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信任太監汪直,發動「成化犁庭」,女真部落幾乎被夷為平地

2021-01-09 目瞪口呆的歷史

明朝成化年間,朝廷對遼東女真部落實施了三次軍事清剿,史稱「成化犁庭」。所謂「犁庭」,就是給予敵人毀滅性打擊,剪除其實力恢復的條件,使之無法再形成威脅。

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從古北口至山海關一線設立了朵顏衛,從廣寧前屯衛至廣寧以東的白雲山設立太寧衛,從白雲山以東至開原設立福餘衛。又將開原東北至松花江海西一帶的野人女真分為二百七十餘個衛所,每個都賜給官印,選用部落酋長擔任指揮、千百戶等職務,有時也會讓一些歸化的土著擔任都指揮、都督之職,明朝將這些衛所視為邊境屏藩。

明朝在更北的黑龍江設立了奴兒幹都司,並派使臣招撫當地各族土著,如果願意歸附朝廷,就把他們遷到開原的安樂州和遼陽的自在州定居。這些部落的首領都接受明朝政府的冊封和委任,朝廷按官職授予他們冠帶印信,並按月發給俸祿。這些衛所的首領每年都要入貢,部落駐地遷徙要向朝廷報批,有戰事發生時,其壯丁要聽從朝廷的徵調。

到了永樂末年,朝廷招降政策逐漸廢弛,駐在開原的一部分女真人發生叛亂,進入胡裡改部領地,雙方互相攻殺。到了宣德年間,朝廷朝廷再次派使臣招降了他們,並將他們遷到建州「老營」定居。「老營」名為東建州,開始只設一衛,後又增設左右二衛,統稱建州三衛。當時三衛的女真人總共不過數千,其領地自山海關直達開原,南瀕大海,其餘三面都是蒙滿部落。

成化年間的兵部侍郎馬文升對這一帶蒙古和女真部落的特點做過如此評價:「參與其性則建州女真詭詐過於海西,海西過於朵顏等三衛。蓋海西、建州馬步能戰,而朵顏三衛止長於騎射故也。」他認為蒙古人只擅長騎射,而女真人的騎兵步兵都很厲害,所以女真人更難對付,尤其是建州女真。

正統十四年,也即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屢次侵犯明朝領地,明英宗親率二十萬大軍出徵,結果在土木堡慘敗,明英宗被俘,明軍最精銳的三大營幾乎全軍覆滅。同時脫脫卜花王進犯遼東,阿樂出進犯陝西,明軍在這幾個方向全部失利。自此,明朝國力大衰,對邊境附近蒙滿部落的掌控和威懾能力也遠不如過去。而遼東地區的朵顏三衛和海西、建州女真方面也遭到也先的攻擊,而且也不再聽命於明朝,經常發生反叛,這一地區數年間烽火連天,直到景泰時。才趨於安定。

海西、野人女真部落的許多首領死於數年來的連續戰亂,朝廷所賜的官璽書冊都被也先搶走,死亡首領的子孫,沒有了這些憑證,就無法世襲官職,每年只能以舍人的名義入貢,而不能稱官職,在路上不能乘坐專車,皇帝賜宴時也不得坐在上席,賞賜也比原來少得多,於是這些人就心懷怨恨,醞釀作亂。駐守遼東的官員對這種情況是了解的,但是他們卻沒有及時處置,而是任其發展。

到了成化二年,努爾哈赤的五世祖,建州都督董山煽動胡裡改部和海西女真頻頻入寇邊關。《建夷考》中記載:「董山糾毛憐、海西諸夷,盜邊無虛月。」意思是董山糾結胡裡改和海西女真諸部落,每個月都來襲擾。

在成化二年到成化三年,建州女真年年犯境,成化三年從一月到三月,甚至連續兩次入犯,明朝都指揮使鄧佐陣亡。明憲宗大怒,決定以強硬手段討伐,下旨「搗其巢穴,絕其種類!」這道旨意,就是對什麼叫「犁庭」的最直接解釋。

