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07:3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收錄詩人308位、詩作1997首——由楊絳先生歷時七載抄錄而成,記錄錢楊夫婦詩書互動的唐詩選本《錢鍾書選唐詩》11月21日發布。這一天,是錢鍾書誕辰110周年紀念日。這段歷時七載的唐詩日課,呈現了品讀唐詩的獨特視野。
被譽為「文化崑崙」的錢鍾書先生,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方面著述豐贍,其中《宋詩選注》一書出版發行六十餘年,是受到學術界讚譽和大眾讀者好評的經典選本。
《錢鍾書選唐詩》的底本是1983年到1991年間,錢鍾書遴選、楊絳抄錄的一部唐詩選手稿,其後近四十年,這部手稿從未對外公布。這部唐詩選本充分體現了錢鍾書選唐詩的主觀立場和獨特視角,是相關領域研究的重要文獻。同時,近2000首作品的體量,比較全面地呈現了唐代詩歌的藝術特徵和風格樣貌,為讀者研讀欣賞唐詩提供了不一樣的選本。
這是錢鍾書在五萬多首唐詩中無拘無束地取捨後得出的具有獨特視角的選本。
其中,白居易以184首作品超過被譽為古代詩歌「集大成」者的杜甫(選錄174首),位列第一。對照錢先生對白居易的評論來看,其用意十分微妙。他在《談藝錄》中評白居易時說:「香山才情,昭映古今。」
《錢鍾書選唐詩》展示了活潑潑的唐詩的方方面面。它既選了大量以創作聞名的詩人的作品,也選了像唐明皇、宣宗皇帝、章懷太子等非詩人的作品;既選了思想性強的像杜甫的《新安吏》《石壕吏》和「三別」等詩作,也選了像韓愈的《嘲鼾睡》這類趣味性強的作品。
對於在詩歌中抒寫前人所沒表達過的經驗,刻畫體物生動傳神,或在詩歌史上承上啟下、開風氣之先的作品,錢鍾書都給予了關注。如章懷太子李賢的《黃臺瓜辭》,對處在太子位上那種戰戰兢兢的心態的表達,過去是很少見的。有些詩人的殘句,因不成章,縱使表達的思理、經驗非常獨特,或取喻新穎而傳神,傳統的詩歌選本一般都不會關注,但錢鍾書認為有價值的,也予以收錄。如裴說的「讀書貧裡樂,搜句靜中忙」「苦吟僧入定,得句將成功」,薛濤的「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等等。
這是一部由楊絳認真抄錄,並且偶爾將他們夫婦日常學術互動留在紙面的唐詩選本。
《錢鍾書選唐詩》的原始手稿由楊絳題名為「《全唐詩》錄,楊絳日課」,對於楊絳而言,這部唐詩選錄也是她和錢先生詩書生活的一個縮影。在七年多漫長的時光中,除了近兩千首唐詩,楊絳在這部手稿上還留下了抄錄時間、隨想感悟、重要行程等點滴記錄。
楊絳致力於外國文學的翻譯和研究,在抄錄唐詩時,也會從自己的學術興趣出發品評詩人詩作,如抄錄沈亞之《宿白馬津寄寇立》一詩時,她寫道:「沈亞之,小說家也。著有《尋夢記》(夢為秦弄玉婿)及《湘中怨》,皆有詩記其事。季識。」抄錄薛能《褒城驛有故元相公舊題詩因仰嘆而作》一詩時,她特意在「前過應無繼此詩」一句的「前」字旁標記:「future之意。」
伴隨這些日期,有時會看見她特別註明的「除夕」「元旦」「立春」「清明」「重陽」「冬至」等重要節日節氣,仿佛四季悄悄在毛邊紙上流轉。
手稿上有多處紅圈圈點,可以想像這是楊絳每抄完一首,請錢先生品評圈點,好字圈出,不好的地方也畫出。在孫光憲《採蓮》一詩中有多條記錄:「小姑貪戲採蓮遲」的「蓮遲」二字「捺太長」,「晚來弄水船頭溼」的「水」字「捺好,而鉤撇太輕不勻稱」……夫婦二人評論一筆一畫的場景宛然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