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後,洪水滔天

2020-12-14 秦中帝洲

歡迎添加個人WX:fc-151123,WX訂閱號:秦中帝洲,歡迎關注

日本之後,洪水滔天

核能自誕生以來,就將「雙刃劍」這個名詞的釋義發揮的淋漓盡致。

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的大規模核洩漏事件,從最早美國的三哩島核洩漏事故,到蘇聯車諾比核電廠洩漏事故,再到日本福島核洩漏。

可以說,人類在完全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之前,核洩漏將始終是潛伏在暗影之處的一把利劍,始終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

畢竟,從低能宇宙能量的利用到高能宇宙能量的掌握,還有很多領域等待人類探索。

日本核洩漏

東海村核事故是日本最早發生的核洩漏事故。

1999年9月30日,日本東海村JCO公司的一座鈾轉換廠發生了核臨界事故,主要原因是人為錯誤以及嚴重違背核安全原則。

根據最後評定的事故後果,將這次事故定級為4級,即事故後果僅限於廠區內。

可以說,這次核洩漏事故只是給日本人敲響了一個警鐘。

福島核電站位於日本東北方向,地處日本福島工業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

它由一站、二站組成,總共10臺機組,兩站各佔6和4臺機組,均為沸水堆。

這裡科普下,目前主要的冷卻核燃料的反應堆有沸水堆和壓水堆兩種形式,兩者同屬輕水堆,都有結構緊湊、安全可靠、建造費低、負荷跟隨能力強等優點。

不同的是,沸水堆系統比壓水堆系統簡單,特別是省去了蒸汽發生器這一壓水堆的薄弱環節,減少了一大故障源。

壓水堆的優點是堆芯結構緊湊、體積小、功率密度高、建造周期較短、安全性好,且已實現了標準化和系列化,故為當前應用最廣的堆型。

總體而言,兩者都是各有利弊,就看核電站的總體架構設計需要。

福島事故歷史

如果只是一次事故,那還可以說是意外。但是,福島第一和第二核電站此前也多次發生事故。

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臨界事故,事故一直被隱瞞至2007年才正式公布。

2005年8月,芮氏7.2級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中存儲核廢料的池子池水外溢。

2006年,福島第一核電站6號機組發生放射性物質洩漏的嚴重事故。

2007年,東京電力公司承認對下屬3家核電站總計199次定期檢查中,曾篡改數據,並隱瞞安全隱患。

2008年6月,福島核電站核反應堆少量放射性冷卻水洩漏,官方稱沒有對環境和人員造成損害。

2011年3月,芮氏9.0級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反應堆發生故障。其中第一核電站中一座反應堆震後發生異常,導致核蒸汽洩漏。

關於事故原因,有業內人士表示,福島核電站是一個技術上現在已經沒人用的單層循環沸水堆,冷卻水直接引入海水,安全性本來就沒有太大指望。

此外,沸水很容易產生蒸性物質。對於日本這一個地震頻繁的地區,這樣的結構設計非常不合理。

3月14日地震後發生爆炸,在爆炸後,輻射性物質進入風中,通過風傳播到中國,俄羅斯等一些周邊地區。

可以說,福島核電站的安全隱患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因為涉及到日本巨大的能源利益,該核電站一直都保持運營。

核洩漏危機

福島核洩漏導致的最大環境問題是放射性物質洩漏。

因為日本四面臨海,導致放射性物質不斷流入海洋。受洋流影響,這些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汙水,將汙染很大面積的海洋生物,這些都將間接的導致周邊國家人民的健康受到影響。

1990年多個國際組織合作制定了國際核事故分級標準。

核事故分為7級,災難影響最低的級別位於最下方,影響最大的級別位於最上方。

最低級別為1級核事故,最高級別為7級核事故, 但是相比於地震級別來看,核事故等級評定往往缺少精密數據評定,往往是在發生之後通過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來評估等級。

7個核事故等級又被劃分為2個不同的階段。

最低影響的3個等級被稱為核事件,最高的4個等級才被稱為核事故。

目前來看,達到七級的只有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現屬烏克蘭)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福島核洩漏事故是地震、海嘯、核洩漏三重打擊的結果,是說主要是自然因素,但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其中的人為因素。

