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導講電影——視聽語言之影調

2020-12-18 一點視線

黑白灰三大調理論能讓你拍的影像更有質感,讓你知道如何去創作去設計符合故事情節的高質量情緒影像。

學會用影調——黑白灰三大調敘事是拍電影的一項重要技法,也是通過高質影像來鑑賞電影的一個重要視聽語言。

黑灰白三大調理論有九種的調子結構。全色調,低調,高調,低反差,高反差,高調低反差,高調高反差,低調低反差,低調高反差。

1、高調:highkey,以大面積的白或淺灰影調來襯託小面積的深色塊,畫面中淡的影調佔80%——90%,給人以輕鬆,明快,純潔,素雅,高貴的感覺。用光特點:光源多,光照面積大,光比小(1:1.5)。2、低調:用大面積的黑色調子突出少量的白色塊,將小塊白色部分變成了畫面的視覺中心,而這一小塊白色正是畫面的主題。低調用來強化肅穆,凝重,神秘,寂寞,恐怖等藝術效果。低調的用光特點:「少」,「小」,「側」。光源小,光照面積小,以側逆光為主,光比大,一般1:8左右。3、中間調:介於高調和低調之間,以灰色為主,黑與白的面積小,反差平淡,中間過度層次豐富。分為硬調和軟調,硬調就是高反差,軟調就是低反差。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視聽語言?了解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及其對電影的重要性
    我們將介紹「視聽語言」的基本介紹和理解。電影作為一種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產品,通過對視聽語言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將分兩部分介紹本文,即「什麼是視聽語言?」和「視聽語言的內容(上)」,你可以做筆記。什麼是視聽語言?
  • 什麼是視聽語言?帶你了解視聽語言基本內容及對於電影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基本簡介和理解方法。電影作為一門畫面與聲音結合的藝術產物,分析好視聽語言才能夠更好的把握電影。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的內容(上)」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就是結合畫面的視覺感受,再配以聲音的聽覺感受從而構成的一種「剪輯的藝術」,不只是電影,電視,廣告等影像產物都運用了視聽語言並且也必不可少。
  • 視聽語言的深度挖掘,這樣做讓你的影評文章更出彩!
    前言上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了「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如果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因為我們的課程是由淺入深的。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後續內容」。電影作為一門畫面與聲音結合的藝術產物,分析好視聽語言才能夠更好的把握電影。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的內容(下)」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什麼是視聽語言?
  • 魔燈藝考網課系列——電影《教父》視聽語言(第一節)
    本次我們選擇的是魔燈藝考教學負責人楊森老師的電影《教父》的視聽語言。本次網課是由暑期班一天半的課程錄製剪輯而成,大概會分成3-5部分投放到微信公眾平臺,本次為第1部分內容。由於騰訊視頻剪輯進去《教父》原片會導致侵權,所以騰訊視頻中的《教父》影片只能採取攝屏的方式來展現。所以還是建議大家看本教學視頻的同時配合觀看《教父》電影的高質量片源。
  • 影視作品分析基礎:視聽語言之人聲篇
    視聽語言精講(人聲)最好的電影是拍給聾者和啞者看的。人類喋喋不休,話語泛濫,都快淹死在其中了。只有看芭蕾舞,我們才能發現純粹的美和純粹的姿態,而這正是我的電影努力要去表現的。By謝爾蓋·帕拉傑諾夫「電影思維是用影像和聲音進行的藝術思維。」 早期電影沒有聲音,人稱「不會說話的美女。」
  • 電影藝術語言之美——《聞香識女人》
    美術藝術語言的表達在於優美的線條與生動的色彩相結合;建築藝術語言的表達在於獨特的造型和匠心的裝飾相結合;音樂藝術語言的表達在於悠揚的旋律和悅耳的音符相結合……而電影藝術也不例外,畫面和音響完美的結合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方式。《聞香識女人》是由美國導演布萊斯特指導的,由著名演員帕西諾和克裡斯.奧唐納出演的一部影片。
  • 怎麼結合視聽語言理論綜合談電影?這樣做才能夠把握好電影評論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結合視聽語言談電影」。我前四章介紹了比較枯燥的理論知識,但是最終目的還是要結合文章來分析。只有兩者相結合,學會實質性的結合,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把握。1、如果你是看不出來電影的視聽語言那你可以理解一下之前我發的文章,多看幾部電影找找感覺,然後在網上對照你自己的思維看看有沒有出錯。
  • 從視聽語言、角色塑造、主題呈現解讀坎城電影《霸王別姬》的魅力
    我認為,要想深入領略此影片的魅力之處,必須從多個層次來分析解讀。@初見魚子醬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由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陳凱歌執導,更有華語影壇知名演員張國榮,鞏俐,張豐毅,葛優等人傾情演出,影片自上映至今一直被視為華語巔峰之作之一。
