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數據和現象顯示,消費開始接近疫前水平

2020-12-14 第一財經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餐飲、零售、旅遊等整體消費領域都遭受了巨大衝擊,隨著疫情趨緩、防控進入常態化,各地陸續推出強有力的刺激、提振消費政策和舉措,以一、二線城市為代表的區域和全國消費正在穩步復甦,抓住疫情危機中的機會,深挖消費潛力,有力回補實體經濟。

以上海為例,疫情以來已累計出臺實施「六穩」「六保」相關政策文件100餘件,為引領消費市場復甦,政府實施了促消費政策「12條」,抓住疫情催生數字經濟、線上消費等加快發展的機遇,推動線上線下消費齊發力,舉辦了全國首創的大規模綜合性消費節慶活動「五五購物節」。經過不懈努力,進入4月份以來,上海經濟運行加快恢復,大部分主要指標均呈現止跌回升態勢。

7月8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表示,首屆「五五購物節」以「全城打折季」為主題,時間上橫跨五、六兩個月,參與商家線上超過52萬家、線下超過10萬家,舉辦重點活動170餘項、特色活動1000餘項,交出了線下消費2846億元、線上消費2551億元的亮眼成績單,有力匯聚了人氣、商氣,重啟了生產流通消費的良性循環,極大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緊跟著,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於7月14日發布了關於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的行業擴大復工復產通知,國家電影局於7月16日發布了關於低風險地區可在7月20日起有序恢復開放電影院的通知。一系列關於旅遊、觀影的限制放鬆通知背後,意味著居民消費活動和消費場景正在向疫情前的正常狀態靠攏,消費復甦和增長勢頭已十分明顯。

遊客恢復的豫園

跨省團隊遊恢復 旅遊平臺積極轉型自救

旅遊是受疫情衝擊最為直接的產業之一,隨著疫情控制趨於穩定,旅遊業正在逐步復甦。

上海自疫情爆發後,出臺了支持旅遊企業平穩發展的12條舉措,目前已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惠及旅行社1400家、總金額約5億元。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發現,直播和轉型成為旅遊業者自救和恢復營業的兩大法寶。攜程、同程、途牛以及不少旅遊景區都啟動了各類直播,甚至是企業高層親自直播帶貨。

比如端午小長假前一天,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珠海結束第15場直播,觀看人數超過310萬人次,GMV達3526萬,在這場直播中,首次進入直播間的「無限退改」特價機票一小時內銷售了9453套。同程、驢媽媽等平臺則積極轉型,開始涉足特產或生活用品的售賣,以此補充收益並衝抵疫情衝擊帶來的損失。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的統計,端午旅遊市場的遊客總量、國內旅遊收入、出行人次環比5月同期也實現了一定幅度增長。與之前的清明、五一小長假縱向對比,端午小長假旅遊市場的高峰出現在第二天,全國接待國內遊客1980.1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1.9億元。小長假前兩日,全國累計接待國內遊客3707.7萬人次,累計實現國內旅遊收入96.6億元,國內旅遊收入已超越清明小長假三天總和。端午3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880.9萬人次,同比恢復50.9%;實現旅遊收入122.8億元,同比恢復31.2%。自駕出遊、城市周邊遊和文化休閒遊帶動了旅遊市場有序復甦。

而近日出臺的跨省團隊遊恢復通知,則給緩慢復甦中的旅遊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上述通知指出,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中、高風險地區不得開展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出入境旅遊業務暫不恢復。旅遊景區要繼續貫徹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接待遊客量由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調至50%。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旅遊景區室內場所。

攜程平臺數據顯示,在上述消息發布後,攜程平臺上度假、酒店、民航等各個板塊搜索量迅速攀升,國內跟團遊、自由行瞬時搜索量相比開放前暴漲500%,國內遊客的暑假旅遊意願迅速被激發。在業內看來,跨省遊的有序恢復,可謂正逢其時。國內疫情控制趨於穩定,這為跨省遊的恢復創造了最好的先決條件。

「從疫情爆發開始,已經退休的父母就沒有出門旅遊過,聽到跨省團隊旅遊恢復的消息,習慣跟團出遊的老人家很開心,終於可以出去走走了,現在景區接待遊客量有限制也是有好處的,不會像以往那麼擁擠。」上海市民徐先生高興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己已經在攜程線下門店幫父母諮詢團隊遊線路了。

