『自然』」。
河上公說,「道清靜不言,陽行精氣,萬物自成也。道性自然,無所法也」。所以道法自然並不是說道要效法自然,或是遵循自然,因為道本來就是自然,不用再效法誰了。
三、如來如來是佛教中佛的十個名號之一,《地藏菩薩本願經》有經文:
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
根據淨空法師的解釋,從如來到佛這十個稱呼都是佛的名號,具足這十個名號的就稱為世尊。世尊也可以看成一個總稱,尊稱,在佛經中,與佛對話的佛弟子都稱佛為世尊。
佛在《金剛經》裡自己對如來進行了解釋: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句話看起來還是很繞,總之佛講一切不住,如來就是不來也不去。你說他來也不對,不來也不對,所以就是如來,好像來了,也來也沒來。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把基督、道、佛三教聯繫起來,表達了三教的最高境界。三教的最高境界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所指的都是同一個東西。
神、道、如來都是指各自教義裡的覺者,也可以指覺者達到的境界,也即是世界一切的本來。
信基督,信道,信佛,不管信什麼,都不能迷信,要正信,要正確理解教義。只要能悟出教義的真意,最終都可以得道,覺醒。
道不可求,什麼是正信,正信是自求。整天跪在那裡求上帝保佑,求三清保佑,求佛菩薩保佑,保佑你無災無難,幸福美滿,榮華富貴,那沒用,那是迷信。
那這個最高境界是什麼呢,不可說,知道也講不出來,佛都講不出來,只能自己悟、修、證。證到了,自然就知道。因為很多事是說不明白的。
打個比方,我見過一個美女,我要說給你聽,我說得天花亂墜,描述得巨細無遺,你是不是真正能知道這個美女到底長成啥樣呢?我想肯定不如帶你親自去看一眼,你一看就完全明白了,不用多說一句話。你這一眼,勝過我的千言萬語。
總之,神、道、如來,都是指的同一個東西,那是世界一切的本來,真正證到這個東西,於基督即見神,於道教則得道,於佛教則成佛,就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