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洗壁村:文明鄉風吹進百姓家

2020-12-16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莫成 通訊員 孟春絨 吳映宜

「近來冰凍路滑,行人行車要注意安全,嚴禁『三無』車輛上路,騎摩託車要戴頭盔,安全第一……」12月7日,記者剛走進永順縣青坪鎮洗壁村,聽到村裡「村村響」傳來溫馨提示。

「法治鄉村建設,是我們村的一大特色。」洗壁村黨支部書記鄧發靜介紹,該村利用「村村響」、微信群、村民法治學校等平臺,經常性開展法治宣傳,村組幹部帶頭學法、守法,村民法治觀念越來越強。

正逢星期一,不少群眾前來村部辦事。為方便群眾,洗壁村成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對48項涉民服務一站式集中代辦。「上周到村部交了資料,這周就辦好了。」拿到剛辦下來的老年人優待證,71歲的村民鄧永懷笑容滿面,「以後乘車、看病更加方便了。」

村部樓前公示欄裡,貼滿了村裡的財務開支、低保發放、村幹部換屆選舉等情況明細。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該村嚴格執行「村級事務報告日」制度和「四議兩公開」制度,凡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事項,都要經黨支部提議、村支兩委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後方可實施,並對決議結果、實施情況公開,這使村民參與村裡事務的積極性與日俱增。

為做好法治宣傳,洗壁村在村部閱覽室裡專門騰出一個書架,擺放《憲法》《民法典》等法律類書籍,經常有村民前來借閱。同時,依託「互助五興」「五樹五健」等基層治理模式,制定村規民約,評選最美守法公民、最美脫貧攻堅人物,逢年過節還組織法治節目表演,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洗壁村還組建起由德高望重的老黨員、鄉賢組成的調解委員會,聘請法律顧問,鼓勵村民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有效化解糾紛,增進鄰裡和諧。「遠親不如近鄰,經過村幹部調解,我們兩家關係越來越好了。」村民陳光明因建房和鄰居王莉鬧了矛盾,村幹部得知後,幾次上門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兩家人受到教育,各自退讓一步,握手言和。

「以前一些村民法治觀念淡薄,打架鬥毆時有發生。」村裡輔警張青平告訴記者,通過法治宣傳和普法培訓,鄉風民氣大為改觀,打架賭博等惡習基本絕跡,實現了矛盾糾紛不出村,上訪等現象也很少了。該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等。

文明鄉風吹進百姓家,帶來各項事業順利發展。2017年,洗壁村脫貧出列。2019年,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3500元增加到6500元。如今,走在洗壁村,村容村貌乾淨整潔,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呈現出團結幹事、生機勃勃的新景象。