謊言與欺騙

核洩漏事故發生後,普通民眾都知道核輻射帶來的巨大危害,官方和民間都不肯派人去處理。

最後日本的奇葩操作來了,竟然讓黑社會威脅欠下巨額高利貸的欠債者去處理事故現場。

因為這次事故本國人民都家喻戶曉,再加上日本本身就高度老齡化,極度缺乏勞動力,最後竟然欺騙外籍勞工去處理核洩漏。

日本的一些承包商,竟然採用欺騙,乃至強迫等方式,讓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勞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災後清理工作。

其中發生過的就包括,日本曾以「研修生」名義引進越南對外勞動力,與他們籤訂名義上工作內容為「建築機械、拆除、土木」的合同。之後,卻將其中一些人偷偷送到福島,協助清理第一核電廠周圍的核垃圾。

時至今日,福島縣政府所管轄福島核電站附近的801公頃土地中,70%的土地已經被黑色包裝袋覆蓋,這些黑色袋子裡盛有大量的放射性土壤和其他核廢物。

天災與人禍相比,毫不足道。畢竟,面對大自然的任性與懲罰,人類大部分時候是無能為力的。

但是,現實中的人為禍害卻是深度考量了人心。

被閹割的民族精神

曾經的日本也是一個很有民族氣節的國家,雖說戰國時期總是會發生一些「村長大戰」,但是黑船事件後,日本以舉國之力推行了明治維新,國家也算是崛起了。

日俄戰爭後,日本一度屹立世界頭等大國。但是一味地「脫亞入歐」正常,導致日本的成了中西方文化的大雜燴,沒有了自己純正的民族文化。

軍國主義思想泛濫後,被美國兩顆核彈炸回了一窮二白,從此對美國死心塌地。二戰後,將麥克阿瑟奉為日本的「太上皇」,到現今安倍看到美國總統,都是像見到了爸爸一樣恭敬。

在和俄羅斯鐵血總統普京會晤時,一路小跑過去握手,談話時普京只顧自己玩狗,對其愛理不理。

可以說,日本之所以走到如今地步,完全就是民族精神被閹割後的產物。這點和韓國相似,都是不完整的國家。

一個國家如果連基本的獨立自主都不到,那和殖民地有什麼區別?本國人民完全淪為了替西方列強打工的勞力,人家想收割就收割,毫無尊嚴可言。

也正是因為毫無責任感,日本近期又在趁疫情期間加速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對於現今的日本來說,在我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後語

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因為獨立的地位和自由的意志,是一個國家生存的核心因素。

回顧我國歷史,總有人覺得我們前期只顧發展軍事工業忽視經濟發展,是一條錯誤的道路。

但是,如果沒有韓戰這場立國之戰,沒有兩彈一星等大國必備武器,沒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民族意志,我們今天還能妄談中美對抗?

