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核桃般大小的心臟
和幼如細絲的血管內做手術有多難?
「生死往往就在一毫米之間。」
廣東省人民醫院先天性心臟病研究團隊卻將如此精細的手術幾乎做到了極致——在國際上率先開展產時胎兒心臟手術、在國內首先進行胎兒宮內介入治療,開創了我國胎兒先心病治療的先河。
近日,該團隊的《先天性心臟病外科關鍵技術創新與綜合防治體系的建立和應用》項目榮獲有著「兒科醫學奧斯卡」之稱的宋慶齡兒科醫學獎。據悉,廣東省人民醫院是今年全國6個獲獎項目中廣東唯一獲獎醫院。
團隊的更多威水史
廣東衛生在線馬上為你送上
01、建立全國首個先心病防治網絡,人群產前篩查率上升至26.5%
先天性心臟病(以下簡稱「先心病」)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育異常或障礙所致的先天畸形,居我國出生缺陷病種首位,發病率為1%。在我國,每3.25分鐘就有一個先心病患兒出生,嚴重影響人口健康。
「絕大多數先心病只要儘早發現、及時治療均可治癒。」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外科主任、廣東省心血管研究所所長陳寄梅告訴廣衛君,胎兒超聲檢查技術是先心病早期篩查診斷的關鍵技術,2004年之前,由於該項技術在省內尚未廣泛開展,導致很多先心病患兒無法得到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甚至有不少患兒在得到治療前就已失去生命。
在廣東省衛健委的支持下,廣東省人民醫院從2004年開始率先建立我國首個先心病防治網絡,首創先心病產前產後一體化診療模式,制定國內首個胎兒心臟病超聲檢查技術規範和胎兒先心病產前諮詢規範,將胎兒超聲檢查等先進的防治技術通過基層醫療機構迅速普及推廣到社區。
▲廣東省人民醫院先天性心臟病研究團隊
「這個項目最大的貢獻是將先心病的診斷和治療埠提前了。」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小清表示,在胎兒期早期篩查確診先心病,能夠為患兒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
截至目前,先心病防治網絡已覆蓋全省21個地市,篩查孕產婦175萬例,診斷先心病患兒1.8萬餘例;人群產前篩查率從10.9%上升至26.5%,複雜危重先心病產前診斷率從25%上升至70%;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先心病相關病因學、產前幹預和產後治療相互銜接的綜合防治體系。
02、首次證實吸菸喝酒,為先心病發病危險因素
依託先心病防治網絡,廣東省人民醫院先心病研究團隊還進行了國內首次先心病大樣本人群的前瞻性流行病學研究,明確了我國活產兒 1 周、1 個月和 1 年時累積先心病發病率分別為9.7‰、9.9‰和 11.1‰;先心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劉小清指出,在研究中首次證實吸菸(包括被動吸菸),鉛、鎘汙染,飲酒是我國特定環境下先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03、為超低體重寶寶進行心臟手術
將整體手術死亡率下降至1.23%
除了在預防階段下苦功夫,這支團隊還在先心病手術方式上進行創新。
在國際上首次證明「非內膜接觸縫合技術」應用在初次全肺靜脈異位引流矯治術中安全有效,為患兒提供了一個治療效果更優的新的治療方式。
國際首創「姑息性大動脈調轉手術」,為已經錯過了手術時機、不能進行手術的大齡大動脈轉位患兒提供了新的手術治療模式。
在國內率先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先心病手術資料庫,實現外科手術質量評價的國際標準化。研究期間,團隊完成先心病外科治療15360例,通過系列關鍵技術優化創新,實現整體手術死亡率從2.83%下降至1.23%,其中新生兒期手術死亡率從21.5%大幅下降到8.57%。
▲陳寄梅為患者實施手術
此外,團隊還使得我國先心病患兒治療不再受年齡體重限制,目前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臟手術患兒最低體重為640克(超低體重兒),最低年齡為出生時(0小時)。
針對傳統外科治療創傷大、康復時間長等問題,該團隊創新性開展複雜先心病介入治療及介入治療與外科治療相結合的「複合治療」技術,使患兒減少手術創傷、縮短了術後康復的時間。同時,發明研製新型先心病介入治療陶瓷鍍膜封堵器並推廣應用到全球53個國家。
知多d
先心病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
★ 妊娠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風疹、腮腺炎、水痘等。據統計,先天性心臟病病人中,約38%母孕早期有呼吸道感染和發熱。
★ 宮內缺氧:動脈導管未閉及房間隔缺損發病率較高。
★ 藥物:早孕期間服用某些藥物可引起心血管畸形。
★ 放射線的影響
★ 母體因素:體有糖尿病、紅斑狼瘡、貧血、高齡等也與先天性心臟病密切相關。
★ 遺傳因素:據調查,先心病患者子代先心病發病率為4.43%。
先心病可早期發現及預防,準媽媽要做好這幾件事:
記者|蘇海寧
編輯|尹蓁 責編|黎曉心
通訊員|郝黎 張藍溪 靳婷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