  •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導演姜文的處女作。姜文在進行創作的時候沒有將影片的故事性、戲劇性等要素作為表現主題,而是將視聽語言作為影片最重要的劇作手段,充分運用各種視聽表達的手段,使得影片處處呈現出一種激情。
  • 本文以深度為例,闡釋影視劇中視聽語言的情感探索
    導演運用全景、靜態和空鏡頭視覺語言構建情感框架,古典古典音樂和自然聽覺等聽覺語言營造詩意,並以獨特的視角,將視聽語言與在一起完美結合,展現出人類最純真最美的情感,從而賦予短片多姿多彩生命意義。因此本文從視覺與聽覺的結合,來解讀深度電影經典的視聽魅力。
  • 從故事主題到視聽語言,解析奧斯卡獲獎電影《炎熱的夜晚》
    從《為黛西小姐開車》到《綠皮書》於奧斯卡頒獎禮上的奪魁,可以看到:一方面,隨著時代發展、文明變遷、觀念更替,觀眾樂於看到消弭族裔隔膜、建立理解包容的溫情電影;而另一方面,也是近年來尤為凸顯的問題,隨著這類題材影片內容的同質化、視聽語言方面中規中矩缺乏突破性,逐漸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弱點》、《綠皮書》等溫情片中的「白人救世主」、「神奇的黑人」、「柔化矛盾衝突」
  • 《美麗人生》:從敘事手法、視聽語言、主題呈現解析電影魅力所在
    1997年,電影《美麗人生》在義大利上映了,一舉囊獲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大獎,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共70個獎項。《美麗人生》豆瓣評分9.5,很多人說:"如果一生中只能看一部電影,那一定要看《美麗人生》,因為在裡面你可以看到真善美,也可以看到假惡醜。"
  • 深度|《父與女》視聽語言完美結合背後,對生命情感的探索與思考
    導演以全景、靜止和空鏡頭等視覺語言搭建情感框架,經典古典音樂和自然音響等聽覺語言鑄就詩情畫意,並用獨特的視角,將視聽語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展現出人類最純美的感情,以此賦予了短片多姿多彩的生命意義。因此,本文就從視覺和聽覺的結合,來深度解讀影片經典的視聽魅力。
  • 深度|《父與女》視聽語言完美結合背後,對生命情感的探索與思考
    導演以全景、靜止和空鏡頭等視覺語言搭建情感框架,經典古典音樂和自然音響等聽覺語言鑄就詩情畫意,並用獨特的視角,將視聽語言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展現出人類最純美的感情,以此賦予了短片多姿多彩的生命意義。因此,本文就從視覺和聽覺的結合,來深度解讀影片經典的視聽魅力。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等方面探討《鐵達尼號》的魅力
    與普通愛情電影不同,這部集愛情與災難於一體的商業電影,將愛情故事置於生死的極端環境中,兩人淚流滿面,思緒萬千。這是一部歷經的經典之作時光至今仍很新鮮,如果只分析故事內容,我認為我們無法深刻體會這部電影的魅力。
  • 影視作品分析基礎:視聽語言之空鏡頭篇
    視聽語言精講(空鏡頭)什麼是空鏡頭?弄清什麼是空鏡頭前,先了解下電影畫面中的三個戲劇元素,即人、景、物。《黑澤明之夢》1990 黑澤明「人」很好理解,畫面中的人物,比如上圖中的小男孩;所謂「景」,指的的環境,比如上圖中千姿百媚的花海;「物」指的是道具,小男孩手中驅邪的桃木劍
  • 從視聽語言、敘事架構、主題思想解讀《菊次郎的夏天》的經典意義
    《菊次郎的夏天》全片以絕佳的視聽語言呈現出故事的奇妙情境;採用雙線交叉式敘事架構,構造出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不同的故事脈絡,在雙線交互中給人以穿透內心的情感共鳴;通過荒誕幽默的公路故事傳遞出最溫情的主題思想:與過去和解,才能找到自我、療愈人生,縱然滿身傷痕,也要以愛面世,溫暖世間,做一個溫暖純良之人。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交響視聽音樂會北京站開票
    誰都不曾料到,在之後的20年間,這個揮舞著魔杖的男孩風靡了全世界,他的故事被翻譯成79種語言,累計售出4.5億本圖書,電影獲得了78億美元的高票房。  這個盛夏,巡演過40多個國家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交響視聽音樂會即將驚豔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為京城的「哈迷」帶來一場魔法視聽盛宴。
  • 從視聽語言、色彩美學、主題表達分析動畫《海洋之歌》的藝術魅力
    於是,他將愛爾蘭的一個關於塞爾奇小精靈的民間傳說改編成電影,《海洋之歌》就此誕生。《海洋之歌》是由湯姆·摩爾在2014年執導的動畫電影,因其美輪美奐的手繪影像,純淨舒心的配樂,層次豐富的色彩構造,上映後一舉奪得三大獎項。
  • 從視聽語言、人物隱喻、現實反思,來談談這部狩獵人性的佳作
    而我今天也將從視聽語言、人物隱喻、現實反思三層面來探討這部人性佳作,講解一個關於「深陷謠言」的悲劇。視聽語言:電影色彩和蒙太奇手法的運用,使得影片具有獨特的電影風格《狩獵》在拍攝時很少採用大量的明亮色彩來進行鋪陳,而是選擇以灰、黃兩色作為電影的主色調,採用手持鏡頭的拍攝手法,讓觀眾能夠感覺到電影的視覺差別不是很突出,而且還使得電影能夠具有紀錄片的畫面感,同時還運用比擬和復現的蒙太奇手法,把觀眾的想像能夠理解到,用角色的遭遇來推動劇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