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視聽語言?帶你了解視聽語言基本內容及對於電影的重要性

2020-12-27 感情的孤島

前言

上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了「影評的結構框架和寫作方法」,如果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因為我們的課程是由淺入深的。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基本簡介和理解方法。

電影作為一門畫面與聲音結合的藝術產物,分析好視聽語言才能夠更好的把握電影。

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的內容(上)」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

什麼是視聽語言?

視聽語言就是結合畫面的視覺感受,再配以聲音的聽覺感受從而構成的一種「剪輯的藝術」,不只是電影,電視,廣告等影像產物都運用了視聽語言並且也必不可少。

視聽語言在電影創作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好的視聽語言的影像產物,很大程度上不是一部好作品。

視聽語言的內容之(上)

我們將畫面和聲音拆開來分析,分成兩篇文章來討論,首先先分析簡單的畫面篇。

1、景別

當拍攝主體與攝像機的遠近有所不同的時候,造成最終呈現的畫面會有大小的差異。

景別有一句口訣,基本上分為「遠全中近特」。分別是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一般常用於拍攝中,是最基礎的景別。

遠景遠景一般用於影片的開場或結尾,或者畫面的過渡。

主要用於展示風景或者是宏大遼闊的場面,可以烘託浩大的氣氛或者是營造震撼的景象。

全景全景用於展示人身體的全貌,捕捉人身體的活動動作,用於展示人和人、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中景是指拍攝人物膝蓋及以上的畫面,能夠在看清人物表情的同時也能看清楚部分的肢體動作。

