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髖部骨折」,再攀技術高峰,骨科團隊太給力!

2020-12-27 澎湃新聞

聚焦「髖部骨折」,再攀技術高峰,骨科團隊太給力!

2020-12-10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聊城市髖部骨折的治療策略及圍手術期風險評估培訓班

為了促進骨折的規範化治療,提高基層骨科專業人員技術水平,12月10日,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舉辦2020年聊城市髖部骨折的治療策略及圍手術期風險評估培訓班。來自全區基層醫療機構近七十餘位骨科及相關專業人員參加會議。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副院長田洪廣主持會議。

田洪廣副院長主持會議

東昌府院區執行院長王運華在會議致辭中詳細介紹了東昌府院區骨科專業的發展情況以及與聊城市人民醫院整合以來骨科各專業取得的顯著成績。他表示,此次學術會議的成功舉辦,將有力推動全區骨科疾病的診治能力提升,為全區健康事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王運華院長致辭

聊城市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楊曉飛受邀參會並發表講話,楊主任首先對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了誠摯的祝賀,並展望了兩院整合後骨科各專業的發展前景。同時,楊主任簡要介紹了目前髖部骨折診治的技術發展情況,並希望通過此次學術會議,能夠幫助更多的髖部骨折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提升本地區髖部骨折及相關疾病的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

楊曉飛主任講話

隨後,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骨科主任李眾德、創傷專業主管陳志強、脊柱專業主管王成虎、關節專業主管王凱、創傷手足骨科主任李若東、脊柱關節骨科主任王新昌以及手術麻醉部副主任楊微分別圍繞髖部骨折的診斷、治療及圍手術期風險評估等內容進行了學術分享與交流。

據了解,髖部骨折常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死亡骨折」,目前,由於處置不當等原因,只有30%的患者能恢復到傷前的生活狀態,而一年內的死亡率卻高達20%—24%,這也給許多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目前,臨床上對髖部骨折的治療目的是儘快恢復患者的行動能力,避免長期臥床,積極治療原發病並預防併發症,從而將致殘率和致死率降至最低。

此次會議為東昌府區及周邊地區骨科專業同仁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溝通的平臺。與會人員通過此次會議,學習到了髖部骨折診治技術的最新進展,更加明確了髖部骨折專業領域的發展方向,對提升本地區老年髖部骨折的規範化治療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骨科成立於2012年,在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發展迅速,從最初的只能開展四肢骨折復位等簡單治療,到相繼開展關節置換、髓內釘微創技術、關節鏡技術、椎間孔鏡技術、多發複雜創傷的救治,骨科救治疾病譜逐漸涵蓋了脊柱專業、關節專業、創傷專業、手足專業、小兒骨科專業等。

2019年,醫院啟動搬遷,骨科進一步細化了專業分組,分成了創傷手足骨科和脊柱關節骨科。今年與市人民醫院整合後,聊城市人民醫院骨科楊曉飛主任帶領由陳志強、王成虎、王凱、朱琳琳四位專家組成的團隊來到東昌府院區,長期在東昌府院區坐診、手術,相繼開展了多發創傷的救治、複雜的關節置換、頸椎前路手術,斷掌再植等技術,參與三、四級手術近五百臺,大大提升東昌府院區骨科救治實力,在骨科治療技術、治療理念方面為東昌府院區骨科各專業帶來了巨大的提升。

