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航空醫療救援體系 救援直升機飛起來

2020-12-14 中國網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國航空醫療救護傷病員1085人。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

閃淳昌是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他主持過多起特大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當時還沒有應急救援直升機能飛起來,這成為閃淳昌對災難救援最深刻的記憶之一。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全國的一次大考。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總幹事孫衛國介紹,從1月20日到5月18日,全國141家通用航空企業使用1002架航空器執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務,運送各類藥品和物資90餘噸。通用航空快速、高效、靈活等優勢充分顯現,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開闢出一條「急救新通道」。

這條空中「急救通道」,第一次大顯神威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當年,相當於全國軍民直升機總量1/4的上百架直升機,在地震救援期間累計飛行千餘架次。2008年,也被業內稱為我國「直升機救援發展元年」。

孫衛國表示,我國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進步,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基本形成了以國家力量為主、民間力量為補充、國家救援與企業救援相結合的模式,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發揮的作用日益突顯。

為加強航空醫療救援體系,2019年3月,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國家衛健委兩部委聯合印發《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開始在12個省(市)開展聯合試點工作,重點加大對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等社會公益特徵明顯的服務領域的支持力度。

「將院前的醫療急救體系,從傳統的陸地逐漸向海上、航空拓展,形成立體救援體系是未來發展趨勢。」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副處長王斐說,院前醫療救護和航空救護體系建設是我國醫療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亞太領航(北京)緊急救援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姚麗萍表示,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的推進,對市場的引導和激勵作用非常明顯。航空救援參與企業越多,飛機越多,就會越快形成「人人可以用、人人用得起」的航空救援服務。