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餐廳

同比下滑不斷收窄 餐飲整體恢復七成

民以食為天,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力控制,餐飲行業普遍提升衛生安全管理水平和意識,消費者們外出覓食的需求也在穩步回升。

根據餐飲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提供商譁啦啦的統計數據,截至4月13日全國餐飲門店恢復營業的比例已經達到86%,但帳單僅恢復至疫情發生前的51%。第一財經記者觀察到,3~6月份全國餐飲業同比去年仍有不少下滑,雖然目前還未止跌,但降幅在逐漸收窄。

時間進入五六月份,餐飲復甦出現了明顯提速,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在6月初召開的2020(第十四屆)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上表示,目前全國大部分餐飲企業的經營水平已經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60%~70%,餐飲業降幅同比逐漸縮小,環比增長恢復明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全國餐飲收入6026億元,同比下跌44.3%,增速同比下跌53.9%;1~6月,全國餐飲收入14609億元,同比下跌32.8%。其中3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跌46.8%,增速同比下跌56.3%;4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跌31.1%,較3月份降幅大幅收窄15.7個百分點,增速較上年下跌39.6%;5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跌18.9%,在4月份的基礎上,降幅繼續收窄12.2個百分點。6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跌15.2%,降幅再次收窄3.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外賣等餐飲服務保持了快速增長,5月份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飲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

「儘管餐飲業今年前4個月損失嚴重,但大多數企業能積極應對疫情影響,逆行而上,尋求多方自救,從疫情之初的『暫停』到疫情後期的『重啟』,共克時艱,防疫、經濟兩手抓,努力復工復產、復業復市。」姜俊賢表示。

全國各地都在推出不同的刺激餐飲業復甦政策,如上海從4月下旬舉辦的「五五購物節」,推出了一系列以「尋味魔都」為主題的餐飲優惠促銷營銷活動,各區根據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舉辦了如吃逛嘉年華、上海小吃節、廚藝大比拼、環球美食節等多項有助於刺激餐飲業復甦的活動,獲得了市民的廣泛關注和參與。

根據上海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5月,從商品類別來看,在最貼近居民消費的吃、穿、用、燒四大類中,吃這一類別佔據了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4.2%,位居第二,且前五個月的商品零售額同比下滑幅度最小,僅為10%。

王品集團運營長趙廣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旗下分布於全國範圍內的20多個餐飲品牌,表現最好的王品牛排、西堤牛排到5月底的營業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九成,大幅領先於全國餐飲恢復的整體水平,最差的也恢復到了去年同期的五成以上,一些疫情暴發前沒有開外賣業務的餐飲品牌,在疫情中探索出了一條體驗型高品質外賣服務模式,彌補了疫情期間堂食大量減少帶來的損失,在堂食消費逐漸恢復後,這部分外賣的業務量仍在不斷增長中,且吸引到了更多的年輕客群。

「消費者經過疫情的洗禮後,消費行為和觀念有了轉變,相比新奇、網紅、便宜,安心、經典、品質更能獲得他們的信任;疫情衝擊也是一塊試金石,自身不紮實、能力不足的品牌被淘汰掉,品質穩定、運營能力強、現金流良好、價格更合理的品牌能活下來的,反而能獲得更多的消費客群。」趙廣豐對記者透露,與很多餐飲企業選擇收縮和保守經營不同的是,公司今年依然在穩步推進新品牌落地計劃,有兩個新的中餐品牌已經在落地準備中,人均消費在百元以內的剛需餐飲今年的市場拓展機會相對更大。

漳州市組織的發票抽獎活動現場

直播零售成潮流 消費券、發票抽獎獲贊

零售業態在疫情中的表現呈現分化狀態,相對一度停業的百貨業,超市和大賣場一直處於忙碌中,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信息顯示,截至2月16日,超市復業率達98.9%,購物中心/百貨/專業專賣店復業率41.9%,經濟型酒店等服務業復業率26%。而進入二季度,百貨和購物中心業態也逐步恢復了客流。

公開信息顯示,廣州天福便利、福建見福便利、武漢Today便利、安徽壹度便利、江西有家便利等區域頭部便利店品牌表示其營收已恢復至疫情前9成左右,其中客流量下滑在25%左右,而客單價增長達到20%~100%,整體處於增長態勢。

