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日本「修學旅行」對中國「研學旅行」發展的啟示

2020-12-24 行軒說

日本很久以來就有遊學、遠足的傳統,但使之成為一項中小學校常規性的教育活動,還是從二戰後教育改革開始。到20世紀60年代,修學旅行已經成為日本中小學的常規教育活動,《日本學校教育法》對此還作出了明文規定。

2013年8月27日,在日本東京,孩子們與志願者一起製作總長度達120米的司卷

日本修學旅行是「必修課」

日本政策明文規定的「修學旅行」,是最普遍也是最具日本特色的暑期選擇。

據《三省堂 大辭林》的釋義,「修學旅行」是指以促進學生身心發育與充實學校生活為目的,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以學年或班級為單位進行旅行。

日本實行地方自治。47個都道府縣(省級行政區)及政令都市(計劃單列市)的教育委員會根據文部科學省的要求制定了《修學旅行實施基準》,並對修學旅行的實施目標、出行路線、活動內容和日程、帶隊人員組成、學生組織管理、住宿餐飲環境條件、旅費支出、健康和應急管理體制、旅行保險等進行全面審核。

修學旅行是日本的重要教育文化,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發展至今已成為日本中小學生的「必修課」

修學旅行一般是針對小學、初中與高中各階段的畢業班或下年度畢業的班級而實施的。作為學校外的一種學習,修學旅行的主要內容包括集體住宿、營地活動。學生們在天地山海之間的「移動教室」「自然教室」「山間教室」「臨海教室」裡,觀山、聽海,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還有一種修學旅行是沒有住宿的,像遠足、社會見學、職業體驗等,但也是在校外進行的活動,多以小學生為主,讓他們去距學校約一兩個小時行程的場所進行活動。

日本注重修學旅行中的安全問題

日本文部省十分注重修學旅行中的安全問題。為確保學生安全,文部省對開展修學旅行前前後後的每個環節都有細緻而嚴格的規定。

在風險應對方面,日本社會對學生的修學旅行已達成廣泛共識,加上有成熟可靠的社會保障體系,因此,在修學旅行中發生人身傷亡等意外事故,只要學校在組織過程中沒有明顯的過失,社會輿論和學生家長都會理性對待,由學校與家長通過協商或法律手段解決,不會出現無理取鬧現象。

舉辦修學旅行前,要在前年度進行策劃,要成立由校長、教務長、年級主任、班主任等組成的修學旅行計劃委員會,選定目的地之前要前去考察與交涉,讓學校保健所人員調查修學旅行住宿地的食品與環境衛生等。

出發前一兩個月,學校會給學生分發修學旅行申請書,徵得家長同意,學校拿到家長的籤字回執後才能將該學生列入參加修學旅行的名單裡。

出發前,學校的保健醫生要對參加修學旅行的學生進行健康檢查,尤其是體內細菌檢查,然後由校醫、食堂營養師與班主任共同決定學生能否參加旅行。

出行時,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規定每15~30名學生就要配備一名帶隊教師,團隊中還必須有校醫和營養師,甚至校長也跟著出行。出行中如遇安全問題,要緊急應對與解決。出行結束後,還要對已解決的種種事情進行善後處理。

日本修學旅行研究協會此前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作為旅途中確保學生安全的對策,多數學校會利用手機、GPS定位功能等;途中發生事故時有約85%的學校具備緊急聯絡機制,還會通過預先計劃避難場所、分發避難地圖、與旅館或旅行社協作的方式確保學生安全。

日本修學旅行的費用問題

修學旅行作為日本中小學校教育的一環,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學校教學計劃。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的學生修學旅行費用主要由國家和地方財政承擔,並且數額和比重逐年增長。國家財政支持減輕了參加修學旅行活動學生的家庭負擔,讓普通家庭學生能夠承擔起相關費用支出。

旅行費用方面,雖然日本的中小學屬於義務教育,但目前日本的修學旅行是學生自費的。比如,初中生兩晚三天的旅行大概需要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00元),高中生則需要1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6000元)。

日本各地市教委在相關文件中規定,修學旅行的費用要限定在學生家長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如今,日本各中小學也在舉辦一些活動來籌集修學旅行公攤部分的費用,但他們更希望能夠獲得國家經費的支持。

不過,對於日本的普通家庭來說,修學旅行的費用即使再貴,一般的家長也會支持孩子參加。因為修學旅行是學校之外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孩子在學生時代的美好記憶。

