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分析基礎:視聽語言之人聲篇

2021-01-19 傳媒藝考攻略

視聽語言精講(人聲)

最好的電影是拍給聾者和啞者看的。人類喋喋不休,話語泛濫,都快淹死在其中了。只有看芭蕾舞,我們才能發現純粹的美和純粹的姿態,而這正是我的電影努力要去表現的。

By謝爾蓋·帕拉傑諾夫

「電影思維是用影像和聲音進行的藝術思維。」 早期電影沒有聲音,人稱「不會說話的美女。」1927年第一部有聲片誕生(《爵士歌王》),可謂電影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大裡程碑。

波布克把聲音元素總結為以下五項:

①對白、②敘述和旁白、③音響效果、④音樂、⑤寂靜。

第五個「寂靜」非常有道理。「只怨言語淺,不及輕易深。」「語言是蒼白的」生活中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往往勝過千言萬語。

我們通常認為,電影聲音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人聲、音響、音樂。

人聲就是人物的語言,人嘴說出的話;音樂是電影中經過加工的、要通過演奏、演唱才能形成的聲音;音響是電影中除了人聲、音樂之外的所有聲音的統稱。

思考:

1. 電影中的人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2. 選一段你認為好的人物對話,講它好在哪裡?

3. 如何分析人物對話?

一、人聲的分類

1. 對白(對話):電影中人物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它是電影中使用最多,因此也是最為重要的人聲內容。

2. 獨白:劇中人物在畫面中對內心活動所進行的自我表述。

三種情況: ①以自我為交流對象的獨白,即「自言自語」。 ②對其他劇中人物。如演講、祈禱等。 ③對觀眾。

3. 旁白: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的人物語言。主要有兩種情況: ①第一人稱的自述(畫面中沒有說話的人); ②第三人稱的介紹、議論、評說等。

二、人聲的錄製

電影聲音的錄製主要採取以下三種方式:

1. 先期錄音(前期錄音):拍攝影像之前,先進行錄音。多用於歌舞片、音樂片、戲曲片。

2. 後期錄音(後期配音、配音):影像拍完之後,根據影像的內容,進行配音。後期配音是電影創作中最為常用的錄音方法(常規電影都用此方法)。它往往能使電影的聲音鮮明、突出,具有較強的表現力。

3. 同期錄音:攝影機拍攝影像的時候,錄音機同步運行,錄下影像內容所發出的聲音。由於它具有真實地再現影像內容所發出的聲音的能力,能增強影片的真實感。所以,紀實風格的影片多用此方法。

人物語言的錄製主要是後期配音和同期錄音。另外,人物的語言在影像中出現時在技術上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人物的語言應與說話人在影像中的口型一致。

②人物的語言的音量的大小,應與說話人在影像中實際上發出的音量的大小一致。

③人物的語言的音量的大小,應與該鏡頭的景別一致。

④人物的語言的音量的大小,應與說話人在影像中他與攝影機的距離一致。

⑤人物的語言的音量,應該隨著說話人在影像中的運動、以及攝影機相對說話人的運動(包括鏡頭焦距的改變帶來的景別的變化)而變化。

⑥人物語言的背景聲音效果,應與影像中的客觀環境的聲音效果一致。如空室中,山中,立交橋下都要有其特點。

三、人聲在電影中的作用

1. 配合影像交待說明推動敘事。

它不應僅理解為「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而是用幾句話交待需要大量影像內容才能表現的內容。如:一個女青年抱著一個孩子走過,一個老太太對另一個老太太說:「瞧,不『掃黃』成麼?!結婚證還沒領呢,就…」

2. 表現人物的心境和情感。

3. 塑造人物的性格。

4. 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作品的主題。主要是指旁白。 如《巴陵竊賊》:「歷史就是這樣,黑白顛倒…」

