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時期
全國各大中小學延遲開學時間
「停課不停學」
「在線複課」是應對疫情採取的非常舉措
老師們變身「主播」,同學們成了「粉絲」
如何讓在線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華中師大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左明章教授團隊編制發布
「中小學在線教學小貼士」
希望為特殊時期的基礎教育貢獻「華師力量」
組織管理篇
中小學「在線複課」是為了應對疫情而採取的創新之舉和有效策略,同時也是非常規應急舉措,對區域在線教學做前期規劃很重要,實踐過程中的調整完善同等重要,要重視在實踐中開展探索研究,儘快總結成功經驗,形成典型案例並推廣應用。
開展在線教學對絕大部分學校和老師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需要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機制和策略,來鼓勵和支持學校和教師應對挑戰、取得成功。
教師熟練使用在線教學平臺和工具、掌握在線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是在線教學能夠順利有效開展的前提與關鍵,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非常必要。
鼓勵各學校組建在線教學教師協作團隊,開展集體備課、合作開發資源等活動,通過問題研討、任務分擔、資源共建共享等策略,既可以不斷優化在線教學設計方案和實現資源整合,又可以不斷提升教師的在線教學能力,還可以增強教師開展在線教學的信心與動力。
組建由教研員、在線教育專家、學科帶頭人等人員構成的專家團隊,為科學決策、教師培訓、創新實踐、教學研究等提供智力支持與專家指導。
建立多元的正向激勵機制(如在線教學工作量獎勵、優秀案例評選、先進單位與先進個人評選等),調動中小學校長、教師以及其他在線教學相關工作人員參與在線教學的積極性。
開展在線教學質量跟蹤監測與評估,及時發現在線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成功的經驗,不斷調整優化組織方式和實施策略,提升在線教學實效。
一個技術故障就可以毀掉一節課,還有可能使師生失去開展在線教學的信心和耐心,因此,平臺的選擇要重點考量運行是否穩定、操作是否簡便,同時必須還要有運維團隊和處置機制來保障平臺的穩定正常運行。
優質教學資源是有效開展在線教學的基本前提,學區可組織或委託專業團隊完成優質資源的收集、整理、推送等工作。
直播主講教師篇
名師直播課堂是大規模實時在線授課方式,有利於優質教學資源尤其是名師資源的共享。由於參與在線課堂的學生數量眾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風格、學習能力必然存在差異,授課時如何照顧到更多學生,將是主講教師備課授課的主要挑戰。
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直播授課要複雜得多,壓力也更大,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調整教學的彈性偏弱,所以直播授課前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非常有必要。
直播課堂的教學設計方案應覆蓋課前、課中、課後等所有環節,並根據教學設計方案開發授課課件、音視頻資源、文本資源、課前導學、課堂練習、課後作業等所有教學資源。
名師直播課堂是「雙師課堂」,參與直播課堂的學生班級的任課教師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織者和完成者,要構建主講教師與任課教師的協同工作和溝通交流的機制。
主講教師與部分任課教師組成教學團隊,開展集體備課和教學研究的緊密協同。
教學設計方案和所有資源須提前共享給所有任課教師,還可以錄製說課視頻在課前共享給所有任課教師。
中小學生觀看教學視頻的專注度難以長時間保持,多數專家建議將15分鐘作為連續視頻講授的時長極限。為了便於組織和安排,名師直播課一般按每次課時長30-40分鐘安排,這種情況下,主講教師需要採取策略將講授分成若干個短時長的段落,段落之間安排非講授活動進行調節。
直播授課基本上是主講教師單向傳播,難以開展深入的師生互動,需要採取有效的授導策略(如語言生動有趣、啟發式策略、設問-分析-總結策略、案例分析法等)來提升學生的臨場感和參與度。
視頻直播教學的信息傳遞節奏較快,容易導致學生的認知負荷過重並進一步影響其認知加工成效。主講教師在直播授課時要採用適當的策略(如複述、精簡內容、內容結構化、知識可視化、舉例、回顧、段落小結等)調控信息傳遞的節奏。
任課教師篇
任課教師是組織教學班開展學科課程在線教學活動的第一責任人,既要承擔教學班課程教學的計劃、組織、管理等任務,更要完成教學實施過程的一系列具體工作。在線教學的複雜性及其經驗的缺乏,將使老師們面臨巨大的挑戰。