朝廷命太監黃順、總兵官武靖伯趙輔、左都御史李秉率大軍前往徵討,還命朝鮮派兵,配合明軍進剿。

經過一個月的圍剿,明軍斬首六百三十餘人,俘虜二百四十餘人,建州女真首領李滿住父子被朝鮮軍隊斬殺,董山被俘。

在將董山和其部眾押往京師的途中,他仍然口出狂言,桀驁不服。

行至廣寧時,趙輔等人認為,如果把董山放回去,必然貽患無窮。於是他們奏明朝廷後,將董山誅殺,將其兄弟和幾百名青壯部眾遷徙到兩廣、福建。

在這場戰爭中,明軍雖然獲勝,自身損失也很慘重,但女真部落中能打的強悍之徒不是被消滅就是被遷走,無力再對抗朝廷,邊境獲得了較長時間的安寧。

然而過了十年,建州女真新一代男性又已成年,其戰鬥力逐漸恢復。這時,一起因明朝邊將勒索女真部落而導致的糾紛,再次引發了邊境戰爭。

成化十四年,海西兀者前衛都指揮散赤哈上書朝廷,指控開原一位姓管的指揮使索賄,榨取珍珠、豹皮等財物。兵部接到報告後,發文給巡撫遼東右副都御史陳鉞,要他調查此事,那位管姓指揮使聞訊後很害怕。恰好此時海西兀者前衛都督產察要入京朝貢,而他是散赤哈的侄子。管指揮使便對產察威逼利誘,要他到北京後對朝廷說自己沒有受賄,產察照著做了。

散赤哈知道後,極其憤怒,聲稱要帶兵來討公道。邊境守將急忙把這個情況報告給陳鉞,陳鉞發出公函,招散赤哈來廣寧當面了解情況。散赤哈就帶著十幾個人,想由撫順關進赴廣寧。

當時邊將對土著部落的敲詐勒索是普遍現象,守開原的參將周俊等人擔心散赤哈來了以後,會把他們的事都揭露出來,於是就設法阻止他去廣寧。他們派人趕到廣寧,對陳鉞報告說,過去從來不允許海西人由撫順關進,這是為了不讓他們熟悉這條道路的地形,以免造成後患,所以這次也不能讓他們進來。陳鉞 不明覺厲,認為周俊說得有理,就急忙下令讓散赤哈返回。可是這時散赤哈已經入關,覺得遭到戲耍的他大怒,折箭發誓要報這羞辱之恨。

散赤哈悻悻地回到撫順所,備御都指揮羅雄知道這回徹底把散赤哈惹怒了,為了化解事態,他擺宴勸慰,然後再把散赤哈禮送出關。

自從董山被殺後,建州三衛女真一直想找機會給他報仇,但自身力量不夠,必須依仗海西。他們知道散赤哈的遭遇後,就把他請來,雙方商定,組成共同反對明朝的聯盟,邊境形勢日益緊張起來了。

陳鉞得到消息後,就做出了準備大張旗鼓徵伐建州的姿態,他一面張貼告示,表示官軍將要出徵,一面招募士兵,營造戰爭氣氛。然而陳鉞只是虛張聲勢,實際上並不想開戰,他自己也沒有趕到遼陽坐鎮指揮。

可是女真人的報仇欲望是真實的,成化十四年正月,建州三衛糾合海西女真數千餘人,趁著明軍忙於過年,突然發動進攻,破關入境,在鳳集堡一帶大肆劫掠。警報傳至廣寧後,陳鉞這才緊張起來,趕赴遼陽組織防禦,但是女真人早就滿載而歸了。

女真這次入寇,使陳鉞驚懼萬分,因為此事是邊將們的貪婪和他自己處置不當引起的,他害怕遭到朝廷問責,所以他準備策劃一次對邊關附近土著部落的屠殺,這樣既能掩蓋責任,又能冒功領賞。

當時遼東邊境附近有十八個土著部落,他們每家都有入貢的使者還沒回來。散赤哈與明朝的戰爭爆發後,他們害怕被朝廷誤認為敵人而捲入其中,也擔心貢使被朝廷扣押,於是這些部落的首領也僧格主動來到撫順說明情況,指出犯邊的都是海西人,與他們無關。

陳鉞與分守遼陽的副總兵韓斌有意剿滅這十八個部落,以此充作反擊散赤哈的勝利成果,於是把也僧格等人都拘押在瀋陽衛,然後上疏朝廷說:「建州三衛夷虜雖名為屏蔽,而叛服不常。得利則朝,失利則寇,又與海西女直聯絡雜處最難防禦。若非大挫其鋒則虜益猖獗,兵連禍結何時能巳。莫若舍經而從權,詭道以制勝。」意為建州三衛是個越來越猖獗的禍害,朝廷應該不擇手段將其剷除,否則邊境上將兵連禍結,貽患無窮。

