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產業鏈

2020-12-22 優迎

傳統化石能源具有實物形態,其貯藏直接使用物理容器。而電能無實物形態,即發即用。當發電端和用電端出現不一致,則電能需要得到及時的儲存,儲能需求孕育而生。

儲能是指通過介質或設備,利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把能量存儲起來,根據應用需求以特定能量形式釋放的過程,通常所說的儲能主要為儲存電能。儲能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電力穩定性和可用性,儲存的能量可以用做應急能源,也可以用於在電網負荷低的時候儲能,在電網高負荷的時候輸出能量,用於削峰填谷,減輕電網波動,同時還可以增強可再生能源利用。

根據技術特點的不同,儲能可劃分為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電磁儲能。機械儲能以抽水蓄能為主,是目前最為成熟、成本最低、使用規模最大的儲能技術;電化學儲能以鋰離子電池為主,是應用範圍最為廣泛、發展潛力最大的儲能技術;電磁儲能成本較高,目前佔比較低

儲能是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高佔比能源系統、能源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技術,近年來持續穩定發展,根據CNESA 全球儲能項目庫數據,2015-2019 年,全球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從164.7GW 增長至184.6GW,總體來看持續穩定發展。截至2019 年底,全球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184.6 GW,同比增長1.9%,其中抽水蓄能累計裝機佔比最大,為92.6%,同比增長0.2%,其次為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9520.5MW,佔比5.2%。

中國的儲能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幾年發展速度令人側目。2015-2019 年,中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從23.2GW 增長至32.3GW,CAGR 為8.62%,相比全球同期2.89%的數據增長明顯。截至2019 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2.3GW,同比增長3.8%,佔全球市場總規模的17.6%,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30.3GW,同比增長1.0%;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位列第二,為1709.6MW,同比增長59.4%。

全球抽水儲能裝機規模在2016 年經歷了相對快速的增長後,2016-2020 年Q1 增速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全球抽水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增速從2016 年的13.44%下降至2019 年的-0.35%,與此同時,我國的相應數據也從17.37%下滑至0.73%,增速均持續放慢。2019 年,全球抽水蓄能累計裝機規模有所下滑,規模為170.1GW,同比下降0.35%,佔全球儲電裝機總規模的92.6%,我國抽水蓄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0.27GW,同比增長0.73%,佔全國儲能裝機總規模的93.4%。雖然抽水儲能佔比呈下降趨勢,但在全球儲能結構中依舊佔據絕對領先地位,在所有儲能形式中佔比超過90%,也是最為成熟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之一

抽水儲能電站通常容量較大,額定功率可以從100MW 到2000MW,工作時間範圍相對較寬從4h 到10h,單位功率建站成本要低於其他類型儲能電站約為500-900 美元/kW。但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有:(1)由於抽水儲能過程中機械損耗較大,所以抽水儲能電站效率相對較低,為60-75%;(2)響應時間較長,從靜止到滿載通常需要2-2.5 分鐘,從空載到滿載通常需要30-35 秒;(3)電站建設周期較長,一般需要8-10年;(4)建設完全依賴於地理條件,即當地水資源的豐富程度,並且一般與電力負荷中心有一定的距離,面臨長距離輸電的問題。基於抽水儲能電站的上述特點,通常抽水儲能電站用於大電網調峰和大電網黑啟動等方面,考慮到它技術難度較低,放電功率較大,更加適合大規模的月周期的儲能需求

電化學儲能相比抽水儲能效率更高,對外部環境條件依賴更小,相比電磁儲能,技術相對更為成熟,成本更低,應用範圍也更廣,因此電化學儲能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全球儲能累計裝機小幅平穩增長的背景下,電化學儲能卻飛速發展,2014-2019 年,全球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從893.5MW 迅速上漲至8216.5MW,CAGR 高達55.85%,中國的電化學儲能發展更為迅速,累計裝機規模從129.63MW 攀升至1709.6MW,CAGR 高達67.51%。截至2019 年,全球已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的累計裝機規模為8216.5MW,佔全球儲能裝機比例5.2%,同比增長24.02%,中國電化學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1709.6 MW,同比增長59.37%,佔中國儲能市場的5.3%,在2018 年的爆發式增長後,全球和中國的電化學儲能市場在2019 年逐漸回歸理性,雖然較2018年126.39%、153.46%的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維持了全球市場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

