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沒有修行佛法,為何能成佛?菩提老祖有句話很經典!

2021-01-13 頑石契約

《金剛經》有云: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孫悟空自方寸山修行以來,到大鬧天宮被鎮壓到五行山下,從未表現出自己在佛法的潛質,也未曾修行過佛法,然後五行山下500年出來之後,孫悟空因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卻非常意外地走上了靈山。

正是:九重天宮不留爺,靈山之巔好修行,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心。

孫悟空的一生可以看成是悲慘的一生,也可以看成充滿轉折與機遇的一生,背後的大能布局讓孫悟空沒有與之抗衡的能力,而後自己見縫插針在博弈中輾轉騰挪,最後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大能,卻又是一場難得的機遇。

孫悟空從最開始的美猴王,到後來震驚三界的齊天大聖,再到之後的大師兄、鬥戰勝佛,以及最後的萬佛之祖,中間的巨大轉變,便是從天庭來到靈山,充滿迷霧的那短短的一場西天取經了。

西天取經中隱藏了太多太多的秘密,為何前面孫悟空大打出手,造成無端的血腥殺戮,引來唐僧的諸多不滿,後面卻突然轉變仿若修身養性一般,就算有機會將妖怪就地正法,也會拖延到關鍵人物到場將妖怪救下。

這些其實都已經在暗示孫悟空距離靈山越近,便越加有了佛性,或者說皈依佛門已成定數,那一場真假美猴王究竟因何而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孫悟空得到了如來佛的一句承諾:取經結束,汝亦坐蓮臺。

在孫悟空真假美猴王這一次磨難中,當時兩隻猴子打上靈山,如來佛並不是在靜坐修行,而是在和靈山的三千佛陀宣講佛法,正遇孫悟空詢問六耳獼猴的來歷,便說出了「混世四猴」的故事,至於這樣一個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是六耳獼猴的來歷,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向孫悟空應證了善付囑諸菩薩。

這對孫悟空的內心衝擊是非常巨大的,為何?一切都是因為孫悟空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在打拼,一個人在修行,即便是方寸山上的時候,也未曾真正融入進去,不然怎麼會菩提老祖一句話,孫悟空就灰溜溜的走了呢?

其實西天取經之路,就是孫悟空的求佛證佛的道路,在這一條路上,孫悟空的性情得到了磨礪,從最開始的衝動易怒,到後來多次依靠計謀和計策化解磨難,以最快的速度或者說最安穩的方式繼續前往西天靈山,當然唐僧被妖怪抓走還是不可避免的,畢竟不被抓走,孫悟空直接就不予理睬了。

孫悟空能夠成為佛祖,最重要的便是他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這樣一個大功勞的前提下,還做到了兩件事,那便是:安住了無上正等正覺心,降伏了妄心。

妄心,也可以理解為孫悟空心中的魔念,可以看成是曾經的負面的他,也可以看成是後來在靈山之巔被滅掉的六耳獼猴,正是這樣的心境的改變,才讓從未修行過佛法的孫悟空,在西天取經結束之後直接成為了佛祖鬥戰勝佛,超越了豬八戒和沙和尚,和唐僧齊名。

孫悟空從未修行佛法,為何能成佛做祖?菩提老祖有句話很經典!當初孫悟空還在方寸山的時候,菩提老祖傳授孫悟空的功法中,最後有這麼一句話:相盤結,性命堅,卻能火裡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原來,孫悟空修行的這功法好生奇妙,五行之間顛倒一下,功法結束就能在佛與仙之間轉換,難怪孫悟空從未修行過佛法,卻能指點早已熟讀多年經書的唐僧,難怪短短的一個西天取經之路,孫悟空就完成了其中的轉換。

有道是: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這便是孫悟空和六耳獼猴的由來,兩者本為一體,只是隨著心境的變化,心中的魔念因為趨向佛法被排擠而出,藉此幻化而成一個鏡像分身,同樣的模樣同樣的戰力,卻有著不同的心性。

至於後來六耳獼猴究竟死沒死,或許只有靈山如來佛知曉了。而菩提老祖究竟是什麼身份,竟然能夠傳授給孫悟空如此強大的法術神通,能夠在仙與佛之間轉換,或許便是和孫悟空乃天生地養有關!