相關焦點

  • 影視作品分析基礎:視聽語言之空鏡頭篇
    視聽語言精講(空鏡頭)什麼是空鏡頭?弄清什麼是空鏡頭前,先了解下電影畫面中的三個戲劇元素,即人、景、物。《黑澤明之夢》1990 黑澤明「人」很好理解,畫面中的人物,比如上圖中的小男孩;所謂「景」,指的的環境,比如上圖中千姿百媚的花海;「物」指的是道具,小男孩手中驅邪的桃木劍
  • 視聽語言的深度挖掘,這樣做讓你的影評文章更出彩!
    電影作為一門畫面與聲音結合的藝術產物,分析好視聽語言才能夠更好的把握電影。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的內容(下)」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就是結合畫面的視覺感受,再配以聲音的聽覺感受從而構成的一種「剪輯的藝術」,不只是電影,電視,廣告等影像產物都運用了視聽語言並且也必不可少。視聽語言在電影創作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好的視聽語言的影像產物,很大程度上不是一部好作品。
  • 什麼是視聽語言?帶你了解視聽語言基本內容及對於電影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基本簡介和理解方法。電影作為一門畫面與聲音結合的藝術產物,分析好視聽語言才能夠更好的把握電影。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的內容(上)」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就是結合畫面的視覺感受,再配以聲音的聽覺感受從而構成的一種「剪輯的藝術」,不只是電影,電視,廣告等影像產物都運用了視聽語言並且也必不可少。
  • 本文以深度為例,闡釋影視劇中視聽語言的情感探索
    在影視作品中,聲音在電影的敘事和情感表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電影是視聽的藝術,視聽語言不能單獨存在。1、古典音樂與自然聲音相結合,聲音本身就是一幅圖畫。電影的聲音一般包括人物語言、音樂和聲音。一般來說,角色語言是電影中最活躍、最具信息性的因素。這部電影不同,電影中的聲音元素沒有人物語言,只有音樂和聲音。
  •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導演姜文的處女作。姜文在進行創作的時候沒有將影片的故事性、戲劇性等要素作為表現主題,而是將視聽語言作為影片最重要的劇作手段,充分運用各種視聽表達的手段,使得影片處處呈現出一種激情。
  • 什麼是視聽語言?了解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及其對電影的重要性
    我們將介紹「視聽語言」的基本介紹和理解。電影作為一種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產品,通過對視聽語言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將分兩部分介紹本文,即「什麼是視聽語言?」和「視聽語言的內容(上)」,你可以做筆記。什麼是視聽語言?
  • 影視藝術配音的聲音分類
    構成影視藝術的聲音世界的主要元素包括:語言、音樂、音響和畫面的互相配合。 語言是人類思想的外包裝,有著詳細的表情達意的作用;音響是自然界真實的反映,具有表徵作用;音樂表達人類情感,是表情的手段。
  • 深度|《父與女》視聽語言完美結合背後,對生命情感的探索與思考
    在影視作品中,聲音對於影片的敘事和情感表達,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電影是視聽的藝術,視聽語言無法分開存在。1、古典音樂與自然音響的搭配運用,聲音本身就是一幅畫。電影的聲音,一般包括人物語言、音樂、音響三類。一般來說,人物語言是電影中最活躍、信息量最大的因素。
  • 深度|《父與女》視聽語言完美結合背後,對生命情感的探索與思考
    在影視作品中,聲音對於影片的敘事和情感表達,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電影是視聽的藝術,視聽語言無法分開存在。1、古典音樂與自然音響的搭配運用,聲音本身就是一幅畫。電影的聲音,一般包括人物語言、音樂、音響三類。一般來說,人物語言是電影中最活躍、信息量最大的因素。而本片不同,影片裡的聲音元素沒有一句人物語言,只有音樂和音響。
  • 怎麼結合視聽語言理論綜合談電影?這樣做才能夠把握好電影評論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結合視聽語言談電影」。我前四章介紹了比較枯燥的理論知識,但是最終目的還是要結合文章來分析。只有兩者相結合,學會實質性的結合,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把握。這篇文章我將分成「練習發現思維」、「具體案例分析」兩個部分來介紹,都是很有幫助的。練習發現思維這個所謂的「發現思維」是指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學會發現你找到的視聽點,然後進行一個深度的分析。