截至2020年8月31日,我國獲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通航企業502家,全行業通用航空器在冊數量為2745架。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直升機醫療救援體系還差什麼
    但迄今為止,我國距離建立完善的航空緊急醫療救援指揮體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我國可用於醫療救援的直升機依然以軍用和進口直升機為主,專業救護直升機數量較少;而且大多數醫療救援直升機的機型為輕型或中型,可搭載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數量較少;不僅如此,機載醫療設備均缺乏重症監護功能,救援設備不足。
  • 國外直升機救援體系及裝備的發展
    1956年, 美國把軍隊和地方所有的救援組織聯合起來,建立了全國統一的航空救援機構,負責組織協調軍隊和民間的航空救援活動。在軍隊裡,空軍、海軍、陸軍和海岸警備隊都設有航空救援機構,除擔負本軍種的航空救援任務外, 還要承擔全國統一的航空救援組織分配的任務。空軍救援機構負責陸地上的航空救援,隸屬於空軍救援局管轄。
  • 拓展醫療急救通道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國航空醫療救護傷病員1085人。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
  • 西南首架航空急救救援直升機亮相 四川人可打「飛的」看病
    而四川人從現在開始,也有了這樣的空中120——24日下午,西南第一架航空急救救援直升機亮相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四川省康復醫院),一支航空急救救援隊也即將從春節開始為全川人民進行空中緊急救援服務。一旦患上危重疾病或者遇到突發情況,可以打「飛的」看病了!
  • 中國為什麼少見醫療救援的直升機?
    直升機救援屬於空中醫療救援的一部分。 空中醫療救援是指藉助航空器,如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將救援力量、藥品器材等快速運送至現場,對個體或群體實施及時有效救援,或在醫療監護下,將危重傷病員快速運至後方醫院,接受進一步全面救治,旨在排除交通、地形等影響,縮短搶救轉運時間,建立無縫式救援鏈。
  • 直升機緊急醫療救援建設還缺什麼?
    但迄今為止,我國距離建立完善的航空緊急醫療救援指揮體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我國可用於醫療救援的直升機依然以軍用和進口直升機為主,專業救護直升機數量較少;而且大多數醫療救援直升機的機型為輕型或中型,可搭載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數量較少;不僅如此,機載醫療設備均缺乏重症監護功能,救援設備不足。
  •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國航空醫療救護傷病員1085人。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
  • 2019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民用直升機這樣救人
    民用直升機這樣救人:活動中華彬天星通航進行了航空應急醫療、航空應急消防、航空應急救災三個方面的航空應急救援飛行演練。演練中模擬某高速公路發生連環車禍造成人員傷亡,但地面交通已癱瘓致救護車無法前往。華彬天星通航的Bell429型直升機受指揮中心的命令緊急起飛前往救援,機上「迷彩醫生」對其傷口進行現場處理後用直升機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 助力國家應急體系建設 2019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會圓滿落幕
    近期,2019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暨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密雲機場開幕。本次活動是北京首次舉辦的航空醫療救援專業類型展會。應邀參展的有來自全國各地在醫療救援、應急保障的企業和設備商,充分展示了我國在應急保障建設領域多年來取得的成績。
  • 北京首次舉辦航空醫療救援展 華彬天星進行應急救援演練
    本次活動以「家國天下,融合發展」為主題,通過救援航空器靜態展示、動態應急救援飛行演練、大型合作籤約、航空醫療救援專業論壇等不同方面的活動形式,旨在共同探討中國航空應急救援和航空醫療救援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華彬天星通航救援演練現場據了解,這是北京首次舉辦航空醫療救援專業類型展會。
  • 華彬天星通航聯合北京120進行航空醫療救援培訓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2017年7月4日下午,120北京急救中心醫護人員,在密雲機場接受專業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地面實操培訓,了解機上專業設備及儀器操作使用。本次開展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地面實操培訓做好航空醫療救援充分的準備,主要突出華彬天星通航能夠提供專業直升機醫療救援服務,這也標誌著華彬天星通航與北京急救中心全力構建以北京市為中心覆蓋整個京津冀救援一體化的決心,聯動雙方「地面+空中」資源締造的京津冀立體化的救援網絡,為危急重患者提供多樣化醫療救助方案。
  • 2019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京舉辦 華彬航空精彩亮相
    密雲機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正式啟用 順應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要求,為加強航空醫療救援和轉運能力建設,北京密雲機場在2019年進行了全面的功能升級。主辦方以本次活動作為開端,凝聚國際化、專業化力量,共同探索如何建立以人民安全為中心的應急保障體系,為推動全國航空領域應急保障的建設起到積極示範作用,提升全國應急保障能力。
  • 直升機醫療救援面臨的四大問題
    上述內容摘自一起航空醫療救援飛行事故的報告,儘管描述情況並不是每次航空醫療救援飛行都會遇到,但是 航空醫療救援飛行往往是對直升機飛行員飛行技能的全面測試。救助對象所處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遭遇車禍、懸崖跌落或山區遇險等,也會增加直升機航空醫療救援飛行的風險。然而,在上述這些「場景」下,直升機可能是向救助對象提供醫療救助和將救助對象送往醫療機構的最迅速、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 直升機在應急救援中的作用
    作為航空應急救援核心裝備的直升機,能快速到達水、陸路不可通達的作業現場,實施搜索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工作,是普遍採用的最有效的應急救援手段。大型直升機如果盲目飛入山區就會錯過救援時機,達不到救援目的。在救援過程中採取接受飛行任務後,首先在航圖上尋找基本坐標點;然後通過衛星地圖,在電腦上模擬進出路線,把關鍵的線狀地標和點狀地標畫在一張簡圖上,標註出安全高度以及遇見特情後的處置路線。直升機飛入山區,如果能見度不好,有低雲,找不到合適的降落點,只能返航。
  • 市應急管理局運用應急救援直升機開展危化救援訓練
    12月17日上午,嘉興市應急管理局部署桐鄉市應急管理局和應急救援直升機基地開展危化救援訓練。此次訓練模擬嘉興高速公路服務區發生危化品洩露事件,嘉興市應急管理局立即指令桐鄉市應急管理局執行搶險救援處置任務,由於路途較遠,高速公路擁堵,調派應急救援直升機協助桐鄉市應急管理局。
  • 數據解析|美國一年救55萬人,我國只救1085人,救援直升機在我國...
    1999年的我們,還沒有應急救援直升機能飛起來。拋不過去的那根纜繩,成為閃淳昌對這場災難最深刻的記憶之一。 「依照我國國情,大力發展航空救援、構建立體救援體系格外重要。」閃淳昌說。
  •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如何建?來看北京的探索實踐!
    面對當時仍處於空白狀態的航空應急救援力量,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救援隊伍建設處處長陳磊鋼介紹,如何建隊伍、建什麼樣的隊伍是該局最先要解決的問題。北京地區天幹風大,防滅火力量少、任務重,「以水滅火」仍是當前最佳的戰法,直升機滅火無疑是效率最高的森林滅火手段。因此,建立一支以森林滅火為核心任務的航空應急救援隊伍成為該局眼下最迫切的需求。
  • 醫療救援直升機「亮相」煤博會,緊急救援能力相當於空中小型 ICU!
    「直升機具備垂直起降功能,不受道路和地面情況影響,可以在多種複雜環境,以及車輛難以進入的區域執行緊急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任務...」9月9日,在第十五屆榆林國際煤博會期間,陝西秦漢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貝爾407GXP直升機亮相,吸引了不少客商駐足觀看。
  • 開啟空中快速救援通道——平涼市直升機醫療急救演練活動側記
    開啟空中快速救援通道——我市直升機醫療急救演練活動側記平涼日報記者 馬炳玉直升機快速靈活,能夠抵達傳統救援車輛不能通行的作業現場,執行包括野外搜救、傷患救護、醫療轉院在內的航空醫療救援任務,具有及時、高效、不受地形限制等特點,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用的救援方式
  • 直升機跨城救援!萊州危重患者50分鐘飛抵青島市市立醫院
    飛機停穩的同時救援隊從專用急救升降梯升至停機坪  空中與地面無縫對接,50分鐘飛跨兩城  17日上午9點15分,直升機從萊州起飛,沿著既定航線  火速組織空中救援,為生命讓行  從萊州到青島,如果選擇公路交通,即使是一路暢通也需約4個小時,考慮到患者病情,經不起路途顛簸,當地醫院決定採用空中救援。青島市急救中心接到急救任務後,在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確認符合航空醫療救援指徵後,當地醫院、急救中心與青島市市立醫院同時展開行動,迅速啟動航空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