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家裡再「窮」,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否則影響大腦發育

2021-01-20 小意觀育兒

說到李玫瑾教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便大家沒有聽過她的育兒課,但肯定有聽過她的育兒觀點。她發現兒童成年之後的某些習慣或者是行為,跟他們小時候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把一個孩子養大,需要花費家長很大的財力以及物力。

她曾建議:在孩子小的時候,哪怕家裡再"窮",這有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否則會影響大腦發育。

哪4樣東西?

第一:奶粉

如今都在提倡母乳餵養,寶媽們也都知道母乳的重要性,但也有一些寶媽因為沒有母乳,所以只能給孩子吃奶粉。

一桶奶粉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一個月更要吃掉好幾桶,由於經濟原因,很多孩子在不到兩歲的時候,就被爸爸媽媽強制斷掉奶粉。

但家長應知道,如果奶粉被斷的太早,其實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孩子缺少營養就會使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生病。

第二:尿不溼

很多老人覺得寶寶應該早一點學會自己尿尿,於是過早對孩子進行把尿,但太早把尿對孩子的脊椎發育會產生影響,對他們的健康不利。

因此在兩歲之前,家長最好還是給孩子使用紙尿褲,等過了兩歲之後再慢慢訓練寶寶如廁也不晚,同時家長在購買尿不溼時,也要注意它的質量,這樣才能確保孩子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出現不適反應。

第三:玩具

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玩具,它是孩子童年時期最重要的"夥伴",它對孩子的智力發展能起到很大的幫助,孩子也會在玩玩具的過程中找到更多歡樂。

一件好的玩具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因為很多父母平時工作比較忙,當家長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玩具可以起到陪伴孩子的作用,來彌補他們缺失的安全感。

第四:繪本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認知能力是慢慢提升的,一開始家長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認知類的卡片,隨著孩子年齡慢慢增長,家長就可以開始給孩子準備繪本了。

兒童繪本不僅畫面看起來非常鮮豔,同時還有一些吸引人的圖片,能讓孩子對閱讀產生極大的興趣。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成為一個聰明的人,孩子的智力除了先天關係以外,後天培養也很重要。

還有什麼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

1、和孩子多溝通

家長跟孩子說的話越多,他們所獲得的詞彙量也會更豐富,因為小朋友的思想比較局限,因此家長在跟孩子溝通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說一長串的話,這樣不僅孩子不感興趣,而且他們也聽不懂爸爸媽媽究竟在表達什麼。

我們可以多跟孩子說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比如玩具或者卡通人物,在寶寶嘗試跟我們交流時,家長也可以簡單描述出他們的想法。

2、多接觸外界

小朋友不應該一直呆在家裡面,如果長期待在家裡,孩子接觸不到大自然的話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視力,而且也會對孩子的大腦產生負面影響,可以說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都沒有好處。

因此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接觸外界,這樣可以幫他們更好的開拓思維,周末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附近公園玩玩,節假日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旅行,這些都能幫孩子刺激腦部發育。

結語:

小寶寶出生之後,不管是在生活用品上,還是在獲取知識的途徑上,都需要花費一筆不小的費用。但考慮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這些錢家長該花還是得花,否則只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成長。