  • 優酷無障礙網絡視聽平臺上線 可通過語音指引選擇影視作品
    12月3日,在「智慧智能 助力視障文化服務研討會」上,優酷宣布將與中國盲文圖書館共建無障礙網絡視聽平臺。此前,優酷更新了經過無障礙化改造的新版本,並上線無障礙劇場,滿足視障人群線上消費文化作品的需求。這也是行業內首個推出無障礙服務的網際網路視頻平臺。
  • 上市引來「小巨人」李澤楷投資,華夏視聽的影視教育閉環能否走通?
    「明星工廠」打動李嘉誠之子兩次更名,反應的就是華夏視聽的兩大主營業務。華夏視聽教育是典型的雙主業公司,其主營業務是影視製作和高等教育。2019年全年,影視製作實現營收4.36億元,佔比58.3%;高等教育營收3.12億元,佔比41.7%。
  • 從視聽語言、色彩美學、主題表達分析動畫《海洋之歌》的藝術魅力
    一、精緻的視聽呈現,美輪美奐的手繪影像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看過導演湯姆·摩爾的《凱爾經的秘密》和《養家之人》作品的人就知道,他的作品首先在視覺上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和衝擊,其次在人物塑造和色彩運用上則會重點突出愛爾蘭民族文化特色,從而形成了他獨特的民族審美風格。
  • 第一篇:C語言編程基礎語法
    本專欄系列分六篇,總結了C語言基礎知識的核心要點。教學視頻已上線,讀者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性地學習。01編程基礎C語言——貝爾實驗室、Dennis Ritchie屬於高級語言,更接近人類語言邏輯,需要編譯器編譯,執行依賴運行環境;但容易學習。其特點:模塊化編程程序設計,層次清晰;語句簡潔,提出程序庫概念;功能強大,系統、應用軟體均可開發;移植性好,適合不同的作業系統。除此之外,C語言還有豐富的運算符、數據結構等,程序設計自由度大,可以對硬體進行操作。
  • 回味經典,視聽盛宴|經典影視作品音樂會
    音樂會-購票入口 演出名稱:「一場電影」經典影視作品視聽音樂會Por una cabeza,這首華麗而高貴動人的探戈名曲,出現在眾多電影配樂中是阿根廷探戈舞曲的極致代表,也是全世界樂迷所最為熟知而深深愛上探戈旋律,阿根廷史上最負盛名的探戈歌手卡洛斯葛戴爾(Carlos Gardel)所作,別於近代阿根廷探戈音樂大師艾斯特皮耶左拉(Astor Piazzola)將探戈與西方古典、爵士音樂結合而創造出新現代的探戈組曲;卡洛斯 葛戴爾作品所代表的意義是將探戈音樂歌曲化
  • 銀河奇異果、雲視聽極光、CIBN酷喵影視「長輩模式」
    近兩年,以銀河奇異果、雲視聽極光、CIBN酷喵影視為代表的視頻應用相繼在OTT大屏端推出了直接面向中老年人群的「長輩模式」,愛優騰這樣的綜合視頻平臺開始「綜合起」各類中老年內容,下場爭奪中老年用戶,也讓大屏競爭更加多維。那麼,三者的「長輩模式」和「兒童模式」是什麼樣子的,有何異同,能打不能打?
  • 銀河奇異果、雲視聽極光、CIBN酷喵影視「兒童模式」
    我們從內容、界面、操作、功能等方面,分別體驗銀河奇異果、雲視聽極光、CIBN酷喵影視上的「長輩模式」和「兒童模式」。本篇為「兒童模式」篇。(長輩模式篇可點擊:《對比評測 | 銀河奇異果、雲視聽極光、CIBN酷喵影視「長輩模式」》)銀河奇異果銀河奇異果的兒童模式說明是「分齡推薦兒童內容,限時觀看護眼安全」。
  • 【影視午夜場】萬聖夜特別篇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超他們的想像,一個惡靈似乎回應了他們的召喚,並且侵入了每個人的家中…… 關鍵詞:偽紀錄片  通靈遊戲  視頻會議個人評分:7.1視聽語言(25%):7故事結構(25%):6.5情感表達(20%):6.5
  • 魔燈藝考網課系列——電影《教父》視聽語言(第一節)
    本次我們選擇的是魔燈藝考教學負責人楊森老師的電影《教父》的視聽語言。本次網課是由暑期班一天半的課程錄製剪輯而成,大概會分成3-5部分投放到微信公眾平臺,本次為第1部分內容。由於騰訊視頻剪輯進去《教父》原片會導致侵權,所以騰訊視頻中的《教父》影片只能採取攝屏的方式來展現。所以還是建議大家看本教學視頻的同時配合觀看《教父》電影的高質量片源。
  • 網絡視聽作品「二次創作」須依法依規
    全媒體時代下,社會化媒體與網際網路影視的融合愈發緊密深入,用戶消費網絡視聽內容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廣大年輕網友早已不滿足於被動地觀看,也不局限在簡單的點讚、評論或轉發,而是熱衷通過發彈幕、編段子、截取動圖、製作表情包、剪輯短視頻等方式進行針對網絡影視作品的「二次創作」,並通過微信、微博、視頻網站、短視頻社區等渠道進行傳播。可以說,「二次創作」已成為網絡視聽用戶參與互動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