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VLOG的破圈之路在哪?

2020-12-16 澎湃新聞

產業作者|王晶晶|一鳴網(ID:yimingtmt)原創內容

視頻江湖又生故事。

Vlog破圈,巨頭圍獵。短視頻平臺的割據版圖趨於成型,巨頭需要尋找新的機會,恰逢其時,Vlog乘勢而起。

據媒體報導,阿里正在冷啟動一款名為「粗鹽」的Vlog產品。無獨有偶,百度旗下視頻網站愛奇藝也推出一款名為「PAO」的Vlog 產品。而在不久前,愛奇藝就曾推出過對標YouTube的APP「愛奇藝隨刻版」。

Vlog的巔峰時刻即將來臨?這不是巨頭的第一次在短視頻領域尋覓新的契機,B站、抖音、小紅書、微博等玩家都曾將觸手探至Vlog這一形式,但不可否認的是, Vlog形式在中國作為短視頻領域的一個方向,長期以來並未探索出本土化的價值點。這次巨頭們加碼布局,是否能迎來Vlog的高光時刻?

Vlog

舶來品的本土化歷程

不同於抖音快手等傳統短視頻,Vlog是典型的的舶來品。

Vlog興起於YouTube,在國內從小眾走向大眾,還要得益於明星歐陽娜娜。2018年,歐陽娜娜與字節跳動合作,在今日頭條及西瓜視頻上推出自己的Vlog系列視頻,收穫大量粉絲,Vlog一時燃爆國內。

然而,接踵而至的就是Vlog平臺爭奪戰。

2019年,百度旗下「好看視頻」發布Vlog蒲公英計劃,宣布將給予5億現金補貼,20億流量扶持。不久後,B站上線「Vlog星計劃」,全年500億站內流量曝光、上線「Vlog領域優秀UP主」認證系統。

無獨有偶,抖音也宣布進軍Vlog,並推出「Vlog十億流量扶持計劃」,值得注意的是,抖音作為一個專注15秒內容的短視頻平臺,正是在此時向用戶前面開放1分鐘視頻權限的。

Vlog不僅在短視頻平臺與b站、微博「猛刷存在感」,也是主流視頻平臺的內容補充。

Vlog主打平民化的視頻內容,以呈現故事背後的故事為主要內容,背後折射的新一代青年群體對生活內容的偏好口味。

艾媒諮詢顯示,2018年中國Vlog用戶規模為1.26億人,預計到2020年或達到3.68億以上。隨著5G和「新基建」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勢必將迎來新一輪顛覆性的發展,短視頻平臺將面對怎樣的衝擊,未來可期。

國內的Vlog處於起步階段。當前的Vlog平臺更多是以明星網紅的帶動為主,在通過平臺自身培養的創作者去形成底部的流動。未來,像「粗鹽」這類低門檻的垂直類Vlog創作平臺將陸續上線,或將形成新一輪衝擊短視頻的微光。

短視頻窘境難解

Vlog難當大任

Vlog的火爆,讓平臺巨頭們蜂擁而至,並將其視為下個視頻風口,但事實顯然不容樂觀。

一方面,創作門檻高。相比於抖音等短視頻,Vlog拍攝門檻更高,不僅更加注重內容,對於出鏡者的要求也更高,更加突出出鏡者的人格魅力。拍攝一條Vlog視頻短則兩三天,長則兩三周,制定詳盡的拍攝和旅遊計劃,撰寫文案大綱,有計劃且專業性的拍攝,場景轉換、後期剪輯等拍攝門檻都在將許多中小部創作者拒之門外。

另一方面,盈利難。這是國內諸多視頻平臺都面臨的窘境,雖然各大平臺都在激勵用戶創作Vlog,但Vlog高格調的特點必然決定著其無法達到像傳統短視頻一樣的海量創作規模。而且視頻盈利問題是視頻行業發展多年的痛點,廣告、會員等收入在高額的內容和運營成本中略顯微不足道。

Vlog是短視頻平臺在流量紅利觸頂之後探尋的另一價值增長點,吸引新的流量入局在各大平臺競爭之餘,成效並不顯著,當然,盈利問題更是難上加難。

中國式Vlog:造星

巨頭入局,在Vlog中看到了什麼?