相關焦點

  • 家裡再窮,這4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不過隨著物價的日益上漲,現在養育一個孩子所需要的花費非常巨大,甚至很多年輕人選擇不要孩子,就是因為養不起,像孩子的奶粉、衣物這些生活必需品就是很大一部分花銷,而教育、健康需要的花銷只多不少,所以很多家長為了給家裡省錢,一些家長們認為沒有必要的東西都會給孩子斷掉,殊不知有些東西一旦斷掉,就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 家裡再窮也不要斷太早這些東西,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才得知犯罪心理的根源是產生孩子的幼兒時期,而現在的教育跟家庭環境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因此,李玫瑾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高質量的教育,便加入了育兒領域的研究。李玫瑾的育兒經驗是根據對青少年犯罪心理,能夠短時間內看出孩子的問題所在。
  • 心理學家:家裡再窮,有些東西也不能斷太早,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把孩子比喻成「吞金獸」一點兒都不誇張,沒生孩子前和老公還是小資生活,生孩子之後頓感經濟壓力巨大,尤其家裡養上個2個、3個娃,就明白為啥過日子要精打細算。但是兒童心理學家建議,家裡再窮,有些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比如奶粉、玩具和繪本這些方面要捨得。一、奶粉「給娃賺奶粉錢」,已經成了當代家長的口頭禪。
  • 農村家裡再窮,這三樣東西也要扔掉,別不捨得,會影響整個家庭
    媽媽曾和我說過:人窮志不短,雖然貧窮會緊固你的想像,限制你的人生發展,但是我們不能讓自己的人生一輩子都是貧窮的,只要你現在多學知識,最起碼在學習上你就是富裕的,有了文化學了技能,你才能更輕鬆地往上爬,爬出去。媽媽的這句話永遠印刻在我的心中,也影響著我的人生。
  • 家裡再窮,室內養花時3樣東西別太省,會影響居住的舒適感
    家裡花草養得好,會提升居住的舒適感,讓家變得更溫馨,也更有生機。但花草養不好,就會降低居住的舒適感,甚至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室外養花比室內養花要隨意很多,養起來簡單,也不會擔心會影響家人健康。室內養花就要格外注意,別讓好事變成壞事。
  • 家裡以下4樣東西越多,就會越窮,回家最好扔掉!
    買房、裝修、家居布置是人生大事兒,因為它們影響著我們幾十年的生活,和我們入住後的種種,不管是大事小事兒,我們都要步步謹慎,一旦出錯,只會給我們帶來損失。家裡以下4樣東西越多,就會越窮,回家最好扔掉!1、垃圾桶家裡有垃圾桶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是它的擺放卻很有講究,有些朋友會在書桌旁放垃圾桶,雖然用起來很方便,但萬萬不要將垃圾桶放書桌的左邊,從風水學的角度來說,左青龍右白虎,左邊的青龍位是我們的貴人位,要是將垃圾桶放左邊,那貴人請會被趕走,若想事業學業有成,怕是很困難了。
  • 家裡再窮,家長在三樣事情上要捨得,窮孩子影響不能小覷
    周圍的其他家長了解到這一個原因之後,都表示認同,但也同時勸慰這位家長,雖然教孩子節儉是一件好事,但是即使家裡面再窮,將來也應當在一些事情上要捨得,否則很容易對孩子的日後造成很大的影響。家裡再窮,家長也應當在這三件事情上捨得,窮孩子影響不能小覷1、捨得陪伴孩子很多家境比較普通的家庭,家長們總是抽出更多的時間進行賺錢,而缺少了培養孩子的時間,而相關研究顯示,家長如果嚴重缺少陪伴孩子的時間,很有可能不利於孩子的人格形成與發展。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李玫瑾:爸媽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家長們都想自家孩子聰明伶俐,從寶寶剛出生開始就想好了如何開發孩子大腦,畢竟大腦發育決定寶寶將來智力的高低,為了不讓寶寶落後於同齡人,不得不從小給孩子吃堅果、魚肉等食物開發大腦。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3個現象,暗示大腦發育快,長大智商不會低
    李玫瑾教授是育兒領域的專家,許多寶爸寶媽們都知道,李玫瑾教授特別是在兒童心理學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許多沒有經驗的寶爸寶媽們會經常去聽李教授的講座,在教育孩子時會有很大的幫助。有的家長為了聽李教授的講座專門買票去她講座的城市聽講。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低不了
    對於孩子的智商發育一直都是父母比較關心的話題,孩子的智力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對於以後學習、工作都要著重要的作用。孩子在睡著的時候,正是身體發育的時候,同時也是孩子腦復發育的高峰期。因為腦部發育好,孩子的智商就會高也就更聰明,所以,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睡眠問題。
  • 家裡再窮,這三樣「東西」一定要拋棄,不然會害了自己
