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出師表》:諸葛亮忠臣的外衣裡,原來藏著一顆私心

2020-12-22 老羅侃史

公元227年,諸葛亮平定南方後,決定北上伐魏、奪取長安,出徵之前,他給後主劉禪寫了一篇表文,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劉禪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身先士卒、死而後已的忠君思想。

諸葛亮向劉禪上書的這篇表文,就是千古名篇《出師表》。然而,就在這篇表文中,有意無意間,恐怕也透露出諸葛亮的些許私心,請看: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向劉禪推薦人才,主要也就在以上這兩段中。這段文字中,諸葛亮向劉禪共推薦了四個人,分別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和向寵。

這四個人是什麼人呢?具體一了解,你就會發現裡面的問題。

郭攸之,字演長,南陽人,諸葛亮曾「躬耕於南陽」,和諸葛亮是老鄉,隸屬於蜀國的荊州集團。

費禕,字文偉,荊州江夏人,看看,也是隸屬於荊州集團,和諸葛亮是故交。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南郡是荊州下面的一個郡,也是荊州人。

向寵,字巨違,荊州襄陽人,也是妥妥的荊州人。

大家看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劉禪推薦重用的四個人,無一例外都是荊州人。而諸葛亮自己就是荊州集團的「帶頭大哥」。在如此重要的一次上書中,向劉禪推薦的人,全部都是自己這個集團的人,說他沒有私心,誰會信呢?

當然,倒不是說郭攸之、費禕、董允和向寵這四個人沒有能力,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有一定的能力,從能力的角度看,諸葛亮推薦他們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難道蜀國只有這幾個人才嗎?難道李嚴、李福、何宗、王謀等蜀中人士就不是賢臣了?而且他們也是託孤的大臣啊,是位列九卿、尚書僕射的官員,但就官階而言,就要高於諸葛亮推薦的這幾位。