實際上,Vlog具備很強的造星功能和塑造明星形象功能,在營銷之路或將有新的打法。

就造星而言,素人博主憑藉自身特色、優質的腳本一炮而紅也是比比皆是。就如博主馬鯊鯊在發布《去超市找我媽的情敵》Vlog。Vlog中既有傳統家庭倫理的俗套劇情,又有文藝電影般的哲學氣質,發布之後迅速引燃全網,一天之內她的粉絲增長數十倍。

再者,明星重塑自身人設,收割粉絲也是一大看點。

明星生活不同於大眾生活,非常契合Vlog所需要的故事性。在追求新鮮感與觀賞性的Vlog內容領域,明星私下的平凡生活更是成為吸引粉絲的看點。

同時,Vlog的沉浸式體驗讓明星—粉絲的交聯更為緊密,粉絲情感聯結、個人形象與品牌營銷,「人格化」的Vlog實際上能補足明星在影視作品、綜藝之外的形象短板。

囿於Vlog的拍攝門檻,未來很難實現「全民Vlog」的願景,但風口之下,或會出現一大批具備個人號召力的Vlogger,憑藉內容聚攏粉絲,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偶像生態,品牌方勢必會將Vlog領域作為投放重點,Vlog可在國內或將形成從內容創作、粉絲文化、形象塑造、商業變現的全閉環商業模式,建立更加長遠的發展邏輯。

