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上班上到下午三四點
是不是總感覺飢腸轆轆、昏昏欲睡
思緒開始飄散
注意力也都無法集中了?
明明中午已經吃得很飽了
為什麼身體還總是會感覺到餓呢?
帶著這個疑問
今天小七繼續和大家來探討探討
01
要看中午吃了什麼
食物的組成不同,胃排空的時間就不同。如果中午攝入的蛋白質、油脂和膳食纖維比較少的話,午餐的消化吸收會比較快,飽腹感會持續的更短一些,所以會在下午感到飢餓。
午餐可以吃得豐富一點,很多人午餐攝入更多的是碳水米飯、澱粉等非常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很快就會感覺餓。如果我們的午餐能攝入多一點纖維蔬菜類,多一點蛋白質肉類,消化不會太快,產生餓的感覺也就沒有那麼快。而且,富含纖維和蛋白質的食物,給我們的飽腹感也會更強。
02
喝水少
如果我們的身體缺水,也會感覺飢餓。如果嘴唇乾裂、小便偏黃,說明身體正處於脫水的一個狀態。
可以喝點水試試看自己到底是渴了,還是單純的餓了。
03
習慣問題
我們的身體不管是真的餓還是一個習慣,都會分泌消化液,促進產生餓的感覺,即使不是真的餓,身體這種餓的習慣還是會有的。
如果在此之前,你有在三四點吃東西的常態,可能就是因此而養成了一個習慣。
04
中午吃了太多升糖指數高的食物
如果中午吃了太多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如胡蘿蔔、南瓜、油條、烙餅、麵條等,血糖上升得快掉得也快,掉下來之後就會感覺餓了。
05
正常的生理反應
早上8點吃早餐,12點餓了這不是很習以為常的事情嗎?為什麼4個小時放到下午,就糾結了呢?按照12點左右吃午飯,4點左右餓算是很正常的,因為基本上三四個小時,胃裡的食物基本上已經排空了。
餓的時候可以吃點玉米、紅薯、酸奶、水果、堅果之類的食物,不要吃太多,適當攝入,能扛到晚餐就成,這樣既能保證下午的狀態,又能減少晚餐攝入過多的熱量。
只要沒有持續進食,下午三點半到四點半期間,犯餓是正常的。這事兒幾乎不分春夏秋冬,就好比天氣太熱適合宅著吹空調,天陰下雨適合宅著睡覺一樣。
由於午後人體的消化能力增強,此時進食也是好處多多,尤其是針對上班族來說,可以補充能量、恢復體力,還可以幫助人們將精力保持到黃昏,進而使晚餐比較清淡,形成健康飲食。
每日食補金方
腐皮雞蛋湯,將腐竹皮浸洗;雞蛋去殼打爛,攪勻待用;紅棗去核洗淨;腐竹皮與紅棗置瓦煲,加水四碗,煲至棗爛,下冰糖、雞蛋一齊攪勻,即可飲用。
豬肝面,將豬肝洗淨,切成薄片,加上食鹽、味精、豆粉,攪勻。將鍋置武火上,放入素油燒沸,倒入豬肝,連續翻炒,熟後起鍋。將鍋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下入麵條,熟後撈入碗中,加入豬肝即成。
來源:《中華養生寶典》
餓了就要吃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當然了,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萬一吃成個大胖紙就不好啦
注意
如果身體確有不適,請務必去醫院檢查
健康食補正當時,你想要的知識小七(微信公眾號:七穀食補)這裡都有喲~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素材源於網友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筆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