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能美化環境,是新時尚。」8月15日,銀川市西夏區隆光西萃芳庭小區居民張海燕告訴記者,小區乾淨整潔,美得像花園,身處其中幸福感滿滿。今年以來,銀川市相關部門制定居民小區「區塊鏈+垃圾分類」多方聯動模式試點實施方案,在民生花園、怡安小區、閱海萬家E區、麗子園等12個小區試點,3.7萬多住戶積極響應,成為「綠色業主」。
隆光西萃芳庭小區是棚改小區,小區1600多住戶中棚改安置戶超過千戶。「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之所以這麼高,與模式創新密不可分。」銀川市市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區塊鏈+垃圾分類」模式相比只有投放資源垃圾才能兌換積分的模式,其應用更廣泛,居民得到的實惠更多。
其具體操作模式為,通過區塊鏈技術建立社區消費鏈積分獎勵機制和平臺,將物業方、社區商業和業主方形成利益共同體,居民通過正確投放垃圾獲得「綠色業主」資格,平臺對垃圾分類量累計積分,根據一段時間垃圾投放量的增加,不斷晉升綠色會員級別,級別越高,在社區加盟商業體消費享受的打折優惠力度越大。同時,消費也可計入積分。
這些積分不僅可以兌換日用品、牛奶等,還可以用於在加盟商業體消費抵現,以及抵扣物業費、停車費、水電費。要想獲得更多積分,居民還可以發動身邊鄰居、親戚朋友一起參與成為「綠色業主。
「居民有獎勵,消費有優惠,加盟商業體獲得穩定客源收益有保障,物業費通過積分抵扣增加了收繳率,環境也變好了,居民垃圾分類的習慣也培養出來了,一舉多得。」銀川市市政管理局環衛固廢科工作人員王海燕說,從「要我參與」到「我要參與」,再到「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習慣養成,既要靠獎勵機制的持續,也要靠良好氛圍的營造。
目前銀川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覆蓋7個示範片區、468個居民小區、78家區直機關單位。2020年底,將努力實現全市80%以上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60%以上小區進行廚餘垃圾分類。(記者 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