電化學儲能是指以化學電池的形式存儲電能,並在需要的時候進行釋放的一種儲能技術,根據存儲介質不同可分為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液流電池等。其中鋰離子電池是目前電化學儲能市場中最常用的。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已投運的儲能項目累積裝機規模達184.6GW,其中電化學儲能佔5.2%,僅次於抽水蓄能位居第二;鋰離子電池累積裝機量約為1378MW,佔電化學儲能的80.6%。

截止2019年底國內已投運儲能累積裝機量為32.4GW,佔全球儲能市場的17.6%;其中17電09化.6學M儲W能,累佔積全裝球機電量化達學儲能總安裝量的18%;鋰離1378子M電W池,累佔積國裝內機電規化模學達儲能的80.6%,遙遙領先於鉛蓄電池的17.8%。

由於不受地形限制,且成本不斷降低,電化學儲能在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均有著大需求。在發電側,電化學儲能可以彌補火電調頻響應速度慢的劣勢,提高機組運行效率;也可以與間歇性能源如風電和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配套使用,起到緩和波動和平滑控制的作用,滿足併網要求,同時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棄風棄光」。在電網測,電化學儲能除了可以提供調頻、調峰、黑啟動等輔助服務外,還可以緩解電網阻塞,延緩輸配電設備擴容升級,減少低效電網投資,提高電網盈利能力。在用戶側,儲能可以與分布式光伏配套使用,實現電力自發自用從而降低用電成本,此外,還可用於峰谷價差套利,低電價時預先充電,高電價時放電,還可作為備用電源,在電路故障時保證供電可靠。

電池儲能系統由電池(如鋰離子電池、鉛蓄電池)、電池管理系統(BMS)、儲能變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統(EMS)和其他電氣設備組成。儲能變流器用於連結電池系統和交流電網,可進行直流和交流的相互轉換;電池管理系統用於監測電池狀態(如荷電狀態、電壓、電流、溫度、健康狀態等),並對電池充放電進行管理和優化,保證安全、平穩運行;能量管理系統用於電能數據採集、監控、調度等

電池是存儲及輸送電能的核心部件,也是電化學儲能項目中成本佔比最大的部分。據中國儲能網公布的數據,在一套完整的箱式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中,電池成本約佔58.6%,儲能變流器成本佔15.5%,電池管理系統和能量管理系統佔17.6%,箱內其他成本佔8.3%。

鋰離子電池由於其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充電速度快而成為儲能最佳技術路線之一。截至2019年底,國內鋰離子電池累積裝機規模達1378MW,佔電化學儲能的80.6%。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產業已成規模,電池組生產成本迅速降低。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2010-2019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組的平均價格由1183美元/kWh降至156美元/kWh,下降幅度高達86.8%。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鏈齊全,且已成規模,2019年電池組平均價格低至146美元/kWh,為全球最低,其中價格最低的僅127美元/kWh。據彭博新能源財經估計,2024年電池組平均價格有望降至93美元/kWh,2030年進一步降至61美元/kWh。

電化學儲能集成系統成本逐年降低,除了電池成本下降之外,技術進步、生產規模擴大、製造商之間競爭加劇、產品一體化程度提高也是儲能系統成本持續下降的因素。

隨著鋰離子電池的成本不斷降低,儲能效益日漸顯現,儲能產業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國內儲能市場隨著激勵政策的相繼出臺,電力市場改革不斷深入,儲能定位和收益模式日益清晰,儲能市場蓄勢待發。鋰離子電池原材料和技術供應商及儲能系統集成商成儲能發展深度受益者。