在線教學活動既可以採用實時活動(如名師直播課堂、空中課堂、同步互動課堂等),也可以選擇非實時活動(如在線自主學習、視頻教學等),還可實時或非實時使用其他教學活動(如在線討論、在線輔導答疑等)。教與學的活動在時間上是否要求同步,是設計在線教學活動要首先考慮的因素。優化組合使用多種在線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改善在線教學的效果。
同步互動教學具有實時性與互動性的特徵,與傳統課堂教學最為相似,較適用於以班為單位的在線教學,但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線互動教學與課堂面對面教學還有不小的差異,需要採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來保持學習者的臨場感和參與度。
在線教學過程中可供教師靈活調整教學的彈性偏弱,教師需提前做好詳細的教學設計,並準備好教學需要的授課課件、音視頻資源、文本資源、導學案、課堂練習、課後作業、反饋問卷等所有教學資源,還應準備好應對突發問題的預案。
在線教學師生在空間與時間上的分離,要求教學信息、教學指令的傳達必須清晰無誤。選擇高質量資源、信息傳達清晰簡明、共享信息資源和教學文本等,可以提高信息傳達的準確性。
開展在線教學要重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可以利用在線平臺、社交媒體開展互動活動,如頭腦風暴、在線問答、在線討論、小練習、學生互評、創意分享等,以增強在線教學的吸引力。
在線教學活動中的教學反饋一般是延時反饋,要鼓勵教師和學生第一時間做出反饋。教師可利用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收集反饋信息,也可利用在線平臺、社交媒體開展提問答疑、作業批改、練習測驗、問卷調查、個別交流等反饋活動。
在線教學中由於師生分離,習慣了學校集中教學的學生會產生孤獨、無助、茫然等情緒,增加互動、交流、討論、反饋等環節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社會臨場感,改善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線學習活動中,學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任務拖拉等現象,教師應採取相應策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與學習效率。
教師需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發揮好家長的作用,家校合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家長篇
相比於傳統教學,在線教學授課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組織管理效率會明顯降低。家長作為家庭教育責任的承擔者需意識到自身對線上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作用,要做好輔助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關注學生學習動態、與教師保持密切溝通。
學生進行在線學習時需要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家長應提供計算機、電子平板或智慧型手機等可供學生進行線上學習的設備,提前安裝調試需要使用的在線教學平臺和信息化工具,並保證設備和平臺系統能正常運行。
家長和學生應提前熟悉在線教學平臺和工具,儘量避免因技術操作問題對學習體驗和課堂參與造成不良影響。使用出現問題時應及時聯絡學校、教師或平臺運營團隊加以解決。
學生線上學習的物理學習空間以家庭為主陣地,家長應創設安靜明亮且不受幹擾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家長應根據統一的教學安排,幫助學生規範生活作息時間,並逐步強化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家長還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與讚賞以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線上學習方式對學生學習自制力有更高要求,需要家長的學習陪伴,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家長還要時常關注班級信息發布,提醒督促學生完成各類學習任務,鼓勵學生主動與教師、同學互動交流。
線上學習將導致學生較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家長要引導學生合理用眼,並儘量減少學生除學習需求外對電子設備的使用。
