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布《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意見》,明確從經濟、生活、治理多方面全面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全方位、賦能,構建數據驅動的數字城市基本框架,實現革命性重塑,引導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數字城市。
上海方面的動作釋放著新經濟繼續加速的信號,城市智能建設這條創新賽道已經進入新的階段,美國Belmont、豐田Woven City、沙特NEOM、松下Denver、特斯聯AI CITY等未來城市項目千帆競發,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尖端技術的發展紅利下,城市智能科技正成為新的風向標。
未來這一領域內,一定會產生「BAT」級的新巨頭。
早在20多年前,比爾·蓋茨就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理念,並於數年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購入約15.2萬畝的土地,著手從0打造一座憑藉科技震撼全球的超前社區——Belmont。
然而,在人工智慧尖端應用的偉大城市構想與現實場景落地之間,始終橫亙著一條技術鴻溝。
直到今天,大多數智能城市只擁有部分或少數出色的智能系統。比如匹茲堡賓夕法尼亞州運輸部投資3千萬美元打造了一套智能信號燈系統,能夠利用自適應交通信號系統來讀取交通狀況並且及時作出調整保持交通順暢。堪薩斯城投資近1500萬美元打造了一種智能照明系統,將在全新的有軌電車路線安裝200個燈。這些燈內將配備內置傳感器和攝像頭用於探測行人,當周圍沒人時會關閉來減少20%-30%的電能損耗。在一個以尖端科技和數據驅動的一體化未來城市中,這隻代表了千千萬萬細分場景中的一小部分。
而打造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未來城市,需要將諸如高速數字網絡、數據中心、新製造技術、自動駕駛汽車和自動物流樞紐等等城市設計融入一個完整的體系,推動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共創共生,這需要全產業鏈生態一同投入。比爾·蓋茨的智慧城市是否仍在分散式智能的方向上探索著或未可知,但可以預見的是高科技、高智能的城市形態是「21世紀都市生活的典範」。
以頂層設計打開超級入口,憑科技創新持續破圈
中國的新基建正在引爆城市智能化加速轉型。20年前,網際網路改變了人與信息的連接,讓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變革;10年前,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人與人的連接,讓溝通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今天,城市智能化轉型浪潮將改變什麼?
在這其中我們既看到老牌網際網路巨頭的順勢布局,也看到國內一批代表新科技的未來企業持續破圈。以國內領先的特斯聯AI CITY為例,其City as a Service的創新理念已給出答案。城市智能化的架構設計從建設早期即著手介入,如同工業時代初期為汽車而修建新的路面,城市在智能化發展過程中的基礎設施也為適應賽博智慧而全面數位化升級,並延伸至整體化的入口級和抓手級的智能終端,AI CITY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建成。
這意味著智能化時代,AI CITY——這種高科技、高智能的城市形態,將改變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接入模式,達成連接層面「人-內容-場景」的全面貫通;帶來底層設施與交互方式的顛覆性改變,重塑整個商業環境以及產業架構;驅動一場城市級的智能化變革。這是一種完全不同以往僅依賴高度數位化打造單一智慧城市場景的全新模式。
這種城市級計算的實際應用,在技術層面要求必然的突破和演進。事實證明,特斯聯確實秉持著all in的態度,為AI CITY量身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技術支撐——算力(以AI和雲計算能力為核心驅動的全棧技術)+智腦(TACOS智能城市作業系統)+交互(Titan系列機器人智能終端)數字體系。
在這套數字體系內,特斯聯把終端硬體產品按照功能和應用場景進行分類,形成每一個細分場景下的感知神經;邊緣產品強化場景適應性,形成Poseidon系列的彈性部署陣列;平臺產品以TACOS為核心,連接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最終結合城市頂層設計和運營服務,共同構成特斯聯AI CITY全場景基礎框架。
其中的Titan系列機器人,作為匹配AI CITY各個垂直場景的智能交互終端,集聽說讀寫等功能為一體,可靈活選配業務能力,滿足「內容」定製化需求,並可廣泛應用於政務、銀行、物業、展示廳、博物館、公共服務等場域。Titan系列機器人目前實現「1+2+X」的產品布局:「1」代表統一的機器人管理運營平臺,實現運營管理、業務管理、機器人遠程維護、大數據分析及數據可視化;「2」代表2款機器人通用底盤,分為室內款底盤和室外款底盤;「X」代表多款機器人產品上裝,有服務系列、巡控系列、物流系列、消毒系列等。
在今年10月舉行的杜拜世博會主會場,150 臺特斯聯Titan系列機器人將遠赴中東,現場提供定製化志願者服務;目前還已入駐全球最先進的數字圖書館阿聯沙迦「智慧之屋」。
特斯聯依靠自有的強大科技力為內驅動能,持續發力,形成整體協同之勢。採集實時海量城市數據,創新模塊化城市組件,整合垂直場景,通過聯邦計算、集群聯邦、物聯感知等關鍵技術,高效管理和調度城市資源,建立城市級的多智能體協同生態系統。
從頂層設計入手破圈的思路,特斯聯並不是唯一的踐行者,但接續資源整合和應用落地,形成平臺化運營服務,是前人未曾探索到的關鍵。
在AI CITY基礎架構之上,最新、最具價值的技術與產品都可以不斷接入這個「超級生態平臺」,它極具寬容度和成長空間的頂層設計,為多方力量的融合、生長演繹了留白的藝術。在未來的城市中,機器人服務人類而工作、自動駕駛在全城市場域內打通、AR/VR應用於各個生活場景等不再停留於幻想,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通信電子、光電科技、雲計算、信息安全、汽車電子、動力總成、精密器械、增材製造等創新科技和產業的聯動,將讓一切智能構想加速實現。
而在以AI CITY為代表的未來城市中,「數據血脈」將城市連接成一個整體,賦予冰冷的城市建築以生命活力,哪怕是微小的一個場景都將充滿科技帶來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