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齋|畫中骷髏
明朝,一秀才酒後歸家,半路上撿一卷古畫。回家打開後,每晚獨睡書房沉迷畫中。幸好妻子夜裡探視發現端倪,找到高人想辦法,最終滅了畫中之鬼,救了丈夫的小命。
秀才名叫沈玉亭,陝西寶雞人,娶妻周氏,夫妻倆頗為恩愛。
沈秀才第二次鄉試落榜後,精神上受了打擊,就不那麼上進了,但妻子也不太敢管束他。沈家也頗有些家底,算是村中大戶,倒也不愁吃喝。
這天,他又去鎮上,告訴妻子說要和朋友談論文章,晚上才回來。實際上沈秀才和一個喝爛酒的吳生,在那春風樓裡喝酒聽曲,過著神仙日子。
直到日薄西山,夜月升起才起身回家。
半路上,他撿到了一卷古畫。月光下打開一看,畫中一個美麗異常的古裝女子,此女栩栩如生,非常美麗動人。他如獲至寶,連忙拿著畫軸回家。
回家後,沈秀才立即進書房關好門。他把畫掛在床頭,並拉開畫軸,在燈燭下細細觀摩起來,他原本是個愛畫之人。
不久周氏前來喚他睡覺,他毫不理會。不耐煩的讓她別再來打擾,說自己今後就在書房中睡。書房有一張木床,供他日裡小歇的。
此周氏以為丈夫在用功苦讀,心中十分歡喜,一點也怪他。每天做好飯後,就把飯給丈夫送到屋外。
轉眼過了半月,這天晚上周氏怎麼都睡不著,覺得很孤獨,以前丈夫睡在身邊,隨時可以抱著樂一樂,不會那麼難受,於是她打算去書房陪陪他。
半夜,周氏從床上起來,到後院看見丈夫房間燈還亮著,心中不禁感動異常,丈夫最近也太用功了一點。周氏聽到屋子裡走動的腳步聲,心中很是好奇,本來想敲門,卻又停了下來,走到窗邊,順著窗縫往屋裡看去。
沈秀才一臉蠟黃,身形已枯瘦了許多。他來到書櫃邊,對著掛在牆上的一幅畫,躬身作揖,口裡叫道:「美人兒,子時已到,趕緊出來吧。」
只見那幅畫表面開始微微震動,上面泛出一絲絲粉紅氣體。
接著,從畫上突然跳出來一個尺許高的人兒,她穿著一襲紅色長裙,面龐卻是一片模糊。周氏心中大驚,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那小人在地上迅速長大,轉眼就長到了五尺多高,與正常人無異。
沈秀才一把將此女抱進懷中,周氏又驚又怒,丈夫怎麼能這樣?竟然在屋中養個小女人!
女子扭頭過來,周氏看見,分明是一顆骷髏頭骨,白森森的好不嚇人。
周氏嚇得身子打顫,突然冷靜了下來。他明白,丈夫肯定是被畫中的東西迷住了,這分明是一骷髏鬼,根本就不是人啊。再這樣下去,估計丈夫的小命不保。
那骷髏女子並沒發現屋外之人,和沈秀才擁抱著親熱起來。沈秀才在那骷髏頭上,親得滿是口水。不一會,沈秀才抱著這女子到床上就寢,熄滅了燈燭。
周氏心中很害怕,輕輕地退回前面的臥室,一夜難眠。
第二天一早,周氏回到他娘家的村子裡,這村裡有個端公先生,善能做驅邪除鬼之事,不過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很少外出。
周氏忙把夜裡看見的事,原原本本對端公講了。
端公說,那畫中鬼是一個紅粉骷髏,是被封鎮於畫中的。她在陽氣最弱的時候,可以跑出來,與男人合歡,吸取他們的精元之氣。過了四十九天,你丈夫就小命不保了。我現在年老走不動,我教你一個法子,可除此鬼。
周氏連忙向端公請教,那端公畫了一張黃符給她,詳細的告訴了她方法,沈氏聽後,拿出一兩銀子感謝了端公,連忙開始籌備除鬼之事。
周氏到鎮上酒樓,買了一大碗黑狗血。又買回半兩硃砂,回家後混在一起攪拌均勻,等著夜晚那鬼東西出現。
半夜子時,昨夜的一幕重現了。
周氏用盡力氣,一下撞開書房門。手裡端著的一碗黑狗血,劈頭蓋臉潑向那骷髏鬼。只見那女鬼一聲尖叫,黑狗血與她一接觸,身上一下就燃燒了起來,那女鬼尖聲慘叫,張牙舞爪極為嚇人。
沈秀才還在發愣的時候,周氏一跨步,將端公給的那張黃符一下貼在她身上,那女鬼頓時身子無法動彈,倒在地上。
盞茶時間後,火焰滅去,地上只剩下一團灰燼。再看那牆上之畫,中間一個人形破洞,正是那妙曼的女子形狀。
這時候,沈秀才明白了這畫中是個鬼,不禁後怕不已,對妻子連聲感謝,心中愧疚萬分,發誓今後一定要好好讀書,考取功名報答妻子。
一年後的鄉試,沈秀才果然考中,回來後變成了舉人老爺,家中也益發富貴起來,妻子生了三個兒子,一家人過得很幸福。
這個故事名叫《畫中骷髏》,來源於阿飛原創的《靜月齋民間故事》。
沈秀才撿了畫,自以為是個寶貝,原來卻是要命的東西。幸好妻子發現了,如若不然,只有死路一條。
周氏知道女鬼後,沉著冷靜,並沒有打草驚蛇,而是找到對付的辦法,再一舉出手,滅掉了這個女鬼。這樣的女子,比很多男人都更有膽色。
故事也告訴我們,在路上遇到的無主之物,不要隨便撿了自己佔有,說不定就會引起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