    小時候,我記得每天吃完晚飯的時候,我家裡就會陸續來了很多鄰居,他們都喜歡坐在我家裡,談天說地,談近日來的新鮮事兒,相互之間非常開心,滿屋子都是歡聲笑語。但是近年來,這種相互串門的習慣很少見了,偶爾關係親近的人,會去家裡串門,但是人也不會太多,沒有了過去那麼多人都聚在一家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僅有3次,李玫瑾: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但事實上,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學習最忌諱的就是盲目,沒有學習頭腦,而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就是需要家長利用好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了。哈佛行為學家理察教授研究表明:大腦一生發育只有3次高峰期,也被稱之為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要好好利用這3個階段,對孩子的大腦進行有規律的訓練!李玫瑾表示:家長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 孩子總看漫畫書,李玫瑾:不要遏制孩子需求,容易影響大腦發育
    然而,李玫瑾教授卻認為:「很多父母過早掐斷了對於孩子有利的東西,如奶粉、繪本、插畫、玩具等等。這種行為容易導致孩子的性格甚至大腦發育受到影響。」其實,孩子喜歡閱讀漫畫是符合他的成長特性的。1、孩子們都喜歡看圖畫。
  • 它含有20種胺基酸,家裡再窮也買給孩子吃,促進大腦發育還長個
    孩子的智商得到提高,補充大腦營養的食物不可缺少。今天營養師大喬給大家安利一款食物。它含有20種胺基酸,家裡再窮也買給孩子吃,促進大腦發育還長個!「它」就是章魚,章魚的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章魚中含有全部種類的胺基酸,各種胺基酸的比例與人體蛋白質中各種胺基酸的比例基本一致。關於章魚的美食,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一款紅燒章魚,喜歡的朋友就在下面點個讚吧!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好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高風雨育兒課堂2020-06-09 22:35:49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 李玫瑾:和娃分床睡,最好不要超出最佳年齡,晚了會影響成長發育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究竟有多大的孩子需要分床睡覺,家長千萬不要錯過最佳時機,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孩子該幾歲分床睡才好?李玫瑾直言:最好不要超出最佳年齡!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專家,她在教育訪談中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孩子和家長分床睡最好不要太早,特別是在孩子三歲之前,家長最好還是和孩子一起睡,三歲以後開始著重於和孩子分房睡,至關重要。」
  • 這4種食物進了輔食黑名單,別太早給娃嘗試,影響發育還耽誤長高
    這4種食物進了輔食黑名單,別太早給娃嘗試,影響發育還耽誤長高◆ 蜂蜜通常來講,寶寶在1周歲以內是不建議吃蜂蜜的,要等到腸道慢慢完善過後,適當的喝點蜂蜜水還是可以的,但也不能過量。有些寶媽會問,那家裡自己鮮榨的果汁寶寶可以喝嗎?對於鮮榨的果汁會使營養元素流失,對於小寶寶來說,喝得過早會形成習慣,白開水也就不太合了。另外甜甜的果汁,其中的糖分及熱量是不合適孩子攝入過早的,影響發育還會形成寶寶「重口味」的習慣。
  • 給所有父母的忠告:家裡再窮,也要讓孩子從小學習一門樂器
    而且,在我看來,尤其是學習一門樂器,對孩子的人生大有裨益,家裡再窮,父母也要捨得給孩子花這個錢。讓孩子從小學習一門樂器,是教育領域的一大趨勢有的人可能會好奇,可供孩子學習的藝術特長這麼多,為什麼單單提到了「樂器」?
  • 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李玫瑾: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高
    李玫瑾教授相信很多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於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她的育兒觀在網絡上非常的火爆。並且多次上過育兒類節目,給許多家長解決了疑惑。
  • 李玫瑾: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啥用
    俗話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尤其是「起跑線」的概念和家長群的興起,讓很多家長越來越焦慮,生怕孩子在某個方面落與人後。 之前,北京衛視《老師請回答》節目中就有一位「望女成鳳」的家長,一口氣給孩子報了13個興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