電化學儲能產業鏈上遊為原材料供應商,產品包括電池、電池管理系統、儲能變流器等;中遊廠商包括系統集成商以及儲能電站投資運營主體;下遊為應用方,包括發電商、電網端、個人或商業用戶

寧德時代:電池環節龍頭地位無人撼動

2019 年公司儲能系統實現營收6.1 億元,同比大增222%。根據CNESA 數據,2019 年儲能技術(主要為電池)供應商出貨量排名中,寧德時代出貨386MWh,位居第一且優勢巨大,第二名的海基斯能源出貨量117MWh,比寧德時代的三分之一還少。在儲能市場開始逐步啟動的背景下,公司持續加強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產品性能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完成了採用低鋰耗技術,長電芯循環壽命的電芯單體和相應系統平臺產品的開發,此外,在2020 年2 月發布的200 億定增公告中,募集資金中20 億用於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55 億用於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與生產,技術領先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

儲能產品方面,寧德時代儲能系統主要採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產品以方形電池為主,主要用於發電、輸配電和用電領域,涵蓋大型太陽能或風能發電儲能配套、工業企業儲能、商業樓宇及數據中心儲能、儲能充電站、通信基站後備電池等,能夠克服風能或太陽能發電不規則的輸出特點、彌補線損功率補償、跟蹤計劃削峰填谷,有效提高風力及光伏發電系統能源利用率以及用電領域峰谷電之間的平衡,有助於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儲能業務拓展方面,寧德時代延續了其在動力電池的「合縱連橫」策略。過去兩年裡,分別與星雲股份、科士達、易事特、國網綜能、福建百城新能源、Powin Energy、Next Energy andResources 等成立合資公司或戰略籤約。在新能源併網方面,魯能海西州100MWh 多能互補示範工程儲能電站電池也由寧德時代獨家供應。除此之外,寧德時代參股公司晉江閩投電力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福建晉江儲能電站試點項目一期30MW/108MWh 已經於2020 年初併網。

南都電源:通信基站領域深耕多年,有望成為儲能市場的「黑馬」

在通信基站領域深耕已久,鋰電佔比逐年擴大。南都電源儲能電池包括鉛酸及鋰電等多種解決方案,其中鉛酸電池主要應用於能量型應用場景,包括用戶側儲能、分布式儲能等,鋰電主要應用於功率型應用場景,包括電網調峰調頻等。2011 年,南都電源已成功研發出通信後備用磷酸鐵鋰電池並實現海外實現大規模應用,截止2019 年全球磷酸鐵鋰電池累計出貨量超過2GWh。2016-2017 年公司的儲能業務以用戶側儲能為主,2018 年公司進行了儲能板塊的戰略調整,儲能業務逐步轉向電網側調峰調頻應用,鋰電的應用比重逐漸加大,模式也由過去的「投資+運營」向電站出售、共建等方式進行推進, 2019 年,南都電源總營收90.08 億,其中儲能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12 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為3.46%,分產品看,鋰電池產品佔比提升2pcts 達9.23%,鉛酸電池佔比37.99%。根據鑫欏資訊統計,2019 年全球儲能電池裝機量19.95GWH,國內儲能電池裝機量為6.3GWH,其中南都電源儲能電池裝機量約0.8GWH,僅次於比亞迪,國內排名第二。