政府資助為日本的修學旅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同時,修學旅行活動具有經濟帶動作用,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使政府為下一輪修學旅行活動提供更有力的財政支持,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日本人很少有人會說自己「沒有參加過修學旅行」。

修學旅行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

對於很多初次參加修學旅行的學生的家長來說,他們起初都會有種種擔心,但事後都發現是自己「多心」了——孩子們自己整理與拖帶行李,跟小朋友商量行事,接觸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常有的事情與事物。旅行結束後回到家,還會很開心地跟大人講述自己的見聞,他們自己認為修學旅行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

體驗自然、感受歷史、了解社會是日本修學旅行的三大目標。為了確保實效,修學旅行一般安排在學期中進行,以避開公共假期等旅遊高峰。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讓學生遠離鄉土,故近年來日本修學旅行安排到農村、森林、田野等處體驗農村生活、親近大自然的越來越多。

各地的風土人情、工藝品製作、製造業課題研修等頗具誘惑力,逐漸成為學生修學旅遊了解社會和歷史的重要形式,受到歡迎。日本積累百餘年修學經驗,開發出了大量適合學生旅遊的產品,為修學旅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正如巖瀨正司所說,修學旅行能讓學生體會和平的尊嚴,感知勞動的喜悅,感受大自然的威脅與溫暖,這些都是修學旅行的終極目標。

日本修學旅行的學段內容安排

過去修學旅行一般安排在各學段的最後一年,近年來,由於畢業生負擔加重,許多學校將修學旅行提前一年舉行。修學旅行內容和目的依學段不同而有別

小學生的修學旅行,主要在近處的觀光旅遊地進行,以體驗鄉土文化、感受自然為主。關東以南地區多在日光、那須、信州等地;關東以北一般會在東京和神奈川等地舉行;關西地區則多去京都、奈良、大阪等地。活動內容包括觀光名勝景點、集體泡溫泉、抓魚、挖紅薯等。目的是親近大自然,增強團隊精神,鍛鍊學生人格。

初中的修學旅行,傾向於去較遠的陌生地旅行,例如:東北等外地的去首都圈,首都圈的則去外地。參觀地點包括國會議事堂、日本銀行總部、東京證券交易所等代表性景點,也有自然體驗、農村生活感受等。主要是體驗學習,實踐課本知識,提高認識能力。

高中的修學旅行,則傾向於感受日本傳統文化或了解戰爭悲慘歷史,實施珍愛和平教育,旅行地點常選衝繩、廣島、長崎等地。也有職場體驗,去電視臺、報社、政府機構、大型企業等,目的是讓學生熟悉畢業後可能去的場所。此外,南部的九州、四國等基本無雪的地方,會安排學生去北方體驗滑雪。

日本修學旅行制度完善

在日本,修學旅行旨在通過集體外出住宿和親身體驗活動,「讓孩子們了解社會、學習和掌握社會生活常識和必須遵守的社會習俗,規範行為習慣」。還希望能夠通過修學旅行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人交往和溝通的能力、自理和自律的能力,安全和守規則的意識,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了解本地區、本國的歷史和文化」。

幾十年來,日本中小學校一直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實施修學旅行:

首先,為配合學校的修學旅行活動,鐵路部門會提前公布修學旅行專車時刻表,供各地教育委員會統一預訂,在每年修學旅行高峰期還會臨時開通學生專列,為學生提供安全、價廉的交通工具;

其次,為保證學生的安全,日本文部科學省對各地教委、學校加強安全監管,為杜絕事故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

再次,為減輕家長負擔,各地教委制定了收費標準,將修學旅行費用、時間限定在一定範圍內。

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發展,修學旅行已成為日本學校道德教育和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教育途徑之一。而日本中小學生的修學旅行之所以堅持得好,實施有效,是因為有著較為完善的制度設計和法律保障,同時也得到了政府各部門、社會各界的支持。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日本修學旅行的制度和措施給予我們幾點啟示:

第一,推動研學旅行法治化進程。在國家層面,《日本學校教育法》中以立法的形式對修學旅行作出明確規定。這種規定不僅指向教育系統和學校,也指向家長及社會服務系統,因此全社會形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的運作體系。

第二,推進研學旅行制度化建設。日本文部科學省文件《學習指導要領》中將修學旅行列入學校教育計劃,並對活動目的、內容、方式、次數、時間等提出明確的要求。與之配套,還頒布了一系列相關規定。由此,學校有法可依,有制度保障。