相關焦點

  • 孫悟空闖禍後為什麼不找菩提恩師,菩提老祖究竟是誰
    此文描寫的菩提祖師,是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第一位師傅,是一個講求三教合一、法力極高又低調地不為人知的世外高人,孫悟空正是拜入他的門下修行練就一身本領才最終可以克服難關得道成佛,那為何菩提老祖只在原著中短暫出現,而孫悟空歷經八十一難也再沒回去找過菩提老祖呢?
  • 孫悟空闖禍後,為何不找菩提恩師幫忙?你看菩提老祖是何真身
    看過《西遊記》的小夥伴對孫悟空、他的師父菩提老祖並不陌生,孫悟空的一生有兩個師父,第一個是教會他一身法力、自我保護的師父菩提老祖,他用真才實學讓悟空有了橫走天下的資本;第二個是教會他感悟人間冷暖、遇事慈悲為懷的師父唐三藏,他用滿心慈悲教會了孫悟空身為佛教中人,要一心向善。這兩個師父帶給孫悟空的影響是終身的,關於唐僧的描述不在少數,今天所說的則是他的第一個師父:菩提老祖。
  • 孫悟空只是炫耀一番,為何就被無情趕下山?菩提祖師:那是在救他
    孫悟空變棵松樹就被菩提祖師攆下山,他到底犯了什麼忌?孫悟空的本領是菩提祖師暗地私下傳授的,都是求之不得的絕學,孫悟空哲學底蘊也深厚,沒白在菩提處修行。唐僧晾曬經文不小心弄破一角,懊悔不已。孫悟空安慰他說,蓋天地不全,經文殘缺乃應不全之妙,非人力所能為也。
  • 孫悟空與菩提相處十年,為何因為變成一棵松樹,就被逐出師門?
    談起孫悟空,它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生性暴躁,無所畏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西遊記》中,相信有一個謎,很多人都一直難解,孫悟空在菩提祖師的指引下,學會了筋鬥雲和七十二變,卻因變成了松樹而被菩提祖師趕出師門,這到底是為什麼?菩提祖師是誰呢?
  • 西遊何人比菩提老祖還強?孫悟空戰力翻倍,唐僧成佛全靠他!
    西遊世界中,有不少隱藏的神秘高人,最受萬眾矚目的有兩人。其一為菩提老祖。此老在西牛賀洲突然出現,又實然消失,神龍見首不見尾。取經路上孫悟空絞盡腦汁,不斷改換方法,和各種妖王打探,卻無一人知曉這位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來歷。
  • 齊天大聖和鬥戰勝佛,孫悟空為何選擇了後者?和菩提老祖有關!
    在一生中,我們都會遇到非常多的選擇,但大體看來,其實可以選的道路並不會非常多,決定因素雖然多,但是能夠起到的效果卻沒有多少,就比如孫悟空,在他面前的,其實也就只有幾條路。如果孫悟空不知道海外有仙人,能夠修行長生不老之術,或許他就不會離開花果山,那之後花果山面對的滅頂之災也就不會發生,孫悟空有過後悔這個決定嗎?如果孫悟空不聽菩提老祖的話,就是不離開方寸山,那之後自然不會出現闖龍宮鬧地府的事情,也就不會被天庭所關注,發生後來大鬧天宮的事情,齊天大聖還會出現嗎?
  • 菩提老祖和如來誰厲害,菩提為何不出山?你看菩提老祖的真身是啥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孫悟空自誕生後,成了花果山的美猴王,後來這隻猴子來到靈臺方寸山以後遇到了菩提老祖,而這隻美猴王有幸得到了菩提老祖的指導。自從得到了菩提老祖的教導,孫悟空步步高升,才有了西天取經後的成就。孫悟空這身本事離不開菩提老祖的教誨,可孫悟空拜師,菩提老祖為何要他保守秘密?你看看菩提老祖真身是啥。
  • 菩提老祖洩露天機,孫悟空為何還要大鬧天宮?看看如來佛說了啥!
    其實早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就有一人非常鄭重地警告過,說孫悟空未來一定會闖出大禍,到那時候可別牽扯到他,這個人正是孫悟空的授業恩師菩提老祖!強壯的雄鷹,都是從自己獨自飛翔開始成長起來的,若是不會獨自飛翔,那與關在籠子裡的鳥又有何區別?孫悟空即將離開方寸山,去歷練去闖蕩,菩提老祖明白孫悟空此去定會震驚三界,以孫悟空不安分的性子肯定走到哪兒闖禍闖到哪兒。於是冒著被天道懲罰的危險,竟洩露天機給孫悟空,告訴孫悟空此去之後肯定會犯下大錯,只是不要犯錯了還想著為師來救你。
  • 孫悟空入門前後,菩提老祖對他的四大考驗?
    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裡遠近,即是他家了。」孫悟空出深林,又過了一個山坡,還「約有七八裡遠」才能到的地方,樵夫居然說不遠,怎麼可能是凡人呢,而以修道的年月來看,凡人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
  • 菩提老祖的真實身份是誰?如來佛說不知道,孫悟空碰巧見過!
    之後的數年裡,便一直暗中對孫悟空進行栽培,從「取姓名」開始,到後來安排給孫悟空學文識字的機會,以及改善天資的桃山,暗中都能看見菩提老祖的身影,直至時機到了,這才指引孫悟空撞入修仙之路。晃眼如雲煙繚繞,分不清看不明,眼前的天機變得模糊又清晰,方寸山本是三界之外的產物,如今卻要抵擋不住天機的傾覆,菩提老祖也是非常無奈,能做的他已經做了,接下來的事情只能靠孫悟空,還有自己在外面留下的後手了,心中長嘆一聲:「悟空,你走吧!」