近年來,南都電源由傳統鉛酸業務不斷加速向鋰電業務的轉型,其通信鋰電池產品已拓展至海內外40 餘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多個知名通信運營商及集成商的5G 通信鋰電產品合作夥伴,獨家中標多個鋰電項目。國內方面,中標多個國內電網側鋰電儲能項目,建成投運湖南長沙榔梨儲能電站項目示範工程、浙江省首個移動式儲能電站工程——杭州餘杭未來科技城鋰電儲能項目、與韓國LS 集團合作的第一個儲能示範項目——樂星產電(無錫)儲能示範項目等多個項目,大大提高電網百兆瓦、毫秒級的快速響應能力,對電力系統穩定運行起到了保護作用,2020 年公司相繼中標中國移動和中國鐵塔兩家5G 建設巨頭公布的磷酸鐵鋰電池組採購項目,僅這兩個項目中標帶來的產品銷量達到786MWh;國外方面,與德國Upside 公司籤署合計75MW 的調頻服務儲能系統項目已建成投運45MW,在義大利與全球第三大電力公司義大利電力合作建成投運當地首個大規模鋰電調頻儲能項目,在澳利大亞建成投運當地首個大規模鋰電調頻儲能的項目—澳洲北領地調頻儲能項目,同時還參與秘魯國家電網調頻項目、哥倫比亞國家電網調頻項目等多個海外儲能調頻項目。

億緯鋰能:積極擴產,戰略布局儲能市場

公司儲能業務專注於通訊儲能、家用儲能、智能微網這三大市場,經過近幾年在電力儲能市場中不斷積累經驗,研發和推出了符合國際標準要求的系列儲能專用電芯,在用戶側、電網側和發電側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在國內儲能市場,公司已經與通信領域全球領先的國際大客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2018 年8 月成為河南電網100 兆瓦電池儲能示範工程第二批設備類採購項目儲能設備第一中標候選人,完成兆瓦級儲能系統首批出貨;2019 年5 月,由億緯鋰能全資子公司武漢億星能源運營管理加利源塑料3.6MWh 分布式儲能運營項目正式併網運行,在用戶側分布式儲能領域實現了能源管理服務;2019 年11 月以第一候選人中標南方電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儲能系統框架採購項目;2020 年5 月中標中國移動2020 年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集中採購項目,中標總金額達1.79 億元。國際市場上,儲能業務也取得一定的進展,2019 年4 月,公司8 套共計4MW/8MWh 貨櫃電池儲能系統在加州順利調試成功,標誌著公司儲能系統產品正式進入北美市場,系統設計能力和產品標準與全球最活躍、最嚴格之一的北美市場順利接軌。

此外公司積極擴產儲能電池產能,2020 年4 月公司公告子公司湖北億緯動力擬投資25 億元,在荊門高新區建設高性能鋰離子儲能電池項目、高性能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分別可形成6GWh /年的鋰離子儲能電池產能、5GWh/年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產能。

陽光電源:逆變器龍頭,市場地位穩固

陽光電源擁有全球領先的新能源電源變換技術,目前可提供儲能逆變器、鋰電池、能量管理系統等儲能核心設備,同時推出輔助新能源併網、電力調頻調峰、需求側響應、微電網、工商業以及戶用等一系列先進的系統解決方案。公司儲能系統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德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在北美,陽光電源工商業儲能市場份額超過了15%;在澳洲,通過與分銷商的深度合作,陽光電源戶用光儲系統市佔率超10%。2019 年陽光電源儲能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43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根據CNESA 數據,2019 年公司在國內儲能逆變器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一

陽光電源在儲能逆變器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一方面儲能PCS 可以與光伏逆變器採用相似的技術平臺,基於20 多年的光伏逆變器平臺技術,陽光電源的儲能PCS 性能和可靠性指標處於行業領先地位,通過規模優勢可以將儲能PCS 成本做到低於國內同行;另一方面,藉助於多年海外市場的積累,陽光電源已經建立了成熟規範的國際化渠道,基本涵蓋了當前主要的儲能應用場景和市場,這為儲能業務走出國門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此外公司攜手一流鋰電企業,進軍儲能電池領域。2015 年,陽光電源和三星SDI 聯合在合肥成立了陽光三星(合肥)儲能電源有限公司與三星陽光(合肥)儲能電源有限公司兩家公司,陽光電源分別持股65%與35%,2019 年2 月陽光電源與三星籤訂股權轉讓協議,購買三星持有的三星陽光(合肥)儲能電池有限公司30.00%的股權,目前兩家公司陽光電源持股比例均為65%,成為控股方,陽光三星公司主要做儲能逆變器系統解決方案,三星陽光則專注於生產儲能電池