相比超市、賣場和便利店這些以剛需日用品為主的實體店而言,百貨和購物中心的不少品類並非剛需商品,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百聯、銀泰、豫園股份等都開始積極融合線上線下業務,開啟直播模式。從與網紅合作直播帶貨到企業高管直播帶貨,再到培養企業一線的潛力員工進行素人直播帶貨,遍地開花的直播業務和號召員工「激活私域流量」的舉措,都在協助商場恢復銷售並開闢新型零售模式。

如銀泰百貨邀請了近千名導購在家直播賣貨,實現「無接觸購物」。這一新零售模式已初見成效:一名導購直播3小時服務的消費者人數,相當於復工6個月服務的客流;一次直播產生的銷售額,相當於在門店上班一周的業績。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推出刺激零售增長、提振消費的活動和舉措。

上海啟動的「五五購物節」在二季度極大拉動了消費。「五五購物節」期間,直播場次超過29萬場,累計觀看人次達9.5億。阿里巴巴此前發布的《淘寶直播新經濟報告》顯示,在國內一線城市中,上海的淘寶直播無論是用戶觀看數量還是各類品牌的參與規模,均為全國第一。

其中,5月30日~6月5日,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商務委聯合主辦「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直播周」,發揮了在線新經濟的優勢,線上線下相互促進,不僅惠及實體經濟復甦,也為消費者帶來了一場覆蓋吃住行遊購娛的消費全產業鏈、全場景的「品質生活盛宴」,活動期間帶動線上線下消費交易額達50億元。直播周的影響力和規模效應拉動平臺消費的同時,助力了各類中小微企業的在線營銷,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實惠。如上海的地標性景點東方明珠旋轉餐廳,直播一小時就售出了超過8000份價格明顯較平時更優惠的消費套餐。

發揮「雲」優勢,培育發展消費新動力的,還有浙江。浙江省商務廳圍繞「浙裡來消費」這一主線,加大了各類消費券發放力度。據不完全統計,政企聯動已發放消費券累計達93.2億元,拉動消費308億元,並最終轉化為百萬商家的收入;同時,該省積極培育壯大疫情期間興起的「雲消費」「雲購物」「雲逛街」等數字消費新熱點、新業態、新模式,累計舉辦各類促銷活動180餘場,還出臺了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刺激汽車消費回暖。

福建漳州為提振消費信心、助力經濟全面復甦,同時提高公民納稅意識,從5月30日~12月31日,開展了「你消費、我買單,億元獎勵等你拿」個人消費發票抽獎活動,獎勵資金總額達到1億元。

活動時間內,凡是個人消費者在漳州市購物、住宿、餐飲、文娛、旅遊、住房領域發生消費取得的發票,由市稅務局將「發票代碼+發票號碼」導入抽獎系統後,由有關部門陸續組織10次一般消費類發票抽獎、7次特殊消費類發票抽獎。每期抽獎均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個獎項,按中獎發票票面金額的不同比例獎勵,最高可按中獎發票票面金額的100%獎勵。

到目前,該活動已經舉辦了三期抽獎。據漳州市新聞辦統計,符合一般消費類第三期抽獎的發票共計13283份,票面總金額4.94億元,比第二期分別增長107%和2805.9%。中獎總金額比第二期增加261.13萬元,增長1080.8%。其中,特等獎獎金高達18.98萬元,成為消費發票抽獎活動開展以來抽出的最高額獎金。

值得注意的是,漳州市將家庭首套新建商品住房消費發票,也納入了抽獎範圍。「商品房購買發票抽獎的比例是發票面額的30%,屬於特殊類別,能抽到的家庭太幸運了,幾乎可以省出一筆裝修費來。疫情得到控制後,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消費,我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吃飯、購物時都有了開發票的意識,不少人的消費發票都抽到了獎,雖然數目不大,但確實很開心,這一波發票抽獎活動太受歡迎了。」漳州市民蔣女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相關焦點

