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分享會舉辦 探討明朝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與終結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國通史》分享會舉辦 探討明朝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與終結
2017-04-24 13:09: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中國通史》由華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

  中新網4月24日電 第七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展開之際,中國社科院撰《中國通史》分享會在朝陽公園舉行。《中國通史》作者之一、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百家講壇節目嘉賓陳時龍,與本書責任編輯、社科院歷史學博士杜曉宇就《中國通史》第五卷鄭和下西洋專題做主題為「明朝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與終結」的分享會。

  五卷本《中國通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卜憲群總撰稿,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撰稿,李學勤、閻崇年、毛佩琦等近百名學者作為受訪嘉賓深入解讀歷史。全書吸取新近考古和研究成果,採用人物傳記與重大事件結合的方式,用100個專題敘述了從中國境內的人類起源到晚清的歷史。

  600年前鄭和下西洋開創的明代大航海時代的開啟和終結是中國海洋文明發展歷史上的分水嶺,它對後來中華民族歷史軌跡的演進產生了重大影響。分享會上,兩位嘉賓透過鄭和下西洋歷史大事件,勾勒出當時中國人的天下格局和文化理念。

  嘉賓介紹,鄭和下西洋發生在明朝成祖永樂三年至明宣宗宣德七年(1405-1432年)。該事件由明成祖發起和推動,宣宗「承其餘緒」。宣德以後,鄭和下西洋戛然停止。因此,要探究鄭和下西洋發生的動因,不僅需要將其置於大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也需要將其置於明成祖的雄才大略的全盤中去考察。明成祖朱棣似乎是一個天生喜歡宏大計劃的人。他編纂了中國古代最大部頭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還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紫禁城。鄭和下西洋,應該是他宏大規劃的一個組成部分。

  鄭和下西洋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與周邊國家交往的和平理念。鄭和下西洋那段輝煌歷史已經過去600年了,但在今天,打破世界航海史上的西方中心觀,充分肯定鄭和下西洋的偉大意義,還是十分必要的。明成祖所推動的大航海,完全區別於西方航海家所承載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理念。鄭和的出使,堅持厚往薄來的原則,沒有掠奪別人的財富,沒有佔領別人的土地,秉承的是「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理念。

  鄭和逝去以後,由於文官們的強烈反對以及宣德皇帝逝世,整個明朝帝國對於海洋的熱情迅速消退,遠航的計劃從此被取消了。從這個節點來看,鄭和的去世標誌著明初大航海時代的結束。

  年鑑學派歷史學家布羅代爾說,鄭和遠航停止以後,「中國帆船」從此「只開往日本,朝南從不超過北部灣」。明朝政府在向海洋邁出一大步後,退了回來。隨著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人在15、16 世紀到達美洲和亞洲,東西方的經濟圈就此接軌,一個全球化的貿易時代即將來臨,世界歷史進入普遍聯繫和大變遷的特殊時期。中國主動退出大航海的歷史舞臺和歐洲人在不久後所主導的一系列航海探險擦肩而過,在這一歷史交匯點雙方按照自身歷史原有的邏輯形成了一種「剪刀差「——西方主動選擇驅動型的全球化和中國消極涉入的全球化導致二者之間的差距愈來愈大。不過,歐洲人在這一時期所主導的一系列變化並沒有立即籠罩世界歷史全部進程。因此,不能簡單地把今天中西發展的差距歸因於明朝大航海時代的終結。但其作為中國歷史的重要節點,必須在這裡駐足、沉思。