國軒高科:做精鐵鋰,做強三元,做大儲能

國軒高科規劃將儲能業務發展成為佔據公司超30%營業收入的支柱性產業。國軒高科自2006年成立以來,核心一直從事研發磷酸鐵鋰電池,而磷酸鐵鋰電池在儲能領域具有成本優勢,國軒高科大力發展儲能市場是必然的選擇。2016 年國軒高科成立儲能公司,希望通過儲能應用,消化退役下來的動力電池,讓動力電池的價值實現最大化。按照國軒高科的發展規劃,未來將大力推進儲能業務發展,成為佔據公司超30%營業收入的支柱性產業。

國軒高科交付40MWh 儲能系統,積極開拓國外儲能市場。2020 年9 月,由南瑞繼保以EPC方式交付的華能蒙城風電40MW/40MWh 儲能項目,順利通過了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組織的併網驗收。該項目搭配的貨櫃式儲能電池系統由國軒高科提供。據高工鋰電消息,該項目配套國軒高科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系統,從6 月初籤訂合同到8 月底整體交付驗收,產品交付周期不足三個月。除了為華能蒙城項目供貨之外,國軒高科還與國家電網、華為、中國鐵塔、中電投等企業在儲能領域達成了合作,儲能業務佔比快速提升。此外,國軒高科還積極開拓國外儲能市場,2019 年為美國西弗吉利亞72MW/72MWh 儲能調頻項目供應儲能電池。該項目主要用於新能源調峰、PJM 調頻市場應用等,目前已經實現併網運行。2020 年以來,公司積極推進用戶側儲能電站、電網側儲能電站及其他儲能領域的工程應用,推進深度合作,與核心客戶共同開拓國內外儲能市場。

固德威:專注於太陽能、儲能等新能源電力逆變器的研發和銷售

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包括光伏併網逆變器、光伏儲能逆變器,目前已研發併網及儲能全線二十多個系列光伏逆變器產品,並已批量銷往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韓國、荷蘭、印度、比利時、土耳其、墨西哥、巴西等全球8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2019 年海外營收從2.51 億上升至6.26 億,營收佔比從23.9%提升至66.4%。根據Wood Mackenzie 數據,2019 年固德威在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的出貨量位列第十一位,市場佔有率為3%,戶用儲能逆變器出貨量全球市場排名第一位,市場佔有率為15%。2019 年,公司總營收9.42 億元,其中光伏併網逆變器營收7.6 億元,佔比80.69%,光伏儲能逆變器營收1.08 億元,佔比11.49%。

