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劇透,請讀者考慮是否選擇繼續閱讀。
本文講述的動漫內容包括動漫《冰果》的第1至第5集,內容是千反田尋找有關於舅舅關谷純的記憶。
在千反田記憶中,舅舅關谷純是一個溫柔的人,但幼年時和舅舅的一番談話卻讓千反田大哭不止。
為了回憶起自己和舅舅的談話,了解幼年時哭泣的原因,千反田加入了舅舅曾擔任社長的古籍社。
在結識了折木奉太郎,福部裡志和伊原摩耶花後,四人開始探尋古籍社的秘密。
在拿到古籍社舊社刊《冰果》後,古籍社四人都提出了各自的推理,嘗試還原關古純中途輟學的真相,最終在折木奉太郎的推理中,千反田回憶起有關舅舅的記憶。
在折木奉太郎的推理中,45年前,神山高中的校長把原本持續5天的文化祭縮短為2天,以此為導火索引發了全校學生的抗議。
隨著抗議的不斷升級,參加抗議的學生們需要派出一位代表向校方傳達訴求,但學生們害怕承擔來自校方的懲罰,沒有人願意當運動的領頭羊。
千反田的舅舅關谷純被推上了臺面,成為了名義上的領導人。
此後,學生的抗議運動更加激進,為了助長氣勢他們在校舍外點燃了篝火,最終引燃了旁邊的校舍釀成了火災。
這次抗議運動最終成功地阻止了文化祭的縮水,但作為領導人的關谷純卻被退學處理。
劇中古典文學社的社刊被社長關谷純命名為冰果,英文為ice cream,諧音為 i scream(喊叫),意為關谷純發出最後的喊叫。
幼年的千反田問舅舅關谷純,為什麼社刊名是冰果?
舅舅回答,如果你很軟弱的話,終有一日會連悲鳴也無法發出,活的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幼年的千反田因為害怕變成行屍走肉的樣子而大哭。推理到這,已經證明了關谷純並非自願成為領導人的。
舊社刊的封面畫著狼和兔子撕咬,大部分的兔子袖手旁觀。
神山高中的文化祭又名kanya祭,學生們一直以為kanya祭就是神山祭(日語中 神山 念作kanya),但關谷的另一個讀法也是kanya,所以也可以理解為關谷祭。
但kanya祭並不是為了紀念關谷純為了文化祭做出的犧牲,而是學生們為了文化祭獻祭了關谷純的人生,因此在古典文學部中,kanya祭一直是社內禁語(豐太郎的姐姐也曾是古籍社部員,在豐太郎和她的對話中了解到的)。
劇中的作者借曾經參加抗議運動的學生——圖書館老師之口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只是小孩子玩具被搶而鬧彆扭罷了」。
雖然劇中的學生運動只是作者虛構的,但我們不難聯想到日本60年代的學生運動。
在1969年1月18日,日本東京大學本鄉校區被 全學共鬥 (各大學生派系聯合的團體)佔領,目的是為了抗議日美兩國60年籤署的《日美安保條約》(條約給予了美國在日駐軍的權力)。
參加運動的學生們要求大學校方進行集體談判,並對不配合的大學內設置路障封鎖校園,當時的學園紛爭遍及日本全國,東京都內有55所大學被封鎖。
此事引發了深刻的社會問題,下圖為當時的學生同樓上向警察們扔火把。
警視廳警備部動員了八個機動隊於1月19日,逮捕了90名學生,解除了安田講堂的封鎖。
經過了這次的事件,安田講堂荒廢了20年。作為法學院及文學院的倉庫。
1989年大講堂的整修工作完成,史蒂芬·霍金到日本演講。在那之後,開始作為全校畢業典禮的場地,舉行公開演講時也會啟用此處。
回到《冰果》這部動漫中,劇中關谷純等學生因為了文化祭縮短而抗議,說明了當時社會並不安定。劇中古籍社舊刊也表明了關谷純被退學的時間(1968年)。
這也確認了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當時的神山高中學生知道校方害怕激進的學生運動,為了保持5天的文化祭,所以組織了抗議運動。正如圖書館老師所說,學生只是玩具被搶而鬧彆扭。
學校害怕學生再次參加運動,對這次運動採用冷處理方式,僅僅只處理了明面上的領導人關谷純。
該部分劇集的副標題為 The niece of time (時間的外甥女),來自英國推理小說家約瑟芬.鐵伊(Josephine Tey)的小說《時間的女兒》,而這部小說的名字出自英國諺語:Truth is the dauguhter of time (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該諺語又來自弗朗西斯.培根的名句:Truth is the dauguhter of time ,not of authority.(真相是時間的女兒,而不是權力的女兒)
副標題時間的外甥女,可以理解為外甥女千反田給讀者帶來了真相,劇中最後古籍社將當年的真相寫入古籍社的新刊中,並在文化祭時出售。
本文僅僅為介紹關谷純事件的背景,請不要過度解讀。
不得不說,冰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推理佳作,目前可在B站。
B站目前版本為刪減版,刪去了學生運動相關的鏡頭,所以試試BangBangCat的儲藏室吧。
為掃除壓抑的氣氛,來幾張美美的千反田吧。
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BangBangCatHome
更多ACG資源盡在BangBangCatHome
作者:bangbangcat ,一直傻屌偶爾嚴肅的95後騷男「沒有什麼問題是你解決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