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添加個人WX:fc-151123,WX訂閱號:秦中帝洲,歡迎關注
日本之後,洪水滔天
核能自誕生以來,就將「雙刃劍」這個名詞的釋義發揮的淋漓盡致。
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的大規模核洩漏事件,從最早美國的三哩島核洩漏事故,到蘇聯車諾比核電廠洩漏事故,再到日本福島核洩漏。
可以說,人類在完全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之前,核洩漏將始終是潛伏在暗影之處的一把利劍,始終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
畢竟,從低能宇宙能量的利用到高能宇宙能量的掌握,還有很多領域等待人類探索。
日本核洩漏
東海村核事故是日本最早發生的核洩漏事故。
1999年9月30日,日本東海村JCO公司的一座鈾轉換廠發生了核臨界事故,主要原因是人為錯誤以及嚴重違背核安全原則。
根據最後評定的事故後果,將這次事故定級為4級,即事故後果僅限於廠區內。
可以說,這次核洩漏事故只是給日本人敲響了一個警鐘。
福島核電站位於日本東北方向,地處日本福島工業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
它由一站、二站組成,總共10臺機組,兩站各佔6和4臺機組,均為沸水堆。
這裡科普下,目前主要的冷卻核燃料的反應堆有沸水堆和壓水堆兩種形式,兩者同屬輕水堆,都有結構緊湊、安全可靠、建造費低、負荷跟隨能力強等優點。
不同的是,沸水堆系統比壓水堆系統簡單,特別是省去了蒸汽發生器這一壓水堆的薄弱環節,減少了一大故障源。
壓水堆的優點是堆芯結構緊湊、體積小、功率密度高、建造周期較短、安全性好,且已實現了標準化和系列化,故為當前應用最廣的堆型。
總體而言,兩者都是各有利弊,就看核電站的總體架構設計需要。
福島事故歷史
如果只是一次事故,那還可以說是意外。但是,福島第一和第二核電站此前也多次發生事故。
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臨界事故,事故一直被隱瞞至2007年才正式公布。
2005年8月,芮氏7.2級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中存儲核廢料的池子池水外溢。
2006年,福島第一核電站6號機組發生放射性物質洩漏的嚴重事故。
2007年,東京電力公司承認對下屬3家核電站總計199次定期檢查中,曾篡改數據,並隱瞞安全隱患。
2008年6月,福島核電站核反應堆少量放射性冷卻水洩漏,官方稱沒有對環境和人員造成損害。
2011年3月,芮氏9.0級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反應堆發生故障。其中第一核電站中一座反應堆震後發生異常,導致核蒸汽洩漏。
關於事故原因,有業內人士表示,福島核電站是一個技術上現在已經沒人用的單層循環沸水堆,冷卻水直接引入海水,安全性本來就沒有太大指望。
此外,沸水很容易產生蒸性物質。對於日本這一個地震頻繁的地區,這樣的結構設計非常不合理。
3月14日地震後發生爆炸,在爆炸後,輻射性物質進入風中,通過風傳播到中國,俄羅斯等一些周邊地區。
可以說,福島核電站的安全隱患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因為涉及到日本巨大的能源利益,該核電站一直都保持運營。
核洩漏危機
福島核洩漏導致的最大環境問題是放射性物質洩漏。
因為日本四面臨海,導致放射性物質不斷流入海洋。受洋流影響,這些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汙水,將汙染很大面積的海洋生物,這些都將間接的導致周邊國家人民的健康受到影響。
1990年多個國際組織合作制定了國際核事故分級標準。
核事故分為7級,災難影響最低的級別位於最下方,影響最大的級別位於最上方。
最低級別為1級核事故,最高級別為7級核事故, 但是相比於地震級別來看,核事故等級評定往往缺少精密數據評定,往往是在發生之後通過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來評估等級。
7個核事故等級又被劃分為2個不同的階段。
最低影響的3個等級被稱為核事件,最高的4個等級才被稱為核事故。
目前來看,達到七級的只有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現屬烏克蘭)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福島核洩漏事故是地震、海嘯、核洩漏三重打擊的結果,是說主要是自然因素,但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其中的人為因素。
謊言與欺騙
核洩漏事故發生後,普通民眾都知道核輻射帶來的巨大危害,官方和民間都不肯派人去處理。
最後日本的奇葩操作來了,竟然讓黑社會威脅欠下巨額高利貸的欠債者去處理事故現場。
因為這次事故本國人民都家喻戶曉,再加上日本本身就高度老齡化,極度缺乏勞動力,最後竟然欺騙外籍勞工去處理核洩漏。
日本的一些承包商,竟然採用欺騙,乃至強迫等方式,讓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勞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災後清理工作。
其中發生過的就包括,日本曾以「研修生」名義引進越南對外勞動力,與他們籤訂名義上工作內容為「建築機械、拆除、土木」的合同。之後,卻將其中一些人偷偷送到福島,協助清理第一核電廠周圍的核垃圾。
時至今日,福島縣政府所管轄福島核電站附近的801公頃土地中,70%的土地已經被黑色包裝袋覆蓋,這些黑色袋子裡盛有大量的放射性土壤和其他核廢物。
天災與人禍相比,毫不足道。畢竟,面對大自然的任性與懲罰,人類大部分時候是無能為力的。
但是,現實中的人為禍害卻是深度考量了人心。
被閹割的民族精神
曾經的日本也是一個很有民族氣節的國家,雖說戰國時期總是會發生一些「村長大戰」,但是黑船事件後,日本以舉國之力推行了明治維新,國家也算是崛起了。
日俄戰爭後,日本一度屹立世界頭等大國。但是一味地「脫亞入歐」正常,導致日本的成了中西方文化的大雜燴,沒有了自己純正的民族文化。
軍國主義思想泛濫後,被美國兩顆核彈炸回了一窮二白,從此對美國死心塌地。二戰後,將麥克阿瑟奉為日本的「太上皇」,到現今安倍看到美國總統,都是像見到了爸爸一樣恭敬。
在和俄羅斯鐵血總統普京會晤時,一路小跑過去握手,談話時普京只顧自己玩狗,對其愛理不理。
可以說,日本之所以走到如今地步,完全就是民族精神被閹割後的產物。這點和韓國相似,都是不完整的國家。
一個國家如果連基本的獨立自主都不到,那和殖民地有什麼區別?本國人民完全淪為了替西方列強打工的勞力,人家想收割就收割,毫無尊嚴可言。
也正是因為毫無責任感,日本近期又在趁疫情期間加速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對於現今的日本來說,在我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後語
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因為獨立的地位和自由的意志,是一個國家生存的核心因素。
回顧我國歷史,總有人覺得我們前期只顧發展軍事工業忽視經濟發展,是一條錯誤的道路。
但是,如果沒有韓戰這場立國之戰,沒有兩彈一星等大國必備武器,沒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民族意志,我們今天還能妄談中美對抗?
不要忘記上個世紀,美國在南斯拉夫想炸就炸,以及之後美國強制要求登船檢查銀河號貨船,到後面的南海撞機事件,連句道歉都懶得說。
「窮國無外交,弱國無尊嚴」,老祖宗的教訓不是白說的。
歷史星河中,只有華夏文明一枝獨秀,歷代傳承。希望能在我們一代代手中,永遠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