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儲能龍頭南都電源
    《碳中和承諾下的十二個「長坡賽道」》中國實現碳中和的策略整體思路與發達經濟體是類似的,即①電力部門深度脫碳、②非電力部門深度電氣化、③終端設備節能提效、④碳排放端「綠化」電力部分深度脫碳之光伏產業鏈:《光伏產業鏈系列文章匯總》
  • 三峽新能源湖南風儲項目再次招標,湖南儲能市場現狀如何?
    其中在深度調峰方面,儲能電站按充電電量報價,報價上限為500元/MWH,且儲能電站充電電量同時執行現行用電側峰谷分時電價。但有分析認為這個政策對於儲能來說仍然難以實現盈利,後續也有報導監管部門正在為解決相關問題而努力。
  • 歐洲儲能停滯不前
    與此同時,歐盟儲能協會(EASE)聯合市場研究機構Delta-EE發布的報告則指出,歐洲儲能市場目前形勢較為複雜,英國、德國等能源體系相對發達的國家大型儲能裝機已較為飽和,儲能市場增長空間有限,因此增速大幅降低。另外,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歐洲電力需求大幅下降,電價更是經常低得驚人。
  • 銀河證券儲能行業深度報告:能源領域的「下一站天后」
    要求新能源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和儲能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南疆光伏儲能等集 中式儲能試點項目的建設。除了新疆,其它各省市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儲能產業發 展。目前主要的儲能形式包括機械類儲能、電化學類儲能、電器類儲能、 熱儲能、化學類儲能等。其中,機械類儲能和電化學類儲能為目前最主要的儲能方式。
  • 儲能規模化應用的邊界、變量與壁壘
    肇始於中部省份新能源配儲能事件引發的衝擊波輻射全國,關於儲能發展路徑討論的聲浪也一度甚囂塵上。其中不乏對於低碳化轉型路徑中,儲能所扮演角色重要性的申辯;更多的,則是對作為系統「新貴」的儲能,在政策穩定性和市場預期並不明朗時,所處境遇和發展前景的憂心忡忡。
  • 派能科技:ROE領跑業績爆發式增長 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
    隨著市場快速增長,派能科技原有產能已經無法滿足下遊客戶對高性能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2020年6月底,派能科技已形成年產1GWh電芯產能和年產1.15GWh電池系統產能。同時,派能科技規劃了新增4GWh鋰離子電芯年產能和5GWh儲能鋰電池系統產能,並大幅提高了產線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生產能力,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軟包電芯的產能利用率逐年走高且趨於飽和,得益於派能科技擁有產業鏈垂直整合的綜合服務優勢。
  • 如此玩轉儲能!特斯拉申請發電企業牌照,值得國內儲能企業借鑑嗎?
    該平臺可將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和電網關聯、實現電力的實時交易控制,讓發電企業通過電池儲能系統將多餘電力賣回給電網,該平臺還可根據其業務目標和風險偏好配置、使所有者和運營商能夠獲得最大化收益。目前該平臺已應用在南澳大利亞州Hornsdale儲能項目中。
  • 《龍珠最強之戰》儲能戰力怎麼增加 快速增加儲能戰力方法
    導 讀 龍珠最強之戰儲能戰力怎麼快速增加?遊戲中儲能戰力變多的話是可以快速的增加戰力的,所以很多玩家都想要提升,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增加方法吧!
  • 總投資1.5億元 重慶將建設標能瑞源儲能技術研究院項目
    本次籤約中,國際頂尖認證機構瑞士SGS集團將攜手重慶能源職業學院,預計總投資1.5億元共同打造重慶標能瑞源儲能技術研究院項目。瑞士SGS集團是國際公認的檢驗、鑑定、測試和認證機構,在全球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中排名第一,曾與牛津大學、哈弗大學等全球知名院校開展合作。
  • 第七期全國儲能產業巡迴走訪調研團走進平高集團崑山儲能電站項目
    中國儲能網訊:7月29日下午,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池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儲能網聯合組織的「第七期中國儲能產業巡迴走訪調研團」走進平高集團崑山電網側110.88MW/193.6MWh儲能電站項目(下稱「崑山儲能電站項目」)。
