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首次舉辦航空醫療救援展 華彬天星進行應急救援演練
本次活動以「家國天下,融合發展」為主題,通過救援航空器靜態展示、動態應急救援飛行演練、大型合作籤約、航空醫療救援專業論壇等不同方面的活動形式,旨在共同探討中國航空應急救援和航空醫療救援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華彬天星通航救援演練現場據了解,這是北京首次舉辦航空醫療救援專業類型展會。
-
2019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京舉辦 華彬航空精彩亮相
北京2019年6月3日 /美通社/ -- 2019年5月31日, 晴空萬裡,主題為「家國天下,融合發展」的2019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暨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北京密雲機場如期開幕。本次活動由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北京華彬天星機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北京國貿會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
2019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民用直升機這樣救人
【環球網軍事報導 記者 趙汗青】2019年5月31日,2019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暨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密雲機場開幕。活動主題為「家國天下,融合發展」。活動由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北京華彬天星機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北京國貿會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
助力國家應急體系建設 2019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會圓滿落幕
近期,2019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暨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密雲機場開幕。本次活動是北京首次舉辦的航空醫療救援專業類型展會。應邀參展的有來自全國各地在醫療救援、應急保障的企業和設備商,充分展示了我國在應急保障建設領域多年來取得的成績。
-
華彬天星通航貝爾直升機機隊規模已達24架
隨著通用航空相關利好政策陸續開放和國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通用航空已經成為重要的國民消費市場。在華彬航空攜手貝爾直升機舉辦的貝爾505模擬交付及直升機體驗活動上,華彬天星通航展示了公司新近接收的「戰馬」彩繪版貝爾505輕型多用途直升機,並宣布公司的貝爾直升機機隊規模已經達到了24架,是中國最大的貝爾直升機運營商。
-
華彬天星成功開啟全國首條陸島通勤擺渡航線
2016年4月29日,華彬天星通航一架貝爾-429直升機開啟了首次長島-蓬萊通勤擺渡飛行,這也意味著,全國首條陸島通勤擺渡航線正式開通。 據悉,此次擺渡航線的正式開通,歷經數月的準備,包括可用的機型、降落場地的選擇、飛行的航線等,均進行了縝密的部署和規劃,為客戶提供最優質、最舒適的飛行服務體驗。
-
被稱為「航空救援第一股」的金匯通航,連救援電話都打不通
/金匯通航官網1 首支航空醫療救援概念股,掛牌3年就退市金匯通航是我國通用航空的代表性企業,近年來因參加過多次國內大型活動,成為通用航空領域的標杆企業。多名業內人士向上遊新聞記者表示,受政策、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通用航空領域的投入成本被稱為「無底洞」。
-
「空中120」救援定點醫院已達89家
金匯通航安徽分公司是最早在安徽開展空中120救援的企業。近日,該公司相關人員明確告訴記者,因公司發展方向調整,今年年中以來,此前投放的救援直升機已經不在合肥。 位於蕪湖市的安徽頂宏通航有限公司,是省內第一家甲類通用航空企業,公司業務當中也有應急救援這一塊。該公司行政人員告訴記者,「空中120」業務不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人對這塊還不夠了解。
-
建立航空醫療救援體系 救援直升機飛起來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國航空醫療救護傷病員1085人。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
-
嚴彬最新身家812億,華彬集團4000萬馳援抗疫!
2019年,處於風口浪尖的華彬紅牛全年銷售額約223億元,在功能飲料乃至整個飲料行業中單品體量都首屈一指。「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嚴彬不僅是做生意的好手,在這次抗疫的持久戰中也詮釋了何為僑商風採。據介紹,華彬快消品集團全國分公司、生產基地捐助1000餘萬元自產健康功能飲料、礦泉水等物資,用於戰「疫」第一線及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隨後,華彬集團會同華彬文化基金會撥備3000萬元現金採購物資支援災情嚴重地區,其中一期1000萬元已經於2月15日到位。此外,華彬快消品全國41家生產基地和經營單位、600餘名員工都參與到抗「疫」行動中。
-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如何建?來看北京的探索實踐!
謀在先、幹在前,著眼「全災種、大應急」任務要求,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統籌全市航空救援資源,探索合署辦公、統一管理及戰略共建的模式,做好部門間、地區間協同,以統一部署、統一指揮確保高效響應,完善「四類專業人員」培養和管理模式……填補了北京航空應急救援力量的空白,初步構建了北京市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如何建隊伍?
