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外浮華盡閒物,塵世無人知此景。」8月31日,由孔學堂藝文館與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合作,共同推出的「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將在貴陽孔學堂中化國際研修園孔學堂藝文館開展,屆時,百餘幅浮世繪精品畫作將首次亮相貴州。
「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
展覽開幕之際,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館長趙堂偉先生講述了自己的浮世繪情結與收藏之路。
1萬餘幅藏品記錄近30年收藏之路
「這次我們帶來了120餘幅浮世繪版畫作品,其中有部分版畫已有200百多年的歷史。」趙堂偉先生告訴記者,展示出的浮世繪精品,皆為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潛心收藏而來。
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館長趙堂偉先生
「印象中,還是小孩的時候就喜歡收集中國的年畫、連環畫,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從中國的傳統木板年畫歷史中接觸到日本浮世繪,就開始收藏浮世繪作品。」
近30年的收藏之路,趙堂偉先生的收藏足跡遍布了日本、美國、歐洲等世界各地。目前,春秋版畫博物館已陸續收藏了中國傳統木版年畫、現當代版畫、日本浮世繪等藏品1萬餘幅(張),以及印版、書票、書籍、文獻、手稿、等3萬餘件。「這些作品中,有數百件江戶時代的畫作,時間跨度近300年。」
趙堂偉先生(左三)介紹浮世繪作品
「這些作品多是浮世繪各個時期的精典之作。」趙堂偉先生表示,浮世繪大多是畫工、刻工、印工三者相輔相成的藝術作品。在他的收藏中,集合了20餘位日本浮世繪各個歷史時期代表人物的作品,包括浮世繪三大家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以及東洲齋寫樂、豐原國周、溪齋英泉等日本著名浮世繪畫家的精品畫作。
每一幅版畫都是民間生活的講述者
關於版畫的歷史,趙堂偉先生介紹說:「中國的木版年畫與日本浮世繪有著深厚的淵源和緊密的聯繫,這種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逐漸被引入日本,被日本藝術家吸納、演變成表現日本世俗生活、百姓飲食起居的民間藝術——『浮世繪』。」
葛飾北齋畫作《神奈川沖浪裏》
浮世繪作為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其題材取自市井生活、人物百態,以及自然風景等各種主題的時代景象,刻畫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與民俗風情。「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民眾生活習俗的生動寫照,也是大眾文化傳播的重要文藝載體。」
「以此次亮相展覽的葛飾北齋畫作《神奈川沖浪裏》為例,畫作描繪的是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洶湧澎湃的海浪,浪裡有三條奮進的船隻,英勇的船工們正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進行著驚險而激烈的搏鬥,表達了人們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秦風畫作《女優》
此外,還有高橋松亭的《富士山》《鄉間冬景》、秦風的《女優》等精品浮世繪畫作將亮相「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讓觀眾近距離欣賞到浮世繪這一日本美術的靈魂代表。
「這是我們第一次將這些藏品帶到貴州,甚至是西南地區,就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朋友了解版畫藝術,了解浮世繪與中國文化的歷史淵源。」趙堂偉先生說。
【直播預告】
溪山翰跡|「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
直播時間:2020年8月31日14:30
直播地點:貴陽孔學堂
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演劇的藝術形式,其獨特的色調與丰姿,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究其源流,可追溯到隋唐時期的門神畫及後來的年畫,從630年的盛唐開始,日本不斷派出大批遣唐使者及留學生前往中國學習,形成了龐大的唐文化圈,為中國文化藝術在海外的傳播及日本浮世繪藝術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孔學堂自創建以來,本著「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發展理念,成功舉辦了「世界的孔子國際漫畫展」「2017環太平洋·加拿大本拿比中國貴陽國際友好城市藝術展」「王陽明國際漫畫展」「塞萬提斯與唐吉坷德國際漫畫展」等重要的國際展覽,較好的促進了中華文化的世界融合與交流。為讓更多的人了解浮世繪這一藝術形式與中國文化的淵源,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擬舉辦此次展覽。
來源 孔學堂
編輯 鄔建玲 陸維剛
編審 李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