不要忘記上個世紀,美國在南斯拉夫想炸就炸,以及之後美國強制要求登船檢查銀河號貨船,到後面的南海撞機事件,連句道歉都懶得說。

窮國無外交,弱國無尊嚴」,老祖宗的教訓不是白說的。

歷史星河中,只有華夏文明一枝獨秀,歷代傳承。希望能在我們一代代手中,永遠進行下去。

相關焦點

  • 藍寶石密碼之後真的洪水滔天
    天才罪犯價值連城的死亡密碼09——藍寶石密碼之後真的洪水滔天自從公布了藍寶石密碼之後,頂級密碼專家們便更加努力地開展工作。有的人通宵達旦地在辦公室工作,他們堅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有的人大部分時間都在思考各方面的信息,想把各類信息統一到一起,找到破譯密碼的正確思路,以便迅速撬開一條縫;也有的人一直在觀察別人,想站在別人的肩膀上開展自己的工作。
  • 影評|天氣之子-只要有你陪在我身邊,哪管世界洪水滔天
    《天氣之子》是日本動畫導演、編劇、漫畫作家新海誠執導的一部動畫影片,該片保持了新導演動畫片一貫的唯美風格,影片播出後,不但躋身日本2019年度票房冠軍,而且一舉斬獲第44屆報知電影獎最佳動畫影片獎。只要有你陪在我身邊,哪管世界洪水滔天
  • 兄妹始祖,滔天洪水,這些中西方神話的驚人相似真的就只是巧合嗎
    首先是關於人類始祖是一對兄妹的傳說,在日本的傳說當中,他們的始祖創世神是兄妹伊耶那岐和伊邪那美,他們兩個人繞柱而走,生下了無數後代。不單單是日本人的祖先,他們同時還是日本那多如繁星的「八百萬神明」的父母。再轉到中國,稱為始祖的也是一對兄妹:伏羲和女媧,傳說他們在躲過大洪水之後就捏土造人,成為了華夏兒女的始祖。
  • 《天氣之子》——找回你,哪怕洪水滔天
    之後的日子裡,她認識了男主森島帆高。電影裡沒有交代他妻子去世的原因,但是自那之後圭介一直在搜集和晴女有關的資料。我甚至一度懷疑,圭介的妻子是不是曾經也是晴女或雨女,他理解妻子身為巫女的使命,所以在和侄女談到陽菜的事時,說出「如果犧牲她一個,也是很自然的事」這樣的話。但同時對妻子的深愛,讓他在這件事上撕心裂肺又無可奈何。電影的結尾,帆高徒步奔向那個賦予陽菜神力的鳥居,須賀圭介起初是規勸的,希望帆高不要再做徒勞的事。
  • 《推背圖》第三十四象詳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
    《推背圖》成書的時間為公元630年,根據幹支紀年法推測本象的大概時間為1655之後。這塊幹支紀年法比較複雜,後面我會專門出一篇文章作解釋,當然不會推測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萬年曆。後六個字為這一象的卦象,巽下巽上得巽卦,象徵行事謙順,可以順利亨通。在古代代表君王要溫柔地對待自己的百姓人民,放到我們人身上就是柔順或者順從。
  • 為什麼中國和西方的神話中都經常出現大洪水?是否是同一場?
    為什麼中國和西方的神話中都經常出現大洪水?是否是同一場?史前大洪水是世界多個民族的共同傳說,在人類學家和神話學家的研究中發現,在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印度、中國、瑪雅等早期文明中,都有洪水滅世的傳說與記憶,也因此產生了各界特色的創世神靈與治洪英雄。
  • 東西方神話都提到了大洪水,這是巧合,還是共同記憶?
    一個是疫情,另一個便是洪水。今天我們重點聊聊洪水。這次洪水伴隨著南方汛期而來,威脅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洪水背後的意思就是水災,發生災害就會對人類的行為,乃至文明造成影響。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受到過洪水的威脅。我國最早關於洪水的記載出現在先秦典籍《尚書·堯典》中。
  • 哪管美國洪水滔天?蓬佩奧不顧後果逆天而行,這次就囂張給拜登看
    美國疫情洪水滔天,蓬佩奧還想跟隨川普,之前埋的雷恐怕還會炸得更響不止福奇一人不認同川普政府的抗疫措施,12月3日,拜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要求美國民眾在聯邦政府建築內、飛機或公共運輸工具上戴好口罩,並且戴口罩的命令至少會持續100天。
  • 災難面前,兩次史前大洪水,彰顯中華民族英雄本色