  • 菩提老祖培養孫悟空什麼目的,玉帝為何叫他師叔,他師傅是誰?
    菩提老祖培養孫悟空什麼目的,玉帝為何叫他師叔,他師傅是誰?孫悟空當年想學人家長生不老,於是千裡迢迢跑到方寸山去找他第一個師傅菩提老祖,然後就莫名其妙的給師傅打起了雜,這一打就是10年,然後就用最後的三年時間學會了長生不老術,三晚掌握地煞72變,一天就練會筋鬥雲。
  • 菩提老祖的真實身份是誰?實力堪比盤古女媧,孫悟空最強硬的後盾
    而且也要為天庭工作,既然如此天庭為何還能招募到上百萬的神仙呢?那是因為天庭用一種堪比人參果的東西來「開工資」這就是蟠桃。神仙的壽命並不是無窮無盡,他們只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為才能延續自己的壽命。而大多數神仙都會卡在一個瓶頸期。有可能突破無望,所以加入了天庭。而天庭每年舉辦的蟠桃會,用蟠桃賞賜給眾神仙。這也是一種變相的開工資!
  • 菩提老祖和如來佛,到底誰更強?西遊記三個細節告訴你真相
    如來佛法力高強,只因佛法無邊,就連玉皇大帝降妖也要找他,更是電視劇西遊記中的實力擔當。 西天取經之時,如來佛祖曾經出手將菩提老祖的愛徒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菩提老祖便有了對如來佛祖出手的理由。畢竟古代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菩提老祖對孫悟空的關愛也是有目共睹的。
  • 孫悟空成佛後,為何第一時間會去找菩提祖師?他想了解一件事
    (蝸牛看西遊第4812期)文/蝸牛孫悟空成佛之後,第一時間會去哪裡呢?大部分的讀者都會說他將去找菩提祖師,猴子為何要去找師父呢?有人認為他想找師父詢問清楚三災的最後一災是什麼,殊不知悟空此行另有目的。為何有人猜測悟空要去找菩提祖師求證三災之事呢?因為悟空學習七十二變和筋鬥雲之前,菩提祖師補充道——「……但到了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
  • 孫悟空成佛後慌忙就走,去找菩提祖師,否則就全完了!
    然而有四隻靈猴不在六道眾生之內,分別是靈明石猴、通臂猿猴、赤尻馬猴和六耳獼猴,其中要數靈明石猴孫悟空的成就最大,皈依了佛門,成了鬥戰勝佛。孫悟空成佛後為何慌忙就走,去找菩提祖師?否則就全完了!孫悟空為了能夠長生不老,四處尋訪名師,最終在靈臺方寸山找到了菩提祖師,拜菩提祖師為師,在這裡學藝。菩提祖師將孫悟空留在門中,只做一些雜活,這些看似沒有什麼用處的雜活,實際上增強了孫悟空的人性,變得與一個人沒有什麼不同。
  • 推倒鎮元子人參果樹,孫悟空連蓬萊三仙都求了,為何不找菩提老祖
    推倒鎮元子人參果樹,孫悟空連蓬萊三仙都求了,為何不找菩提老祖遵照師父鎮元大仙的師命,清風明月兩個道童恭敬地向唐僧,獻上了2枚人參果子。因為人參果長得特別,模樣像個幼嬰,唐僧吃齋念佛長大,慈悲大發,不忍下肚,再三拒絕。
  • 《西遊記》中,菩提老祖為何趕走悟空?學者:你看生死簿上寫了啥
    《西遊記》也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開創了這片領域的先河,不得不說作者吳承恩的想像力簡直天馬行空,他能把世間莫須有的事情講述了極其逼真,令人止不住閱讀翻看。有人曾詳細統計過,《西遊記》中的人物有893個,並且他們都有各自的形象特點,可想而知,這需要作者強大的構思能力以及想像力才能完成這部曠世佳作。
  • 成佛後,孫悟空才明白為何菩提祖師要將自己逐出師門
    咱們知道孫悟空在眾位師兄弟面前變了一棵松樹,被菩提祖師發現,逐出了師門,其實這並不算什麼大過錯,首先地煞72變對於孫悟空的師兄弟來說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神通,其次就算猴子在師兄弟身旁賣弄,做師傅的頂多警告一下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上綱上線,但是結果與大家想的截然不同,菩提祖師不但將猴子趕出方寸山,而且要跟他斷絕師徒關係,這是為什麼呢?
  • 成佛後孫悟空能打贏菩提祖師嗎?如來脫口而出6字,正是答案
    朋友們,您喜歡孫悟空嗎? 要我說,孫悟空雖說長相醜陋,身材狼狽,但他身上優點多多,還是值得喜歡的,他見義勇為,憤世嫉俗,不願同流合汙。但有個最大的弊端,就是好面子,上天庭給玉帝幹活,幹得多沒工資沒所謂,但級別要是低了,他就不幹!
  • 孫悟空學藝之後,菩提老祖和他的弟子都去了哪裡?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西遊記中孫悟空的那些師兄弟們,大家有沒有感到非常的奇怪?孫悟空去菩提老祖那拜師學藝的時候。明明有那麼多的師兄,最後都去了哪裡了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細說一下,大家都知道菩提老祖是一個隱世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