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態,變化的才是人生,一個人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睜開眼的那刻起就開始觀望我們的這個世界,直到心臟驟停,閉上眼的那刻方會結束。也許有的人在青春年少便看懂這個世界,也許有的人在白髮蒼蒼才感悟透這個世界,亦有的人到心臟驟停,卻還不願意閉上眼,因為他還在觀望這個他看不懂的世界。
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人來到這個世上,從來不是來享福的,而是來贖罪的」,所以人生才會有風浪,才會有磨礪,只有當罪贖完後,人才能開始今生的享樂,來生又會贖今生享樂產生的罪孽。總的來說人的前半生是為了贖前世罪孽,後半生是為來世重返世間奠定因果。而在生活中很多人確是前半生在享後半生之福,後半生卻應因果之報,需還前世今生之孽,直至閉眼方休。佛家講過去佛、現在佛以及未來佛,也許其真意也在此間吧,事事因因果果,循環不斷,因緣輪迴吧。
世上人看世上事,懂世間人情世故,但又有多少人到心臟驟停,眼卻未曾閉上,大概他還在思考這是個什麼世界,還在觀望著這個他看不懂的世界吧。
今天在網上看到有人總結的「吃過無數次虧,總結出來的12個哲理教訓」,再結合日常和幾位老爺子的互動,談談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些許認知吧。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只因「老人」的為人處世之道更加豐富,看待我們周圍的世界更加的透徹。
幫別人的忙,不能幫得過
人們常言「升米恩,鬥米仇」,別人身處危難,給予很小的幫助,他會感激您,如果給予的幫助太多,便會讓人形成依賴,一旦您不能幫他度過危難或者中途停止幫助,他就會產生怨恨和仇視。
生活中「升米恩都米仇」的事還真不少,更可怕的是現在這個社會小恩小惠已經變成了「理所應當」,這就變得十分可怕了。公交讓座是文明行為,但國家也沒有一條法律規定年輕人一定要讓座吧。年輕人讓老人那是因為年輕人敬老,但不讓您也不能說年輕人不道德對吧,如果您身體不便,不用您說,基於基本的社會道德,任何一個年輕人肯定都會禮讓您的。但是您看您聲音如洪鐘,打人手勁可能都比我大,這還要讓每天只能睡幾小時的學生,加班一夜的上班族給您讓位,那就說不過去了。
雖說中華民族是禮讓的名族,但是也是對於有需要的人,如果您每天晚上還能跳廣場舞幾個小時不停歇,那大爺、大娘您們就別欺負我們這些在「道德高山」上的可憐蟲了吧,萬一您那如洪鐘的嗓門觸發您那高血壓或者心臟,我們還得面臨經濟損失和社會道德輿論的制裁。
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可是不能只有尊老沒有愛幼之說吧,「幼」不是幼兒,而是相比較而言,是相對於年齡、輩分來說的。
由於時間有限,下面給出幾點您可以細品:
素質越高的人,朋友越少
越是心軟的人,越是貧窮
越是聰明的人,越是容易感到孤獨
低調藏拙的人,越是容易成就大事
關係親近的人,越是不能共事(尤其是有經濟糾葛的事)
不要借錢給舊識,討債不成成仇人
生活中吃虧不一定就是福,說謊也不一定是錯
別人可能希望您過得好,但沒人希望您過得比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