因此,諸葛亮在人事安排上如此精心策劃,不提他們絕非偶然。細讀《出師表》,倒可以看出諸葛亮忠臣的外衣裡面,原來藏著一顆私心。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者難得,忠臣可貴
    提起諸葛亮,即使是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對他有大致的了解。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基本就是:聰明、有謀略、運籌帷幄。他除了是傑出的軍事家與政治家以外,還是一名優秀的文學家,他的著作《出師表》也體現出了他作為忠臣的良好形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謂是把良臣忠臣形象表現到了極致。
  • 諸葛亮《出師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古代,蜀相諸葛亮一直是「忠」的代名詞,多少文人以他為榜樣,渴望輔佐君王,報效國家。評價諸葛亮,最貼切的一句話,莫過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一篇《出師表》,道盡了諸葛亮的治世賢能和耿耿忠心。三國鼎立的形勢形成後,中原的曹魏實力最強,蜀漢的實力最弱。諸葛亮雖輔佐劉備,建立了鞏固的蜀漢政權,但是偏安一隅始終不是長久之策。
  •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製造了三個未解之謎,其答案就藏在正史之中
    如果我們只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有些問題根本無法解釋,但是對照一下《三國志》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演義小說中這些個謎題,在正史裡都有答案,至於這答案是否準確可信,那就有勞讀者諸君用心品鑑了。看小說看糊塗了,看正史鬧明白了,我們可以稱之為演義挖坑正史填平,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咱們今天就拿諸葛亮來說事兒,看看跟他有關的三道謎題,如何去正史中尋找答案。
  • 諸葛亮的《出師表》感人至深,劉禪看後作何感想?易中天:很不爽
    《出師表》,中學生必背的一首千古名篇,它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前夕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諸葛亮在文章提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劉禪的殷切期望,言辭懇切,真正詮釋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便到千年後的今天,《出師表》讀起來依舊感人至深,讓人潸然淚下。那麼,當年劉禪看了情真意切的《出師表》後有何反應呢?要了解劉禪對《出師表》的態度,就要明白他對諸葛亮究竟是什麼態度。
  • 為報明主情,丹心照汗青,由《前出師表》看諸葛亮的忠心和憂思
    三國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計劃率兵北伐曹魏。深夜,圓月高懸,相府人聲漸隱,室內一片安靜,燭火搖曳,隱約能聽到遠處校場的人喧馬鳴。出發前夕,諸葛亮沉思良久,最後拿起毛筆給後主劉禪上奏了一封表文,即《出師表》。此表文為區別於後來的《出師表》,後人將這兩道奏表,依寫作的先後稱為《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以示區別。
  • 看「出師表」跟著諸葛亮學習如何提高情商
    諸葛亮的「出師表」是第一次北伐前寫給劉禪的。後世一般將其當「勵志」文來鑑賞,其實還可以跟著諸葛亮學習如何為人處世。諸葛亮在處理與劉禪的關係上是小心翼翼,既要達到目的,又不要引發皇上對自己權重的猜忌。語氣與用詞都十分慎重,這點從「出師表」中就能細品出來。為了在自己走後能有人「照看」劉禪,諸葛亮要把自己信任的幾個文臣武將安排到劉禪身邊。諸葛亮特別注意要怎麼寫才能讓劉禪能心甘情願地接受這些人。「出師表」中有不少地方體現出諸葛亮用心之苦。
  • 諸葛亮的《出師表》並不獨到,詞藻並不華麗的文章,卻有著打動人心...
    小時候上語文課,讀到諸葛亮的《出師表》,每每總是落淚,這篇文筆並不獨到,詞藻並不華麗的文章,卻有著打動人心的力量。 我們把它稱為「千古第一奇文」不是沒有道理的,現在讀來,字裡行間所展現的諸葛亮的忠君愛國思想依然是那麼讓人感動。那麼這篇《出師表》為什麼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呢?
  • 諸葛亮真的聰明?《出師表》是誰寫的?解密真實的「三顧茅廬」
    官宦世家的出身看過三國的讀者都會知道,小說中諸葛亮的對手都會稱其為「諸葛村夫」,說明他出身鄉野身份卑微。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歷史上諸葛亮實則出自官宦世家,年少時父母雙亡他投靠到叔父門下。後來叔爺去世後,諸葛亮躬耕於南陽隴上。由於諸葛亮向來志向高遠,常常自詡比肩古代名相管仲、樂毅,因此在南陽一帶圈子裡小有名氣。
  • 古文賞析——諸葛亮《後出師表》
    今天我睡了一個懶覺,快9點才起床,導致整天頭腦都很舒適,下午臥在沙發上看書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古文觀止》的後出師表。很多人上學時都背過前出師表,今天帶大家賞析後出師表,權當為少年生涯的缺失畫上句號。後出師表【諸葛亮】版本:清 · 吳楚材、吳調侯編選,吳兆基編譯;長城出版社出版,1999年3月第一版。PS:在讀文章之前,看到編選、編譯人的筆名,大家有沒有熟悉的感覺?本篇選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
  •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後出師表》6個不解,打了多少人的臉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後出師表》6個不解,打了多少人的臉?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這些說法都出自《三國演義》。稍微有些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正史上的諸葛亮其實只北伐了五次,姜維北伐則是有十一次。
  • 三國人物性格窺探之4-諸葛亮
    4諸葛亮諸葛亮古代畫像諸葛亮作為家喻戶曉的三國人物,國人大多都知道,因為諸葛亮是代表智慧忠誠,首屈一指的人物從古傳頌至今的。小時經常去聽諸葛亮的評書,很精彩,例如三顧茅廬,火燒新野,博望坡,赤壁之戰,與司馬懿鬥陣等等回味無窮,諸葛孔明作為三國頭號智庫謀士是三國的一顆璀璨之星。我們看看他的生平吧!
  • 諸葛亮最經典的一句「罵人話」,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以為是誇你
    此外,他還暢通音律,史書記載他「好為《梁父吟》」,琴技高超,還善觀天象,能夠準確的判斷天氣,更是精通文章,其所撰寫的《出師表》更是今日被收錄到語文課本裡的經典,總之,他的這顆超級大腦幾乎掌握了古代全部的技能,說是全才都不為過了。
  • 諸葛亮死後,劉禪造了1把 「大寶劍」,真實原因讓人氣憤!
    一代丞相諸葛亮隕落五丈原,享年54歲。他的生命就如同一顆流星,雖然短暫,但卻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 忠臣藏:江戶47武士復仇記,緣何成為「日本男子漢終極美學」?
    在日本民間,「忠臣藏的故事」廣為人知。忠臣藏的全名為「大石內藏助」,是一位生活在江戶時代赤穗藩的武士,他和46位武士同伴為了給遭受不公待遇的藩主復仇,毅然衝入「仇人」吉良上野介家中,用利刃將其殺死以獻祭藩主。47位武士雖然在打鬥中全身而退,最終還是難逃切腹結局。
  • 忠臣藏:江戶47武士復仇記,緣何成為「日本男子漢終極美學」?
    在日本民間,「忠臣藏的故事」廣為人知。忠臣藏的全名為「大石內藏助」,是一位生活在江戶時代赤穗藩的武士,他和46位武士同伴為了給遭受不公待遇的藩主復仇,毅然衝入「仇人」吉良上野介家中,用利刃將其殺死以獻祭藩主。47位武士雖然在打鬥中全身而退,最終還是難逃切腹結局。
  • 我家村長大人發話了,今天要我抄寫《出師表》
    我家的村長大人發話了:「你今天就寫一遍諸葛亮的《出師表》吧!把字寫小點,別浪費紙!」這不,我這吃閒飯的閒人,只好乖乖地照做!沒辦法,誰讓他是我家領導呢?好久沒有讀諸葛先生的《出師表》了,印象中的上一次應該是初中的時候了,當時是必背的文言文課文,事過多年,還記得學生時代抑揚頓挫地大聲朗誦,曾經是那麼的激情澎湃!
  • 諸葛亮因私心害死三人,雖鞠躬盡瘁一生,卻葬送了蜀國未來!
    要評選三國勞模的話,諸葛亮當屬第一,為了蜀國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世更將其傳得神乎其神,魯迅對其的評價就是:「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由於人們對諸葛太過推崇,這也導致了後世對其看法的不客觀,尤其是在諸葛亮用人方面,直接間接害死了三個人,導致葬送了蜀國未來。
  • 這20個智慧成語,原來都來自《出師表》
    網上曾評「最感人的古文」,諸葛亮的《出師表》屢屢上榜。 這是諸葛亮寫給蜀漢後主劉禪的表文,全文言辭懇切,飽含著對國家、對君主的忠誠與美好期待。 《出師表》只有741個字,卻成為千古傳頌的表文。
  • 《最後的忠臣藏》盛大試映 櫻庭奈奈美和服驚豔
    新生代女星櫻庭奈奈美首度出演的古裝片《最後的忠臣藏
  •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可稱神,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有人要問啦,你是不是胡說八道,諸葛亮都被三國演義吹上天了。其實三國演義並不是把諸葛亮吹過頭了,而是把諸葛亮吹成妖了。以至於魯迅批評三國演義說:狀諸葛多智而近妖。實際上正史中的諸葛亮可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那種神棍形象。正史的諸葛亮除了不如演義諸葛亮那般神棍,其他方面碾壓演義諸葛亮。