相關焦點

  • 天津市北辰區:鄉村走上振興路 文明鄉風吹進了百姓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雙街村按照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目標,大力推動黨的領導全面化、政治引領系統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治理服務精細化、應急管理智能化、產業發展高質化、鄉風文明品牌化、基礎保障標準化、村莊環境靚麗化,全方位惠及民生,踏上了鄉村振興的新徵程。
  • 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鄉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村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建設。結合農村實際,大力推進誠信教育,強化村民的社會責任意識、集體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提高鄉村群眾人文素養。結合新時代基層幹部群眾的理論需求,加強政策宣傳、知識傳授、價值傳播,提高鄉村群眾人文素養。組織社科專家基層行活動,推動鄉村黨的理論和社科知識普及。不斷推進公共文化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 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大舉行
    本次會議以「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為主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發揮湖北大學人才優勢、平臺優勢和智庫優勢,為推進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層面的影響力,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優勢效能的有效轉化貢獻力量。
  •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一、什麼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 靈山縣:以文明鄉風引領鄉村振興
    這是靈山縣將鄉村風貌提升與鄉風文明相融合取得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靈山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等陣地作用,大力開展文化服務和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以「一約四會」推動移風易俗,提升基層群眾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振興築「魂」提「質」。
  • 河南明確法治鄉村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
    原標題:我省出臺實施意見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到2035年法治鄉村基本建成  12月21日,記者從河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獲悉,日前河南省印發《關於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了河南省法治鄉村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 熱點,鄉村振興之鄉風文明
    一、鄉風文明求治之道,莫先於正風俗。農村的協調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離不開文明鄉風的助推、精神文化的涵育。當下,尊良俗、去低俗、廢惡俗日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構建精神家園的熱切期盼,扮靚美麗鄉村的共同心聲。
  • 普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系列報導 鄉風文明續寫美麗新篇章
    體驗製作古風團扇、糖葫蘆……一系列具有鄉村風情的活動在此舉行,吸引人們的不僅僅是這裡的傳統味道,還有和諧文明的鄉風民風。 說到鄉風文明建設,就不能不提文化禮堂,這已成為鄉村文化的凝聚點、新地標。 每年,螺門村都會舉辦開捕祈福活動,這是村裡最熱鬧的日子之一。文化禮堂裡,村民們自導自演的文藝演出火熱上演。
  • 鄉風建設成效明顯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2月14日,湛江市鄉風文明檢查組赴經開區民安街道龍灣村檢查指導
  • 「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天然港村:法治觀念強,主人翁意識濃
    交界之地,矛盾糾紛相對較多,但這裡卻是「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12月8日,記者探訪天然港村。該村黨總支書記張唐雲認為:「村民法制觀念強,決策村裡事務準確,從而大家越來越有幸福感、獲得感。」「鄉村要治理好,村民的法制意識是基礎,也是關鍵。」
  • 「基層動態」杜爾伯特縣開展「法律進鄉村」暨「鄉村志願行」法治...
    為了進一步深化「法律七進」活動,讓法治宣傳深入農村、貼近百姓,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滿足農村和農民對法律知識的需求,近日,杜爾伯特縣司法局江灣司法所聯合派出所和相關部門一起開展了「法律進鄉村」暨「鄉村志願行」法治宣傳主題活動。
  • 南沙蘆灣村:建設美麗鄉村,打造文明鄉風
    目前,通過農村汙水處理系統的建設,村域內現有水面、水質得到有效保護,美麗鄉村面貌不斷顯現。同時,蘆灣村還是一個文化匯聚的村落,曲藝社、農家書屋、老人活動中心、燈光籃球場、文化廣場等文化設施和各種文化活動都在村內大放光彩,形成優良家風、文明鄉風和新鄉賢文化。
  • 「百丈峰會——大家談」界水鄉鄉風文明建設座談會
    為加強新餘市界水鄉精神文明建設,探索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構建和實現我鄉農村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有效載體和途徑,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近日,以「營造文明鄉風,推進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百丈峰會--大家談」活動在界水鄉政府舉行,界水鄉司法所所長鍾卉及宣傳戰線的幹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文明新風吹進百姓內心深處
    柿子園鎮為積極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進行了不少嘗試。時時講黨性,事事作表率,農村黨員在樹文明新風中起著模範帶頭作用。柿子園鎮通過召開黨員幹部大會、專題座談會、成立紅白理事會等形式,給廣大群眾打招呼、敲警鐘。黨員幹部從自身做起,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樹立移風易俗的風向標,以良好形象影響帶動群眾,以榜樣力量引領新風正氣。
  • 河南村:文明鄉風浸潤百姓心田
    對於我們村『兩委』和村民來說是一種激勵,下一步我們逐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把鄉村振興和鄉村旅遊相結合,打造成呼市人嚮往的美麗鄉村!」河南村黨支部書記範前恆高興地對記者說。河南村距離呼市市區30公裡,全村總面積6.2平方公裡,常住村民有238戶458人。
  • 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西安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紛呈
    今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濃鬱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在打通教育、服務、宣傳、引領群眾「最後一公裡」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全市農村文明程度、社會風氣等發生可喜變化,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了,心勁兒也更足了
  • 推動新鄉賢文化建設與鄉村治理有機融合
    新鄉賢文化作為提升鄉村德治的重要內生推動力,突出榜樣教育和示範引領,能夠使其內化為村民的情感認同,外化為價值導向和行為規範,在教化鄉民、淨化鄉村風氣、引領文明風尚、涵養文明鄉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三是引領鄉村法治建設。
  • 涪陵區:文明鄉風徐徐來 靚麗鄉村美如畫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之「魂」,是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1月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涪陵區義和鎮以開展促進鄉風文明為切入點,不斷修煉鄉村治理效率和移風易俗成效「內功」,著力解決移風易俗不「易」等問題,為有效遏制農村陳規陋習、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美化人居環境、涵養文明鄉風注入活力,吹響文明號角,繪就義和鎮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