到了二月,陳鉞又連續向朝廷報警訊,說女真人即將進攻,建議「分遣將領於各邊剿捕,或設伏以邀其歸路,或乘隙擒彼妻孥。」

在製造了女真人即將入侵的緊張氣氛後,陳鉞就實施了屠殺行動,他率軍夜襲十八個部落的村寨,見人就殺,但是沒有劫掠人口牲畜。這次屠殺中,部落中的精壯並沒有被全部殺光,有些人逃脫了。陳鉞班師回來後,又把關在監獄裡的也僧格等人也都殺了,然後向朝廷報捷,說他們搗毀了女真人的巢穴,取得大勝。

馬文升在《安撫東夷記》中記載了這件事:「乃乘夜率諸軍襲各寨,屠之訖,無所掠人畜,而精壯者間亦脫去。既回,遂捶死也僧格於獄,乃以搗巢之捷聞。」

明憲宗於成化十四年三月初四日召集太監懷恩、兵部尚書餘子俊、侍郎張鵬、馬文升等人商議如何平定建州三衛和海西女真。大家都認為,也僧格等部落沒有反叛,而且有使者入貢,如今卻遭到屠殺,應該先予以撫慰。皇帝同意,於是下旨:「建州夷人被大軍徵剿,恐懷疑懼,著兵部侍郎馬文升、通事詹升前去撫安。」

明憲宗

四月初五曰,馬文升和詹升,以及僧格部落在北京的朝貢使者重陽抵達撫順。馬文升先讓重陽回去,通知倖存的部眾,告知他們朝廷的意旨,並讓建州和海西女真各部落首領前來聽旨,對無辜遭屠殺的部落表達了慰問,還賜以牛羊布帛,最後命令這些首領赴京聽候安排。

馬文升在安撫的同時,也得到情報:海西女真雖表面上聽從了朝廷的招撫,暗中仍在準備侵襲邊關。於是他在東寧衛選了一個已經歸化的女真人趙安,以招降為名,深入海西女真腹地去探聽情況。幾天後,趙安回來說,海西女真確實在備戰,已經聚集了數千騎兵。這時,分守開原的太監韋朗也派人來告訴馬文升,說海西女真即將挑起戰端。馬文升迅速把這一情況上報給了朝廷。

馬文升

明憲宗得報後,下旨由總兵官都督同知歐信、副總兵韓斌、參將崔勝各率所部前往討伐,同時調開原參將周俊帶領開原、鐵嶺精兵三千,在鳳集堡一帶設伏。

馬文升趕到開原坐鎮,他剛到三天,海西和建州女真果然分數路入寇。明軍以逸待勞,待女真人進入伏擊圈後突然發起攻擊。這一戰,明軍大勝,斬首二百餘級,生獲數十人,馬一百二十匹以及許多軍器盔甲。在被斬殺的女真人中,大多是海西人馬。收到捷報後,明憲宗很高興,敕命獎勵,升奏捷人各一級。

馬文升認為,對女真部落,應該剿撫並舉,恩威並施。建州和海西女真作亂的起因在於失去了世襲的官職,所以心懷怨恨。如今朝廷已經用武力懲罰了他們,接下來還應繼續招撫,恢復他們的世襲職位,這樣才能使遼東邊境獲得長久安定。於是他上疏朝廷,要求查驗當年頒發給女真各部落的授官璽書。根據內閣留存的底籍,確定了十幾名部落首領的官位世襲資格,並予以恢復。女真人很感激,海西兀者前衛的都督產察等人都歸附了朝廷。

在對待女真部落作亂的問題上,朝廷裡分為剿撫兩派,馬文升屬於主張招撫的一派,而深得憲宗寵信的太監汪直則主張剿滅。對馬文升的招撫行動,汪直非常不滿。

馬文升在成化十二年奉旨整飭遼東時,在上疏中涉及遼東巡撫陳鉞的貪酷,因而將其得罪,而陳鉞的後臺就是汪直。這次馬文升前往招撫時,汪直也想派人同往,目的是爭功,卻被拒絕,因而心懷怨毒。他於是與刑部尚書林聰等人誣陷馬文升,稱女真反叛是馬文升禁止邊境農具貿易激起的,將其下獄,謫戍四川重慶衛。

汪直認為,女真人不可能真正臣服,他們「夷莢恍安,曷又入寇」,前腳接受招撫,後腳又來侵襲,一味招撫將使邊境永無寧日,明憲宗同意他的看法。成化十五年,建州女真又聲言要來犯邊,十月,憲宗命太監汪直、總兵官撫寧侯朱永,巡撫陳鉞率大軍將其剿滅。

到十二月,明軍取得大勝,「擒斬六百九十五級,俘獲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餘寨,獲牛馬千餘,盔甲軍器無算。」