更多的時候是一種用來敘述的畫面,常用於兩個鏡頭的連貫和過渡作用,目的性與藝術性不強。

近景表現人物胸部及以上的或者物體整體的畫面,具有強烈的近距感,可以細緻的表現人物的神態和表情,捕捉情緒。

近景能夠更好的體會當時營造的情緒以及清晰的細節,表現具體的事物。

特寫是拍攝人物面容、物體局部的一個鏡頭,有著強烈的視覺衝擊感,一般用於表現細節,有明顯的強調作用,突出表現物的重要性。

2、鏡頭

(1)固定鏡頭

是指攝像機不動,客觀的架在那裡紀錄性的拍攝主題並且表現畫面,具有真實性、缺乏創意性。

攝像機不運動,被攝物可以運動

(2)運動鏡頭

運動鏡頭是攝像機跟著主體運動,或者是有目的性的運動。主要分為「推拉搖移跟升降」,分別是推鏡頭、拉鏡頭、搖鏡頭、跟鏡頭、升降鏡頭。

推鏡頭主要指攝像機與人物的距離變近,通過攝像機的運動使畫面從大景別變成小景別。

作用:展示人物的細節以及強調需要強調的物體,引導觀眾的視覺點。

拉鏡頭主要指攝像機與人物的距離變遠,通過攝像機的運動使畫面從小景別變成大景別。

作用:展示人物或者物體與環境的關係和周邊樣貌。

搖鏡頭搖鏡頭是指攝像機機位不動,鏡頭跟著主體的運動而運動,類似於人在原地扭頭環視的效果。

作用:介紹環境,從一個被攝主體轉移到另一個被攝主

{!-- PGC_COLUMN --}體,表現運動狀態。

移鏡頭攝像機放在一定的運動軌跡上,按照水平方向運動拍攝。

作用:展示環境和人物的關係,常用與長鏡頭。

跟鏡頭有前跟、後跟、側跟,指攝影機連續運動,跟蹤著主體的運動軌跡。

作用:表現運動的連貫性,突出主體在運動中的狀態。

升降鏡頭攝像機在做上下運動所拍攝的運動,常用與航拍,表示大環境場面。

3、視角

是指觀眾在觀看的時候所呈現出來的畫面視角,是攝影術語,也運用於影視作品中。

口訣為「平俯仰正反側」,分別為平拍、俯拍、仰拍、正反打鏡頭

平拍攝影機與被攝物在同一水平面上,沒有主觀意願,只是單純的記錄。

俯拍俯拍指從高角度往低角度拍攝,常用於表現主體矮小,具有蔑視的意識。

但也用於從天空中向下拍攝(屬於鳥瞰鏡頭),是一種上帝之眼的視覺效果。

仰拍仰拍指從低角度往高角度拍攝,常用於表現主體高大雄偉,具有崇拜、敬仰的意識。

正反打鏡頭兩個人面對面的時候鏡頭對人物進行互相切換,是常用於二人對話之間的鏡頭,也叫「越肩鏡頭」。

拓展:鏡頭還分為主觀鏡頭和客觀鏡頭

主觀鏡頭是指以人物的視角去拍攝畫面,具有強烈的主觀性,用於特定的表達。

客觀鏡頭是指以導演的視角去拍攝畫面,帶有客觀性,用於畫面的展示。

3、構圖

構圖一般用於攝影當中,但在電影中有特定的表現意義,不只是單純的美學手法。

我今天簡單的介紹幾種基本的構圖法。

中心構圖最簡單的一種拍攝手法,把物體放在畫面的正中心,是第一視覺點。

S型構圖法一般用於表現蜿蜒的河流和小路,具有視覺上的延伸性,使得視野更加開闊。

框架式構圖畫面內有明顯的框架,把視點都鎖在了框架裡面,具有封閉性,代表了一種「禁錮」的意味。

三角形構圖即畫面內要表現的主體呈現三個頂掉,表示最穩固的一種狀態,具有不可分開性。

對稱式構圖對稱構圖常與中心構圖聯合使用,可以發揮對稱性的極致美感,可以將畫面摺疊。

4、色彩

顏色在影片裡看似不重要,其實有很重要的表徵性。

不同的顏色能夠烘託不同的氛圍,達到不同層面的藝術意境。

紅色代表了欲望、火熱、喜慶,也是一種生命力的象徵。

黃色給人輕鬆愉快,充滿夏日活力的感覺。

藍色沉悶,穩重,陰鬱的效果,一種冷靜的態度

綠色清新,自然,生命力的象徵。

黑色禁忌,死亡,恐懼,害怕的感受。

白色聖潔,高尚,神聖,單純的象徵。

在電影裡看見不同的物體的顏色和特別的色調,所代表的意境就不同,要結合具體示例來表現。

結語

這篇文章大概介紹了一部分的視聽語言,其餘的在下一篇文章繼續介紹。

掌握視聽語言是很重要的,才能挖掘不同的觀點。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留言私信,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

