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當中,烏鴉都不是好的徵兆,所以人們都比較討厭,它是一種羽毛烏黑,聲音刺耳的動物。但是在清朝,滿族人卻將烏鴉看作是神鳥,在清朝的祭奠儀式當中都會有烏鴉的存在,為什麼被人們看作是不祥之兆的烏鴉會成為清朝滿族神鳥?
其實在很早之前,烏鴉並不是現如今人們腦海當中的印象,在上古時期它所代表的是太陽,因為有烏鴉反哺的說法,所以歷代的文人墨客認為烏鴉是代表著孝順的鳥。有一些部落因為崇拜太陽,所以將烏鴉作為部落的圖騰,在清朝時期軍事方面也有相關的記載。
《滿洲實錄》:「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明兵徵戰,路阻兀裡堪。烏鴉視警,努爾哈赤以少勝多」。
在滿族的傳統文化當中,會使用烏鴉祭杆,清朝的皇室每年也會舉行該儀式規模即為盛大內容都是差不多的,而且每年活動及其盛大,全部的族人都需要參加,在祭典的時候對烏鴉十分的尊重,會以肉餵養烏鴉。把各種穀物全部都撒向空地,讓烏鴉來吃這些東西。清朝的皇室還有滿族的貴族,還會專門飼養烏鴉。
在清朝統一了中國以後,統治者所面對的是分布極為遼闊,人口眾多又有著悠久歷史的漢族,他們是有著文化不自信的情況存在,很害怕被漢族人民同化。所以歷代的君主會將滿足傳統,作為防止滿人漢化的一種手段,比如滿語、狩獵,這些都需要掌握,而烏鴉在這其中就有著相同的作用。通過祭祀的方式和思想文化的不同,讓滿族人時刻的認識到自己與漢族人是不一樣的,通過這種方式去抵制漢文化。
另一方面就是女真人對烏鴉是有一種崇拜的感覺的,所以非常信奉而且萬物皆有靈,當時為了凝聚滿足內部的力量,就以這種手段進行。滿族有狩獵的傳統存在,所以他們接受了烏鴉是圖騰,這種象徵受到了滿族人民的喜愛,統治者推崇烏鴉文化就是凝結內部力量的方式。
清朝在剛剛入關的時候,對於統治這方面是非常不自信的,像多爾袞和康熙曾經多次想要退回關外,但是他們也考慮到了滿族人所生活的關愛自然條件實在是太過於惡劣。所以為了能夠使民族不被同化,便有意識的進行民族文化的保留,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進行抵制,烏鴉便成為了其中之一。
參考文獻:《清史稿》、《滿洲實錄》、《清實錄》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傅瀟年年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