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作為一個中國人,肯定清楚中國有很多文物,這些文物的安全特別重要。文物的防盜保護主要依靠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工程。簡稱:安技防工程。
具有智能化相關工程資質的企業從專業角度和理論上,都可以去做文博安技防工程,可現實是,真正的從事與文物博物館相關安防工程的企業卻不多;
有的就說,做文博安防工程一點都不難,因為國家在這方面有明確的標準和規範。也有一些公司曾經做過一些類似的工程,但是都沒有堅持下去。
我從事文物博物館安防工程十多年,今天的和大家探討一下,為什麼很多智能化弱電公司不去堅持做這個文博安防工程。
太麻煩、划不來
「太麻煩、划不來」,這是我聽過參與過這類項目公司最多的理由。
文博安防工程從項目的初步設計階段,方案要經過專業專家的評審,施工也嚴格按照這個設計要求去做。驗收時,專家也要進行專業驗收驗收。
一般的文博安防項目要經過以下流程:
項目前期調研、項目立項、初步設計(專家評審)、通過評審、專用資金劃撥、項目實施(招投標)、籤訂合同、項目施工、項目竣工試運行、項目第三方檢測,項目最終驗收、項目進入運營,這個過程順利的話至少1年,一般都在2年左右。再加上三年質保到期,那就真得很慢,很長。
從這方面講,智能化弱電公司都覺得這樣做工程程序比較麻煩,周期還很長,因為弱電工程行業很少有按照這樣標準的流程去做項目。很多環節都是沒有的。大家所了解的很多項目都是直接從投標開始的。
的確,這樣去計算一個項目的營銷成本和利潤,真的很麻煩、划不來。但是設計和施工分開,不由同一個單位進行,每年有很多項目,在這行業多年去深耕,會很不錯,而且做得很好。
文博安防,沒多大市場
很多不了解文博行業的人可能都不清楚,覺得這個行業工程沒有多少,體量也不大,每個項目合同額也不高,費了很大勁,就幾十、幾百萬的合同,利潤還難說,就是看不上這部分蛋糕。
我國現已公布的共計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約4292處。再加上每個省的省保單位、市保單位、博物館。而且每年數量還都在增長。這個市場是長期穩定的需求,做下去,只會越來越多。
說市場不大的,是不了解情況。
文物保護,風險大、責任大
做文博安防工程的責任的確比較重大,因為從一個項目的前期的勘察設計,然後設計方案專家評審,項目的實施、項目的驗收、項目的運營、項目建設方都是有責任的,後期如果出現相關安全事故,如果涉及到這個項目方面的漏洞或者缺陷。設計、施工、包括評審的專家團隊、驗收的專家團隊、以及監理方、檢測方都有相應責任。
懂行的人不好找,實施風險大、成本高
這個問題長期存在,有了項目急著招人的單位很多,而且專業的人都不缺單位。
文博安防行業的專業人士特別少,就是對這個行業有一定的經驗累積,項目實施的累積的人比較少,特別是做設計的;因此很多公司雖然有這個行業項目的信息,但是他沒有一定的專業隊伍去把這個項目實施下來。
文博行業的人才也不少,知識這個行業全國市場比較穩定,人員流動小,很多公司都是自己培養人才,還有如果持續關注這個行業,肯定能找到合適的合作者,而不是,有項目需要就找,沒了就做其他的,這也是對人才多浪費。
收回質保金要等三年,壓力大
文博安防的維保一般都要求至少就是三年,之所以這樣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保證系統長期穩定運行,文物安全有保證。
其二、希望這些實施單位能堅持在這個行業做下去,你們的經驗也是對文物保護的貢獻。
這三年的維保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去做。而在智能化這個弱電行業,我們常見的是一年的質保期,而且這些業內人士都明白。做質保很多都是衝著質保金去的,如果質保金拿不到手,很多的項目都會導致後期在運營階段出現故障,之後無人維修的情況。
關於這一點,在項目設計的時候也有明確的要求,必須有詳細的維保細則,而且在項目實施階段,對項目管理方的人員要有比較合理的培訓,達到一定的考核效果才能竣工驗收。
這個質保金對很多公司資金壓力較大,每年多個項目壓質保金就可能資金斷鏈。基於這個原因,堅持做文博安防也是很大的困難。
其實文博安防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難。關鍵在于堅持,如果你想做好這個行業,那麼就要堅持做下去,這樣你才能做得更專業,做得更輕鬆,才能實現自己的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