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能源強配儲能項目進展遲緩,11月24日,三峽新能源湖南道縣洪塘營風電場10MW/20MWh儲能示範項目EPC在流標後重新發起招標。
而11月20日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剛剛調任湖南省省委副書記。從國網履任的他能否為湖南能源和儲能產業發展帶來什麼?
文 | 北極星儲能網
湖南儲能發展現狀
新能源消納嚴峻
湖南省發改委今年3月發布《關於發布全省2020-2021年度新能源消納預警結果的通知》曾指出:總體來看,湖南全省風電消納形勢相對嚴峻,尤其在省南部、西南部存在較大消納壓力。文件要求電網企業要通過加強電網建設、優化網架結構、研究儲能設施建設等措施,切實提高新能源消納送出能力,為省新能源高比例發展提供容量空間。
3月,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展部下發《關於做好儲能項目站址初選工作的通知》,文件顯示為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28家企業承諾新能源發電項目配套儲能,總規模達388.6MW / 777.2MWh。
4月8日,湖南發改委下發《關於組織申報2020年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其中指出鼓勵同步配套建設儲能設施。
5月,湖南因省內沒有新增消納空間,全省暫停6MW以上地面光伏電站項目備案。
新能源強配儲能遇阻
一時間新能源強配儲能成為行業熱議話題。但據北極星儲能網不完全統計,前述28個項目中目前僅有三例啟動了招標,分別為三峽新能源湖南道縣洪塘營風電場10MW/20MWh儲能示範項目、國家電投湖南龍山大靈山風電配套10MW/20MWh儲能電站項目、國家電投湖南通道二期10MW/20MWh儲能電站項目。
湖南省新能源配儲能進展緩慢,初始投資成本偏高、沒有盈利模式可能是發電企業不願配建儲能的根本原因。有報導顯示,按光伏項目裝機規模20%、儲能時間2小時計算,配套儲能將導致企業初始投資成本提高8%-10%;對風電項目來講,初始投資成本提高比例在15%-20%之間。
5月15日,湖南啟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模擬運行,儲能等輔助服務商可作為市場主體參與,且文件指出省調可優先調用儲能電站資源。其中在深度調峰方面,儲能電站按充電電量報價,報價上限為500元/MWH,且儲能電站充電電量同時執行現行用電側峰谷分時電價。但有分析認為這個政策對於儲能來說仍然難以實現盈利,後續也有報導監管部門正在為解決相關問題而努力。
9月初,湖南能源監管辦會同湖南省發改委、能源局,組織開展《湖南省電力輔助服務規則》集中編審工作,以期達到提升湖南電網供電保障能力、調動市場主體調峰積極性、促進火電靈活性改造和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等目標。
11月消息,湖南能監辦在風電開發建設專項監管方面,聽取省能源局的意見建議,就項目許可、風電企業反映較集中的配套儲能建設、併網接入、自建送出線路回購、風電消納等問題進行深入交談探討。
電網儲能穩步推進
新能源配儲能進展緩慢,但是湖南其他應用場景儲能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湖南最早的儲能項目始於火儲調頻領域,一是華潤電力湖南有限公司18MW儲能輔助調頻項目;另一例華潤電力鯉魚江有限公司12MW/6MWh儲能調頻項目,於2019年9月23日正式投入運營,它是首個由電廠自主投資建設運維的儲能調頻項目,該項目是儲能聯合調頻系統首次應用於南方電網直調機組,也是儲能系統首次應用於廠級AGC調頻模式。
2019年湖南長沙電網側儲能示範項目併網,將湖南儲能市場發展推向小高峰。該項目是全國首次採用全室內設計的電池儲能站,項目總投資8.2億元,一期投資4.1億元,儲能容量120MW/240MWh,在長沙芙蓉、榔梨、延農3個變電站,採取「分散布置、集中控制」方式分三個單體項目實施,採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技術、「電池本體租賃」模式,中天、南都電源、科陸電子、國電南瑞、陽光電源、科華恆盛等企業參與其中。
2020年8月7日,由國網湖南電科院主導研發、湖南電網首個投運的配網儲能裝置在醴陵泗汾地區龍虎一變臺區正式投運。該儲能裝置30千瓦/60千瓦時,有效解決短時負荷過高造成低電壓和跳閘問題。
2020年9月15日,由國網湖南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100千瓦/270千瓦時臺區儲充一體化裝置在長沙供電公司豐泉古井小區2721號臺區併網試運行。針對老舊小區供電電力設施建設不足、變壓器增擴容難、小區無直流充電樁等問題,集臺區動態擴容、頂峰、電能質量治理以及充電解決方案於一體,為降低配網改造成本、提質增效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思路。
今年11月,國網湖南綜合能源公司開啟郴州、永州、婁底、邵陽四地新能源配套儲能工程項目相關招標。其中郴州韭菜坪規劃建設22.5MW/45MWh、婁底九侖7.5MW/15MWh、永州螞蟥塘20MW/40MWh、邵陽磨石10MW/20MWh,四地合計60MW/120MWh。租賃設備包括電池艙、BMS、EMS等,租賃期限為10年,年租金最高限價為3950萬元,10年合計3.95億元。
總的來說,隨著這批儲能項目啟動,湖南的儲能市場熱度也在重啟。但是,盈利空間不清、初始成本偏高、小時級儲能杯水車薪等客觀因素不容忽略,而野心勃勃要在產業上打造千億儲能產業鏈的湖南,又將如何破局?