成化年間的這三次軍事打擊,重創了建州和海西女真各部,使其「強壯就戮,老稚盡俘」,「流離四散,其餘存者幾無。」明朝的初衷是要做到「可屠者屠之」,直至「盡滅乃已」。然而,這個目的並未達到,一百多年後,建州女真又重新繁衍成長起來,最後反噬了明朝。既然明朝當時已經將建州女真屠殺殆盡,那為什麼他們後來又能重新恢復壯大起來?犁庭」後的一百多年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仍然值得去探究。

圖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成化十四年》劇情背後——太監汪直是如何發家的
    實際上,明朝不光奇葩的皇帝多,奇葩的太監也很多。有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監——鄭和,有把明英宗朱祁鎮忽悠親徵瓦剌,以致皇帝被俘的王振,有權勢大到人稱九千歲的魏忠賢。柏楊曾說中國經歷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時代,其中一次就是:公元1435年王振當權一直到明王朝覆滅為止(第一次是在東漢後期的二世紀;第二次是在唐朝後期的九世紀)。今天講的皇帝是《成化十四年》劇中的大太監——汪直,以及他是如何發家的。
  • 一戰打出遼東百年安寧:明憲宗對建州女真的犁庭掃穴之戰
    說起明憲宗,大家想到的最多的就是寵信比他大十七歲的萬貴妃,寵信太監汪直設立特務機關西廠等等,反正基本上就沒什麼好的。但是實際上,縱觀明憲宗的所作所為他是一個難得的明君,其恢宏大度,知人善任,富有軍略,體恤萬民,實乃一代雄主。
  • 成化犁庭,一場被清朝視為奇恥大辱的事件,《明史》該如何記載?
    後世稱明軍對女真人的軍事行動為「成化犁庭」,明憲宗「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的狠勁令女真人百年之中始終感到不寒而慄。但是近兩百年之後,當年險些滅族的女真人奪取了天下,對於祖先這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清朝的皇帝是什麼態度?史官又該如何修史呢?
  • 深受寵幸的汪直突然被明憲宗朱見深貶職,明朝一場戰場大敗突如其來
    汪直於成化三年(1467年)被俘進宮中,最初在昭德宮當內使,即普通的小太監,昭德宮就是明憲宗朱見深最寵幸的萬貴妃的住處。汪直為人機靈,很快就升職為御馬太監。那時雖不知道汪直的年紀,但在成化十三年時,內閣諸臣彈劾汪直曾說「汪直年幼、未諳世事」。由此可以推斷,成化三年時汪直不會超過10歲,而御馬太監已是四品官職。
  • 成化十四年,楊福假冒西廠太監總管汪直,竟從安徽騙到福建!
    劇中歷史上由萬貴妃從小養大,心狠手辣、臭名昭著的西廠太監總管汪直,竟然成為心思縝密的主角破案團之一,顛覆了觀眾對正史的認知。就在這一年,大明出現了真假兩個汪直,江西人楊福假冒汪直,成功從安徽行騙至福建,大肆斂財,真可謂藝高人膽大,猖狂至極!
  • 歷史故事——褒貶不一的宦官汪直
    成化十三年(1477年)五月,內閣大學士商輅及同僚萬安、劉珝、劉吉上疏,歷數汪直的十大罪狀,認為憲宗寵信汪直,致使「人心洶洶,各懷疑慮」。接著就是百官上奏,他們還特別指出,上年七月有妖物傷人,而今的汪直用事,正是妖物出現的應驗,要求憲宗革除西廠,廢黜汪直,如此才能安天意、回人心。朱見深收到奏章後為之震驚,無奈之下暫關西廠,命汪直重回御馬監。
  • 明朝中期的戰場雙子星組合,名將與太監,明明戰功顯赫卻被治罪
    安陸州在明朝是個相當不錯的地方,成化二十三年時明憲宗曾把安陸州作為他最疼愛的兒子興獻王的封地,這也足以表明安陸州的明朝的地位。《明史》曾記載王越在安陸州的生活,王越整天尋歡作樂,日子過得相當滋潤。汪直被貶之後,仍有很多大臣要求追加處罰汪直,都被明憲宗拒絕。汪直也是明朝200多年的時間裡,為數不多的曾權傾天下卻得以善終的太監。 明憲宗顯然明白,汪直樹敵太多,日後不會有好下場,現在貶了汪直,是為了汪直日後的命運著想。
  • 明朝專權宦官汪直,明明深受明憲宗朱見深的寵幸,為何突然失寵?