  • 數據顯示,十一假期消費火爆,中國經濟釋放強烈復甦信號,外媒承認...
    譚浩俊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10月1—4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20.2億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則顯示,全國鐵路客流持續高位運行,連續六天發送旅客超千萬人次。要知道,這是在各大景區都落實了限量、預約、錯峰、有序開放等措施的前提下出現的現象。如果沒有這些限制,景區的情況想必會更加火爆。即便如此,景區旅遊市場仍然恢復強勁,很多熱門景區的遊客接待量已經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 便利店消費大數據顯示:95後男生愛「化妝」 90後女生愛「買醉」
    12月9日,國內知名連鎖便利店便利蜂發布「2020年度人氣100商品」榜,總結出10個有趣的消費趨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一點。「這些反映Z世代消費痛點的趨勢,將為供應商推出新品提供重要依據。」針對發布消費趨勢報告的原因,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表示,該公司擬通過大數據掌握客群畫像,及時捕捉消費趨勢,利用數位化訂貨系統,做到千店千面,幫助合作夥伴在不同城市、不同場景精準找到用戶,共同孵化新品。▲便利店是年輕人購物的重要渠道之一。
  • 中國正接近自2009年以來的第一次消費價格通縮
    官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自2009年來從未出現過下滑。經濟學家的預估中值顯示,定於周三公布的政府報告可能會顯示11月通膨為零,其中至少五位經濟學家預測CPI會下跌。 與較早的通縮時期不同,這次CPI下降主要是受到單一商品——豬肉價格的驅動。
  • 百度消費搜索大數據:貨比三家、搜索30次,消費決策成熟化趨勢明顯
    消費活動總是持續不斷,讓人好奇一年又一年中蘊含的趨勢和變化。比如,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國民消費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消費喜好、需求變化、決策行為都呈現出什麼特點?  依託百度搜索大數據,我們發現了消費市場下沉化、消費人群年輕化、消費決策成熟化三大消費趨勢。
  • 日本經濟明年恐難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即將過去的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讓日本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衰退,經濟下滑之劇烈超過美國;展望2021年,日本經濟雖有望繼續緩慢復甦,但恐難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今年前兩個季度,日本經濟按年率計算分別實際下滑2.1%和29.2%,二季度經濟下滑幅度之深成為有可比統計以來最大降幅。
  • 解析航班、酒店、免稅消費數據:三亞旅遊真的很火爆……
    近日,界面新聞通過深度分析航班數量、酒店預定、免稅消費等方面的數據,對海南和三亞旅遊恢復情況做了詳細報導。報導稱,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是全國各大機場中疫後恢復速度最快的機場;三亞酒店消費也顯示出強勁恢復的趨勢;免稅銷售額持續增長……摘編如下↓↓↓1航空:恢復最快的機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是全國各大機場中疫後恢復速度最快的機場。
  • 井延坡工作室丨莫讓不良心理現象幹擾抗「疫」大局
    井延坡工作室丨莫讓不良心理現象幹擾抗「疫」大局■葛森翼在「全國一盤棋」的抗擊疫情大背景下,每個細微環節都與抗擊疫情的成效密切相關。因此,一定要謹防不良心理現象動搖民眾抗擊疫情的決心意志,幹擾國家抗擊疫情的大局。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民眾在信息消費中對「意見領袖」的盲從心理,容易成為謠言傳播的「幫兇」。網際網路時代,普通民眾在信息獲取與消費中因獲取渠道、認知資源等因素制約,容易盲目相信意見領袖,並在其長久的信息投餵中失去信息甄別能力,成為各類信息的「傳聲筒」。
  • 咖啡產業現狀: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我國的咖啡消費量一直在持續上升,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比世界咖啡消費增速還要高出2%,2019年人均咖啡消費量更是達到7.2杯,而中國到2025年的咖啡市場可以預計為2171億元。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超14萬家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名稱或經營範圍與咖啡有關。
  • 「宅經濟」令哪些商品「疫」外走紅?
    蘇寧易購數據顯示,自春節開始,印表機銷量增長迅猛,同比增幅已超200%。受到影響的不光是學生,很多上班族也開啟了遠程辦公模式,家庭辦公用印表機銷量同比增幅也超過100%。  與此同時,購物平臺上其它學習用品,如護眼檯燈、看書架、U盤、平板電腦、耳機等商品的訂單數也保持高速增長,平均同比漲幅超過140%。
