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的冰與火之歌:一邊暑假期,一邊整頓期

2020-12-15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網際網路江湖(ID:VIPIT1),作者:劉志剛,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今年 7 月,國家網信辦啟動的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依法查處了 40 多家違規、違法的在線教育平臺。其中不乏嗶哩嗶哩網、今日頭條等大企業。

此次專項整治,覆蓋之廣,涉及企業之多實屬罕見,這似乎也透露某種信號:疫情常態化的當下,在線教育合規性正在變得愈發重要。在此次專項整治中,網信辦還查處了一批青少年常用的學習APP。

其中,紙條app、超星學習通app、小肚皮app等存在導向不良,色情低俗等信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據天眼查顯示,紙條APP曾經獲得紅杉種子基金、GGV紀源資本數百萬美元融資,而小肚皮APP則於 2017 年獲得火山石資本注資。

資本市場的注意也許曾經表明某種認可的態度,但長期來看,要想把在線教育這門生意做下去,回歸教育的本質和初心,或許更為關鍵。

在線教育的本質:資源、工具屬性變現而非流量變現

窺一斑而見全豹,從網信辦處罰的這批企業來看,可以發覺出其中的一絲共性,即,這些企業的似乎多為內容導向型,以流量變現為核心模式,本質上是披著教育外衣的內容平臺,商業化的流量變現,是其核心商業邏輯。

此次被查的紙條APP就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從紙條APP的產品形態上來看,其實更像一個青少年版的知乎,其實就是一個以作文為主題的內容社區,有很強的陌生人社交屬性。

在商業化因素的催動下,這種內容生態平臺很容易演變為第三方機構針對與青少年獲客渠道,內容生態也容易變得更加不可控。

實際上,只要有內容與社交的地方,都必須解決內容生態劣化的問題。典型的比如早期的今日頭條,再比如在線教育賽道的作業幫, 2017 年中國日報曾經報導過作業幫APP涉黃的問題,彼時小猿搜題與作業幫因為「涉黃問題」一度互撕並對簿公堂。

問題頻出的背後,其實揭露出一個被很多人都忽視的本質問題:在線教育,實際上還是教育資源、教育工具屬性下的商業變現,而非是流量變現。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什麼?是技術承載下的信息渠道,流量變現是核心的商業邏輯。但是對於在線教育來說,本質仍然是教育公司,單純的流量變現模式可能很難走通。

網際網路江湖(VIPIT1)認為在線教育其實是存在價值分層的:工具價值>內容價值>流量價值。

在線教育價值最大的,是做教育SaaS。教育行業真正的痛點,一個是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稀缺,另一個在於對現有優質教育資源的高效分配。前者需要各大師範院校持續提升教學質量,後者,則可依靠SaaS能力,把已有的優質教育資源再次高效分配。

ToG是這個市場典型特徵,這註定只有頭部玩家才有入場的資格。比如疫情期間某省教育廳下達了指定在線授課平臺名單,其中主要包涵了阿里的釘釘、科大訊飛等頭部企業。

實際上,最好的教育資源從來都不在商業機構內。為什麼學區房那麼貴?房子背後是稀缺的優質公共資源,而任何一種優秀稀缺的公共服務資源,都很難完全市場化配置。

所謂內容價值,則是直接販賣知識、課程,比如猿輔導、跟誰學等在線教育平臺,實際上是做的資源整合出售的生意。目前來看,市面上大多數在線教育企業都在這一賽道,資本市場也最為關注。在這個賽道中,同樣面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資質問題。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信息是需要明確公示的。現實中,很少有機構資質真正能夠做到齊全,部分英語教學機構外教資質同樣存疑。  

第二個是獲客成本與授課成本的問題。在線教育企業盈利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玩家都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其原因無外乎高企的營銷投入以及難以達成的規模效益。以學而思為例,據統計, 2019 年學而思投放的廣告金額就達數億歐元,猿輔導暑假後招生投入也在4、 5 億元左右。

在銷售費用佔比上,根據各家財報,新東方在線、51talk等企業均佔50%以上。

其次,在授課成本上,最大的成本支出其實是優質教育資源獲取,說白了就是師資力量,在目前的政策下,體制內的優質教育資源是封閉的,無法在市場上自由流通。換句話來說,體制外的優質師資力量其實本來就很少,供需關係失衡加劇了優質資源的獲取成本。