    就去了兩年時間,期間朝廷群臣紛紛彈劾汪直,最終導致明憲宗動了放棄汪直之心。成化十九年(1483年),明憲宗下旨將汪直調到南京,此舉看起來是平級調動,實際上是收了汪直的大權,把他打發到南京,以後不再重用。
  • 汪直是明臣四大太監之一,但是他又是一個異類
    在明朝的歷史中有四個權傾朝野的大太監,他們是王振、劉瑾,汪直和魏忠賢。 這幾個太監無一不是權勢燻天,以至於許多人都說:「只知道有他們,而不知道有天子。"
  • 一代專權宦官汪直如何單挑整個大明朝堂?鬥倒了高居內閣首輔的一代...
    於是,他授命自己寵信的太監汪直,建立了明朝頭號特務組織西廠。西廠最初成立之時,其職責是「廣刺督責,大政小事,方言巷語,悉採以聞」,即不管是朝廷大事還是民間小事,甚至對各級官吏,西廠都有權監督,使明憲宗能夠有效掌握情報,對官吏進行控制。
  • 「入關學」暴論:明朝對女真發起「貿易戰」,努爾哈赤如何應對?
    努爾哈赤洪武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遼東都司,開始了對東北女真諸部的羈縻統治,明帝國對廣大女真老百姓的統治是相當殘酷的,對女真首領的統治也好不到哪去:一方面,明帝國在女真族群中秉持「分而治之」的戰略,始終是「拉一派,打一派」,攛掇女真不同部族之間互相攻伐仇殺,加劇內耗,明帝國從中平衡
  • 成化十四年汪直是怎麼死的 成化十四年全集免費在線看
    劇中的太監汪直也是令人關注的角色,那麼汪直是怎麼死的呢?讓影視先驅來告訴你們吧。汪直是明朝成化年間的太監,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淨身入宮,最初只是服侍在皇上跟萬貴妃身邊的小太監,後來因為狡黠聰明,擅於察言觀色,被貴妃的另眼相看,得到了信任和重用。
  • 少女的袖子,讓江戶城幾乎夷為平地,為防災難51年後這個職業誕生
    摘要:少女的袖子,讓江戶城幾乎夷為平地,為防災難51年後這個職業誕生江戶時代,江戶城的火災極多,當時甚至流行一句諺語:江戶之華,火災吵架。據說當時三年就有一次大火,其中有一場幾乎把整個江戶城夷為平地的大火,是發生於明歷三年(公元1657年)的「振袖大火」(起火的原因是少女的袖子)。德川幕府於這場大火發生後,設置「火除地」(將沿街的建築物往兩側後退,空出類似廣場般的空地,作為火災時的避難場所,並且防止大火蔓延)、或是設置在高處觀察的防火塔樓,用來加強防火。
  • 1年前夷為平地
    其中一題提到偶像劇《流星花園》的取景地,意外勾起不少人心中回憶,然而該棟位於汐止的豪宅,如今早已被夷為平地,讓人不勝唏噓。在節目中「最強房仲挑戰賽」單元裡,其中一題問到「哪部偶像劇的豪宅曾借用音樂人劉家昌的招待所取景?」題目一出,讓參與比賽的女星謝忻、崔佩儀都露出疑惑表情,最後被一名素人房仲搶答,答案正是2001年播出的超火偶像劇《流星花園》。
  • 成化十四年,汪直討喜,兩男主一言難盡,真的涼了嗎
    汪直,西廠督工。汪直此人,明朝歷史上確有其人。汪直,廣西瑤族人,自幼入宮,曾伺奉明憲宗萬貴妃。歷任御馬監掌印太監、西廠提督。因監軍遼東有功,總領京兵精銳"十二團營"。開明代禁軍掌於內臣之先河。後因久鎮遼東,與憲宗逐漸疏遠,失去寵信,被東廠提督尚銘等人彈劾,貶往南京。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不過,既然是劇,便只說劇,至於劇中的汪直與歷史上的汪直是不是一樣的,其實並不重要。看故事嘛,個人覺得,只要你信了故事的設定,那一切就按設定來,不必過分追根究底。如果你不信故事的設定,那說再多也無用。
  • 10萬日本人被活活燒死,東京1/4被夷為平地
    據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當時對外擴張的野心逐漸膨脹,屢次發動戰爭妄圖稱霸全球。日軍為了能夠搶先奪取太平洋的海空領域對美國進行了偷襲,此次偷襲讓美國的損失慘重。為了報復日本,美國任命柯蒂斯·李梅為轟炸機部隊司令,對日本進行了幾乎毀滅式的轟炸。造成了10萬日本人活活被燒死,東京1/4被夷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