1

END

1

原標題:《聚焦「髖部骨折」,再攀技術高峰,骨科團隊太給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關注骨質疏鬆性骨折(椎體/髖部骨折)術後骨折癒合
    骨質疏鬆性骨折指受到輕微創傷或日常活動中即發生的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嚴重後果。骨質疏鬆性骨折的常見部位是椎體、髖部等[1]。國內基於影像學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率隨增齡上升,65歲以上人群發生率最高;5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約為15%,50歲以後椎體骨折的患病率隨增齡而漸增,80歲以上女性椎體骨折患病率可高達36. 6%[2]。
  • 68歲闞大爺髖部骨折,1年後去世,老年人這個部位骨折很要命
    闞先生不小心摔了一跤,送醫後發現是髖部骨折。經過醫生的評估,建議老人手術治療,但是家人感覺這麼大歲數了,手術治療怕老爺子受罪,最後還是堅持保守治療,可是在一年後,老人家卻撒手人寰。為什麼這個骨折這麼致命呢?一、什麼是髖部骨折?髖部具體是我們身體的什麼部位呢?
  • 暴雪突襲冰城 謹防老人滑倒骨折! 醫學專家教您走路如何「防摔」
    再加上老年人骨質鈣磷流失增加,易導致骨質發生脫鈣、骨皮質變薄以及骨質疏鬆等病理變化,直到骨密度及骨強度發生改變,以至於老人在輕微暴力(不慎摔倒)的情況下也會發生骨折,醫學上將其稱為脆性骨折。常見的脆性骨折發生部位有:尺、橈骨遠端骨折、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骨折。
  • 新一輪「攻克骨折」合作力爭到2025年將骨質疏鬆性髖部和椎體骨折...
    瑞士尼翁2020年6月16日 /美通社/ --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今天宣布,攜手牛津大學與安進(Amgen)和優時比(UCB)建立合作,支持「攻克骨折」計劃(Capture the Fracture®)。該計劃力爭到2025年,減少25%的骨質疏鬆性髖部和椎體骨折。
  • 骨科「私人訂製」,劃時代的新技術
    多方打聽,伊娜聽說了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或有別的辦法,這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教授、骨科郝永強教授團隊應用3D列印技術在骨科領域解決過許多醫學難題,尤其是在骨盆腫瘤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時值新冠疫情最嚴峻之時,但伊娜的病情已容不得全家有猶豫的時間了,幾經周折,他們來到上海,預約了上海九院骨科郝永強教授的專家門診。
  • 動物骨科手術器械的擺放及布局
    適用於上肢腫瘤切除術、上肢包塊切除術、手外傷清創術、上肢肌腱探查術、上肢神經探查術、尺橈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肱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術後器械由消毒供應中心統一處理。動物骨科手術器械的擺放及布局2.右膝關節鏡半月板成形手術器械的擺放及布局妳患者在平臥位雙下肢下垂神經阻滯麻醉下行右膝關節鏡半月板成形術,麻醉機置於患者頭側,右上肢肢體外展建立靜脈通道
  • 骨科器械界「樂高」實現雲南造
    1994年起,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延安醫院骨科主任熊鷹就開始專注骨科內固定器械的設計,研發出橋接組合式內固定系統(OBS),創新設計了由多規格釘、棒、塊組合構成的鎖定型多功能支架結構,解決了疑難複雜骨折個性化治療的關鍵性技術難題,比傳統鋼板力學性能更優異,可實現個性化、定製化治療,並極大地降低斷裂發生率。
  • 高齡、小兒麻痺、又遭遇骨折的他,還能站起來嗎?
    但幸運的是他又遇見了好的醫療團隊, 讓他骨折後又重新站了起來! 我院骨科三病區副主任醫師張保龍說。 準備多套手術方案 成功為老人手術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劉大爺的手術開始了。 手術由骨科三病區科主任尤笑迎、主任醫師尹萬樂、副主任醫師張保龍、主治醫師李達共同完成。
  • 我院趙德偉教授骨科團隊首次將3D列印多孔鉭應用於半骨盆切除+全髖...
    2020年10月17日,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趙德偉教授帶領骨科團隊成功完成了國際首例「應用3D列印技術進行多孔鉭半骨盆+全髖關節置換術」。該術式堪稱骨科領域內最複雜的手術,手術在醫院骨關節外科、骨腫瘤科、脊柱外科、麻醉科、介入科、血管外科等科室的通力合作下,順利完成。
  • 8旬老人起床摔倒致骨折,幸虧……
