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的超低氣溫持續了好一陣子,天天凍手凍腳的,走在室外冷,待在室內更像是待在冰箱裡一樣,據說這是近二十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
不過成都地鐵五條線路同時正式投入運營的振奮消息讓我忘掉了寒冷,準備親身去體驗一下距離我最近的地鐵17號線,以及與其組合到達高新區的地鐵9號線。因為這是在溫江居住而在高新區上班人群必選線路。
地鐵17號線溫泉大道站就在我家樓下,步行大概十分鐘左右。以前天天在陽臺上看地鐵地面的施工,但是從來沒有到過地下,也不知道下面是什麼樣子。今天就去看看我牽掛了幾年的地鐵站點到底是怎麼樣的,去感受一下時速一百多公裡的地鐵17號線的速度。
地鐵首發的時間是今天上午的十點鐘,我和老婆十點多從家裡出發,走路來到地鐵17號線溫泉大道站A口。從出家門到地鐵站A口一共花了十分鐘時間。比從我家到地鐵4號線光華公園站要少用十分鐘左右,也就是說,路程大概要少800米左右。
我以為進了地鐵站,就跟四號線的站點一樣,距離乘車站臺就不遠了。其實我錯了,而且錯的比較離譜。乘坐扶梯下到地下一層後,就看到一個大大的地下車站和一個長長的通道,估計有5—8百米左右,步行到候車站需要走三到五分鐘。
地鐵17號線溫泉大道站裝修比較簡潔,但又不失個性,非常符合站點周邊的環境。
因為是首開,而且時間選擇在上午十點鐘,所以乘車人非常少。到是有好多周邊的市民前來站點參觀。相信接下來幾天乘坐17號線的人就會逐步增加,以後說不定還會爆滿。因為住在溫江這邊而在成都高新南區上班的人特別多。地鐵17號線+9號線的組合大大減少了他們的通勤時間,也讓他們不用再去騾馬市擠地鐵1號線了。
地鐵17號線外觀是由紅白黑三種顏色拼接而成,非常時尚。與1號線和4號線座椅不一樣的地方是,17號線的座椅都是由單個座位組成的,屁股坐在上面不會打滑,不用經常調整坐姿。
從地鐵17號線溫泉大道站到一期的終點站機頭站,其間經過了明光站、九江北、白佛橋,大概用時十三分鐘。然後又經過換乘通道,來到換乘9號線的站臺。從9號線出發併到達高新區的錦城大道站大概用時二十分鐘左右。
也就是說,從溫江光華新城出發,到高新區孵化園附近,大概用時三四十分鐘。加上從家裡出發,在車站換乘的時間,大概用時一小時左右。比乘坐4號線再轉1號線用時大概節省三十分鐘左右。別小看這三十來分鐘,早上可以睡晚一點起床,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安排起床後的事情,不用像以前那樣急匆匆的。
所以說,地鐵17號線+9號線線路組合的開通運營,方便了居住在溫江、雙流、武侯的上班族,減少了他們的通勤時間,也拉近沿線各個區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