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民用直升機這樣救人

2021-01-20 環球網

【環球網軍事報導 記者 趙汗青】2019年5月31日,2019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暨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密雲機場開幕。活動主題為「家國天下,融合發展」。活動由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北京華彬天星機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北京國貿會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民用直升機這樣救人:

活動中華彬天星通航進行了航空應急醫療、航空應急消防、航空應急救災三個方面的航空應急救援飛行演練。

演練中模擬某高速公路發生連環車禍造成人員傷亡,但地面交通已癱瘓致救護車無法前往。華彬天星通航的Bell429型直升機受指揮中心的命令緊急起飛前往救援,機上「迷彩醫生」對其傷口進行現場處理後用直升機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演練中還設想因為地面情況複雜直升機無法降落,Bell429直升機通過絞車懸停救援。專業醫護人員索降到達地面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處理後,再通過絞車將傷者拉上救援直升機並迅速送往醫院。

據稱借本次活動的契機,密雲機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已正式啟用。順應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要求,為加強航空醫療救援和轉運能力建設,北京密雲機場作為京津冀地區航空醫療應急保障救援首家訓練基地在2019年進行了全面的功能升級。

華彬航空集團董事長、華彬集團副總裁鄭剛致辭

華彬航空集團董事長、華彬集團副總裁鄭剛在現場致辭中表示,航空醫療救援符合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策導向,應急管理日益成為各級政府全面改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構建國家醫療救援應急體系不僅是為了有效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更是國家發展戰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立足於國家戰略需求而求發展的通航企業,才是有責任心的民族企業。

而滅火演練中則模擬用直升機灑水來撲滅山火。為將山火撲滅在萌芽狀態,一架吊掛滅火設備的Bell407直升機飛往火場附近水源中取水,隨後飛向火點並對其灑水滅火。

民用應急救援航空器大閱兵

雙水獺DHC-6飛行動態展示

本次活動現場除了有多型民用航空器進行了飛行展示外,展會航空器靜態展示區域還展示了多家單位8個品牌、13個型號共計34架航空器參展,同期還展出了無人機、救援機載設備、應急通訊、程序保障、救援改裝等20多家企業帶來的50多件專業設備。華彬航空全系列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也集體亮相,從空中新秀貝爾505到藍天嬌子AW139,從轉運先鋒貝爾407到救援悍將貝爾429,從水陸兩棲塞斯納208到短途運輸雙水獺。

主辦方介紹稱這是北京首次舉辦航空醫療救援專業類型展會。應邀參展的有來自全國各地在醫療救援、應急保障的企業和設備商,充分展示我國在應急保障建設領域多年來取得的成績。

展會現場還舉辦了第二屆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論壇,來自相關領域和行業的專家們齊聚論壇現場,就「『一帶一路』下的中國航空醫療救援產業發展」議題共同探討。