相關焦點

  • 阿里,百度紛紛入場Vlog,Vlog會是下一個社交風口嗎?
    當vlog破圈走向公眾之際,巨頭們終於開始圍獵vlog風口。據悉,阿里正在秘密籌劃一款名為「粗鹽」的產品,目前已經開啟內側;百度旗下的視頻網站愛奇藝也推出一款名為「PAO」的Vlog 產品。阿里,百度紛紛入場是否意味著,Vlog在中國將迎來二次高光?對國內民眾來說,Vlog不同於抖音快手,它屬於舶來品。
  • 歐陽娜娜vlog圈粉無數!超火的vlog拍攝其實很簡單!
    Fine…明明是看歐陽娜娜的vlog好嗎!!首先來給你們解釋一下什麼是vlog。vlog就是記錄作者的個人生活日常,主題非常廣泛,可以是參加大型活動的記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瑣事的集合。你們可以理解成通過拍攝視頻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日常。
  • 全域變革,開啟城市智能化破圈之路
    比爾·蓋茨的智慧城市是否仍在分散式智能的方向上探索著或未可知,但可以預見的是高科技、高智能的城市形態是「21世紀都市生活的典範」。以頂層設計打開超級入口,憑科技創新持續破圈中國的新基建正在引爆城市智能化加速轉型。
  • B站的破圈之路
    今年7月,有知情人士透露B站正考慮加入其他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行列回港二次上市,最初出售10%股份。該知情人士還表示,B站要等到明年才會在中國香港上市,因為香港上市規則規定,在當地二次上市的企業,必須要在另一家交易所取得至少兩個財政年度的良好監管合規記錄。種種跡象看來,B站似乎已決心加入到這股回港二次上市的大潮之中。
  • 泡泡瑪特中國式的IP成功之路
    長久以來,國內效仿者們對IP衍生之路的模仿也和迪士尼一樣,先有作品,再有IP,之後才是IP類消費品,但幾乎沒有人能走完這條路。原因也很簡單。相比中國,美國式的強IP強渠道的成功之路,是一個文娛商業發展多年沉澱的結果,是基於極高的IP和極強的內容產業出現的零售娛樂形態——迪士尼大概100年前就開始做動畫了。
  • 那些為了拍 Vlog 而拍 Vlog 的人
    有人發出質疑,vlog本身是記錄生活,但為了拍vlog而拍經過設計包裝後的vlog,是否失去了它本該有的味道?還有人說,vlog火了之後不少人喜歡帶標題帶熱度,把視頻作品攝影作品剪輯作品旅拍作品連做飯過程都是vlog,vlog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意義。
  • 復盤《一人之下》破圈之路,國漫已到崛起前夜?
    豆瓣均分8.8,漫畫人氣破212.6億,前兩部動畫全網播放量超36億,第三部上線首日播放量破億,由騰訊動漫出品的《一人之下》被眾多網友譽為「國漫神作」。依託著傳統道家文化背景、青年成長修行的精神理念和高水準的製作流程,《一人之下》系列樹立了國內動畫領域的新標杆。
  • 剛抓直播帶貨,阿里百度又開始做Vlog軟體,會是新的競爭風口嗎?
    在2006年的時候它就已經出生, 但是在2018年它才破圈被中國網友熟知。相比抖音,快手此類的小視頻,vlog對於拍攝者的要求要更高,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被我們知道後,但是創作者卻不多的緣故。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它在全球風靡的程度很高,無數的青年人通過這種方式展現自己的生活。
  • VLOG「抗疫」旋風難撼行業格局
    不難理解,民間與官方均通過vlog記錄疫情當下的中國,一定程度彌合了公眾源自信息不對稱的焦慮,但從平臺、創作者及用戶需求層面,疫情當下,vlog緣何走紅?出圈vlog一直存在,而疫情為何會導致市場需求激增?
  • 破圈是什麼意思 破圈梗意思內涵用在什麼場合介紹
    破圈是什麼意思 破圈梗意思內涵用在什麼場合介紹  破圈是什麼梗?這是什麼意思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破圈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破圈是什麼梗  破圈指某個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個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納並認可,多用於飯圈或者演藝圈。
  • MLB的「新跨界」:娛樂蓄勢,棒球破圈
    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2020年,MLB基於棒球在國內普及程度較低的痛點,嘗試以中國式的娛樂內容表達重塑國人的棒球文化認知,並在分眾化圈層突圍的基礎上,借勢短視頻探索大眾化的傳播路徑,最終與MLB線下落地閉環相結合,加速棒球文化在更多國人心中生根發芽。
  • vlog時代來臨,趕緊學習vlog運營小技巧把握新風口!
    vlog運營當然了,洪生自己也不是什麼專家,但既然這是一個不錯的風口,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下。在拍vlog的同時,順帶著把錢賺了,還不錯哦~什麼是vlog?vlog 即 video blog(視頻日誌),是早期「blog」的變體,指拍攝者用影像代替文字圖片的個人生活記錄。vlog與短視頻的區別在於,vlog的核心是「記錄」,更強調視頻的真實性,像是微型紀錄片。vlog拍什麼?
  • 現象級IP背後,是哈弗大狗的「破圈」效應
    在這場中國汽車界首個「潮流共創預售會」上,中國新說唱Rapper劉炫廷還演唱了專為哈弗大狗打造的《大狗時代》,為即將出現在《中國新說唱》節目中的哈弗大狗做足了鋪墊。此外,哈弗還宣布同步開啟大狗潮遛一萬裡計劃,誓要與跨界達人一起打造一場一萬裡的潮玩之旅。不得不說,這場由哈弗大狗引領的「出圈風暴」,越演愈烈了。
  • 《全職高手》第二季回歸,國漫超級IP破圈之路
    這三年裡,《全職高手》這個「IP」一直以穩定的頻率「上新」——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注意到,整個「全職」IP從未遠離過大眾視野,而是在騰訊視頻的系列化開發下,保持著IP的長線生命力,並進一步破圈。
  • vlog是什麼意思 vlog正確讀音
    vlog是什麼意思?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拍vlog,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所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vlog的意思和讀法,感興趣的就點進來看看吧。 正確讀法 vlog是視頻博客的意思,也稱為視頻網絡日誌,是博客的一類。vlog是video blog的簡稱,源於blog的變體,所以它的讀法是vlog。
  • 對話MLB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祁冬:棒球破圈離不開「好故事」
    今年伊始,MLB中國推出了一系列題材豐富,形式多樣的原創內容,多角度多元化地傳遞棒球文化,這其中包括聚焦中國小聯盟球員的紀錄片系列《大聯盟之路》,針對棒球小白的動畫科普系列《棒球101》,指導大家在居家隔離期間如何訓練的《MLB棒球自習課》等。
  • B站破圈「入海」,老粉表示不滿,B站不應只是二次元的自我狂歡
    但是最近,B站總是有意無意地「搞事情」,在很多老二次元粉絲眼中很「出格」,B站也被外界認為是在破圈,很多老二次元對此表示不滿,一起來看看吧。01從小破站到上市公司的逆襲之路說起B站,很多人第一想到便是彈幕,作為一家以彈幕起家的視頻網站,B站被很多人看成中國彈幕網站的始祖。但其實中國大陸第一家彈幕視頻網站並非B站,而是A站。
  • 圈內圈外 誰更想「破圈」?
    與此同時,目睹電競行業的高速發展,圈外人士也在積極摸索入圈法則,試圖搭上電競這趟高鐵,從電競圈中分走一杯羹。城裡的人想要走出來,城外的人也想進去瞧瞧,圍繞在電競圈周圍的冰牆在不斷消融,圈內圈外,究竟誰更想要「破圈」?要出圈的電競電競從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行業,它起源遊戲行業又屹立於遊戲行業之上。
  • 全拓數據 | 從動漫文化看二次元的破圈之路
    近年來,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動漫文化消費市場,動漫產業呈爆發式增長,爆款動漫IP層出不窮,從動漫電影到爆款遊戲、動漫周邊,從A站、B站的走紅到各類二次元音視頻的傳播……長久以來主要存在於年輕人群體中的二次元「小眾」文化正逐步邁入大眾視野。
  • 全拓數據|從動漫文化看二次元的破圈之路
    近年來,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動漫文化消費市場,動漫產業呈爆發式增長,爆款動漫IP層出不窮,從動漫電影到爆款遊戲、動漫周邊,從A站、B站的走紅到各類二次元音視頻的傳播……長久以來主要存在於年輕人群體中的二次元「小眾」文化正逐步邁入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