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早高峰,天雨,為了讓步履蹣跚的老人順利通過斑馬線,正經過寧波海曙區通途西路長樂路口的所有車輛都按下了「暫停鍵」,即使綠燈亮起,眼見老人還沒走完斑馬線,仍然耐心等待著,此時,一位女司機從車上下來,匆匆跑向老人,遞上了一把雨傘,說不用還了。這位女司機是寧波海曙外國語學校五江口校區的章超群老師。(9月29日《現代金報》)
此事經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共同點讚後,在寧波當地引起了很大反響,尤其是章老師所在學校的學生家長紛紛在朋友圈中留言,大讚章老師的善舉,面對各方的讚揚,章老師表現得十分平靜、低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淡定地說,「其實,我真的覺得沒什麼,這真的是應該做的一件事。」還婉拒了記者希望她能提供一張照片用於報導的請求。她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老人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
章老師越是說得稀鬆平常,我越是能夠從中體會到不一樣的意義。誠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當看到一位八旬老人正冒雨艱難地穿行在斑馬線上,為其送上一把傘,只是體現了送傘人的愛老之心,此乃人之常情,這好像不值得大書特書的,但從中我看到了作為一位教師所特有的品質。
章老師是小學老師,教數學,擔任班主任,教著一群十來歲的小孩子,正需要老師的呵護關愛,把學生當做自家孩子一樣予以愛心關懷。事實正是這樣。據同事反映,章老師是一個很有愛心、很負責任的班主任,上學期還獲評過海曙區優秀班主任。也就是說,她能冒雨給一位陌生老人送傘,肯定也會為學生送傘,甚至在與學生共撐一把傘時,寧願自己淋雨,也要將傘傾向學生一邊。對於一位班主任而言,諸如此類的愛生之舉不勝枚舉。但何曾見有哪位老師將這類愛心之舉拿來炫耀的,更不曾見將之當做邀功請賞的砝碼。習慣成自然,他們早已把點點滴滴的愛生之舉視為職責範圍內的事,當做日常小事一樣在履行著。
說這麼多,我只是想告訴大家:在教師隊伍中,像章老師那樣行善不事張揚的教師多了去,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堪為社會行為規範的代表,學生成長路上的楷模,為人師表,愛生如己,他們是值得全社會尊敬的。
章老師的善舉再次提示我們:尊師重教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重教必須先尊師,讓尊師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教育才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