華彬天星與大同市政府籤署城市應急救援飛行保障戰略合作協議

相關焦點

  • 2019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京舉辦 華彬航空精彩亮相
    北京2019年6月3日 /美通社/ -- 2019年5月31日, 晴空萬裡,主題為「家國天下,融合發展」的2019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暨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北京密雲機場如期開幕。本次活動由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北京華彬天星機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北京國貿會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
  • 建立航空醫療救援體系 救援直升機飛起來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國航空醫療救護傷病員1085人。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
  • 助力國家應急體系建設 2019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會圓滿落幕
    近期,2019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暨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密雲機場開幕。本次活動是北京首次舉辦的航空醫療救援專業類型展會。應邀參展的有來自全國各地在醫療救援、應急保障的企業和設備商,充分展示了我國在應急保障建設領域多年來取得的成績。
  • 北京首次舉辦航空醫療救援展 華彬天星進行應急救援演練
    中新網6月3日電 日前,2019北京國際商務航空展覽會(CIBAS)暨北京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展覽會在北京密雲機場舉行。本次活動以「家國天下,融合發展」為主題,通過救援航空器靜態展示、動態應急救援飛行演練、大型合作籤約、航空醫療救援專業論壇等不同方面的活動形式,旨在共同探討中國航空應急救援和航空醫療救援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華彬天星通航救援演練現場據了解,這是北京首次舉辦航空醫療救援專業類型展會。
  • 華彬天星通航聯合北京120進行航空醫療救援培訓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2017年7月4日下午,120北京急救中心醫護人員,在密雲機場接受專業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地面實操培訓,了解機上專業設備及儀器操作使用。本次開展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地面實操培訓做好航空醫療救援充分的準備,主要突出華彬天星通航能夠提供專業直升機醫療救援服務,這也標誌著華彬天星通航與北京急救中心全力構建以北京市為中心覆蓋整個京津冀救援一體化的決心,聯動雙方「地面+空中」資源締造的京津冀立體化的救援網絡,為危急重患者提供多樣化醫療救助方案。
  • 中國為什麼少見醫療救援的直升機?
    直升機救援屬於空中醫療救援的一部分。 空中醫療救援是指藉助航空器,如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將救援力量、藥品器材等快速運送至現場,對個體或群體實施及時有效救援,或在醫療監護下,將危重傷病員快速運至後方醫院,接受進一步全面救治,旨在排除交通、地形等影響,縮短搶救轉運時間,建立無縫式救援鏈。
  • 創新驅動,安全發展 2020第七屆中國民用直升機運營發展論壇在淄博...
    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短途運輸和運營分析為主要內容,以論壇交流和專業產品展覽展示為主要形式,在新的視角下探討中國民用直升機產業發展。2020第七屆中國民用直升機運營發展論壇由中國通用航空協會籌備組和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主辦,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空中急救分會、山東省通航協會和中稷航空工業(山東)有限公司共同協辦,上海翱蒲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承辦。
  • 共探中國民用直升機產業發展,又一重磅論壇在淄開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胡允鵬通訊員 李曉璇12月19日,2020第七屆中國民用直升機運營發展論壇在淄博齊盛國際賓館舉辦,近300位業內代表參加。本屆活動以「創新驅動,安全發展」為主題,以專業化和產業化為主線,以新形勢下通用航空法規政策、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短途運輸和運營分析為主要內容,以論壇交流和專業產品展覽展示為主要形式,在新的視角下探討中國民用直升機產業發展。
  • 醫療救援直升機「亮相」煤博會,緊急救援能力相當於空中小型 ICU!
    「直升機具備垂直起降功能,不受道路和地面情況影響,可以在多種複雜環境,以及車輛難以進入的區域執行緊急救援、物資運送、空中指揮等任務...」9月9日,在第十五屆榆林國際煤博會期間,陝西秦漢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貝爾407GXP直升機亮相,吸引了不少客商駐足觀看。
  • 拓展醫療急救通道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國航空醫療救護傷病員1085人。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
  • 中國的直升機醫療救援體系還差什麼
    但迄今為止,我國距離建立完善的航空緊急醫療救援指揮體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我國可用於醫療救援的直升機依然以軍用和進口直升機為主,專業救護直升機數量較少;而且大多數醫療救援直升機的機型為輕型或中型,可搭載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數量較少;不僅如此,機載醫療設備均缺乏重症監護功能,救援設備不足。
  • 直升機醫療救援面臨的四大問題
    上述內容摘自一起航空醫療救援飛行事故的報告,儘管描述情況並不是每次航空醫療救援飛行都會遇到,但是 航空醫療救援飛行往往是對直升機飛行員飛行技能的全面測試。救助對象所處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遭遇車禍、懸崖跌落或山區遇險等,也會增加直升機航空醫療救援飛行的風險。然而,在上述這些「場景」下,直升機可能是向救助對象提供醫療救助和將救助對象送往醫療機構的最迅速、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 救援直升機是這樣「救人」的
    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派出的東部通航救援直升機與珠江醫院醫護人員正在南沙港快速路市南路收費站備勤,得知情況後,廣州交警運營控制指揮中心立即下達救援命令,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東部通航、珠江醫院人員迅速響應,立即啟動直升機救援應急預案。母子危在旦夕、搶救刻不容緩。5分鐘準備後,直升機從備勤點起飛。
  • 數據解析|美國一年救55萬人,我國只救1085人,救援直升機在我國...
    10月26日,亞太領航(北京)緊急救援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捷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救援」頻道合作籤約儀式上,向與會者分享了我國和國際航空醫療救援市場的對比數據。 但必須承認,2019年的數據和2018年相比,我國航空醫療救護數據進步之大,也是超出預想。1年以來,航空醫療救援的通航機隊數量、年飛行小時數、參與醫療機構數量、救援架次與人次都明顯提升,好幾項都是十多倍的增長。
  • 國外直升機救援體系及裝備的發展
    中國航空報訊:直升機救援最初應用於戰場搜索救生和戰場救護,後來在民用領域的搶險救災和醫療救護中開始廣泛應用。救援直升機的特殊飛行性能和用途,使其可抵達其他陸、海、空交通工具無法到達的地方,能迅速而高效地開展救援工作。 直升機自問世以來,其作為救生工具得到了迅速發展。
  • 直升機緊急醫療救援建設還缺什麼?
    但迄今為止,我國距離建立完善的航空緊急醫療救援指揮體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我國可用於醫療救援的直升機依然以軍用和進口直升機為主,專業救護直升機數量較少;而且大多數醫療救援直升機的機型為輕型或中型,可搭載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數量較少;不僅如此,機載醫療設備均缺乏重症監護功能,救援設備不足。
  • 讓更多直升機飛起來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國航空醫療救護傷病員1085人。我國每百萬人擁有醫療救援直升機不到0.01架,遠不能滿足百姓救援需求。在日前召開的人民救援頻道籤約活動現場,閃淳昌等專家呼籲,建立完善的常態化航空醫療救援體系,讓救援直升機在我國飛起來。
  • 開啟空中快速救援通道——平涼市直升機醫療急救演練活動側記
    開啟空中快速救援通道——我市直升機醫療急救演練活動側記平涼日報記者 馬炳玉直升機快速靈活,能夠抵達傳統救援車輛不能通行的作業現場,執行包括野外搜救、傷患救護、醫療轉院在內的航空醫療救援任務,具有及時、高效、不受地形限制等特點,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用的救援方式
  • 中國民用直升機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
    特別是從2014~2019年間,民用直升機機隊年平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4%,這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民用直升機發展最快的地區。緊急醫療救護(EMS)發展遇到瓶頸。緊急醫療救護領域(EMS) 近3年來在機隊數量上得到了大規模的增長,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擁有85架專門從事EMS的直升機, 機隊數量超過日本,躍居亞太地區第一。但在2019年, 由於上海金匯機隊擴展速度的放緩,整個國內EMS機隊增速也同步放緩。
  • 視頻| 上海戰「疫」日記(2月4日):上海民用直升機給武漢送去醫療...
    上午9點30分左右,一架從上海起飛的民用直升機降落在武漢新華路體育場,為武漢帶去了20箱疫情急需的醫療物資,其中有一箱是上海胸科醫院託運的,帶給上海援鄂醫療隊的治療試劑。昨天傍晚起飛前,這家民用直升機公司的創始人說:「國家有難,有啥出啥。」   上海一7月齡女嬰確診,牽動很多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