    近日,畢節 80 歲高齡老人起床時不慎摔倒,導致左髖部疼痛、腫脹,功能受限。家屬立即將其送往貴州華夏骨科醫院,行 X 線檢查提示:左側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
  • 濟南三院劉華水:讓骨折手術更加精準微創,是一輩子的追求
    擅於複雜骨折的微創治療,精於骨盆骨折微創手術,專於骨科機器人輔助下骨盆骨折手術,與機器人共舞的濟南三院創傷骨外二科主任劉華水,不畏艱險勇於創新,開創了骨盆骨折微創精準手術新時代。
  • 動物骨科手術器械骨折的分類診斷和治療
    骨折是晉或軟骨的完全或不完全的破裂。軟組織周圍不同程度的損傷伴隨著骨折,包括血液提供、以及運動系統功能的協調也伴隨著骨折。臨床獸醫在處理骨折時必須考慮到患病動物的局部和全部的情況。動物骨科手術器械骨折的分類診斷和治療骨新的分類骨折有多種,包括偶然因素.外傷感染出現的移位、生態學等,骨折的嚴重性.骨折的穩定性須遵循斷片的軸向縮影進行判斷
  • 高齡老人摔傷至髖部粉碎性骨折,僅24小時內就可站起來行走
    如果他們之中有人摔倒了,要他們自己站起來,再快速的到健康的行走,那絕非易事,又或者在他們心目中那是不可能的存在。 所以人們把老人摔跤至髖部骨折冠稱為:人生中的最後一摔或最後一次骨折。
  • 最新中國醫院骨科領域專利排名
    原創提出「骨折順勢復位固定」理論,據此研發系列微創新技術、內固定物和復位工具,建立了四肢骨折微創復位固定技術體系,獲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率先發現新的骨盆損傷類型,
  • ...理念及實踐推廣項目暨創傷骨科ERAS示範病房系列活動之——南京站
    一、老年髖部ERAS會議第一節由芮雲峰教授作了《MDT下老年髖部骨折術前快速通道建設》專題報告,其診療團隊結合了全院近20個科室,再次強調了多學科合作在老年髖部骨折治療快速康復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會議第四節內容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鄧春花護士長就《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ERAS中的角色擔當》進行演講。首先鄧護士長談及對ERAS的感受,ERAS團隊的創建,包括團隊的組建、培訓、流程及規範的制定。隨後,鄧護士長對具體環境是怎樣應用進行了具體的敘述,包括疼痛管理、血栓預防相關管理、營養的管理,ERAS路徑的制定、如何開展延續護理等。
  • 解決就醫難題,國科大重慶仁濟醫院全力診治1名骨科罕見病患者
    沒想到的是,左髖部疼痛半年之久的劉某,在國科大重慶仁濟醫院(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骨科治療23天後,現已經可以出院了。 期間劉某曾到多家三甲醫院骨科診治,診斷為骨腫瘤,囑其準備10萬元錢接受手術治療,因經濟困難,就一直未接受手術治療。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劉某中斷就醫,以至病痛不斷加重。後來實在無法忍受病痛折磨的劉某來到市五院骨科尋求治療。
  • 骨折拍了X線,為什麼還要做CT和磁共振?
    (2)MRI:能夠準確地評估椎體壓縮骨折的具體骨折節段、骨折的新鮮程度及有無椎管壓迫或佔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否有腫瘤,是診斷評估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的主要檢查。3、DXA檢查(骨密度檢查):骨密度檢測是診斷骨質疏鬆的主要依據,對早期診斷骨質疏鬆,評估再發骨折風險及指導治療有重要意義。目前雙能X線吸收儀(DXA)測量腰椎和髖部的骨密度是診斷骨質疏鬆症公認的金標準。
  • 郴州市三醫院骨科介紹
    骨科創建於上世紀80年代,是郴州市臨床重點專科,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成為基礎紮實,梯隊健全,綜合實力強的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重點專科。科室基本情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住院部位於3號樓6樓、7樓。骨科現有床位85張,有創傷關節科(創傷、關節、運動醫學、顯微手足)病區和脊柱外科病區,門診設有骨科和脊柱外科專家門診,在急診科設有外科急診室。
  • 北京地壇醫院骨科:十年磨礪 化繭成蝶
    義診、科普宣傳……為了打開局面,骨科團隊動員自己的親戚朋友做宣傳,張強帶領醫護人員走遍了周邊崔各莊、孫河、金盞等地區大大小小40多家社區醫院,帶著大家一步一個腳印,逐漸擴大了科室在周邊的影響力,硬是靠著這種艱苦努力和過硬的技術本領,精益求精治療每一位患者,打造治療精品,靠著患者的口碑,患者慢慢多了起來。打造品牌 不嚴怎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