    在大洪水爆發之際,他帶著老婆、孩子、雞鴨豬狗等乘船逃了出來,重新繁衍後代。這些記載大洪水神話的楔形文字泥板,至今已有約4000年,屬於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早的大洪水文字記錄。2、美洲瑪雅人的大洪水。女媧帶領氏族同胞修補蒼天、治理洪水,其中的「積蘆灰以止淫水」就是指治理洪水,用「填土治水」的方法,制服了滔滔洪水。
  • 生活在長江邊,在洪水過境之後
    改革開放帶來的體制改革很快將這個局面瓦解,轉為自負盈虧之後,過去的國營川劇團迅速解散,只有一個重慶川劇院被留下。而後興起的民營川劇團也隨著觀眾的流失,在十多年前紛紛倒閉,磁器口川劇團成為最後的倖存者。 能維持到現在,龍群想,和磁器口的地段密不可分,因為這裡還有遊客客流的加成。
  • 走蛟入海而化龍,洪水暴雨背後的傳說
    「蛟」 修煉一千年,經歷渡劫之後,便會沿長江入東海,即可化龍。化龍的過程,即可稱為「走蛟」!很小的時候,一些村裡老人長輩說的故事,就是蛟龍走水,當時在村裡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莽化蛟,起大水,毀農田,斷橋梁!
  • 古代真的發生過滅世洪水災難嗎
    世界上很多的文獻中都記載著有關大洪水的神話傳說,這些關於洪水的神話非常有趣。它們的情節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有人猜測這是對曾經發生過洪水災難的共同記憶,也有人說那些幫助人類躲避災禍的神是外星文明,下面小編帶你一起先去了解下這些有趣的洪水神話。
  • 日本處死中國籍殺人犯:16年前犯下滔天大案,中國法院也判處死刑
    不久前一個中國留學生,被中日兩國法院都判處死刑,他究竟犯下了什麼滔天大案事情要從16年前說起,當時日本福岡縣警方接到在博多灣港附近作業的2名工人報警,說海裡飄著一個人。警方接警後迅速趕到現場,直至傍晚時打撈上來四具屍體。
  • 地球編年史8:全世界的大洪水,真的是「神」發動的嗎?
    當時天地崩塌,洪水滔天。不過幸虧我們有一個女媧娘娘用五彩石一下子給堵住了。但是國外就完全不一樣,特別是聖經當中大洪水毀天滅地,除了諾亞方舟逃過一劫,那麼其他的生命全部都滅亡了,而且西方人從小就被聖經所薰陶,所以說他們對大洪水其實非常的敏感,我們中國人我相信大多數人跟我是一樣的,都是認為大洪水應該就是神話而已。
  • 為何洞庭湖區容易遭洪水侵擾?
    淤積於環洞庭湖的洪水,對於整個長江遊域來講,有什麼樣的意義?為何今年洞庭湖洪水壓力要小於鄱陽湖?小編為此對原湖南省地質研究總工程師童潛明進行了採訪,童工給出了專業的解答。小編整理一下資料與訪談,跟大家一起來科普一下。
  • 《海嘯奇蹟》——滔天海嘯!天災無情人有情!
    不幸的是,一場滔天海嘯迎面襲擊了主角所居住的酒店,一家人被迫分開了。海嘯後,導演鋪成了兩條劇情線,一邊是父親和小兒子,一邊是妻子和大兒子。在洪水來臨後,他一度只在意自己,不願意去幫助任何人。但之後,盧卡斯目睹他人家庭破裂,慢慢地成長起來,主動幫助陌生人尋找孩子。
  • 日本洪水重災區仍百餘人被困 基礎設施處癱瘓狀態
    原標題:日本洪水重災區仍百餘人被困 基礎設施處癱瘓狀態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受颱風「艾濤」影響,日本關東和東北地區連日普降暴雨,局部地區降水量「五十年一遇」,造成多條河流泛濫、決堤,引發大面積洪災。災情最為嚴重的茨城縣常總市洪水尚未退去,供水供電等生活基礎設施處於癱瘓狀態,仍有百餘人受困。
  • 洪水過後的潯陽江頭
    晨報特派記者 孫立梅 楊 眉 羅佳明在九江市區採訪的時候,市民「七天」告訴我們:因為媽媽對1998年九江洪水的印象實在深刻,所以前幾年買房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地勢較高、價格相對也較高的區域;在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採訪的時候
  • 失落的文明,亞特蘭蒂斯24小時毀滅還原:大洪水、火山、地震
    那是因為突如其來洪水和地震。柏拉圖說,當人們的道德淪喪以後,他們的行為激怒了天神,眾神之王宙斯用地震和洪水降臨亞特蘭蒂斯,終結了一切,亞特蘭蒂斯在24小時內消失。所以,這裡的關鍵詞是「史前大洪水」和「24小時」。這兩件事是真的嗎?
  • 日本洪水衝走鰻魚店百年醬汁
    滿是泥水的「上村鰻魚屋」店門口(朝日新聞) 海外網7月13日電據日本《朝日新聞》14日報導,過去一周,創紀錄的暴雨天氣持續侵襲日本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