「其實這兩年有不少優秀的老師加入。畢竟無論是晉升空間還是薪資待遇我們(在線教育企業)都要好一些。」就職於某在線教育企業人力資源部的文哲(化名)對網際網路江湖表示:「不過今年以來新加入的人數有下降,由於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很多優秀的老師最終還是選擇了體制內。」

最後一類,就是披著「教育外衣」做流量生意的企業,比如前文中提到的紙條app、小肚皮app等,這類多為內容社區平臺,骨子裡還是那套流量變現的玩法。很多UGC、PGC內容主導的內容社區培育內容流量生態,之後可能會再通過電商、遊戲廣告等其他方式謀求流量變現。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此次網信辦出手整治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也是為做青少年「流量變現」生意的玩家們敲響了警鐘,如何在滿足合規要求的前提下,回歸教育本質,深挖在線教育的資源價值,可能是這些企業需要深入深入思考的問題。

「在學言學,在商言商」,資本只是完善教育體系的工具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3 月份,國內在線教育用戶規模超過 4 億,其中大部分為K12 用戶。如此大規模的用戶體量的背後,資本市場動作頻頻。

實際上,從 2019 年全年的融資數據來看,全年融資事件共 148 起,總金額達115. 6 億人民幣,但同比來看,在線教育全年融資總額同比下降超過三成。

2019 年,在線教育領域一度「衰聲不斷」,但任誰都想不到的是,今年年初的疫情使得在線上教育成為「剛需」,為此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巨頭甚至專門成立了教育事業部,巨頭的入場使得在線教育賽道熱度再度暴漲。

在一級資本市場,猿輔導、作業幫也紛紛獲得融資, 3 月份,猿輔導宣布融資 10 億美元, 6 月底,作業幫E輪融資7. 5 億美元。各路投資人再度入局,無非是看好企業的價值,這個價值實際上有兩點,一是看好企業的盈利能力,二是企業自身的成長性。

對於在線教育機構來說,高營銷投入,低單價的現狀下,盈利是一個有待破解的難題,換言之,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機構表現出來的成長性可能是資本市場入局的主要原因。

這意味著疫情過後,隨著學校開學、線下補習班開課的恢復,線上教育退潮,線下價值終將再度回歸。因此,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構建起自身的盈利模型,可能是猿輔導、作業幫們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資本對於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某投資人對網際網路江湖表示:「對於某些看似具有高成長性,但仍未跑通盈利的企業來說,多次融資之後迫切盈利反而可能會打亂正常商業化的節奏。」

在線教育是教育行業商業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量資本入場後,在線教育企業需要警惕陷入「唯商業論」的思維怪圈:在資本逐利的本性下,過度追求資本的收益,而忽視健康的商業模式本身的持續盈利能力。

舉個例子,彼時在O2O時代,資本催動下教育O2O一片火熱,很多教育O2O實際上不是To C而是To VC,看似有著無限的成長性,實則商業邏輯根本跑不通,O2O泡沫破裂後,資本的「擊鼓傳花」遊戲暴雷, 700 多家教育O2O機構全軍覆沒。

從本質上來看,這其實是一種資本對於教育機構和企業的異化:在資本逐利的訴求下逐漸忽視教育本身的社會屬性。

與醫療行業相似,教育是涉及社會問題的行業,具有天然的社會公共基因,在線教育的確是是促進社會優質資源再分配的有效工具,但這也同樣要求在線教育機構、企業更應該明確教育本身的商業邊界和社會邊界。

以嗨學網為反例,今年央視 315 晚會上被點名的嗨學網「營銷騙局」,就是當下在線教育領域資本對企業機構異化的一種表現:在「唯商業論」的思維怪圈下,資本逐利逐漸放棄教育本身的社會屬性。

正所謂在學言學,在商言商。教育資源商業化配置無可厚非,關鍵還是在商業化的的過程中如何明確在線教育的商業社會邊界。

一言蔽之,歸根到底,資本是促進行業發展的工具,而非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的目的。在商業化的過程中,在線教育企業本身更需要有底線意識。

比如,在商業上,通過對大班雙師、小班雙師、 1 對 1 教學等模式的取捨和組合,以口碑獲客實實在在的降低營銷成本,真正跑通盈利模式,建立起穩固的商業壁壘。

在社會層面,自發把資格資質作為企業合規紅線。對於K12 賽道的企業來說,也要充分考慮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為最終的教學效果負責。