家長鬚和學生形成和諧融洽的溝通交流機制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身心狀態,並對學生反映出的學習問題和日常問題進行積極開導。適當開展諸如讀書、室內運動、親子遊戲等家庭活動,以陽光樂觀的心態面對特殊時期帶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挑戰。
家長可以與教師和其他家長保持密切聯繫,溝通信息,反饋情況,交流經驗,合力打造積極融洽的班級社群氛圍。
學生篇
加強自我管理。面對即將開展的在線學習,同學們應根據學校課程安排規範生活作息時間,做到不熬夜、不賴床、規律飲食、減少玩樂。在線學習時需要同學們做自己學習的主人,並提醒自己做好自我管理,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做好課前準備。同學們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一方面,掌握學習平臺及工具的各項功能操作、準備好課本等學習用品、接收保存課表、及時查看信息發布、提前進入學習平臺等待上課;另一方面,根據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完成預習任務。
積極主動學習。在線學習的活動類型豐富,有觀看教學視頻、在線問答、討論交流、作品分享、在線測試、自評互評及填寫問卷等,同學們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排除一切幹擾。同學們要意識到相比於學校學習,在線學習面臨著更多的幹擾,比如嘈雜的環境、過於安逸的學習環境及網絡不良信息等。同學們需要有更高的自制力,做到專注聽課、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各類學習活動、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沉著應對問題。在線學習若出現聲音卡頓、畫面不清晰及網絡延時等問題,請同學們耐心等待,切勿煩躁不安。同學們可以嘗試自己檢查設備與網絡是否正常,也可以及時聯絡家長和教師來加以解決,並在課餘時間自覺地回看教學視頻以補齊缺失的課程。
完成練習作業。作業與練習有著鞏固新知的重要作用,同學們要及時完成、認真對待。在線學習的作業與練習的提交一般是在線提交,同學們還應按教師要求規範提交。
加強溝通交流。在線學習使師生、生生間難以開展面對面的交流,同學們可以藉助網絡工具加強和老師、同學的溝通交流,分享學習生活感悟、問題,實現互幫互助。家長也是重要的陪伴者,同學們也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交流。
正確用眼護眼。在線學習需要長時間注視電子屏幕,同學們應注意合理用眼、正確護眼。課下可以採用遠望、閉目、做眼保健操、觀看綠色植物等方式保護眼睛,並儘可能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使用。
管理學習任務。為了幫助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同學們應根據學習要求及自身情況制定個人學習計劃管理表,幫助自己合理安排時間和任務,並按計劃完成任務,也幫助自己反思任務制定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並進行改進。
在線閱讀活動篇
在線閱讀活動是有組織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閱讀教學活動,有效的組織、有趣的活動安排、在線社區的互動交流,是在線閱讀活動能否順利開展的三大關鍵策略。
在線閱讀活動中,鼓勵學生閱讀紙質材料(如紙質書籍、電子稿列印版),一般只有在紙質材料缺失、只能線上獲取閱讀資源的情況下才選擇在線閱讀;歡迎家長參與開展親子閱讀活動,邀請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開展在線閱讀活動前,教師要做好詳細具體的活動方案,明確每個閱讀任務的具體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閱讀材料,做好閱讀任務的布置、完成期限、具體活動(如視頻導讀、在線討論交流等)分階段重要時間點、分階段作業、評價反饋等具體安排。
要適時發送學習任務單給學生,對學生的每天閱讀量、音視頻資源和拓展資源學習、在線分享、作業提交等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可以根據目標和閱讀內容、選擇恰當的形式(如進度打卡、摘抄精美詞句、畫圖、讀書筆記、讀後感、小作文、作者簡介、寫作背景、朗誦、製作思維導圖等)布置分階段作業。
開展在線閱讀活動要準備好相關資源,比如導讀視頻、閱讀電子版資源、擴展閱讀資源、學習任務單、作業模板、進度打卡表、自評表格等。
選擇閱讀材料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特點、時間周期及其與語文教材的關聯,鼓勵開展整本書閱讀、專題系列文章閱讀,低齡段小學生可進行繪本閱讀、短文閱讀等。