第三,促進統籌管理到位。作為指導管理機構,各地教委負責制定修學旅行費用標準和補助規定,而各地的修學旅行中心,則負責提供修學旅行目的地的信息、統籌協調聯絡學校和社會服務機構,有效解決了需求與服務之間的關係。

第四,確保運作有序。在學校層面,修學旅行始終是學校年度工作計劃的一環,而且從前一年的規劃、準備,到第二年的實施,環環相扣。此外,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也為學生出行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遊學是教育應有之物,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我們應從日本的「修學旅行」中得到啟示,逐步開啟富有中國特色的研學旅行之路。

-End-

相關焦點

  • 研學旅行並不同於修學遊
    原標題:研學旅行 並不同於修學遊   記者:最近公布的《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開展研學旅行,首次明確了中小學研學旅行「鄉土鄉情」內涵。根據這一意見,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這一研學旅行與之前普遍開展的修學遊有什麼不同?   肖丹:新的研學旅行與過去不同的地方在於現在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教學的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中食宿,集體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園,對大自然,對生活上的知識進行體驗。
  • 陝西成為日本青少年修學旅行重要「打卡地」
    為加強中日兩國青少年交流互鑑、增進相互理解、發展長久友誼,促進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的發展,12月11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國旅遊報社、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研討會」在曲江國際飯店舉行。
  • 日本修學旅行:行走中的「必修課」
    日本的修學旅行,類似於我國推出的研學旅行,是日本中小學教育和學校活動中的重要一環,由教職員工帶領學生以團體宿泊的形式、以參觀和研修為宗旨的一種遠程旅行。日本修學旅行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代,但真正意義上的修學旅行應是1882年日本櫪木縣第一初級中學組織學生赴東京參觀上野第二屆實業發展促進博覽會。
  • 環球 | 日本修學旅行:國民教育的「必修課」
    研學旅行是學生去到具體的、不同的地方,全身心地認識世界,從而認識自我的過程。在日本,「研學旅行」被稱為「修學旅行」(しゅうがくりょこう),是日本基礎教育階段各級各類學校必須開展的一項「富有時代意義的教育活動」,也是日本學校最具特色和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作為日本國民教育的一門「必修課」, 在國民教育中具有獨特的價值。
  • 2次日本考察,終於發現修學旅行安全保障的秘密……
    自從2次帶隊進行日本NEAL自然教育體驗活動指導者,尤其最近大概有10個陌生人加我,希望去日本學習。或許是國內培訓後,已經無法滿足對研學相關知識的渴望,畢竟國內研學有一部分是參考了日本修學旅行,就跟當初我們啟動這個項目初衷一樣,想讓自己的員工每年也至少去日本一次一探究竟。
  • 交流互鑑 共促發展 西安已形成18條修學旅行主題和線路
    在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交流研討活動上,西安市文旅局介紹了我市修學旅行交流發展現狀。目前,西安已形成了包括18個方向在內的修學旅行主題和線路,如:紅色革命遺蹟,歷史名勝,絲綢之路研究,秦嶺文化研究,自然和野外活動體驗,非物質文化考察,食品和傳統小吃體驗等。
  • 看日本如何開展「修學旅行」
    修學旅行發展至今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資料圖)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公立學校由政府出資在日本,遊學被稱為「修學旅行」,起源於1946年的這項活動是日本學校最具特色的活動之一,發展至今已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與中國不同的是,修學旅行作為日本小學、中學和高中教育的一環,已經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統計顯示日本90%以上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每年都會組織修學旅行。
  • 日本修學旅行的終極目標
    文/王海藍《環球》雜誌記者 馬瓊  日本的夏令營主要有兩種:一種由日本民間教育機構舉辦,與中國的教育培訓機構或旅行機構舉辦的夏令營,在性質上比較類似,且在活動形式與內容上也大同小異;另一種是日本文部科學省在政策法令中為中小學規定的「特別活動」,即「修學旅行」,是極具日本特色的夏令營。
  • 日本全國修學旅行協會理事長巖瀨正司:教育是一瞬間的事也是永遠的...
    3月23日,由長沙市天心區教育局和國內研學教育專業機構世紀明德舉辦的2018中國教育明德論壇研學主題峰會暨第一屆中國「研學旅行與營地教育學習論壇」在湖南省長沙市開幕。會上,日本全國修學旅行協會理事長巖瀨正司做了題為《日本修學旅行系統解讀》的主題報告。