11月20日,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被調任任湖南省委副書記。在國家電網短短不到一年的任期內,毛偉明曾調研、會見多家企業探討電力合作,重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並在儲能、綜合能源服務、充電樁建設等提出重要觀點指示。毛偉明到了湖南,又會如何協調處理上遊產業與下遊項目之間的隔閡呢?
湖南儲能政策文件
2016年以來,湖南省發布多個政策項目文件中均有提到要鼓勵儲能技術應用,尤其2018年提出眾多儲能材料、儲能電池相關重點項目,2020年湖南省開放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同時也是湖南省儲能政策出臺最為密集的一年。
儲能產業落地情況
湖南一直都是我國的能源大省,尤其是儲能產業,湖南具有頗為獨到的具體優勢。近年來,湖南省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上下遊不斷延伸,目前,已經擁有規模以上企業近100家,而先進儲能材料和電動汽車產業已經被納入湖南省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之一,長沙、郴州、湘潭是湖南省儲能產業主要集中發展區域。
湖南省近年還引進了大量的儲能生產企業,大批儲能項目在此落地。
2019年3月13日,湖南寧鄉高新區與多氟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電解液」項目籤約。該項目在寧鄉高新區總投資10億元,建設電解液等鋰電相關產品生產基地。
2019年5月28日,比亞迪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為50億元人民幣,佔地約640畝,全年達產後年產值可達100億元。
2019年10月21日,湖南常德經開區舉行移動儲能產業園項目暨百兆瓦級多電源實驗驗證平臺投資建設籤約儀式,項目計劃投資30億元人民幣,選址在常德經開區軍民融合產業園內,形成包括鋰電池包生產線、移動充電車生產、電池管理系統(BMS)和發動機管理系統(EMS)生產、小型燃氣輪機發電車生產、移動儲能電站生產、即時能源服務網絡服務總部等全鏈條的產業體系。
2020年1月8日,山西易高能源有限公司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在邵陽經開區籤約,該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6億元,建設年產量達15億瓦時智能生產線,預計年產值達15億元;二期投資10億元,建設30億瓦時智能生產線,預計年產值約30億元。
2020年5月,湖南時代投建4GWh圓柱無鈷電池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7億元,規劃用地面積170畝,建設完成後,將集電芯、PACK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形成年產4GWh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約24億元。
2020年5月15日,國家電投集團五凌電力株洲新興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籤約落戶湖南株洲高新區,開展儲能、氫能、綜合智慧能源等新興能源產業及新能源、配售電等項目投資開發,總投資36億元。
該項目一期投資6億元,用地100畝,建設鐵鉻液流電池產線及天然氣制氫、油氫電綜合一體站、氫能交通等氫能應用示範項目;二期投資30億元,用地300畝,擬引進國家電投氫能公司氫燃料電池電堆產線落戶株洲,並獨立或聯合產業聯盟單位共同開展氫能設備、氫能叉車製造等產業項目。同步開展電熱冷氣水多聯供綜合智慧能源、風電+儲能、光伏+儲能、配售電等項目投資。計劃2025年完成建設。屆時,年產值將達100億元,年納稅額5億元。
5月15日,湖南寶特瑞能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2.34億Ah動力電池項目籤約,該項目在桃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漳江創業園內投資5億元,佔地200畝,建設年產2.34億Ah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
2020年5月19日,江西銀匯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年產6.6萬立方釩電解液項目進入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階段,該項目總投資約200000萬元,擬建成十條釩電解液生產線,形成年產6.6萬立方釩電解液生產能力。
2020年11月,杉野新能源項目正式籤約落戶寧鄉經開區,項目擬建設杉野新能源總部及220V新能源儲能設備生產基地項目,第一期將於11月15日前啟動建設,2021年1月30日前正式投產。第二期2022年啟動建設,2023年1月正式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