  • 2020全球儲能市場發展的七大關鍵詞
    英國,2020年邁出了「重大、積極又適時」的一步,內閣通過立法,取消電池儲能項目容量限制,允許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分別部署規模在50MW和350MW以上的儲能項目。這項舉措打開了英國大型儲能項目建設的大門,英國當前規模最大的儲能項目業已出現,該項目位於泰晤士河畔,規模320MW/640MWh,且未來有望擴增至1.3GWh。
  • 超級電容器 新型儲能裝置
    超級電容器從儲能機理上面分的話,超級電容器分為雙層電容器和贗電容器。是一種新型儲能裝置,它具有充電時間短、使用壽命長、溫度特性好、節約能源和綠色環保等特點。超級電容器用途廣泛。一、超級電容器是什麼超級電容器又名電化學電容器(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雙電層電容器(Electrical Double-Layer Capacitor)、黃金電容、法拉電容,是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通過極化電解質來儲能的一種電化學元件。
  • ...打造能源裝備六大產業鏈 力爭在智能電網等5個領域取得關鍵性突破
    湖北日報訊 (記者彭一葦)近日,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能源科技裝備產業發展的通知》,實施「龍頭+產業鏈+集群」發展戰略,重點打造六大產業鏈條,引領全省能源裝備產業發展。能源裝備是裝備製造業的核心部分,是為商品能源生產供應產業鏈提供技術裝備和支撐的先導產業。
  • 國家電投計劃打造儲能、氫能、分布式光伏平臺獨角獸
    而儲能是促進新能源以更高效率和更多場景下的利用的關鍵設備所在。作為多能源子系統的綜合紐帶,儲能是未來綜合能源系統的心臟。隨著各個企業對綜合能源業務布局的深入,儲能正在向工商業園區微電網、充電站、通信基站等場景延伸和滲透。可以預期的是,未來隨著儲能成本的降低和技術的完善,儲能進入的空間將大幅增加。
  • 新能源裝機迅猛增加:雲南或將啟動大規模儲能
    12月19日,雲南電網召開了新能源8+3項目業主電網建設規劃會議,會議通氣了十四五期間開始規模啟動新能源儲能的有關事項,建議配置風電光伏儲能,不強制執行,但需要下接入中進行論證規劃。並作為項目接入論證的必要條件,至此,大家一直擔心的雲南新能源+儲能終於開始正式浮出水面。
  • 《全球電池和電力儲能技術創新專利分析》摘要
    2020年儲能技術發展無法滿足可持續發展情景要求,電網級儲能發展十年來首次減緩。電動汽車技術發展正步入正軌,未來十年預計持續呈指數增長,2040年充電樁數量將達到目前的100倍。(2)可持續發展情景下電池和儲能技術的部署將急劇擴張。當前,能源轉型相關電池和其他儲能技術的總需求已接近200吉瓦時/年,其中電動汽車領域佔總需求的75%以上。
  • 戶外可攜式UPS儲能電源—攝影愛好者的移動供電站
    戶外可攜式UPS儲能電源—攝影愛好者的移動供電站。「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出門旅行,最怕的就是沒有電,但有電力支持,就會增加一些安全感。攝影愛好者的移動供電站,帶上存能電氣戶外可攜式UPS儲能電源隨心拍大片。
  • 平海發電廠儲能調頻項目運行
    惠州日報訊 (記者盧振俠 通訊員袁功獻)近日,廣東惠州平海發電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海發電廠」)30MW/15MWh儲能調頻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行。該項目為國內屈指可數的百萬千瓦級機組配置儲能系統輔助調頻的項目,容量規模居行業領先水平。項目的正式投運對促進節能減排完善電網,以及提升對可再生能源的接納能力有重要的意義。
  • 美國愛迪生公司擬建光伏+儲能虛擬電廠試點
    導讀:南加州愛迪生公司(SCE)周二宣布了一項計劃,將允許多達300名用戶通過Sunrun的Brightbox家庭能源系統創建一個分布式的太陽能+儲能網絡,該公司可以在明年用電高峰期間使用該網絡。SCE產品管理的首席經理Jessica Lim表示,這個虛擬發電廠的潛在容量未被披露,它是一個SCE試點項目,之後類似的產品可以與其他太陽能和儲能供應商一起提供。
  • 三晶電氣儲能組合產品榮獲TÜV-Mark與澳洲雙認證
    三晶電氣展出的R6系列與R5系列家庭光伏專用逆變器、儲能解決方案,C5中小工商業專用逆變器及戶用能源解決方案等產品。另外,三晶電氣儲能組合產品交流耦合一體機AS1與B1鋰電池榮獲德國萊茵TÜV頒發家庭儲能系統TÜV Mark與澳洲雙認證;藉此光伏盛會,進行了證書頒發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