  • 日本修學旅行讓孩子觸摸真實的世界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1.修學旅行 歷史悠久  日本的修學旅行最早源於1882年的一次學校活動,栃木縣第一初級中學(現栃木縣立宇都宮高中)的老師組織學生們到東京上野參觀「第二屆實業發展促進博覽會」。1883年,在長野師範學校(現信州大學)舉辦的類似活動中,開始使用「修學旅行」一詞。
  • 日本教育之修學旅行
    (留學生自述)來日本留學後,上學期到這學期已經參加了兩次留學生修學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觀光學習,每次都有不一樣的體驗和收穫.前段時間大概就是日本這邊剛開學,經常會在路上碰見日本學生修學旅行的隊伍,所以前段時間的日本不僅是櫻花季和旅遊旺季,還是日本學生的修學旅行季.因為我深感日本修學旅行的意義
  • 研學旅行的意義?
    研學旅行的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可設計空間大,可緊跟時代發展加強活動內容設計,讓學生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多樣化多渠道多方面地吸收知識,補充課本內容的不足。(二)延展未來必備內容學生在未來職業發展中,不僅需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素養,待人接物、自我管理、團隊協作等能力也是必備的素質。
  • 修學旅行 | 這一點,日本走在我們的前面!
    所謂遊學,是外出旅遊學習,這項制度源自於歐洲,日本是亞洲最早推行遊學制度的國家,大概從明治時期開始。在日本,遊學被稱為「修學旅行」,起源於1946年的這項活動是日本學校最具特色的活動之一,發展至今已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明文規定,從小學到大學的各級教育必須開展國內、國外的修學旅行,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知識、擴大視野、增長閱歷、增進交流、鍛鍊意志、培養團隊精神。
  • 日本將積極推進高中生修學旅行走向海外 中國是首選
    人民網東京1月19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觀光廳為了擴大以高中生為主的青少年與外國的雙邊交流,將積極推進修學旅行和研修走向海外,即「海外教育旅行」。2月上旬,觀光廳將設立官方與民間合作的磋商會,負責整理普及方面的問題、討論具體對策等事務。目的地的選擇主要是中國。
  • 「名偵探柯南 紅色的修學旅行篇」中字預告公開 11月20日上映
    「名偵探柯南 紅色的修學旅行篇」中字預告公開 11月20日上映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行業觀察|以研學旅行推動鄉村振興
    政策紅利下的市場也意味著巨大機遇,利用鄉村人文和自然資源開展研學課程、中小學研學旅行受持續的政策影響,也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產生了良好的教育反應,本文就從鄉村研學的內容市場出發,對鄉村研學的主題選擇和操作等方面做了相關闡釋,以期將課堂延伸至鄉村,激發鄉村活力,提高研學旅行活動的互動性、實踐性和教育性,避免「只學不旅」「只旅不學」現象,促進研學旅行和鄉村振興的有機融合。
  • 聚焦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西安開啟思想盛宴
    陝西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與日本友好往來源遠流長,多年來,日本一直是來陝旅遊的重要客源國。12月11日,2020年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交流研討活動在西安舉辦。為了促進恢復和擴大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張旭希望兩國共同加強頂層設計,加強市場開發和宣傳推廣力度,積極開展更深入的市場調研,設計高品質修學旅行產品,培養更多青少年交流相關專業人才。通過開展體育、文化和旅遊等活動,增進兩國青少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認知。陝西省政府副省長程福波指出,中日互為重要近鄰,舉辦中日青少年修學旅行交流活動,是落實兩國元首2019年會談成果的重要舉措。
  • 境外修學旅行 這些安全事項要牢記
    境外修學旅行一直是最受中國學生家長歡迎的暑期研學項目。據統計,2017年我國暑期境外遊學人數超過80萬人,其中絕大部分學生都是第一次遠離父母。  境外修學旅行是指到國外去進行學習交流和參觀旅行相結合的一種遊學項目。
  • 日本少女恐怖短片《修學旅行》
    少女和朋友一起前往東京修學旅行,住在一家舊的日式小旅館裡,大家玩得很盡興,不知不覺中,熄燈時間已過了......
  • 如何促進勞動教育優質發展? 這場研學旅行高峰論壇給出了答案
    共建研學生態,助力教育發展。12月15日,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實踐研討會在杭州舉行,以「共建研學生態,助力教育發展」為主題,浙江省內專家學者以及眾多一線教育工作者等出席了本次會議,共話研學生態發展。活動由由西湖區教育局和西湖文旅集團主辦。如何在勞動中做到「五育」融合?怎樣讓知識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如何讓教育真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