相關焦點

  • 明朝為什麼沒有參與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為「地理大發現」,因為它是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系列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達·伽馬開闢了了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麥哲倫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然而,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國家的海外貿易,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國家對美洲
  • 《大航海時代6》黃金周活動開啟!明朝劇情追加
    光榮特庫摩官方宣布,好評海洋冒險模擬RPG手遊《大航海時代6》於本日2020年4月28日(二)實施更新。  中介所「東方的英雄」同步開始,與新航海舞臺.明朝有淵源的航海士登場,包含擁有優秀航海能力的「鄭和」、持有高火力海戰技能的「鄭成功」等極具魅力的航海士。  為紀念追加新劇情及海域,登入獎勵活動於即日開始,活動期間內登入遊戲可獲得航海士培育道具等獎勵。敬請不要錯過。
  • 同樣是遠渡重洋,為什麼鄭和下西洋,沒能讓明朝進入大航海時代?
    然而這一現象,終究還是被打破了,來自歐洲的幾位探險家,帶領著各自的船隊,跨越過重重汪洋大海,將這一片片相互陌生的大陸連接起來,隨之而來的是殖民擴張,歐洲諸國近乎瘋狂地擴張著自己在全世界的領地,再將殖民地的財富全都據為己有,最終,資本主義改革、工業革命接踵而至,自此,整個歐洲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動,這一時期也被稱為「大航海時代」。
  • 大航海時代,明朝為何沒有發展成為殖民國家?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之後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
  • 古代中國為什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
    而且,正是因為缺席了大航海時代,才導致近代中國長時間落後,淪落到被列強欺負的地步。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缺席了大航海時代呢?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也有多次的對外航海探索活動。在春秋戰國時期,吳國,越國和齊國,就曾在海上進行運輸貿易。漢武帝為加強統治,統一沿海地區,發展海洋貿易,組建了水師,進行七次巡海。
  • 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並不是最早的大航海時代,看完你就知道了
    提起中國的航海時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大家肯定會先想到鄭和,各種課本裡面都有鄭和下西洋的知識,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正是從明朝開始,由他為先例,才開始進入航海時代,帶著我們向著廣闊無垠的大海進發的,但事實可不是這樣的,如果你真的這樣想,就證明歷史白學了,早在明朝之前,就已經有航海了。
  • 大航海時代中歐都遠洋航行,誰的造船術更好?看完倍感驕傲
    大航海時代中歐都遠洋航行,誰的造船術更好?看完倍感驕傲在中國的歷史上,雖然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本著攘夷的的心態,懶得同國外進行貿易往來,但是明朝卻是一個主動和外國交流的朝代。明朝鄭和七下西洋,成了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航海家。這七次航行規模之大,組織之嚴密,航海技術之先進,航行裡程之長,無不讓人嘆為觀止,盡顯明朝的強大。
  • 從中西方差異對比來看,古代中國為何會錯過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名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闢,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的一系列活動。在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全世界不為人知的地區,哥倫布到達美洲,達伽馬到達印度,麥哲倫環球航行等等。而在同一時代下,處於明帝國統治時期的中國為何會錯過此次大航海時代呢?
  • 大航海時代同期,還有一個太平洋絲綢之路!
    同時期大規模開通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人們通過海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等地進行「大型」與「官民」兼具的外交與商貿活動交通路線。「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同為國家行動,是以「和合文化」為特色的外交活動。古代中國通過「絲綢之路」傳播文明,與周邊政權和平共處,建立友誼。其實在晚明同時的大航海時代,還有一個以運銷中國商品為主的太平洋絲綢之路。
  • 明朝的「航海時代」比歐洲早80年,為何沒能成為海上霸主?
    造船業的發達,羅盤的使用,以及對海洋知識的了解,都為明朝的航海事業奠定基礎明朝的航海時代600多年前,當歐洲各國還沉睡於中世紀時,大明朝的遠洋艦隊已經整裝待發。,尋找印度洋未果,卻歪打正著地發現了美洲大陸;1519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麥哲倫出海遠航,不但發現了美洲通往太平洋的通道,還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旅行;再之後,法國、英國、荷蘭等新興殖民國家也都加入到航海時代中來從時間上來看,明朝的航海時代領先了歐洲
  • 中國通史系列講座 | 話古兩千載——明清篇
    中國通史系列講座 | 話古兩千載——明清篇 2020-12-02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何我國會錯過「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跌宕起伏的時代,伴隨新航路不斷開闢的同時,是對新大陸資源的野蠻掠奪與人口遷徙。其在西歐地區引起了商業革命與價格革命,促使了西歐封建經濟體制的解體與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也是西歐國家崛起,我國落後於西方的重大轉折點。
  • 為什麼是歐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這給中國造成了什麼影響?
    大航海時代其實是日本的稱呼,中國和西方一般稱為地理大發現或新航路的發現。因為日本動漫和遊戲的影響,這個叫法比較流行,在此沿用這個叫法。大航海時代,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中國並沒有與之絕緣,明朝中晚期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出現在東南沿海,大量白銀在1567年隆慶開關後湧入中國,歐洲火器技術東傳和在中國大規模模仿。
  • 古代中國為什麼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物質力量足夠,但路徑依賴無緣
    中國的物質力量足以率先開啟大航海時代,但中國的路徑依賴卻只能與大航海徹底無緣了。所謂大航海時代,是指15世紀末到17世紀,歐洲人通過貿易和殖民,發展新貿易秩序和發現新大陸的歷史過程。大航海,是區分大陸時代和海洋時代的重要事件。以前,世界的角逐平臺是大陸;之後,世界的角逐平臺則是海洋。
  • 開創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人是誰?高貴優雅的王子,偏要當「海賊王」
    對於歐洲而言,1394年是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開創歐洲航海時代的第一人誕生了。他的誕生非常不平凡,一出生就出生在了葡萄牙的王室,據說當時他出生的星象預示著:他將朝著「高貴」的徵伐前進!這個就是葡萄牙國王若奧一世的兒子亨利王子。
  • 日本動漫航海王將在中國大陸舉辦首次巡展
    5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株式會社黃山美術社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日本動漫航海王將在中國大陸舉辦為期18個月的首次巡展。 陳肯 攝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蔣濤 陳肯)5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株式會社黃山美術社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日本動漫航海王將在中國大陸舉辦為期18個月的首次巡展。
  • 美國的衰落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掠奪文明的終結!
    (這裡不闡述篇幅太大了,後面再單獨一篇文章來闡述)而歐洲文明真正超越東方文明崛起大概算是從航海時代開始,也是資本殖民文明的開始!人口膨脹以及錯綜複雜的關係,導致歐洲不得不往外擴張,這就是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正式開啟對美洲、亞洲、非洲、中東等地區的殖民掠奪。大航海文明的崛起就從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到了大英帝國達到了鼎盛時期,一度成為全球日不落帝國。
  • 外國:明朝的巔峰,中國:更值得反思
    強漢盛唐一直都歷史上最為耀眼兩個朝代,漢武帝在50多年,開創了最鼎盛了漢朝,開創了「陸路絲綢之路」,而「海上絲綢」最為興起的就是盛唐,唐朝跟日本之間的來往算是相當頻繁,唐朝也有天朝上國之稱。
  • 中國,為什麼錯過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 新航路的探索十五世紀,是世界格局大變革的起點。但為什麼中國卻錯過了探索新大陸,開啟新航路的大航海時代?雖然當時的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是遺憾的,但原因也有許多方面。地理因素:中國錯過大航海時代的客觀原因大航海時代的關鍵在於:發現新大陸並且開啟殖民。
  • 居理新房王鵬:中國房地產行業正進入「大航海時代」|WISE2020 新...
    會上,居理新房創始人兼CEO王鵬分享了房地產行業這些年來的變遷。他認為,中國現在的房地產行業有點像15世紀到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在這個時代下同時有兩種偉大的玩家。一種是在既有航道上不斷地賺錢,比如威尼斯商人;還有一種人則不斷尋找新大陸,即探索者或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