結語:

在線教育,是以最終的授課效果為導向,師者不僅需要傳道授業解惑,更在於育德立人。因而,一個完整的在線教育商業模式,也一定是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和諧統一的。

在線教育作為現有教育體系的補充自然有正向意義,作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補位,在線教育機構也將持續發揮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促進國內教育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相關焦點

  • 在線教育的冰與火之歌:一邊暑假,一邊整頓
    關注並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設為星標每天早 07 : 45 按時送達隨著暑期的開始,在線教育爭奪用戶的號角聲已經吹響。一邊是客源量最大的暑假期,一邊是國家嚴厲整頓的敏感期,在線教育企業的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 在線教育的「冰與火之歌」
    他在打探之後發現,「是猿輔導和學而思在衝流量,然後帶動了好幾家頭部K12在線教育一起投。」暑假歷來是K12教育公司的必爭之地。隨著在線教育的市場份額日漸走高,近年來,教育市場爭奪戰的參與者也逐漸由線下轉移至線上——微信朋友圈、抖音、今日頭條,線下的公交、地鐵、電梯等渠道,無不充斥著在線教育的廣告。
  • 在線教育寒假大戰又開打:一邊融資儲備彈藥 一邊找低價流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在線教育寒假大戰又開打:一邊融資儲備彈藥 一邊找低價流量導讀:寒假招生大戰已經開打,但經過了暑假的瘋狂投放之後,巨頭們開始尋找更低成本的流量。猿輔導又融資了。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到今年寒假,預計K12在線教育行業會錄用約20萬名輔導老師。以1名輔導老師服務100名學生推算,也就是說,K12在線教育的學生用戶可達2000萬人。在線教育機構之所以願意大筆「燒錢」營銷,是認為K12市場的天花板很高,國內2億多中小學生是一個廣闊的用戶市場。但到了今年寒假,這一看法已經出現了鬆動。
  • 「深讀」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的「冰與火之歌」
    2020的在線教育市場,註定群雄並舉,收編線下培訓資源的傳統巨頭強者恆強,擁有全新商業模式的「新貴」已殺出一條血路,部分傳統的網際網路教育公司攜先發優勢及充沛的融資加大廣告投放力度乘勝追擊,隨著疫情接近尾聲,在線教育的「冰與火之歌」即將拉開序幕。
  •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
    《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系列,是美國HBO電視網製作推出的一部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第二季(又名冰與火之歌)全十集[正統看點] 龍之母加入燒腦權力之爭,殘暴王子登王座,史塔克家族前途未卜[隨片福利] 奇幻值爆表,記人名防痴呆,勾心鬥角指數達歷史巔峰[適宜人群] HBO瘋狂劇迷,權力的遊戲死忠粉
  • 教育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教育創業者們會有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前日的混沌公開大課上,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藍象資本顧問王學輝、快手副總裁嶽昌輝等就此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以下為周爽精華觀點。Part 1 冰 · 停擺6個月,大批教培活不到春天從商業戰略的角度上來說,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是概率上的必然。
  • 冰與火之歌,當心夜王降臨!
    市場繼續演繹冰與火之歌。 一邊是主板權重股壓盤調整,一邊是創業板個股火爆場面。市場熱錢集中湧入創業板,創業板成交量再度回到7月初水平,可見板塊交投火爆。
  • 《冰與火之歌》第四季開播 歐巴馬求搶先看
    《冰與火之歌》第四季開播。  華西都市報報導昨日,美劇迷翹首以盼的HBO熱門電視劇《冰與火之歌》第四季終於開播,這部由美國著名奇幻小說家喬治·馬丁原著改編的劇集在全球擁有無數粉絲,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是其中一位。
  • 人生第一次無字幕看劇(《冰與火之歌》第七季第一集)