在線閱讀活動中,學生的線上活動主要是獲取資源、基於資源的自主學習、在線聽課、在線交流與分享、在線提交作業或作品等,線下活動主要是基於紙質文本的閱讀、作業的完成等。
以教學班為單位構建在線學習社區,恰當的組合開展在線展示、交流和評比活動,有助於營造積極的在線學習社區氛圍,對學生完成閱讀任務有引導、激勵、督促等作用。
在線展示是學生發布和展示自己的閱讀摘抄、讀書筆記、閱讀心得、小作文、小作品等;在線交流包括網絡答疑、學習資源分享、作業或作品的點評或互評、熱點問題討論等;在線評比是指圍繞閱讀主題舉辦的手抄報評比、思維導圖評比、徵文評比、好書推薦語評比等。
在線閱讀活動中對學生的評價應偏重表現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表現性評價主要基於在線閱讀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行為和作品來進行評價,發展性評價是指向學生讀寫能力發展而開展的過程性、診斷性、差異化、多元化的評價。
在線集體備課篇
抗疫期間火速啟動中小學在線教學活動,教師驟然面臨在線教學經驗缺乏、教學資源嚴重不足、教學任務極其繁重等諸多問題,有組織的在線集體備課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策略之一。
在線集體備課是採用在線方式、集中群體智慧、通過任務分擔和共同研討來完成備課工作。開展在線集體備課有助於緩解教師備課任務過重的壓力,也有利於制訂更為恰當與優化的教學方案,共建共享更多更優質的資源。
全面戰「疫」期間,應優先針對中小學在線教學系統化、常態化、大規模開展的普遍性需求來組織在線集體備課,以尋求備課成果具有更大範圍內的適用性與普及性。學區和學校管理者要充分發揮組織管理作用,根據常態化在線教學的需求,做好在線集體備課的系統規劃和組織工作。
已成建制的名師工作室、教研團隊、備課組是迅速有效開展在線集體備課的核心力量,由其承擔在線教學備課工作的重點、難點任務,可以有效保障備課成果的質量。
雲備課平臺、社交媒體(如QQ群)、協同寫作平臺、視頻會議系統等支持在線集體備課的平臺和軟體很多,也各有特點,要根據現實條件和活動需求選擇、使用合適的平臺或軟體,來支持團隊更有效地開展在線集體備課活動。
在線集體備課小組的成員不宜過多(一般建議以4-10人為宜)。小組成員的角色包括主持人(備課組長)、主備教師、參備教師、輔備教師。主持人承擔組織協調、任務安排等職責。小組成員承擔主備任務時其角色為主備教師,參與別人主備任務時其角色變為參備教師。輔備教師是主備教師的助手,一般不承擔主備任務。
在線集體備課活動需要按團隊協商的時間計劃表實施,其基本流程與主要環節包括:任務分工-主備人初備-主備人與參備人集體研討-主備人復備-整理提交備課成果。若時間允許,可在初備前增加「備前研討」環節,也可增加「備課-研討-修改」的循環次數。其核心是要體現職責明確、相互啟發、集中智慧、整合資源、成果共享的理念。
一份在線集體備課的成果,應包括指導該教學活動實施的所有材料,如:教學設計方案,多媒體課件,音視頻資源,文本資源,導學案,預習練習,課堂練習,課後作業,反饋表格等。
備課教師採用在線集體備課成果開展教學實踐,根據實際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反應進行反思與總結,必要時還可組織備課組再次研討,進一步修改完善教學設計方案和相關資源,形成完整備課方案並推廣應用。
在線集體備課要發揮信息化優勢,靈活開展同步或異步的小組研討,合作開展在線協同寫作,廣泛在線搜集優質備課資源,及時共享資源和發布成果,切實提高集體備課的成效。
「在線複課」作為應對疫情而採取的非常規應急舉措,對所有相關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家長和技術服務機構,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我們推出「小貼士」,就是針對參與在線教學的各方人員,用少量的文字和精練的語言,重點在如何認識在線教學、如何規劃與設計、有哪些重要關注點、可採用哪些策略與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歸納與總結。它並不是操作手冊,而是一個認識與實踐在線教學的框架或腳手架,保存在手機裡或是列印出來置於手邊,偶爾翻看,或有啟發。——華中師大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左明章教授
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全國各個中小學
從一線教師到廣大學生、家長都在接受考驗
華中師大將一如既往
為支持中小學校教師開展在線教學獻策出招
更多內容,可關注
↓↓↓
華中師大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微信公眾號「信技山莊」
推薦閱讀
▷
▷
▷
▷
▷
華中師大宣傳部輿情與新媒體中心
原標題:《@全國中小學師生和家長,最全「線上教學」攻略來了,華中師大為你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