我是情感近話論,請期待下一節《視聽語言的深度挖掘,這樣做讓你的影評文章更出彩》。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視聽語言?了解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及其對電影的重要性
    我們將介紹「視聽語言」的基本介紹和理解。電影作為一種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產品,通過對視聽語言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將分兩部分介紹本文,即「什麼是視聽語言?」和「視聽語言的內容(上)」,你可以做筆記。什麼是視聽語言?
  • 視聽語言的深度挖掘,這樣做讓你的影評文章更出彩!
    前言上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了「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如果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因為我們的課程是由淺入深的。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後續內容」。電影作為一門畫面與聲音結合的藝術產物,分析好視聽語言才能夠更好的把握電影。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的內容(下)」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什麼是視聽語言?
  • 怎麼結合視聽語言理論綜合談電影?這樣做才能夠把握好電影評論
    前言上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了「蒙太奇的基本內容(下)」,如果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因為我們的課程是由淺入深的。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結合視聽語言談電影」。1、如果你是看不出來電影的視聽語言那你可以理解一下之前我發的文章,多看幾部電影找找感覺,然後在網上對照你自己的思維看看有沒有出錯。
  • 魔燈藝考網課系列——電影《教父》視聽語言(第一節)
    為了讓更多的藝考生了解魔燈藝考的教學,我們魔燈藝考陸續選擇一些課程來作為網上公開課,以供交流。本次我們選擇的是魔燈藝考教學負責人楊森老師的電影《教父》的視聽語言。本次網課是由暑期班一天半的課程錄製剪輯而成,大概會分成3-5部分投放到微信公眾平臺,本次為第1部分內容。
  •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導演姜文的處女作。姜文在進行創作的時候沒有將影片的故事性、戲劇性等要素作為表現主題,而是將視聽語言作為影片最重要的劇作手段,充分運用各種視聽表達的手段,使得影片處處呈現出一種激情。
  • 本文以深度為例,闡釋影視劇中視聽語言的情感探索
    導演運用全景、靜態和空鏡頭視覺語言構建情感框架,古典古典音樂和自然聽覺等聽覺語言營造詩意,並以獨特的視角,將視聽語言與在一起完美結合,展現出人類最純真最美的情感,從而賦予短片多姿多彩生命意義。因此本文從視覺與聽覺的結合,來解讀深度電影經典的視聽魅力。
  • 深度|《父與女》視聽語言完美結合背後,對生命情感的探索與思考
    —— 徐志摩如果借用徐志摩這首詩來描述聲音,那麼,聲音就是電影的靈魂。在影視作品中,聲音對於影片的敘事和情感表達,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電影是視聽的藝術,視聽語言無法分開存在。1、古典音樂與自然音響的搭配運用,聲音本身就是一幅畫。
  • 駱導講電影——視聽語言之影調
    黑白灰三大調理論能讓你拍的影像更有質感,讓你知道如何去創作去設計符合故事情節的高質量情緒影像。學會用影調——黑白灰三大調敘事是拍電影的一項重要技法,也是通過高質影像來鑑賞電影的一個重要視聽語言。
  • 《美麗人生》:從敘事手法、視聽語言、主題呈現解析電影魅力所在
    1997年,電影《美麗人生》在義大利上映了,一舉囊獲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大獎,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共70個獎項。《美麗人生》豆瓣評分9.5,很多人說:"如果一生中只能看一部電影,那一定要看《美麗人生》,因為在裡面你可以看到真善美,也可以看到假惡醜。"
  • 深度|《父與女》視聽語言完美結合背後,對生命情感的探索與思考
    —— 徐志摩如果借用徐志摩這首詩來描述聲音,那麼,聲音就是電影的靈魂。在影視作品中,聲音對於影片的敘事和情感表達,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電影是視聽的藝術,視聽語言無法分開存在。1、古典音樂與自然音響的搭配運用,聲音本身就是一幅畫。電影的聲音,一般包括人物語言、音樂、音響三類。
  • 從故事主題到視聽語言,解析奧斯卡獲獎電影《炎熱的夜晚》
    從《為黛西小姐開車》到《綠皮書》於奧斯卡頒獎禮上的奪魁,可以看到:一方面,隨著時代發展、文明變遷、觀念更替,觀眾樂於看到消弭族裔隔膜、建立理解包容的溫情電影;而另一方面,也是近年來尤為凸顯的問題,隨著這類題材影片內容的同質化、視聽語言方面中規中矩缺乏突破性,逐漸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弱點》、《綠皮書》等溫情片中的「白人救世主」、「神奇的黑人」、「柔化矛盾衝突」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等方面探討《鐵達尼號》的魅力
    傑克救了露絲,帶她去參加下等階級的舞會,給她上了油漆,讓露絲意識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當鐵達尼號與冰山相撞時,這段不為世俗所認可的愛情,正面臨著生死的考驗。與普通愛情電影不同,這部集愛情與災難於一體的商業電影,將愛情故事置於生死的極端環境中,兩人淚流滿面,思緒萬千。
  • 影視作品分析基礎:視聽語言之人聲篇
    視聽語言精講(人聲)最好的電影是拍給聾者和啞者看的。人類喋喋不休,話語泛濫,都快淹死在其中了。只有看芭蕾舞,我們才能發現純粹的美和純粹的姿態,而這正是我的電影努力要去表現的。By謝爾蓋·帕拉傑諾夫「電影思維是用影像和聲音進行的藝術思維。」 早期電影沒有聲音,人稱「不會說話的美女。」
  • 《冰雪奇緣》從視聽語言、角色設置、救贖意義,聚焦女性自我重塑
    讓它影響力遍布全球、經久不衰的,不僅是空前精美的畫面、可愛討喜的人物,更是這部電影通過視聽語言、角色設置、價值導向,所表達的對「女性自我重塑」的關注與期許。表層「視聽語言」:影片通過「唯心主義」畫面、直抒心聲的歌詞,聚焦女性人物的內心感受,刻畫她們「自我重塑」的前後差別。從而,解釋了這個概念是什麼。心理學上的「自我重塑」,指的是遭受傷害後,重新建立起「自我認同感」。
  • 從視聽語言、角色塑造、主題呈現解讀坎城電影《霸王別姬》的魅力
    對於這部經典之作,網上的解讀很多,但大多數局限於故事情節來分析,未免顯得單薄。我認為,要想深入領略此影片的魅力之處,必須從多個層次來分析解讀。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認為無法深刻體會到此片的獨到魅力之處。
  • 黃岡師範學院戰「疫」在線課堂《專長主修聲樂》《視聽語言》等
    一、課程信息開課學院:音樂與戲劇學院、黃梅戲學院教師姓名:金白穎任教課程:《專長主修聲樂》專業班級:音樂學、音樂表演2017級、2018級開課學院:美術學院教師姓名:柳乾任教課程:《視聽語言》《運動圖像基礎》專業班級:動畫(中外)2019級二、在線教學方式
  • 從視聽語言、敘事架構、主題思想解讀《菊次郎的夏天》的經典意義
    文/碧海微光大多數了解北野武的觀眾,大概都知道他擅長以暴力美學展現電影內涵,但是1999年上映的《菊次郎的夏天》,卻一反他的慣常作風,沒有寡言、沒有血腥,全片用充滿幽默、溫暖、明朗的敘事方法,講述了一段關於成長和療愈的溫情故事。
  • 短視頻視聽語言|視頻鏡頭的概念與景別的使用
    ios、安卓、Pc、Mac全埠全面支持,公號發送「紅杏」獲取視頻鏡頭的概念短視頻是由一段段鏡頭組成的完整視頻,鏡頭是視聽語言中「視」的部分,也是最基本的一部分。拍攝時談到的「鏡頭」鏡頭是從開機到關機之間所攝取的一段不間斷的原素材畫面,是視頻最基本的組成單位。一段畫面中事物移動改變位置,但視頻素材中間沒有停止和切斷成單獨畫面,一條完整的畫面來進行表示整個位移過程,整段運動過程就稱之為一個鏡頭。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現實反思三層面來解讀《來電狂響》
    對於這樣一部小成本電影來說,能夠在賀歲檔眾多大片的圍攻堵截之下,拿到如此高的票房成績,從競爭激烈的電影市場中分出一塊蛋糕,那可真是實屬不易,但是我們也能「管中窺豹」,可見這部小成本電影在觀影人群中所存在的「獨特魅力」。
  • 從敘事手法、視聽語言、主題呈現角度解釋《少年的你》的教育意義
    《少年的你》主要講是一對背景截然不同的少年彼此守護、共同成長的故事。陳念是正在全力備考,期望用努力守護夢想。小北是街上無人問津的小混混,不惜拼全力保護陳念。影片聚焦青少年非常特殊的成長故事,兩位主角原本互不相識、毫無交集,而因一起校園暴力開始了彼此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