    在等待《冰與火之歌》第七季開播的閒暇我開始閱讀原版書,過程未見一帆風順卻也是波瀾不驚。喬治馬丁給讀者展開了一副波瀾壯闊的畫面,藉助美劇又把這畫面擴充到了極致,讓人流連忘返。今天是 2017.7.17,簡約而不簡單的一天,億萬《冰與火之歌》美劇粉絲的節日,因為第七季第一集在躑躅了一年多時間之後又重新上映了。和以往無數次首播不同的是,這一次《冰與火之歌》首播首次選擇了同步在中國大陸進行,大概是意識到了中國的巨大粉絲群體,從kingslayer的扮演者中國行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 冰與火之歌高清地圖
    維斯特洛大陸(英語:Westeros),也被稱為日落國度(the Sunset Kingdoms),是喬治·R·R·馬丁的奇幻系列《冰與火之歌》中四塊大陸中的一塊,它的設定大致基於中世紀的歐洲。
  • 《冰與火之歌》第七季破紀錄回歸,那些中國版《冰與火之歌》還好嗎?
    龐大格局的世界觀,變幻莫測的人物命運,充滿奇幻想像力的故事情節,以及充滿質感的製作水平,都是《冰與火之歌》備受追捧的原因。《冰與火之歌》也成為了高質量魔幻劇的代名詞,在國內許多玄幻劇中也言必稱「中國版《冰與火之歌》」,用以標榜自己劇集的質量。只不過就在本尊再掀狂潮之時,這些模仿者已不知身在何處。
  • 《冰與火之歌》前傳《血與火》上線QQ閱讀 首次展現龍族全貌
    閱文集團旗艦閱讀產品QQ閱讀於近日引入《血與火:坦格利安王朝史(第一卷)》小說電子版,該部作品是美國著名奇幻小說作家喬治 R.R.馬丁的最新力作,故事背景設定在史詩巨著《冰與火之歌》發生之前,首次展現了坦格利安家族史全貌以及龍族覆滅的原因,還未出版便已備受粉絲期待。
  • 《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藝術賞析
    《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是由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所著的嚴肅奇幻小說系列。該書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虛構的中世紀世界裡所發生的一系列宮廷鬥爭、疆場廝殺、遊歷冒險和魔法抗衡的故事。
  • 冰與火之歌: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
    我想很多人喜歡上《冰與火之歌》,應該是源自根據它改編的美劇《權力的遊戲》。不可否認,《權力的遊戲》製作精良,堪稱匠心之作,特別是前七季。然而,在萬眾期待中,它爛尾了,令人痛心疾首痛徹心扉肝腸寸斷心如死灰,令眾多冰火迷怎能不更加期待馬丁老爺子的豹尾結局!
  • 《冰與火之歌》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
    早期的小說不僅讓喬治·馬丁創作經驗上有所積累,有很多早期作品直接被他又搬進了《冰與火之歌》裡面,當然不是簡單的加工與回收。比如《冰與火之歌》中其主題之一的「季節紛亂」,他在1980年中篇童話小說《冰龍》裡就做了類似的設定;《冰與火之歌》的「七」,是他在1975年的雨果獎提名中篇《七命之人》的內容。
  • 大人看《冰與火之歌》,小朋友看《冰龍》
    作者:李崢嶸北京晚報讀書版編輯、親子閱讀專欄作者;中文教育專業碩士。新一季《權利的遊戲》(《冰與火之歌》的電視劇名)上線啦。爸爸媽媽偷摸著乘明仔不在家的時候下載了看。明仔咕嚕著抗議:「你們又在看嗶——嗶——」媽媽爸爸都是《冰與火之歌》的粉絲,美劇看了二遍,書看了不止五遍。有時候爸爸媽媽討論《冰與火之歌》,明仔好奇想插嘴,爸爸媽媽馬上閉嘴,說這是成人的讀物,不適合你。明仔說:「我也想知道你們在說什麼!」
  • 著名小說冰與火之歌被改編成頁遊
    《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and Fire)是由美國著名科幻奇幻小說家喬治·R·R·馬丁(George R.R.Martin)所著的一部史詩奇幻小說,是當代奇幻文學一部影響深遠的裡程碑式的作品。 近日,有媒體曝出《冰與火之歌》已被改編成網頁遊戲的消息。
  • 冰與火之歌第七季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是啥我就不介紹了。。。今天上第一集,有點激動,廢話不多說,往下拉!!!
  • 《冰與火之歌》中文電子版登陸掌閱
    《冰與火之歌》中文電子版登陸掌閱 2017-01-12 10:31: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 冰與火之歌S8E3疑點解析 夜王到底為了什麼
    冰與火之歌S8E3疑點解析 夜王到底為了什麼時間:2019-04-30 22: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冰與火之歌S8E3疑點解析 夜王到底為了什麼 夜王為了什麼千裡迢迢走了八季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對夜王一族的組織結構有個大概的理解 第一個異鬼是由森林之子插入龍晶而成的 森林之子為了與人類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