  • 豬肉價格春節前上漲,專家:二季度有望回落至2017年水平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國家統計局1月11日公布數據,去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環比上漲0.7%。其中,豬肉價格由上月環比下降6.5%轉為上漲6.5%,為當月CPI貢獻了0.28個百分點。
  • 車市從來沒有報復性消費,最黑暗的時刻就在破曉前
    數據顯示,4月中國汽車銷量為207萬輛,同比增長4.4%,結束了中國車市連續21個月的下跌態勢。即便是在乘用車市場,261萬輛的銷量水平也已經與去年同期相差無幾。一汽-大眾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其4月共售出新車16.57萬輛,同比增長9.9%。同期,廣汽本田、一汽豐田和東風日產發布的月銷量也都呈現正增長。雖然市場沒有全面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部分車企的同比增幅仍然為負。但主流車企的銷量基本都實現了環比正增長,壓力得到大幅緩解。上汽集團4月銷量同比跌幅已從上月的近50%收窄至8.6%,奧迪品牌銷量環比增長38%。
  • 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揭示消費生態十大變化
    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 (記者 李佳佳)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16日在滬發布的《新消費引領下的「風」與「變」——2020中國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CBNData《報告》),從消費者、業態、品牌、營銷四大維度出發,描繪2020年度網際網路消費生態的新格局,梳理出2020年消費生態最值得關注的十大變化。
  • 尼爾森網聯:連接傳媒和消費,用數據創造價值
    今日內容:借「新基建」東風,行業邁向數據智能化時代投身數字經濟,企業的數據化轉型需求顯著對外合作與賦能,從自身的調整和升級開始自2010年成立以來,尼爾森網聯媒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CData)依託廣泛覆蓋的大屏、電臺和廣告監測網絡,先進的數據採集、處理技術、測量技術和分析模型,為媒體和品牌提供用戶視聽行為研究
  • 餐飲消費回溫,這些品類將率先「解凍」
    過去一年,茶飲的新興品牌出現下行趨勢,顯示行業集中度正不斷提高;同時,在頭部品牌的引領下,茶飲領域的行業標準和消費素質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人均消費20元以上的品牌,開店品牌量佔比高於關店佔比2.06%
  • 「宅經濟」令哪些商品「疫」外走紅?理髮器、打蛋機等上榜
    蘇寧易購數據顯示,自春節開始,印表機銷量增長迅猛,同比增幅已超200%。受到影響的不光是學生,很多上班族也開啟了遠程辦公模式,家庭辦公用印表機銷量同比增幅也超過100%。與此同時,購物平臺上其它學習用品,如護眼檯燈、看書架、U盤、平板電腦、耳機等商品的訂單數也保持高速增長,平均同比漲幅超過140%。
  • 豌豆公主app數據顯示 健康類品牌在日本跨境消費領域表現亮眼
    在剛剛結束的828五周年活動中,豌豆公主app數據顯示,相比去年,今年在日本跨境消費領域,健康類品牌的表現亮眼。  統計數據顯示,不僅是健康類商品,其它與健康相關的新消費商品和服務,諸如殺菌用品、廚房清潔、衛浴清潔、孕期護理等,在豌豆公主app也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疫情倒逼了人們增強健康意識,促進健康消費行為,疫情過後,健康消費需求也逐漸得到進一步釋放。全球化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發布的《戰疫人白皮書》顯示,80%的消費者稱疫情過後將關注健康飲食。
  • 李奇霖:M型社會和消費分級
    一些觀點認為奢侈品賣得好,主要是消費升級。消費升級這個概念並不陌生,前幾年在討論消費的時候,就經常提到它。支撐這個觀點的一個重要論據是,國際經驗顯示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時,就會進入消費升級階段。2018年開始,消費升級就提得少了。
  • 11月房租價格接近2017年9月的水平 杭州房租水平跌回三年前
    隨著多家長租公寓相繼爆雷,大量房源提前解約,推高租金的「高收低租」模式難以為繼,租金水平越來越回歸市場理性。我愛我家的數據顯示,目前杭州房租水平已跌回三年前。  杭州房租  回到三年前水平  杭州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杭州房租小幅波動,其中最高峰值出現在7月,單位租金價格為59.7元/m2/月。11月,單位租金價格跌至57.22元/m2/月。同比去年11月的60.2元/m2/月,降幅達4.95%。
  • 極光大數據:2020 咖啡消費市場洞察報告
    數據顯示,疫情過後消費者對健身、咖啡、餐飲、電影等各項生活服務類消費都有不同程度的支出增加意願。疫情期間,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其正常的生活服務消費需求受到了長久的壓抑,因此在疫情完全結束之後,消費欲望逐漸被點燃。從短期看,咖啡市場很可能會迎來一輪報復性消費的增長。
  • 淘寶數據解讀國人消費趨勢
    中關村在線消息:網際網路深入我們的生活,今年已是淘寶網誕生的第12年,就在早前淘寶網發布中國消費趨勢報告2015。通過報告可以發現,健康食品、智能設備、個性、傳統產品、運動等消費趨勢越加明顯,消費力也由一二線城市往三四級城市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