-
秦漢通航紮根陝北,構建直升機應急飛行服務網絡
截至目前,秦漢通航機組紮根陝北已超半年,陝北直升機綜合應急、醫療救援服務網絡構建初見成效,秦漢通航已先後聯合當地7家企業、多家醫院打通空中應急救援通道,開展相關培訓和實操演練。2020年4月,疫情防控仍在持續,但秦漢通航在陝北構建應急保障體系的工作卻開展的如火如荼,陝北直升機應急飛行網絡又開啟了新的篇章。
-
南航通航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落地
當天,南航股份公司與三家投資主體、員工持股平臺以及南航通航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正式籤約。短途空勤、緊急救援、醫療救助、通航培訓、公務飛行等新興產業和通航產品,促進交通運輸、醫療保障、旅遊娛樂等多產業發展,為促進國際國內經濟雙循環貢獻力量。
-
德盛通航機隊新添三架代管H135救援直升機
這是德盛通航中標山東齊魯華通3架H135應急救援直升機飛行代管服務後,投入山東省航空應急救援服務的首架H135直升機,其餘2架也將於近日陸續到位並代管運營。據悉,三架直升機將用於執行臨沂及周邊地區的事故災情偵查、應急救援、人員物資投放、災情預防巡查及施救、醫療救援、航空應急力量培訓等任務。
-
松江這家醫院提出打造全域「空中120」構想
、延伸長三角、輻射全國的區域航空醫療救援網絡體系的設想。去年9月22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實現首次跨省海空聯合轉運實戰飛行「我們的目標是飛得起來,還要落得下去、救得好病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航空醫療救援隊隊長汪方坦言,儘管這幾年醫院在航空醫療救援建設方面持續發力,但與航空醫療救援的國際標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
「空中120」落戶四川攀枝花!通用技術集團搭起航空救援生命線
點擊觀看精彩視頻☟☟☟☟隨著醫療救護直升飛機的落地,標誌著通用技術集團所屬環球醫療攀鋼總醫院「空中120」項目正式落地,這是攀枝花市乃至川西南、滇西北地區首家擁有航空醫療救援服務的醫院工作人員介紹,5G的運用,也讓救援實現了「無縫對接」。在轉運病人過程中,前端的醫護人員提前將病人的信息實時傳回醫院,通過專家組進行預判,看是否需要手術或是需要做影像設備檢查等,以便於提前做好準備,病人一到醫院,可以立即進行下一步治療,與病人病情爭搶時間,挽救生命。獲悉,醫療救護直升飛機計劃於下周正式啟用。
-
直升機緊急醫療救援建設還缺什麼?
捷德航空、德盛通航等通航公司負責執行此次醫療轉運任務此次爆炸事故令人們再次聚焦直升機緊急醫療救援:此次事故中,經由直升機轉運的傷員,比救護車運送的傷員快兩個多小時到達醫院。 航空醫療轉運的一般流程患者的病情是能否應用航空緊急醫療救援的先決條件。一般來說,直升機緊急醫療救援涵蓋普外科、心血管科、胸外科、骨科、燒傷、呼吸科、神經外科等7大類傷情。
-
湖南省通航發展公司成立 通航服務5年內覆蓋全省所有縣市
湖南省通用航空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在國內率先發展飛機6S服務通航服務5年內覆蓋全省所有縣市(7月22日,湖南省通用航空發展有限公司在長沙掛牌成立。省通用航空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後,將全面統籌湖南通用航空業發展,包括投資建設湖南省通用機場骨架網、湖南省通用航空服務中心,並負責運營管理;承擔全省通用航空和無人機指揮調度、應急救援、醫療救治、交通巡邏疏導等社會公共通用航空服務,統籌農林防護、環境監測、地形礦產勘察等生產性航空服務;發展航空旅遊、航空教育培訓、航空科普文旅研學、航空體育運動、航空短途客貨運輸等商業消費性航空服務。
-
中國為什麼少見醫療救援的直升機?
國內空中醫療救援運作模式缺乏可持續性 空中醫療救援力量分散,組織形式不一,大致分以下五種: 1.軍隊建制的空中救護隊伍;2.地區海事局所屬空中搜救分隊;3.參與警用、林業等空中救護隊; 4.民營空中救護隊;5.部分地區通用航空公司與「120」急救中心合作的空中救護隊
-
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揭牌:填補全省通航高職院校空白
10月24日,山西省內第一所通航高職院校——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大同市正式揭牌。據《山西日報》報導,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副省長吳偉為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揭牌。張吉福宣布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首屆新生開學。吳偉對學院揭牌及開學表示祝賀,他強調,通航教育是通航生態系統的突破口,也是通航產業鏈的奠基石。報導稱,近年來,大同市基本形成了以飛機製造、航空服務、教育培訓、應急救援、低空旅遊為主的通航全產業鏈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